A. 怎麼開模具發票
只要獲得一般納稅人資格就可以開了!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年應稅銷售額,包括一個公歷年度內的全部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
一、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標準的小規模企業及個體經營者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准確稅務資料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以不視為小規模納稅人,依照本條例有關規定計算應納稅額。(摘自《增值稅暫行條例》) 會計核算健全,是指能按會計制度和稅務機關的要求准確核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摘自《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標準的小規模企業,會計核算健全,能准確核算並提供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的,可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摘自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1994〕059號文件,市稅務局京稅一〔1994〕228號文件轉發) 年應稅銷售額未超過標準的小規模企業(未超過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帳簿健全,能准確核算並提供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並能按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的,經企業申請,稅務部門可將其認定為一般納稅人。(摘自國家稅務總局國稅法〔1994〕116號文件,市稅務局京稅一〔1994〕321號文件轉發) 一般納稅人證明2
開業滿一年的企業,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年增值稅銷售額(包括出口銷售額和免稅銷售額,以下簡稱年應稅銷售額)達到或超過以下規定標准: ①工業企業年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上; ②商業企業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上。 2、新辦企業自開辦之日起一個月內,具有符合以下條件的,可申請辦理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經稅務機關測算預計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小規模企業標準的,可暫認定為一般納稅人,暫認定期最長為一年(自批准之月起滿12個月計算): 新辦企業申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基本條件 實收資本50萬元人民幣(按照地方政策而定)
申請人須提供以下資料:
1.《稅務登記證》副本; 2.財務負責人和辦稅人員的身份證明及其復印件; 3.會計人員的從業資格證明或者與中介機構簽訂的代理記賬協議及其復印件; 4.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或者租賃協議,或者其他可使用場地證明及其復印件; 5.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有關資料。
B. 怎麼開石膏模具
1、用干凈軟布以旋轉方式將蠟均勻的塗抹於模具表面。
2、15分種後在用潔凈的棉布將朦朧的表層漸漸擦至光亮。
3、使用於舊模具時,只需塗擦一次即可,若是用於新模具則需重復三次。
4、最後一次擦拭至模具表面光亮後,要靜置一小時以上才可以以便達到最佳脫模效果。
一般來說,開模用肥皂水就可以了,輕輕刷在泥塑上就可以倒石膏開模了。
凡士林是開模後灌漿用的,使用凡士林隔離劑將反制好的一半模具細致擦好,否則會有粘連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即用凡士林塗抹石膏模後,就可以注漿產品了。
因為注漿做產品不是一個而是多個,所以潤滑性要更強些。
C. peek注塑模具怎麼開
PEEK的注塑模具在結構設計上和普通模具類似,但是有以下情況需要另外考慮:
1、模具的材質需要能在高溫下保持足夠的強度;
2、注塑澆口和流道要比正常的大;
3、模具需要配備相應的加熱測溫裝置;
D. 注塑機開不了模被咬死了。請問可以用什麼方法快速打開模具。不用拆機台。
是注塑機不能開模或是模具咬死打不開,是模具的話加大開模一慢壓力,若不能解決,就換到大一點注塑機拉開
E. 金屬製品模具開票怎麼開
1、首先同普通發票一樣填寫模具名稱。
2、其次填寫單價,數量。
3、然後填寫合計錢數,小寫大寫,出票人。
4、最後金屬製品模具開票即可開好。
F. 塑膠模具開閉器結構及工作原理
一、塑膠模具開閉器結構示意圖:
塑膠模具開閉器的種類主要有兩種:1.樹脂開閉器(又稱尼龍開閉器) 2.彈簧開閉器
a.尼龍開閉器:也叫樹脂開閉器、尼龍鎖模扣、樹脂鎖模器、尼龍樹脂開閉器等,是通過對錐形螺栓的鎖緊,調整模板與尼龍套之間的磨擦力的模具配件。
《彈簧開閉器》
二、塑模開閉器的工作原理
通常用在三板模上面A、B板之間加上輔助開模鎖扣機構,使得A、B板之間有一定的鉚合力,開模時由於鎖扣機構的作用導致A B板之間不能先開模,從而使水口板先開。
三、安裝注意事項:
1、此裝置也可用在小水口板與打中板或二段頂出小水口或滑座之工件上。
2、模具重量100K以下用12D-4個,500KG以下用16D—4個,1000KG以下用20D-4個。
3.將尼龍套埋至動模模板3mm左右處。
4·將定模模板孔的內表面粗糙度精加工到1.6-0.2。對模板面插入口進行倒圓角R加工。如果加工C倒角,其耐用性則會降低。
5·孔的尺寸公差參考:為H7鉸孔,以H7鉸孔~+0.1為基準。
6·如果使用專用襯套,則可省去上述倒圓角R和拋光的工序。
7·根據錐型螺栓的鎖緊量來調整所需要的拉力。
8.不需要使用潤滑油。否則會減少摩擦力,降低其原有功能。
9.定模板孔底部應加排氣裝置
10.與尼龍膠塞相配的定模板內孔應拋光
以上匯總,請參考了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G. 我有一套模具試模時在機上前後模分不開,下模也砸不開,請教高手指點,謝謝
摘自網上的,希望有用:
1.
了解模具的有關資料:
最好能取得模具的設計圖面,詳予分析,並約得模具技師參加試模工作。
2.
先在工作台上檢查其機械配合動作:
要注意有否刮傷,缺件及松動等現象,模向滑板動作是否確實,水道及氣管接頭有無泄漏,模具之開程若有限制的話也應在模上標明。以上動作若能在掛模前做到的話,就可避免在掛模時發現問題,再去拆卸模具所發生的工時浪費。
3.
當確定模具各部動作得宜後,就要選擇適合的試模射出機,在選擇時應注意
(a)射出容量
(b)導桿的寬度
(c)最大的開程
(d)配件是否齊全等。一切都確認沒有問題後則下一步驟就是吊掛模具,吊掛時應注意在鎖上所有夾模板及開模之前吊鉤不要取下,以免夾模板松動或斷裂以致模具掉落。
模具裝妥後應再仔細檢查模具各部份的機械動作,如滑板、頂針、退牙結構及限制開關等之動作是否確實。並注意射料嘴與進料口是否對准。下一步則是注意合模動作,此時應將關模壓力調低,在手動及低速的合模動作中注意看及聽是否有任可不順暢動作及異聲等現象。
4.
提高模具溫度:
依據成品所用原料之性能及模具之大小選用適當的模溫控制機將模具之溫度提高至生產時所須的溫度。
待模溫提高之後須再次檢視各部份的動作,因為鋼材因熱膨脹之後可能會引起卡模現象,因此須注意各部的滑動,以免有拉傷及顫動的產生。
5.若工廠內沒有推行實驗計劃法則,我們建議在調整試模條件時一次只能調整一個條件,以便區分單一條件變動對成品之影響。
6.依原料不同,對所採用的原枓做適度的烘烤。
7.試模與將來量產盡可能採用同樣的原料。
8.勿完全以次料試模,如有顏色需求,可一並安排試色。
9.內應力等問題經常影響二次加工,應於試模後待成品穩定後即加以二次加工模具在慢速合上之後,要調好關模壓力,並動作幾次,查看有無合模壓力不均等現象,以免成品產生毛邊及模具變形。
以上步驟都檢查過後再將關模速度及關模壓力調低,且將安全扣桿及頂出行程定好,再調上正常關模及關模速度。如果涉及最大行程的限制開關時,應把開模行程調整稍短,而在此開模最大行程之前切掉高速開模動作。此乃因在裝模期間整個開模行程之中,高速動作行程比低速者較長之故。在塑料機上機械式頂出桿也必須調在全速開模動作之後作用,以免頂針板或剝離板受力而變形。
在作第一模射出前請再查對以下各項:
(a)
加料行程有否過長或不足。
(b)
壓力是否太高或太低。
(c)
充模速度有否太快或太慢。
(d)
加工周期是否太長或太短。以防止成品短射、斷裂、變形、毛邊甚至傷及模具。若加工周期太短
H. 模具預付款怎麼開發票
發票上註明預付款。
預付款可以要發票,只需要在發票上註明是預付款就跡或啟可以了,等剩餘的款到了再開剩餘的發票。或先開收據,並註明是預付款並加有公章,等付完全款後再團陵開據發票。
預付款是買方在交易合同簽訂後即向賣方支付一定金額的預付款。此方式不利於買方,一般在交易貨物供不應求時採用。買方要負擔商業風險、積壓資金,實際上是向賣方提供信貸姿如。而賣方在發貨前就收到貨款,有利於資金周轉,也無商業風險。預付款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為進口商執行合同的保證,通常稱為訂金,預付的期限短,占交易金額的比重不大。另一種是進口商對出口商提供信貸,預付期限較長,金額較大。
I. 模具維修費怎麼開票,要開配件明細么
模具維修費需要按照17%的稅率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需要配件明細。
可以直接開設備維護費,然後附上配件明細清單,一般納稅人13%,小規模3%。
維修費發票,可以選擇碼勞務費和維修費,這樣開。
J. 貿易公司想開模具加工費專票,請問怎麼開票公司經營范圍有模具加工
委託對方加工產品或者半成品,對方應該就委託加工收取的加工費,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一,經驗計算
法模具價格=材料費+設計費+加工費與利潤+增值稅+試模費+包裝運輸費各項比例通常為:材料費:材料及標准件占模具總費用的15%-30%; 加工費與利潤:30%-50%; 設計費:模具總費用的10%-15%;試模: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3%以內,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5%以內;包裝運輸費:可按實際計算或按3%計; 增值稅:17%2.材料系數法根據模具尺寸和材料價格可計算出模具材料費. 模具價格=(6~10)*材料費 鍛模,塑料模=6*材料費 壓鑄模=10*材料費模具報價估計1、首先要看客戶的要求,因為要求決定材料的選擇以及熱處理工藝。
二,選擇好材料,出一個粗略的模具方案圖,從中算出模具的重量(計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價格)和熱處理需要的費用。(都是毛胚重量)
加工費用,根據模芯的復雜程度,加工費用一般和模芯材料價格是1.5~3:1,模架的加工費用一般是1:1。4、風險費用是以上總價的10%。5、稅6、設計費用是模具總價的10%。
三,模具的報價策略和結算方式模具的報價與結算是模具估價後的延續和結果。從模具的估價到模具的報價,只是第一步,而模具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模具製造交付使用後的結算,形成最終模具的結算價。在這個過程里,人們總是希望,模具估價=模具價格=模具結算價。而在實際操作中,這四個價並不完全相等,有可能出現波動誤差值。這就是以下所要討論的問題。當模具估價後,需要進行適當處理,整理成模具的報價,為簽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據。通過反復洽談商討,最後形成雙方均認可的模具價格,簽訂了合同。才能正式開始模具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