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機械制圖中的拔模角是什麼啊!
這個東西也叫"拔模斜度"
很多從事模具製造的人叫它"推板"
它是為了鑄造件脫模方便,在模具上做的一個小小的斜度
這個斜度通常不表現在圖紙上,用標注來表示
比如, 直徑60MM 高100MM 的柱裝工件 在它上面做了拔模斜度把工件做成 低端60mm 頂端59.8mm 這樣的東西,在圖紙上還是畫成均勻的60mm圓柱,只是要標注出來.
這樣的話套在這個圓柱(略帶錐形)上的工件,脫落是所用的力就很小了
㈡ 什麼是拔模角
拔模角是模具中的工藝角度,不同模具角度靈活掌握
㈢ 拔模角度怎麼計算
有個很簡單的辦法來計算:
如果是2°的拔模角,高度10mm,那從上視圖來看,拔模角的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為:2*10/60=0.33mm。
你自己核對一下。
演算法的根據為:當角度很小時a=sin(a),將a換成弧度就是了。
㈣ 拔模高度和模具高度
1、模具高度是指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時上下模之間的距離。
2、拔模是為了保證模具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產品能順利脫模,設計模具的時候有時就沒有設置拔模度,而是用我們手工拋光時候自然形成的斜度很小這樣也能保證脫模的。
㈤ soliderworks中拔模是什麼意思
拔模就是在生成實體的表面上形成一定的斜度,主要是為了保證鑄造中的拆模容易,這也是設計鑄件時必須考慮的
㈥ 模具拔模
我是做塑料模具的,拔模就是為了保證模具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產品能順利脫模,我們設計模具的時候有時就沒有設置拔模度,而是用我們手工拋光時候自然形成的斜度(很小)這樣也能保證脫模的。我們做的是電子連接器開關等產品,產品尺寸不大。其實對於高精度零件,只要你模具型腔和型芯表面粗糙度小(用拋光或工藝磨床),不用拔模也能順利脫模的。當然頂桿設計也要合理。
㈦ 拔模斜度有什麼作用一般是多少度
拔模斜度作用是為了方便出模而在模膛兩側設計的斜度。一般來說,以7°以上為好,而其方向則以機台的頂桿頂出或油缸動作的方向為准。尤其是凹模面有蝕紋的時候,更應該注意拔模斜度的問題。
零件冷卻的時候,將向型芯收縮。而拔模斜度有助於零件避免受到型芯的影響。即便存在取消拔模斜度的想法,但也一定不要取消拔模斜度。如果拔模斜度降低,零件的鎖定力將變大,從而所需要的將零件從模具中拆卸下來的力也將增大。
塑型時間也不得不延長,因為這樣才可以使零件充分冷卻,保證可以從模具中拆卸出來。因為零件必須冷卻到剛度足夠大,才可以在不變形的情況下頂出。
這種冷卻時間可以佔到整個塑型時間的50%~80%。相反,拔模斜度越大,所需要的將零件從模具中拆卸出來的力就越小,零件從模具中拆卸出來的時間也就越短。
考慮到上述相互矛盾的對抗因素,對於大多數填充物料而言,一個比較折中的、方法就是將拔模斜度降低到1°。但是,人們很容易將1°作為對於任何情況都採用的習慣性數值,這樣就忽略了合理的拔模斜度可能節省的成本。
(7)模具什麼是拔模度擴展閱讀
模具設計時,型芯或凸台的拔模斜度可取某高度范圍的最大值,型腔的拔模斜度可取某高度范圍的最小值。型芯的拔模斜度取最大值,動模型腔的拔模斜度取最小值,這樣,試模後可根據製件實際情況對模具進行修理。
流體壓力成型機床的頂出機構在動模部分,只有保證開模後製件停留在動模,才能有效完成製件的頂出。模具設計時,當不能完全確定製件在開模後到底停留在哪一半模時,在製件尺寸公差范圍內適當調整拔模斜度可使製件在開模後停留在預想的那一半模。
當對製件中的d1、d2、d3、d4有同心度要求時,分型面必須在A~A處且d1與d2設計在同一型芯上才能使模具保證其要求,但很難確定製件在開模後到底停留在哪一半模。模具設計時只要把動模的拔模斜度盡可能取小而靜模的拔模斜度取大(在製件尺寸公差范圍內),就可使製件在開模後停留在動模。
塑膠產品在設計上通常會為了能夠輕易的使產品由模具脫離出來而需要在邊緣的內側和外側各設有一個傾斜角為出模角。若然產品附有垂直外壁並且與開模方向相同的話,則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開模力才能打開,而且,在模具開啟後,產品脫離模具的過程亦相信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