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模具中一般怎樣安排頂桿
頂桿嗎? 國內的,模具中心都要有頂桿孔. 根據模具大小來決定,小的模具例如300MM下的一般都用中間一個就可以了.在大的根據模具大小來,長的模具最後用兩個以上頂出,最多在國內一般用5個,就是中間一個,上下各兩個,它們的間距400MM內是100距離一個孔.400上的就是700MM 它們的間隔是150MM.因沒有找到圖只能這樣描述.你可以去網上搜到國內KO口的分布圖.
❷ 模具沖床頂桿孔位孔距是多少
正規的都是150,從中心開始分,有些特殊定製的沖床不一樣,200的也有,少見,還有就是更特殊的,中間300後,就是150了,具體看沖床參數
❸ 模具頂針孔單邊避空多少
5、斜頂頂部應低於 模具面0.05MM ,以避免頂出時 :鏟膠 。 6、頂針孔在加工時在離膠面的距離應為 : 20MM 後避空,避空數為 :單邊0.1MM 7、
❹ 頂針及配套塑料模具的設計標準是什麼
頂針及配套塑料模具的標准
1.頂針小於3㎜的要用兩節頂針。
2.用桿頂出的頂塊,要求桿鑲入頂塊8㎜。頂塊必須有導套,導套要有固定
3.碰到小頂塊不能用螺絲固定的,請設計用銷子定位
4.頂片的R角一定要設計
5.在模具既可以用頂片也可以用頂針脫模的情況下,優先考慮頂針。
6.頂針的透刀剩20-25㎜。
7.頂針板的左右間隙透刀0.5㎜。
8.頂針板必須有下導柱和垃圾釘。
9.頂針板復位盡量優先考慮頂出配件,(除客戶要求彈簧 )
10.頂出盡量採用大一點的頂針(受力和壽命) 。
11.能用斜頂使產品自動脫的前提下,盡量避免用氣頂。
12.型芯、型腔氣門要設計同心(尤其透明產品)。
13.模具設計仔細計算頂出距離,避免導致頂出行程不足。
❺ 模具中頂出行程如何確認
模腳的厚度-兩塊頂板的厚度=頂出行程。
拓展介紹:
模具(mú jù),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
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製件的工具。廣泛用於沖裁、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製品的壓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應用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沖裁)。應用內腔形狀可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模具一般包括動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兩個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開時取出製件,合攏時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狀復雜,承受坯料的脹力,對結構強度、剛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較高要求,模具生產的發展水平是機械製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❻ 雙色注塑模具應滿足的工作要求有哪些
雙色模:兩種塑膠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機上注塑,分兩次成型,但是產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這種模塑工藝也叫雙料注塑,通常由1套模具完成,且需要專門的雙色注塑機。
包膠模:兩種塑膠材料不一定在同一台注塑機上注塑,分兩次成型;產品從一套模具中出模取出後,再放入另外一套模具中進行第二次注塑成型。所以,一般這種模塑工藝通常由2套模具完成,而不需要專門的雙色注塑機市場上雙色模已經盛行,並且由於這種工藝可以使產品的外觀更加漂亮,易於換顏色而可以不用噴塗,肯定將是市場潮流。但是它在富裕還剛剛起步,適用的雙色注塑機也僅僅有「ENGEL150T」、「ENGEL120T」等數種型號。面對來自市場競爭的壓力,我們必須直面迎擊!現依據目前雙色模在設計和生產中遇到的問題,我總結一下經驗,歸納於後,希望大家在以後的設計工作中遵循。未盡之處,依《新模設計注意事項》。
1、Cavity的兩個形狀是不同的,分別成型1種產品。而Core的兩個形狀完全一樣。
2、模具的前、後模以中心旋轉180º後,必須吻合。設計時必須做這個檢查動作。
3、注意頂棍孔的位置,最小距離210mm。大的模具須適當增加頂棍孔的數量。並且,由於注塑機本身附帶的頂棍不夠長,所以我們的模具中必須設計加長頂棍,頂棍長出模胚底板150mm左右。後模底板上必須設計2個定位圈。
4、前模面板加A板的總厚度不能少170mm。請仔細查看這種型號的注塑機的其它參考數據,比如,最大容模厚度、最小容模厚度、頂棍孔距離等。(請參考TDG51036)
5、三板模的水口最好能設計成可以自動脫模動作。特別要注意軟膠水口的脫模動作是否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