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具的導向機構
模具的導向機構最基本的就是導柱、導套、導向釘。塑料模具和壓鑄模具中常用的導柱、導套、滑塊、滑槽、斜導柱、導向桿。冷沖模具中的沖頭導套、導柱、導套、導向板。鑽模中的鑽套。
2. 模具中的導柱有什麼作用
模具中的「導柱」也叫「導向柱」,作用就是導向。模具的導向裝置的作用是引導上模與下模以正確位置對合。
最常見的導向裝置就是導柱導套。另外,大型模具可能設置導板,微型沖模可能設置導管,與導柱導套作用相同。
導柱的材質一般選用軸承鋼、熱作模具鋼、易車鐵等,而以軸承鋼SUJ2的使用量較大,使導柱在導向性能上的耐用性與可換性大大加強。導柱與組件組成外導柱組件與內導柱組件,具有美麗的金屬光澤。
(2)模具導向系統怎麼解擴展閱讀:
導柱的圓度有很高的要求的 ,打中心孔主要是為了能使用外圓磨床研磨外徑,因為使用外圓磨床研磨外徑的時候要用頂尖頂住中心孔使導柱旋轉才可以研磨。
模具的斜導柱的角度一般常採用20度或25度兩種傾斜角度,一般採用20度的這一種,如果滑塊移動的距離有點長度話,可以採用25度的這一種。如果距離更長的話,就要採用液壓或氣壓的方法。
由於外圓柱面的尺寸公差等級高,表面粗糙度值Ra值小,故採取的措施是:在加工階段劃分、機床選用、切削用量的控制方面的要求與內圓柱面加工相同。此外,工藝路線為:粗車—半精車—粗磨—精磨。
3. 導向系統的組成及要求
一種導向結構及具有其的導向系統,導向結構包括:壓料部;抬料部,抬料部與壓料部間隔設置,抬料部與壓料部之間具有放料間隙,放料間隙用於放置物料;其中,壓料部上設置有供上模具的導料銷穿過的讓位部,讓位部與物料的導正孔相對設置,以使導料銷穿過讓位部插設在導正孔內.導向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導向結構導致生產效率較低的問題.導向系統設計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性設計學科,作為以規范秩序,為人們提供便利為設計目的的現實課題,目前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它將圖形符號與導向信息相結合,使導向圖形符號作為信息傳播的媒介與人進行直接的交流,從而實現導向功能的發揮.所以,圖形符號的設計是導向系統設計的核心,對它進行研究對於整個導向系統的設計應用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本文將導向圖形符號作為研究的主題,試圖通過對其相關內容進行有價值的深入分析來完善對導向圖形符號的理解,探討其設計原理以及體會潛藏其中的人性化設計思想.並將研究所得出的諸如設計原則,注意事項等相關結論應用到導向圖形符號的現實設計中去,試圖在設計層面上對導向圖形符號的形式,內涵以及設計路線等方面進行有益的補充. 在研究內容上,本文從圖形符號的結構入手,主要針對導向圖形符號形式與涵義的關系,設計以及應用時需要掌握的方法和原則以及導向圖形符號標准化設計與特色化設計的使用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具體來說,在不同章節中,根據研究的需要,採用各種不同的分類方式對導向圖形符號進行了不同側重方向上的研究,並對其各個類別的不同特點進行了大量細節上的分析.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用實證分析和論證總結相結合的方式,並在研究過程中將符號學原理用來作為研究圖形。
4. 模具拆裝步驟
熟悉典型沖模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以及各零件的功用和裝配關系。
2.掌握各組件的裝配和檢測方法。
3.掌握凸、凹模間隙調整方法和模具總裝順序。
4.分析試模時常見缺陷的原因及調整辦法。
二、實訓設備、模具和工具
1.台鑽、J23-250型曲柄壓力機各一台。
2.沖裁模、彎曲模、拉深模若干套。
3.游標卡尺、角尺、塞尺、活動扳手、內六角扳手、一字旋具、平行鐵、台虎鉗、錘子、銅棒等常用鉗工工具,每實訓組一套。
三、實訓內容及步驟
1.拆裝前准備 仔細觀察已准備好的三種沖模,熟悉其各零部件的名稱、功用及相互裝配關系。
2.拆卸步驟 擬定模具拆卸順序及方法,按拆模順序將沖模拆為幾個部件,再將其分解為單個零件,並進行清洗。然後深入了解:凸、凹模的結構形狀,加工要求與固定方法;定位與導料零件的結構形式及定位特點;卸料、壓料零件的結構形式、動作原理及安裝方式;導向零件的結構形式與加工要求;支承零件的結構及其作用;緊固件及其它零件的名稱、數量和作用。在拆卸過程中,要記清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配合關系。
3.確定模具裝配步驟和方法
(1)組件裝配 將模架、模柄與上模座、凸模與固定板、凹模與固定板等,按照確定方法裝配好。(組件裝配內容視具體模具而確定)並注意裝配精度的檢驗。
(2)確定裝配基準 在模具總裝前,根據模具零件的相互依賴關系,易於保證裝配精度,來確定裝配基準。單工序模選擇在裝配過程中受限制較大的凸模(或凹模)部分為基準;復合模以及凸凹模作為裝配基準;連續模以凹模為裝配基準。
(3)制定裝配順序 根據裝配基準,按順序將各部件組裝、調整,恢復模具原樣。
註:裝配過程中,合理選擇裝配方法,保證裝配精度,並注意工作零件的保護。
4.試模 在壓力機上試模,驗證裝配精度以及沖壓件是否合格。若沖壓件不合格,需分析原因,對模具適當調整,直至工件合格為止。
四、實訓報告
1.畫出所拆裝模具裝配圖,並列出零件的明細表。
2.簡述主要組件的裝配方法,以及間隙的控制措施。
3.說明典型模具的總裝步驟及注意事項。
4.若沖件出現常見缺陷,分析其原因,說明解決的方法。
塑料模拆裝實訓
一、實訓目的
1.熟悉塑料模結構、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裝配關系。
2.掌握成型零件、結構零件的裝配和檢測方法,及模具總裝順序。
3.了解塑料模的試模有關知識。
二、實訓設備、模具及工具
1.注塑機一台。
2.壓縮模、注射模各一副。(注射模上具有側澆口、點澆口、側面分型與抽芯機構各一副)。
3.扳手、內六角扳手、錘子每實訓組一套。
4.鉗工工作台若乾颱。
三、實訓內容及步驟
1.拆裝前准備 對已准備好的模具仔細觀察分析,了解各零部件的功用及相互裝配關系。
2.拆卸步驟 擬定拆卸順序和方法,再按順序將模具分解成單個零件,並進行清洗。拆卸過程中,要記住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及連接方法,並把各零件按一定位置放置,以免丟失。
3.確定裝配步驟及方法
(1)確定裝配基準
(2)裝配各組件,如導向系統、型芯、澆口套、加熱和冷卻系統、頂出系統等。
(3)擬定裝配順序,按順序將動模和定模裝配起來。
4.試模 由實訓教師示範,將注射模安裝到注射機上,並進行模具的調整。(如:開模距離與製件高度調整、頂件出距離調整、鎖緊力調整等。)
5. 注塑模具設計工藝及流程解析
傳統的注塑模具設計,主要為二維和經驗設計,單使用二維工程圖紙已很難正確和詳盡地表達產品的形狀和結構,且無法直接應用於數控加工,設計過程中分析、計算周期長,准確性差。隨著CAD/CAE/CAM技術的發展,現代注塑模具設計方法是族伏宏設計者在電腦上直接建立產品的三維模型,根據產品三維模型進行模具結構設計及優化設計,再根據模具結構設計三維模型進行NC編程。這種方法使產品模型設計、模具結構設計、加工編程及工藝設計都以3D數據為基礎,實現數據共享,不僅能快速提高設計效率,而且能保證質量,降低成本。注塑模具的設計是一個經驗性很強的題目,由於設計經驗有限,很難一次性應用三維造型軟體UG/MoldWizard直接進行設計。
1主要特點
注塑模具設計一、注塑模具加工(Rotational Mold)
滾塑成型工藝的方法是先將塑料加入模具中,然後模具沿兩垂直軸不斷旋轉並使之加熱,模內的塑料在重力和熱能的作用下,逐漸均勻地塗布、熔融粘附於模腔的整個表面上,成型為所需要的形狀,給冷卻定型而製得。
二、 滾塑成型工藝與傳統的吹塑、注塑工藝相比有以下優勢:
1、成本優勢:滾塑成型工藝中只要求機架的強度足以支承物料、模具及機架自身的重量,以防止物料泄漏的閉模力;並且物料在整個成型過程中,除自然重力的作用外,幾乎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從而完全具備了機模加工製造的方便,周期短,成本低的優勢。
2、質量優勢。滾塑工藝的產品在整個製作過程中,由於無內應力產生,產品質量和結構更加穩定。
3、靈活多變優勢。滾塑工藝的機模製造方便,價格低廉,故特別適用於新產品開發中的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 4、個性化設計優勢。滾塑成型工藝中的產品極易變換顏色,並可以做到中空(無縫無焊),在產品表面處理上可以做到花紋、木質、石質及金屬的效果,滿足現代社會消費者對商品的個性化需求。
三、採用該工藝生產的產品范圍 採用該工藝生產的產品有:油箱、水箱、機械外殼、擋泥板等。主要替代對象是金屬件及 玻 璃鋼製品。
四、 注塑
注塑兆冊是一種工藝,是基於比如LIGA的微製造技術開發出來的,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方法。而LIGA工藝就是先生產出一個注塑所需要的模型,也就是俗稱的"模子",然後將液態塑料灌注在模具中,最後在分離出來,形成最終所需要的產品。比如一些塑料玩具,產品太多了。
2背景介紹
注塑模具設計隨著我國製造業的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模具工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模具的需求量也成倍增加,其生產周期愈來愈。而模具生產是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乃至單件生產。其特點為:品種多樣化;生產過程多樣化;生產能力復雜化。為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普及CAD 技術,利用現代的CAD/CAM/CAE 技術,才是經濟、快捷的模具開發設計製造手段,也是其今後的發展方向。
CATIA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CAD系統軟體之一,它已在不同的領域被普及,被眾多的用戶所青睞。CATIA是法國Dassault System公司的CAD/CAE/CAM一體化軟體,居世界CAD/CAE/CAM領域的領導地位,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電子/電器、消費品行業,它的集成解決方案覆蓋所有的產品設計與製造領域,其特有的DMU電子樣機模塊功能及混合建模技術更是推動著企業競爭力和生產力的提高。CATIA在塑料模具設計和分析階段充分應用了參數化特徵造型技術和資料庫技術以及自由形式特徵技術,為模具設計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塑料模具中的標准件,如標准模具架、頂出機構、澆注系統、冷卻系統等都採用基於資料庫管理的參數化特徵造型設計方法進行設計或建立標准件庫以實現數據共享,同時滿足用戶對設計的隨時修改,使模具的設計分析快速、准確、高效。參數化特徵造型不僅可以完整地描述產品的幾何圖形信息,而且可以獲得產品的精度、材料及裝配等信息,其所建立的產品模型是一種易於處理、能反映設計意圖和加工特廳旦征的模型。CATIA模具設計模塊的主要功能是注塑模具設計。
3工作流程
注塑模具設計① 建立塑料製品的三維模型;
② 根據所設計產品進行拔模分析與分型面設計;
③ 建立工程、載入產品、創建調用模架;
④ 設計導向系統、澆注系統、頂出機構、流道與冷卻等輔助部分。
4模塊介紹
注塑模具設計① Part Design、Generative Shape Design:這兩個模塊主要用於完成三維模型的建立,其中Part Design是零件設計模塊,Generative Shape Design是創成式外形設計模塊。
② Core & Cavity Design:該模塊用於構建分型面、型腔表面、型芯表面以及定義主開模方向和滑塊方向,即型芯型腔設計模塊。
③ Mold Tooling Design:該模塊用於調用模架,設計導向系統、澆注系統、頂出機構、流道與冷卻等輔助部分,即模具設計模塊。CATIA V5是IBM/Dassault System開發的個人計算機版本的高端CAD/CAE軟體,其型芯型腔設計和模具設計模塊是專為注塑模具設計的,功能強大且使用方便。本書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型芯型腔設計、分型面設計、模具架設計、組件設計、注塑模具實體建模到三維圖形至二維圖形的轉換,通過詳細的實例講解了各種功能,可以使初學者在短時間內就能夠進行注塑模具的三維設計。
6. 模具各個結構的名稱及作用
1、模製零件賦予成型材料形狀、結構和尺寸的零件通常由型芯(陽模)、陰模腔、螺紋型芯和鑲件組成。2、澆注系統它將熔融塑料從注射機的噴嘴引導到封閉型腔的流道中,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井組成。3、導向部件為了保證動模和定模閉合時精確對准,導向部分起導向和定位作用。它由導柱和導套組成,有些模具在頂料板上還有導向部分頃信,以保證脫模機構運動穩定可靠。4、脫模機構塑件脫模裝置和澆注系統有多種結構形式。最常用的脫模機構有頂桿、頂管、頂板和氣動頂出,一般由頂桿、復位桿、彈弓、頂桿固定板、頂板(頂圈)和頂導柱/導套組成。5、抽芯機構對於有側孔或側凹的塑件,在頂出脫模前,必須進行雀中輪側向抽芯或分離滑塊(側向分型),才能順利脫模。6、模具溫度調節系統為了滿足注射成型工藝對模具溫度的要求,需要有一個模具溫度調節系統(如冷卻水、熱水、熱油和電加熱系統等。)來調節模具溫度。7、排氣系統為了順利排出模具型腔內的氣體,往往在模具的分型面上開有排氣槽,很多模具的推桿或其他運動部件(如滑塊)之間的間隙也能起到排氣的作用。8、其他結構部件培坦指為滿足模具結構要求而設置的零件(如固定板、活動/固定模板、支撐頭、支撐板、連接螺絲等)。
7. 模具導向部分的作用
模具導向部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注塑、沖壓模具裡面的導向件都是非常精密的,注塑模具的導向是間隙配合,單邊間隙大約在0.01;沖壓模具的導向是導柱、導套、滾珠三者結合的點接觸滾動式過盈配合,可以理解為負間隙。
柱、套分別裝在不同模板上,利用柱套的配合保證各模板對應零件的位置度關系,確保產品的精度。高精度的導向當然對於模具內的零件也是一種保護,可以使其壽命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