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這個模具開模合模脫模的工作過程
1,注塑機合模;
2,注塑,保壓,冷卻;
3,注塑機動作,前後模打開;
4,注塑頂出系統推動頂針板動作,頂出製品,脫模取件;
5,頂針板復位;
6,注塑機合模進入下一個循環。
PS:此圖紙復位桿處表達不規范,存在誤導。
2. 模具合模怎麼合
模具合模是把壓鑄模合緊,讓模具的肘桿收縮,就合好了。該怎麼合就怎麼合,很簡單的機器
3. 合模機構都有哪些特點特性
合模裝置主要由模板、拉桿、肘桿、製品頂出裝置和安全門、調模裝置等組成。模板的作用是固定模具和作為運動導向的定位基準,主要由後模板、動模板、前模板組成,三者以拉桿相連,模具固定在動模板與前模板上。前模板固定於床身上,動模板則在床身導軌上來回運動,調模時後模板在床身上滑動。
合模機構是保證模具可靠閉緊和實現模具啟閉動作的部件。一個好的合模機構必須具備如下三方面的特性:
1、能提供足夠的合緊模具力,保證模具在熔料的壓力下,不產生開縫溢料現象。因為在注射時,進入膜腔的熔料還具有一定的壓力,這就要求合模裝置給予模具足夠的合緊力,以防止在熔料的壓力下模具被打開,而導致製品溢邊或使製品精度下降;
2、足夠的安裝模具的空間及開啟模具的行程;
3、快速的移模速度及較慢的合緊模具速度,移模時要具備慢—快—慢的運動特性。保證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有效地保護模具。
合模機構種類較多,各種不同的合模機構其運動特性的側重點也不同。根據油液油缸的分布以及肘桿結構的不同,合模機構可分為很多種不同的結構,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合模機構主要有油壓直壓式、油壓肘桿式和電動肘桿式。油壓直壓式合模機構直接通過鎖模油缸的推力或拉力來鎖緊模具,鎖模力與油缸作用力相等。這種合模結構的特點有:
1、由於高壓合模油缸處於模板中間,所以不會出現由於模板彎曲而引起的製品飛邊;
2、開模行程大且開模力穩定,可以成型深孔製品;
3、由於閘門板旋轉及其動作切換以及高壓開模油缸與移模油缸在開模時的動作切換耗時較多,難以實現高速開閉模循環。
油壓肘桿式合模機構由合模油缸推動連桿機構,再通過連桿機構的力放大作用推動模板運動和合緊模具。油壓肘桿式合模機構主要分為五點斜排式和四點斜排式兩種結構,是目前最成熟的合模結構。在移模中,連桿機構具有較大的行程比系數(即行程放大倍數)和較小的力的放大倍數,在模具即將合緊時,連桿機構力的擴大倍數急劇增大,而行程比系數減少,這樣,即使用一個較小較短的合模推力油缸,也能達到較大的合模力和移模行程。
在油壓肘桿式合模機構中,油壓驅動不可避免的存在浪費能源、污染環境、噪音大等缺點,而且由於聯結連桿的銷軸需要在旋轉運動的同時承受較大的表面壓力和剪切力,所以對其材質、強度、表面硬度以及潤滑性能都有較高要求。相對於油壓直壓式合模裝置,油壓肘桿式具有速度快、變速平穩、節省電力、超載性能好等優點,但同時也有調模較復雜、合模力重復精度不高、對模具平行度要求較高等局限。電動肘桿式合模機構與油壓肘桿式工作原理及特性相似,與油壓肘桿式相比,電動肘桿式由於動力裝置全部用電馬達,所以具有節約能源、凈化環境和噪音較低等優點。但同時由於電動肘桿式注塑機是用滾珠絲杠傳遞動力的,滾珠絲杠的磨損必然會影響到機器的性能,所以壽命較低,成本較高。
目前,多數注塑機合模機構都是油壓肘桿式,而液壓系統不但能量損耗大,而且噪音大,油路存在滲漏問題,對環境產生污染,維護費用高。電動式合模機構以其相對於液壓式的節能、環保、控制精度高等優勢正逐步蓬勃發展起來。
良好的合模技術保證了在合模過程中模板平穩迅速啟閉。因此良好的合模機構需要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能夠提供足夠的合模力,這是合模機構的功能要求。足夠大的合模力能夠保證模板鎖緊,避免模腔內熔料在壓力作用下打開模具而影響製品品質;
(2)能夠提供足夠的模板強度及系統剛性,這是合模機構的結構要求。足夠的模板強度及系統剛性能夠保證在反復的運動過程中合模部件不致因頻繁受力而引起變形或損壞;
(3)能夠提供高速、平穩、低雜訊等優異特性的模板運動,這是合模機構的性能要求。高速意味著高生產率,平穩及低雜訊意味著避免合模動作時出現波動。
4. 合模機是什麼
合模機是一種專業的模具研配檢測設備,主要用在模具製作後期研配時對上下模,用所需的壓力加壓合模。它採用多種可靠裝置,裝有移動工作台合模定位裝置、上移動翻轉鎖緊裝置、機械翻轉裝置、液壓頂桿、模具滑塊控制、安全防落裝置等。
合模裝置是指由注射裝置、合模裝置、液壓控制系統等組成的注射成型機中。注射裝置以一定壓力和速度將定量的熔料注射到模具型腔中;合模裝置實現模具啟閉,保證閉模可靠以及脫出製品;液壓控制系統保證預定的壓力、速度、溫度、時間和動作程序。
合模裝置一般主要由前、後固定模板、移動模板、拉桿及動模板驅動裝置等組成,它是注塑機合模系統的主要組成部件。注塑機合模裝置通常按其工作原理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和液壓-機械組合式三種類型。注塑機合模技術是注塑工藝的關鍵環節,其合模機構是注塑機的關鍵設備。
合模機構可以根據不同標准進行分類,主要可從模板數目、驅動源、傳動形式、合模架構、模位數目等方面進行分類。如按照模板數目進行分類,可分為三板式及二板式,如圖1所示;按照傳動形式進行分類,可分為全機械式(已淘汰)、機械連桿式、全液壓直壓式及液壓機械式。
5. 正確安裝注塑模具的步驟是怎樣
首先測量注塑模具的合模高度尺寸,然後把注塑機的活動模板調整到大於注塑模具的合模尺寸,然後把注塑機的活動模板退後,把注塑模具吊上去,把澆口套套進注塑機固定模板中間的定位孔里,然後把注塑機的厚度模板合上,微調活動模板,直到頂住注塑模具,吃上勁,然後上緊固螺絲。然後再反復開合注塑機的活動模板,調整脫料桿的長短,直到注塑模具的脫料頂出距離達到要求。然後接冷卻進水水管、出水管,然後再調整注塑部分的參數:塑料熔化的溫度、速度、壓力、保溫時間、注塑量的大小、注塑的快慢,就可以開始注塑作業了。工作前先要給注塑模具的活動部位加潤滑油。比如:導柱、導套、頂桿、滑塊、斜導柱等部位。
6. 立式注塑機怎麼裝模具 越詳細越好
立式注塑機安裝注塑模具時,先把注塑機的活動模板升高到到大於注塑模具的合模的高度。然後把注塑模具放進去,點動把上模板降下來,把注塑水嘴對正注塑模具的進料水口,然後把上模板壓住模具,用螺絲或者壓板固定上下模,然後調整頂桿的脫料高度。然後開動注塑機,活動上模板、頂桿的動作是否有異常。然後就可以試著注塑加工 了。
7. 合模機是什麼
合模機是一種專業的模具研配設備,主要用在模具製作後期研配時對上下模,用不同的壓力加壓合模。
它採用多種可靠裝置,裝有移動工作台合模定位裝置、上移動翻轉鎖緊裝置、機械翻轉裝置、液壓頂桿、模具滑塊控制、安全防落裝置等。它採用PLC電控技術,裝有電控箱、電控操作盤,以及電磁比例閥。合模機操作安全簡便,有效提高了模具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能延長模具壽命,縮短模具製作周期,使模具生產得到更好的安全保障。
參考資料:網路:http://ke..com/link?url=6RLU_6D_AYp1ae7wIwI_i5BHl2pMD8sNAqQHGZ1j1I-_00mdq
8. 合模機運動原理
合模機用於對模具的修模,飛模。合模機又名飛模機,配模機。現在市場上的合模機主要分為龍門式,和4導柱式合模機。4導柱合模機相對精度比較高。他有上下兩塊工作檯面,將模具安置於其上,進行上下的壓鑄。工作檯面可以180度翻轉。
9. 注塑機如何把模具裝上
注塑機安裝模具的流程如下:
1、注塑機有模具定位環的安裝方法:
a
先按[開模]鍵,把機器開到最高,再按[座退]鍵使座進缸後退到底。
b
將模具放在下模板上,使用[調模]按鍵,按[合模]鍵,使上模板離模具一定的位置(15mm左右)停止,重新調整模具定位環與上模板中心對中孔的位置,再按[合模]鍵直至上模板與模具緊貼為止。
c
關掉電機,然後用壓板固定模具或者用螺絲直接固定,模具安裝完成。
d
設定開、關模的壓力、速度、位置和時間等參數。
2、注塑機無模具定位環的安裝方法:
a
先按[開模]鍵,把機器開到最高,再按[座退]鍵使座進缸後退到底。
b
將模具放在下模板上,使用[調模]按鍵,按[合模]鍵,使上模板離模具一定的位置(15mm左右)時松開,停止合模動作。
c
按[座進]鍵,當料嘴快要接觸模具澆道口時鬆手,然後從前後左右目視料嘴是否正對澆道口,調整模具位置以使兩者完全吻合,先按[座退]使料嘴遠離澆口,然後在澆道口中被一張薄紙或塗上一點印泥,再按[座進]使料嘴接觸模具澆口,最後取出紙觀察其痕跡或觀察印泥痕跡來確定,若不對正,重新調整。
d
按[座退]鍵,使座台後退到底。然後按[合模]鍵使上模板與模具緊貼,關掉電機,用壓板固定或螺絲固定模具。
e
設定開、關模的壓力、速度、位置和時間等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