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注塑模具設計一模兩腔,塑件有個5mm*20mm的側孔,模具型腔排布兩腔之間的距離多少合適
塑件有是5mm*20mm的,兩腔間距20-30MM 就差不多了,間距越大需要的模具、注塑機噸位和射膠壓力也就越大
❷ 做那個五金模具一般放間隙是放多少
只要看所加工產品的材質.厚度.工藝要求.落料模間隙是取於凸模,凹模數是零件數.間隙一般取材料厚度的10%
❸ 注塑模具推件板與型芯的間隙
推板與型芯做斜面配合;耐用不易跑披鋒。間隙一般0.01mm單邊。具體跟注射用塑膠料,成型條件,產品結構等有關系。
❹ 精密模具的間隙問題
1.滑塊與滑軌 (5-6絲)百
2.頂針與模仁 (滑配)
3.模仁與模框 (2-3絲)
4.滑塊與斜銷度(斜導柱知) (滑配)
5.滑塊與壓塊.(2-4絲)
還得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我所說的這道些尺寸是一般在回加工後,模具裝配好以後的一些尺寸在設答計時還要相應的放小些
❺ 關於注塑模具掛台式鑲件的台階間隙問題
理論是不需要留間隙的,
但一般在加工過程中習慣上要把鑲件的台階做成下公差(小0.01到0.02,即上面的鑲件實際做到4.98~5.00MM)
而動模仁上的槽相應做成正公差(即實際深度加工到5.00~5.02MM)
這個可以在出零件圖紙時標上這個公差
❻ 模具導柱和導套之間的配合間隙是多少
導柱導套配合間隙及形位公差的確定方法。
在具體設計導柱導套時其思路和方法步驟如下:
1、根據工件形狀,排料方式及壓機的情況首先確定導柱的布置方式;
2、根據沖裁間隙的變化量,分配各部分公差,一般凸、凹模製造公差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變化量,導柱彎曲撓度為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變化量,導柱導套配合間隙對沖裁間隙的改變數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變化量;
3、依據允許的導柱彎曲撓度及沖裁時的側向力大小確定導柱的尺寸(主要是沖切不封閉的製件時);
4、依據分配的配合間隙對沖裁間隙的改變數及導柱導套的布置形式確定導柱導套的最大配合間隙;
5、依據導柱導套的最大配合間隙及導柱導套的加工公差確定導柱導套的最小配合間隙;
6、依據導柱導套的最小配合間隙確定導柱導套的形位公差。
為了保證凸凹模的精確配合間隙,一般T在0.3-0.5mm時,內導柱公差-0.01至-0.015,內導套公差0至-0.005。T在0.1-0.3mm時,內導柱公差0至-0.002,內導套公差0.003至0.005。以以上為薄料選用原則。外導組件,以滾珠導柱組件,當然是買標准件,過盈量在0.01-0.02mm
❼ 注塑模具大師級問題
供水口壓強一般為0.49-0.58Mpa
格林柱間距最小間距不能小於50MM
隔熱板材質一般為熱固性玻璃纖維板
耐磨片一般是經過氮化處理HRC50度以上
個人經驗
❽ 請問海天注塑機300克的可以裝多大的模具,也就是4軸的間距
以後不要伸手就要,學會懂得分享,記住不要空手套白狼!!!
我是按標准機型給你回答:
注射重量 g 35 230 291 359
鎖模力 KN 600 1600
鎖模行程 mm 270 430
拉桿內間距 mm 310*310 470*470
最大模厚 mm 330 520
最小模厚 mm 120 180
❾ 注塑模具設計一模八腔,塑件有兩件,小的長12mm,大的長25mm,共16件,型腔排布怎麼樣,間距多少合適
粗的那流道要一點一點開大,去調平衡。產品不大,間距離25—30就可以了。最好中間能留個6-8水路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