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dc53模具鋼的防銹能力到底怎麼樣
我來解答:DC53模具鋼是屬於冷作模具鋼,韌性佳,使用壽命長,但是防銹能力不如不銹鋼。
㈡ dc53是什麼材料俗稱叫什麼
DC53是碳含量1.0%的中碳鋼,俗稱叫Cr8Mo2VSi,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抗崩裂性能。 DC53原本是日本大同模具鋼品種,由於市場知名度極高,依然成為行業代名詞。
DC53是高強度高韌性冷作模具鋼。DC53含碳量中等,有效避免高碳高鉻型冷作模具鋼的碳化物聚集,在常規熱處理條件下,殘余奧氏體幾乎全部分解,一般可省略深冷處理,在較強硬度下仍可保持較高的韌性。它克服了SKD11高溫回火硬度和韌性不足的弱點,將在通用及精密模具領域全面取代SKD11。
但劣質DC53也許不具備這些性能。梳理發現,市場上存在的DC53有4個等級,國產DC53每公斤價格從三十幾元元至六十幾元。
1) 廢鋼翻新的「國標」DC53;
2) 廢鋼翻新的「電渣」DC53;
3) 國標電爐DC53;
4) 國標電渣DC53,也許沒有第二家;
劣質DC53是什麼材質?有什麼風險。
劣質DC53,一般採用廢鋼翻新方式煉鋼。主要合金成分,看似和優質DC53一樣,而且價格也比較誘人,推銷人員吹噓得也很好,然後你就抵抗不住誘惑。
買回來使用後卻發現,模具容易崩裂,模具使用壽命短,模具頻繁維修。由此你就斷定,DC53不適合沖壓不銹鋼。你從此開始嘗試,不同的模具鋼型號。雖然嘗試多種模具鋼, 冤枉錢錢花了不少,人弄得筋疲力盡,可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劣質DC53,主要表現為:
1) DC53模具鋼雜質多,抗沖擊韌性差,模具刀口容易崩裂;
2)耐磨性差,模具容易塌陷或磨損;
3)非金屬夾雜多,線割加工性能差,經常發生線割不了的現象;
4) 硬度偏差大,切削加工性能差,鑽孔、攻牙不順暢;
5)模具沖頭容易崩裂掉塊,產品容易起毛刺,沖頭使用壽命減短;
6)模具維修頻率高,生產效率低下,勞民傷財;
優質DC53是什麼材質?具備哪些特性
優質DC53模具鋼純凈度高,有害雜質少,組織均勻,抗崩裂性能好。從而保證DC53模具鋼足夠耐磨,模具壽命延長30%;韌性好,刀口不會崩裂。DC53的抗崩裂性能,是冷作模具鋼當中比較好的一款模具鋼。從經濟方面考慮,綜合性能方面考慮,DC53模具鋼是沖壓不銹鋼的首選模具鋼。
沖壓不銹鋼的梁先生問:DC53是什麼材質?都叫DC53模具鋼,使用壽命卻截然不同,也許相差兩三倍。
佛山樑先生是沖壓1.5厚201不銹鋼。原來在佛山當地采購DC53模具鋼,沖頭料兩三天就要磨一下,沖頭料容易被磨損,產品起毛刺。後來用譽輝定製型DC53,配合你的熱處理,放在同一副模具裡面,沖壓相同的產品,沖頭料大約10幾天才磨一次。相當於模具壽命提高3倍。
DC53預硬料的使用壽命,可以沖壓10多天,這已經超出梁先生預期,梁先生對此非常滿意。
㈢ 模具鋼木凡與DC53那個好
DC53模具鋼屬於高性能進口冷作工模具鋼,是日本JIS標准SKD11模具鋼的升級材料專,各項特性超越屬舊版SKD11很多。
鉻鉬系的國產GB標準的Cr12或者Cr12MoV模具鋼屬於比較低級的材料,各項性能比SKD11還要差很遠,與DC53相比就更不用說了,價格也差很大的,你可以到網站下載詳細資料對比一下。
如果你覺得價格差不多,那要小心了,估計遇到替代料或者假料了。
㈣ DC53模具鋼和CR12材料哪個好點
DC53高性來能冷作模具鋼與Cr12鋼無論源在各項特性還是合金成分與冶煉工藝上都不是一個等級的,Cr12鋼無法與DC53相提並論,所以DC53好,不止好一點。
DC53模具鋼也叫PD613,是日本大同特殊鋼株式會社對現有的SKD11最新改良版高性能冷作模具鋼,其技術規范載於日本工業的JIS標准G4404。它克服了SKD11高溫回火硬度和韌性不足的弱點,將在通用及精密模具領域全面取代SKD11。
而Cr12隻是比較傳統的高碳萊氏體鋼,用於傳統冷作工具或搓絲板。
㈤ DC53,DC53相當於國內什麼材質
相當於國內的Cr8Mo2VSi。
DC53是一款高強韌性通用冷作模具鋼,是日本大同株式會社對SKD11改良版,DC53完全克服了SKD11高溫回火硬度及韌性的不足等缺點,將在高精密模具中已經完全取代SKD11。
產品特性
1)熱處理硬度高於SKD11
——高溫(520-530℃)回火後可達62-63HRC高硬度,在強度和耐磨性方面DC53完全超過SKD11。
2)韌性是SKD11的2倍
——DC53的韌性在冷作模具鋼中較為突出,用DC53製造的工具很少出現裂紋和開裂,大大提高了使用壽命。
3)線切割加工後的殘余應力較小
——經高溫回火減少了殘余應力,線切割加工後的裂紋和變形得到抑制。
4)切削性和研磨性超過SKD11
——DC53的切削性和研磨性優於SKD11,使用DC53可增加工具模具壽命和減少加工工序。
用途
①精密沖壓模
——線切割加工的精密沖裁模及各種用途沖壓模
②難加工材料的塑性變形用工具
——冷鍛、深拉和搓絲用模
③其他
——高速沖裁沖頭、不銹鋼板沖頭
熱處理
氮化處理
工件經氮化處理後表面獲得緻密的硬化層組織,使工件的耐磨性與抗蝕性顯著提高。525 ℃氣體氮化處理後表層硬度約 1250HV , 570 ℃軟氮化處理表層硬度約 950HV 。
DC53是在SKD11(Crl2MoV)基礎上改進的冷作模具鋼,常規熱處理條件下,殘余奧氏體幾乎全部分解,一般可省略深冷處理,在較強硬度下仍可保持較高的韌性。
實驗設計1
DC53經1040℃ 淬火和520~530℃高溫回火後,硬度HRC可達62~63,韌性為Cr12MoV的兩倍,是目前常用的冷作模具鋼中最高的,且切削性、磨削性較好,電加工變質層殘余應力小,殘余奧氏體極少,碳化物細小並分布均勻。 因模具受力情況較復雜,有些模具工作零件需具備一些特殊的力學性能,若按標準的熱處理工藝往往無法達到理想的工作性能要求,需通過熱處理對硬度、韌性和耐磨性等基本特性作適當調整,以達到模具最佳工作狀態.淬火溫度和回火溫度則是熱處理的主要工藝參數,著重研究DC53的回火特性。
實驗設計2
實驗中,對DC53熱處理規范略作一些變化,適當調整了淬火溫度,回火溫度取6檔,即100℃ ,200℃ ,300℃ ,400℃ ,500℃ ,600℃。100℃回火選用101-2型乾燥箱進行加熱,其餘採用SX-25-12型箱式電阻爐加熱,每個回火溫度取兩個試樣。
硬度測試選用金屬洛氏硬度試驗,在常溫下進行,採用HBRVU-187.5型布洛維光學硬度計。
沖擊試驗採用10mm×10mm×55mm無缺口試樣,在JB30B沖擊試驗機上進行,沖擊能量為0.3 KN.m或0.15 KN.m。
實驗結果與分析
⒈硬度值對每個試樣各取3個不同位置點測硬度,得出各回火溫度下的硬度值,綜合各試樣的硬度值,DC53在100~500℃回火時,硬度值變化並不大;在400℃中溫回火時硬度略高,標准熱處理回火後的硬度峰值一般在520℃左右;在600℃高溫回火後,硬度大幅下降,平均HRC硬度值僅為52.4,故回火溫度不宜太高。
⒉沖擊韌性回火後,磨去試樣表面的氧化脫碳層,測出不同回火溫度下各試樣的沖擊值,綜合各試樣的沖擊值,DC53在200℃回火時,平均沖擊值達到60 J/cm2以上.在500℃回火時,沖擊韌性較差,表現出一定的高溫回火脆性.600℃以上回火沖擊韌性很好,但硬度大為下降,達不到使用要求. 實驗結果表明,DC53總體回火穩定性較好,在一定回火溫度范圍內,硬度和沖擊值變化不大;在400~500℃回火時韌性大幅度下降,出現回火脆性現象;在600℃回火時,試樣的韌性很高,沖擊值達到85 J/cm2,但硬度大幅下降.在生產中,對於一些硬度、耐磨性要求不太高而韌性要求較高的冷作模具可採用高溫回火;對硬度要求較高,同時又要具有較高韌性的冷作模具,宜採用200℃左右的低溫回火.其他回火溫度下的硬度和沖擊值可採用合適的計算方法(如插值法、函數逼近等)預測,再用實驗驗證.淬火態試樣中碳化物呈斷續細帶狀分布,200℃回火後碳化物呈均勻分布,且組織內幾乎不存在大塊狀碳化物,故韌性較好.從斷口形貌看,200℃回火組織斷口的解理台階遠少於淬火態試樣,5000倍金相中的斷口有一些小而淺的韌窩,顯示其有一定的韌性.回火後,殘余奧氏體轉變較充分,碳化物細小並分布均勻,使韌性增加.
結論
⒈適當調整淬火溫度後,DC53在200℃回火時硬度和沖擊韌性都較高;在400~500℃ 回火時硬度較高,韌性大幅度下降;在600℃ 回火時沖擊韌性很高,硬度顯著下降.
⒉形狀復雜的精密沖模、修整模、冷軋輥輪等工模具宜採用低溫回火工藝,以使模具工作零件獲得高硬度、高韌性、耐磨性好、強度高,可有效延長模具壽命,防止過度磨損、變形、開裂等早期失效現象.
⒊受沖擊載荷較大的復雜模具可採用低淬高回工藝,以得到較高的沖擊韌性,防止模具產生脆性斷裂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