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拉絲機配模表咋計算啊!
1.配模指南-拉絲配模四個步驟和關鍵數據計算方法概要:拉絲配模是金屬絲拉拔時根據坯料尺寸及金屬絲尺寸確定拉拔道次、拉絲模模孔尺寸及形狀的工作,也叫拉拔程序或拉拔路線的制定。可以分為單道次拉絲配模和多道次拉絲配模。拉絲配模主要步驟包括以下四個步驟:1.選擇坯料;2.確定中間退火次數;3.確定拉拔道次和分配道次延伸系數;4.配模校核.文章就圓形斷面金屬拉絲和異型斷面金屬拉絲兩種情況,具體介紹拉絲配模步驟和計算方法。2.滑動式拉絲機配模原理及配模計算實例介紹概要:拉絲配模指的是我們拉制過程中,對每道拉伸線模進行選擇的方法。合理的配模有兩個要點,一是機械;滑動式拉絲機有其固定的拉線輪速比,通過實動式拉絲機配模計算實例,計算拉7.2mm銅桿至1.6mm銅線的相關數據;正文開始:寫在前面:拉絲配模方法很多,很容易造成混淆,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滑動系數的取值問題。取大了有何優、缺點,取小一點又有何優、缺點,弄明白了,就會在工作中游刃有餘。死套某點,在實際中是不可能做到的。不是簡單計算,用公式一算就滿足了。如果你廠有50台機。同是拉6種以上規格絲,如果按照某一種公式死套,想想最小要配幾套模具。所謂拉絲模具配完後,就要估計哪只模可能會引起斷線。哪個模會縮絲。要估計斷線是何原因,不要一斷線就是銅桿空心,實際上,70%以上的空心銅與斷線是自己拉絲造成的。拉絲模具配模方法最常見的有以下三種:1.應用絕對滑動系數配模方法(J法),應用基礎:拉絲機連續拉線,線材在每個塔輪上,單位時間體積是相等的。2.傳統理論配模方法(C法配模),以往定義符號從進線始,這里為了計算機計算方便(用Execl電子表格),剛好相反從出口模開始.3.新理論配模方法(X法配模),應用基礎:即安全(不斷線)順利(能連續)拉線,又能把滑動降到最低.三種配模方法各有特點.C法,對設備,模具要求不嚴;X法和J法對設備精度要求高,對模具公差要求嚴,操作者的操作水平要求高.X法與系列套模相結合,效果更好.下面對這三種配模方法做具體介紹:一、應用絕對滑動系數配模方法(J法)
應用基礎:拉絲機連續拉線,線材在每個塔輪上,單位時間體積是相等的。
即U1*S1=Un*Sn (U1:線材在定速輪上速度,S1:定速輪上線材的截面積)
那麼
Τn=Vn/Un
Un=Vn/Tn,U1=V1
設:絕對速比Kn=V1/Vn
安全滑動系數Τ2=τ2;其餘的Τ3=Τ2+0.001....Τn=Τn-1+0.001A.確定拉絲機機械參數:
每種拉絲機說明書都有設備參數,機械延伸率(或不同叫法),也就是拉絲機相鄰塔輪增速比,有的說明書有說明計算。 LH-280/17拉絲機的增速比是:
1.20:1,(最後一道:1.15:1)。B.滑動系數:
1.安全滑動系數Τ2=τ2=(1.2/1.15)*1.005=1.049.
2.Τ3-Τn 取:Τ3=Τ2+0.001....Τn=Τn-1+0.001(穿模時,留相對滑動量)C.確定進出線規格:進線:2.80;出線:1.00D.配模計算:
1.先假定定速輪的V1=1000,利用機相鄰塔輪增速比,計算出Vn
2.通過絕對速比Kn=V1/Vn,再計算 Kn
3.通過 dn=d1×√Kn*Τn,計算出各個模具的規格。(實際利用EXCEL很方便)
(1.00-1.098-1.204-1.319-1.446-1.585-1.737-1.903-2.086-2.286-2.506-2.746-2.800) 二、傳統理論配模方法(C法配模)
符號定義及有關公式
以往定義符號從進線始,這里為了計算機計算方便(用Execl電子表格),剛好相反從出口模開始。
1. 各道模子孔徑:(出口模)d1,d2,d3…dn….
2. 各道延伸系數:(定速輥始)μ1,μ2,μ3…μn…
3. 各塔輪增速比:(定速輥始)ν1ν2ν3…νn…
4. 各道滑動系數:τ1τ2τ3….τn…
5. 第n個塔輪絕對(累計)滑動系數:Τn=Vn/Un
6. 第n個塔輪的線速度:Vn
7. 第n個塔輪上銅線的速度:Un
8. μn=νn*τn
9. dn=dn-1*√μn
下面以LH-280/17拉絲機為例,說明配模計算方法:
A.確定拉絲機機械參數:
每種拉絲機說明書都有設備參數,機械延伸率(或不同叫法),也就是拉絲機相鄰塔輪增速比,有的說明書有說明計算。LH-280/17拉絲機的增速比是:
1.20:1,(最後一道:1.15:1),即:νn=1.2B.滑動系數τn:
中拉機一般取:1.02-1.04,取τn=1.03C.計算線材的延伸系數:μn=νn*τn=1.2*1.03=1.236D.確定進出線規格:進線:2.80;出線:1.00E.配模計算
1.0-1.112-1.236-1.374-1.528-1.698-1.888-2.099-2.334-2.595-2.800三、新理論配模方法(X法配模)
低滑動拉線基礎是:即安全(不斷線)順利(能連續)拉線,又能把滑動降到最低。因此滑動系數最低規范要求:
1.τ3- τn要求1.0-1.01,在配模計算中平均取:1.005
2.安全滑動系數τ2
這里介紹確定安全滑動系數τ2的方法,LH-280/17拉絲機,具備滿足了低滑動拉線的性能的結構,安全滑動系數是通過降低最後一道塔輪增速比來實現的。因此,安全滑動系數τ2=(1.2/1.15)*1.005=1.049.
如:LH-200/17 拉絲機安全滑動系數τ2=(1.2/1.15)*1.005=1.049;
B22拉絲機,設計的安全滑動系數τ2= (1.175/1.15)*1.005=1.027;
B32拉絲機安全滑動系數τ2=(1.15/1.12)*1.005=1.032;
S20 拉絲機安全滑動系數τ2=(1.12/1.08)*1.005=1.042;
S24拉絲機安全滑動系數τ2= (1.1/1.08)*1.005=1.024。
A.確定拉絲機機械參數:
每種拉絲機說明書都有設備參數,機械延伸率(或不同叫法),也就是拉絲機相鄰塔輪增速比,有的說明書有說明計算。LH-280/17拉絲機的增速比是:
1.20:1,(最後一道:1.15:1),即:νn=1.2
B.滑動系數:
1.τ3-τn取1.005
2.安全滑動系數τ2=(1.2/1.15)*1.005=1.049
C.計算線材的延伸系數:μ1=ν1*τ2=1.15*1.049=1.206
μn=1.2*1.005=1.206
D.確定進出線規格:進線:2.80;出線:1.00
E.配模計算:dn=dn- 1*√μn(1.00-1.098-1.206-1.325-1.455-1.597-1.754-1.927-2.116-2.323-2.552-2.800)小結:通過以上三種配模方法比較,低滑動拉線從節能方面佔有很大優勢。並且拉絲油損耗降低,塔輪壽命延長,綜合效益明顯。三種配模方法因地制宜,根據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合理選用。
三種配模方法各有特點,C法,對設備、模具要求不嚴;X法和J法對設備精度要求高,對模具公差要求嚴,操作者的操作水平要求高。X法與系列套模(見《中拉絲機使用系列套模提高模具利用率》)相結合,效果更好。想要低滑動拉線節能取得好效果,使用模具和潤滑系統也很重要。多方面的提升,才能提高生產水平、技術水平,公司才能整體上一台階,才能最終達到節能目的。
B. 拉絲模的結構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國內相繼引進了工業發達國家製造的拉絲模及相應的模孔檢測儀器。通過對國外拉絲模孔型的剖析,使我們了解到現代拉絲模孔型的設計思想,為提高中國拉絲模的設計水平提供了借鑒。
拉絲模芯的結構按工作性質可分為「入口區、潤滑區、工作區、定徑區、出口區」五個區間。拉絲模的內徑輪廓很重要,它決定著壓縮線材所需的拉力,並影響拉拔後線材中的殘余應力。模芯各區的作用分別是:入口區,方便穿線及防止鋼絲從入口方向擦傷拉絲模;潤滑區,通過它使鋼絲易於帶入潤滑劑;工作區,是模孔的主要部分,鋼絲的變形過程在這里進行,即將原始截面減小到所要求的截面尺寸。在拉拔圓錐面金屬時,工作區內金屬的體積所佔的空間是一個圓台,該空間稱為變形區。工作區內的圓錐半形α(又稱為模孔半形)主要用於確定拉拔力的大小;定徑區的作用在於取得被拉拔鋼絲的准確尺寸;出口區是用於防止鋼絲出口不平穩而刮傷鋼絲表面。
隨著拉絲速度的提高,拉絲模的使用壽命成為突出的問題。美國人T Maxwall和E G Kennth提出了適應高速拉絲的新拉絲模孔型理論,即「直線型」理論。根據該理論製作的拉絲模具有下列特點:
①入口區、潤滑區合二為一,具有使潤滑角減小的趨勢,使潤滑劑進入工作區前就受到一定壓力,從而起到更好的潤滑效果。
②入口區和工作區加長,以建立較好的潤滑壓力,其角度按拉絲材質和每道次壓縮率分別進行優選。
③定徑區必須平直且長度合理。
④各部分縱面線都必須是平直的。
國內拉絲行業對「直線型」和「弧線型」拉絲模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其中爭議較大的是工作區的形狀和工作區與定徑區交界處的形狀。不少人對「直線型」模持肯定態度。但筆者認為兩種類型的拉絲模均有著各自的特點及所適用的場合,不加分析地作出結論,末免有失偏頗。
模芯工作區呈「弧線型」,會使金屬在變形區內的流動更加曲折,導致附加剪切變形及多餘變形功的增大,繼而使拉拔應力增大(一般較「直線型」模增大10~30%)。而「直線型」模工作區輪廓線上各點的斜率相同,這樣當我們確定了最佳工作區圓錐半形α時,便可在最小的應力狀態下拉拔金屬;而「弧線型」模由於其輪廓線上各點的曲率不同,故無法使整個工作區存在這樣一個最佳工作區圓錐半形α。從有利於金屬的流動和減小拉拔應力的角度出發,國外在道次壓縮率為10~35%(大多數金屬絲的變形均在此范圍內)及拉拔中、粗規格的金屬絲時,一般均採用「直線型」工作區。
而採用「弧線型」工作區時,金屬在內孔中的變形可隨其加工硬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小,內孔壁上的壓力分布和磨損都比較均勻,故「弧線型」工作區耐磨性好。特別是當道次壓縮率較小時(小於10%),採用「弧線型」工作區,可在工作區圓錐半形α較小的情況下獲得足夠長的變形區。加之「弧線型」工作區具有適應能力強的特點,故在道次壓縮率較大(大於35%)或較小(小於10%)及拉拔鋼絲時,還是應該採用「弧線型」模。
C. 拉絲模具為什麼會大
有幾點,一…模具材料問題。二…模具做的不規范。三…線材問題。四…拉絲技術問題。五…拉絲粉(或拉絲油)問題。做模具一般看你拉什麼絲,做什麼樣的模具,比如拉鋼絲模具做定經長點潤滑區20度,拉軟絲銅絲等做模具角度26度左右。還有就是模具買的時候告訴供應商壓縮率多少,模具公應商不問你壓縮率多少,哼哼放心模具不咋滴
D. 拉絲模具怎麼開口
用金剛石粉w320開口,角度銼到30度。開始磨就行。開口簡單,主要是潤滑那裡,和定經,不好做。
E. 不銹鋼拉絲 模具進線多少度為最佳
一般13-14度…角度太大壽命短…
F. 拉絲模的基本種類
1、拉軟金屬(如金銀)時鋼模就夠用,鋼模上可以有多個不同孔徑的孔。
2、硬質合金模——拉制鋼絲(鋼線)一般採用硬質合金模具(Tungsten carbide nib),這種模具的典型結構為一個圓柱形(或略帶錐度)的硬質合金模芯緊密地鑲嵌在一個圓形鋼套(case)中,模芯內孔中有喇叭口(Bell radius)、入口錐(Entrance angel)、變形(工作)錐(approach angle)、定徑帶(bearing)及出口角(back relief)。
3、鋼絲模——拉有色金屬線,如銅、鋁,也較多採用和鋼絲模類似的拉絲模,內孔形狀有些差異。
4、聚晶模——拉細線可用到聚晶模(人造鑽石),還有用到天然鑽石的拉絲模。
G. 怎麼做好拉絲模具
拉絲模是金屬絲通過一種模具,使其由粗到細,逐步達到人們所需要的尺寸,這種特殊的模具就是拉絲模.拉絲模的模蕊一般是用天然鑽石,人造鑽石(人造鑽石有GE,PCD,合成料等).
銅線拉絲模是屬於軟線拉絲模.還有硬線拉絲模,如拉鎢絲等.
銅線拉絲模壓縮區的角度一般為16-18度,定徑長度為30-40%
而鎢絲拉絲模壓縮區的角度就比較小,一般在12-14度,定行長度為60-70%。
拉絲模用途廣泛,如電子器件、雷達、電視、儀表及航天等所用的高精度絲材以及常用的鎢絲、鉬絲、不銹鋼絲、電線電纜絲和各種合金絲都是用金剛石拉絲模拉制出來的,金剛石拉絲模由於採用天然金剛石作原料,從而具有極強的耐磨性,使用壽命極高。拉絲模鑲套的生產工藝,包括壓模、拔模、車削等幾個工藝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