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富士康是做什麼的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專業從事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數位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等6C產業的高新科技企業。
富士康科技集團處於從「製造的富士康」邁向「科技的富士康」的事業轉型歷程中,重點發展納米科技,熱傳技術,納米級量測技術,無線網路技術,綠色環保製程技術,CAD/CAE技術,光學鍍膜技術,超精密復合/納米級加工技術,SMT技術,網路晶元設計技術等。建立集團在精密機械與模具,半導體,信息,液晶顯示,無線通信與網路等產業領域的產品市場地位,進而成為光機電整合領域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公司。
富士康持續提升研發設計和工程技術服務能力,在中國大陸,台灣,日本,東南亞及美洲、歐洲等地擁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2008年富士康出口總額佔中國大陸出口總額的3.9%,連續7年雄居大陸出口200強榜首。
2012年進出口總額達2446億美元,佔中國大陸進出口總額的4.1%,2012年旗下15家公司入榜中國出口200強,綜合排名第一。2013年躍居《財富》全球500強第30位。2014年12月24日,富士康宣布關閉印度工廠。
2015年3月23日,富士康科技集團與騰訊、和諧汽車簽訂「關於」互聯網+智能電動車「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3月31日起,富士康與蘋果攜手在中國開展「以舊換新」計劃。2015年6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富士康向日本軟銀集團旗下機器人控股子公司注資。2015年6月,台灣與香港勞工團體共同發起「2015國際反科技血汗行動周」,並計劃連續3日向鴻海富士康抗議。富士康電子(鴻海精密)2015年公司營業收入為約1364億美元,凈利潤為約45.53億美元。
1974年,郭台銘和其他數人創立了富士康,最開始以製造用於電器的樹脂模具為主(見圖1)。此後,在台灣電腦配件製造業的成功趨勢下,富士康也開始積極涉足連接器製造。除此以外,還響應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迅速進入大陸市場。富士康(Foxconn)的名稱即為「狐狸(Fox)」和「連接器(Connector)」的組合。
借電腦連接器業務,富士康開始和康柏等個人電腦廠商合作,在主流台式個人電腦製造業嶄露頭角。中國工廠的規模也由此急速擴大,業務量達到了全世界台式電腦總量的四分之一。富士康以此為契機成功躋身電子代工新興企業,隨後如前文所述,其業務一路勢如破竹,深入到電子通訊設備製造的方方面面。
實際上,富士康的形象已經超越了一般的電子代工企業,而是在不斷地探索改變。除製造業以外,其業務還涉及通信,物流等領域,未來發展方向越來越豐富,不可簡單言之。富士康已經確立中國台灣創立、中國大陸發展的電子代工業務形態,承包電子產品的最終組裝業務。這是富士康獨有的特色。
富士康的工廠主要產品為機殼和基板的製造以及產品組裝。除此之外,應客戶的需求,也會承包中途組裝的業務。基板製造以安裝作業為中心,在過去只是組裝業務的一部分,近來則開始涉及基板的自主製造。電子產品使用大量機械零件和通用零件。就富士康的規模而言,如能獲得這類零部件的製造技術,即可在公司內部獲得巨大的市場。因此,企業採取了自行生產零部件的方針,將利益最大化。
對製造業企業而言,只要有一定的技術水準,就能擴展業務,製造出品種廣泛的產品。富士康除了某些特殊電子零件和材料外,也在進行多種多樣的零部件生產。舉例來說,隨著屏幕在電子產品中越來越重要,富士康順勢推出內部使用的液晶屏幕,也是理所當然的。
富士康之所以能夠進入非其傳統的液晶屏領域,得益於液晶產業已在台灣紮根。在富士康新涉及的產品中,大部分都由當初的先進國家所獨占,隨後才將其生產遷移至台灣。在確保台灣人才的前提下,從台灣向大陸的技術轉移並不困難。但反過來說,對於僅在日本等工業先進國家生產的零部件來說,由於其生產設備尚未流通,不要說掌握其技術,就連自行內制化都相當困難。
對客戶來說,對富士康為競爭對手製造產品的行為也許會有不滿,但在銷售重點為軟體技術和自主系統的無廠企業看來,這樣的代工企業就算製造面再窄,在技術上也能確保與其競爭對手持平,倒是會有一定的安心感。
對於富士康來說,這種從多位競爭對手處接單生產的方針,有利於其維持最高的技術水準。另一個好處是,隨著類似零部件的需求量增加,零部件采購成本,以及大規模購入生產設備的設備成本都會隨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