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沖壓模具問題導柱導套
A25h5*90*38mm,25h5是導套的內徑尺寸是25mm,配合精度等級是h5。即上偏差為0 ,下偏差為0.009mm,公差為0.009mm。導套的長度為90mm,導套的外徑尺寸為38mm。如果是基孔制的孔,公差符號應該為:H5,你現在標注的是h5,應該是基軸制的孔。
㈡ 模具什麼叫做公差配合
公差配合就是說孔和軸配合之間的一個間隙值,因為在製造過程中因設備 人為 成本 技術要求等的問題,有製造精度的誤差,而在這誤差間選擇一個合理的數值,配合間隙又分 過渡配合 過盈配合 間隙配合 。
比如一個軸是一個標準的數值 3Mm 那要把這個3mm的軸放進一個3mm的孔裡面。這個孔可以是3.02 3.00 2.98 而這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這個配合的公差值。這樣我們就可標注這個控的數值公差值,3+0.02-0.02 只要你加工出來的孔不超過這數值的最大和最小就算合格。
過盈配合就是採用的負間隙,就是孔比軸小 如數值3.00-2.98
間隙配合就是採用的正間隙,就是孔比軸大 如數值3.00-3.02
過渡配合採用的是零間隙,介意二者之間
而模具公差配合都是採用間隙配合
㈢ 設計沖壓模具時,如何確定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給推薦一下這方面的參考書,凸凹模公差尺寸都好說,書上有
沖壓模具的公差要看產品的,給你的零件的圖紙中會專門有重要部分的公差,孔大小的,平面度等等。比如8的孔是+0.02到+0.1,那你就只能在這8.02到8.1之間,書上是不會規定孔的是多少,具體的零件是不同的,一般汽車沖壓模具沒有特殊規定 圓孔都是在直徑的基礎上加0.1 ,有規定的,例如基準孔之類的必須在規定的公差范圍之內
㈣ 模具沖頭與凸模套的公差怎麼確定
凸模套是用來對凸模進行導向、定位、保護凸模防止在沖壓時發生彎曲、折斷的幾個作用。凸模套與凸模的間隙公差一般應小於凸模與凹模的尺寸間隙,這樣才能起到對凸模進行導向與保護的功能。對於比較小的凸模,其凸模套與凸模的配合間隙應盡量小一些,—(比如0.02mm左右),可以對凸模起到保護的作用,防止凸模在沖壓的過程中發生彎曲、折斷。
㈤ 沖床拉伸模具是怎麼計算它的公差的
深件的公差大小與毛坯厚度、拉深模的結構和拉深方法等有著密切關系!其值按
/T13914--1922選用,對於拉深件的尺寸精度較高的,可在拉深後增加整形工序!
你那產品材料厚及拉深高是多少?材料的厚和拉深件高與拉深模的設計有重大關系拉伸是精密沖床沖壓加工常用工序之一,實際拉伸加工時,為避免加工成品出現折皺,還需特別對材料施加一定的壓邊力。在使用單軸小噸位精密沖床進行拉伸加工生產時,通常是在模具中增設彈簧或橡膠板作為壓料裝置;而在雙軸大噸位精密沖床上進行拉伸時,拉伸材料通常大且拉伸深度也比較深,這時則需配備專門的拉伸墊來進行。拉伸墊是晉志德雙軸精密沖床的選配裝置,其作用除了在精密沖床進行拉伸加工時起到壓料作用外,還可用於頂料或作沖壓成品底部的局部成形之功用,能提升雙軸精密沖床加工使用范圍。
精密沖床使用的拉伸墊有兩種,一種為氣墊式,一種為油壓式,這兩種拉伸墊都是安裝在晉志德雙軸精密沖床底座里來使用的。
1、精密沖床氣墊式拉伸墊
精密沖床氣墊式拉伸墊的氣缸固定在沖床工作台的底部。當拉伸墊氣缸內進入壓縮空氣時,其活塞和托板向上移動到最下端位置,此時拉伸墊處於工作狀態。當精密沖床滑塊向下運動,使沖床上模壓到材料時,拉伸墊的托板與活塞由於滑塊和頂桿的作用同步向下運動,給予材料邊緣適當的壓緊力,直到沖床滑塊繼續運動,完成沖壓工作為止。同時當沖床滑塊回程時,壓縮空氣又推動拉伸墊的活塞隨滑塊上升到最上端位置,完成頂料工作。
2、精密沖床油壓拉伸墊
氣墊式拉伸墊因受壓縮氣源壓力之影響,壓邊力有限,在一些大噸位雙軸沖床使用中,氣墊式拉伸力墊的壓力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此時則需使用油壓拉伸墊。
精密沖床油壓拉伸墊工作缸通過止回閥與溢流閥及管路與油氣缸連通。油氣缸內除含有液壓油外還充有壓縮空氣,可通過調壓閥來調節壓力,缸內的油液在其上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通過管道頂開止回閥壓入工作缸,並將工作缸和托板頂起,一直達到極限位置為止。實際配和雙軸精密沖床使用時,主馬達帶動沖床滑塊下壓直至上模接觸材料架為止,油壓拉伸墊工作缸內的油壓開始隨上模下壓而升高。當此壓力上升達到額定壓力後,油壓拉伸墊工作缸中的油液將頂開溢流閥,此時油液會經管道迴流至拉伸墊的油氣缸內,從而使拉伸墊之託板一直保持著額定的加壓力,並跟隨滑塊繼續下行至下死點,完成拉伸作業。
㈥ 沖壓模具沖0.1厚的不銹鋼的間隙怎麼放
沖裁間隙值的確定,一般可查沖壓模具公差及間隙表,也可按下列經驗公式來計算版:
對於不銹鋼材質權,料厚(T) 在,T≤0.5,或 0.5≤T≤3.0,工程模具和連續模具間隙一律取:(5%~7%)×T(料厚)。
沖0.1mm的不銹鋼,模具間隙:(5%×0.1)=0.005mm至(7%×0.1)=0.007mm之間。
材質較硬,連續模具最大間隙可為:10%*T=10%×0.1=0.01mm
經驗公式來計演算法選擇確定:
(1)硬材料:料厚T<1mm,沖裁間隙 C=(3%~5%)*T
材料厚T=1~3mm,沖裁間隙 C=(5%~8%)*T
材料厚T=3~5mm,沖裁間隙 C=(8%~10%)*T
材料厚T=3~8mm,沖裁間隙 C=(8%~13%)*T
(2)軟材料:材料厚度T<1mm,沖裁間隙 c=(3%~4%)*T
材料厚度T=1~3mm,沖裁間隙 c=(5%~8%)*T
材料厚度T=3~5mm,沖裁間隙 c=(8%~1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