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焊接時裂紋產生的原因
問題一:焊接缺陷(裂紋)概念 、形成缺陷原因、解決措施!!!(字越多越好、越詳細越好!) 5分 1、產生裂紋的概念:
焊縫裂紋是焊接過程中或焊接完成後在焊接區域中出現的金屬局部破裂的表現。
焊縫金屬從熔化狀態到冷卻凝固的過程經過熱膨脹與冷收縮變化,有較大的冷收縮應力存在,而且顯微組織也有從高溫到低溫的相變過程而產生組織應力,更加上母材非焊接部位處於冷固態狀況,與焊接部位存在很大的溫差,從而產生熱應力等等,這些應力的共同作用一旦超過了材料的屈服極限,材料將發生塑性變形,超過材料的強度極限則導致開裂。裂紋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焊接接頭的強度,並且焊縫裂紋的尖端也成為承載後的應力集中點,成為結構斷裂的起源。
裂紋可能發生在焊縫金屬內部或外部,或者在焊縫附近的母材熱影響區內,或者位於母材與焊縫交界處等等。根據焊接裂紋產生的時間和溫度的不同,可以把裂紋分為以下幾類:
a.熱裂紋(又稱結晶裂紋):
產生於焊縫形成後的冷卻結晶過程中,主要發生在晶界上,金相學中稱為沿晶裂紋,其位置多在焊縫金屬的中心和電弧焊的起弧與熄弧的弧坑處,呈縱向或橫向輻射狀,嚴重時能貫穿到表面和熱影響區。熱裂紋的成因與焊接時產生的偏析、冷熱不均以及焊條(填充金屬)或母材中的硫含量過高有關。
b.冷裂紋:
焊接完成後冷卻到低溫或室溫時出現的裂紋,或者焊接完成後經過一段時間才出現的裂紋(這種冷裂紋稱為延遲裂紋,特別是諸如14MnMoVg、18MnMoNbg、14MnMoNbB等合金鋼種容易產生此類延遲裂紋,也稱之為延遲裂紋敏感性鋼)。冷裂紋多出現在焊道與母材熔合線附近的熱影響區中,其取向多與熔合線平行,但也有與焊道軸線呈縱向或橫向的冷裂紋。冷裂紋多為穿晶裂紋(裂紋穿過晶界進入晶粒),其成因與焊道熱影響區的低塑性組織承受不了冷卻時體積變化及組織轉變產生的應力而開裂,或者焊縫中的氫原子相互結合形成分子狀態進入金屬的細微孔隙中時將造成很大的壓應力連同焊接應力的共同作用導致開裂(稱為氫脆裂紋),以及焊條(填充金屬)或母材中的磷含量過高等因素有關。
c.再熱裂紋:
焊接完成後,如果在一定溫度范圍耿對焊件再次加熱(例如為消除焊接應力而採取的熱處理或者其他加熱過程,以及返修補焊等)時有可能產生的裂紋,多發生在焊結過熱區,屬於沿晶裂紋,其成因與顯微組織變化產生的應變有關。
2、產生裂紋的原因:
(1)焊件含有過高的碳、錳等合金元素。
(2)焊條品質不良或潮濕。
(3)焊縫拘束應力過大。
(4)母條材質含硫過高不適於焊接。
(5)施工准備不足。
(6)母材厚度較大,冷卻過速。
(7)電流太強。
(8)首道焊道不足抵抗收縮應力。
3、解決措施:
(1)使用低氫系焊條。
(2)使用適宜焊條,並注意乾燥。
(3)改良結構設計,注意焊接順序,焊接後進行熱處理。
(4)避免使用不良鋼材。
(5)焊接時需考慮預熱或後熱。
(6)預熱母材,焊後緩冷。
(7)使用適當電流。
(8)首道焊接之焊著金屬須充分抵抗收縮應力。
問題二:鋼材在焊接時產生裂紋是什麼原因 裂紋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預熱溫度不夠、層間溫度過高、母材自身不合格、焊材和母材不匹配、焊接速度過快、焊接產生變形等等都可能引起焊接裂紋的產生.具體是什麼原因要示你當時的情況來決定了
問題三:焊接時冷裂紋和熱裂紋的產生 1、冷裂紋
冷裂紋的特徵
多出現在焊道與母材熔合線附近的熱影響區中,多為穿晶裂紋。
冷裂紋無氧化色彩。
冷裂紋發生於碳鋼或合金鋼,高的含碳量和合金含量。
冷裂紋具有延遲性質,主要是延遲裂紋。
冷裂紋產生原因
焊接接頭(焊縫和熱影響區及熔合區)的淬火傾向嚴重,產生淬火組織,導致接頭性能脆化。
焊接接頭含氫量較高,並聚集在焊接缺陷處形成大量氫分子,造成非常大的局部壓力,使接頭脆化;磷含量過高同樣產生冷裂紋。
存在較大的拉應力。因氫的擴散需要時間,所以冷裂紋在焊後需延遲一段時間才出現。由於是氫所誘發的,也叫氫致裂紋。
防止冷裂紋的措施
選用鹼性焊條或焊劑,減少焊縫金屬中氫的含量,提高焊縫金屬塑性。
焊條焊劑要烘乾,焊縫坡口及附近母材要去油、水、除銹,減少氫的來源。
工件焊前預熱,焊後緩冷(大部分材料的溫度可查表),可降低焊後冷卻速度,避免產生淬硬組織,並可減少焊接殘余應力。
採取減小焊接應力的工藝措施,如對稱焊,小線能量的多層多道焊等,焊後進行清除應力的退火處理。
焊後立即進行去氫(後熱)處理,加熱到250℃,保溫2~6h,使焊縫金屬中的散氫逸出金屬表面。
2、熱裂紋(又稱結晶裂紋)
熱裂紋的特徵
熱裂紋可發生在焊縫區或熱影響區,沿焊縫長度方向分布。
熱裂紋的微觀特徵是沿晶界開裂,所以又稱晶間裂紋。因熱裂紋在高溫下形成,
有氧化色彩。
焊後立即可見。
熱裂紋產生原因。
焊縫金屬的晶界上存在低熔點共晶體(含硫、磷、銅等雜質)。
接頭中存在拉應力。
防止措施
選用適宜的焊接材料,嚴格控制有害雜質碳、硫、磷的含量。Fe和FeS易形成低熔點共晶,其熔點為988℃,很容易產生熱裂紋。
嚴格控制焊縫截面形狀,避免突高,扁平圓弧過渡。
縮小結晶溫度范圍,改善焊縫組織,細化焊縫晶粒,提高塑性減少偏析。
確定合理的焊接工藝參數,減緩焊縫的冷卻速度,以減小焊接應力。如採用小線能量,焊前預熱,合理的焊縫布置等。
問題四:產生冷裂紋的因素有哪些 冷裂紋產生的原因是:
(1)焊縫中的氫在結晶過程中要向熱影響區擴散、聚集。
(2)如果被焊材料的淬透性較大,則焊後冷卻下來時,在熱影響區形成馬氏體組織,其性脆而硬。
(3)焊接時的殘余應力。
這三個因素(氫、淬硬組織和應力)的綜合作用,就會導致冷裂紋的產生。氫在金屬里的擴散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冷裂紋產生的時間也不同。有的在焊後冷卻過程中產生,有的甚至放置一段時間後才產生,故又稱為延遲裂紋。
防止冷裂紋的措施有:
(l)焊前預熱和焊後緩冷。
(2)採用減少氫的工藝措施。
(3)合理選用焊接材料。
(4)採用適當的工藝參數。
(5)選用合理的裝焊順序。
(6)進行焊後熱處理。
問題五:焊介面出現裂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你也說的不是很詳細,焊接裂紋產生的具體原因是有很多的,比如說焊接參數,焊材等等。據我猜測你是不是兩種異型鋼材進行的焊接啊,具體選擇什麼類型的焊條是有講究的,應該是按照材料強度要求高的那種類型進行焊接,你是不是焊條選擇錯了呢?
問題六:常見的焊接缺陷有哪幾種?產生原因有哪些 ①氣孔:焊接時,熔池中的氣泡在凝固時未能逸出而殘留下來所形成的空穴。氣孔可分為條蟲狀氣孔、針孔、柱孔,按分布可分為密集氣孔,鏈孔等。
氣孔的生成有工藝因素,也有冶金因素。工藝因素主要是焊接規范、電流種類、電弧長短和操作技巧。冶金因素,是由於在凝固界面上排出的氮、氫、氧、一氧化碳和水蒸汽等所造成的。
②夾渣:焊後殘留在焊縫中的溶渣,有點狀和條狀之分。產生原因是熔池中熔化金屬的凝固速度大於熔渣的流動速度,當熔化金屬凝固時,熔渣未能及時浮出熔池而形成。它主要存於焊道之間和焊道與母材之間。
③未熔合:熔焊時,焊道與母材之間或焊道與焊道之間未完全熔化結合的部分;點焊時母材與母材之間未完全熔化結合的部分,稱之。
未熔合可分為坡口未熔合、焊道之間未熔合(包括層間未熔合)、焊縫根部未熔合。按其間成分不同,可分為白色未熔合(純氣隙、不含夾渣)、黑色未熔合(含夾渣的)。
產生機理:a.電流太小或焊速過快(線能量不夠);b.電流太大,使焊條大半根發紅而熔化太快,母材還未到熔化溫度便覆蓋上去。C.坡口有油污、銹蝕;d.焊件散熱速度太快,或起焊處溫度低;e.操作不當或磁偏吹,焊條偏弧等。
④未焊透:焊接時接頭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現象,也就是焊件的間隙或鈍邊未被熔化而留下的間隙,或是母材金屬之間沒有熔化,焊縫熔敷金屬沒有進入接頭的根部造成的缺陷。
產生原因:焊接電流太小,速度過快。坡口角度太小,根部鈍邊尺寸太大,間隙太小。焊接時焊條擺動角度不當,電弧太長或偏吹(偏弧)
⑤裂紋(焊接裂紋):在焊接應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頭中局部地區的金屬原子結合力遭到破壞而形成的新界面而產生縫隙,稱為焊接裂紋。它具有尖銳的缺口和大的長寬比特徵。按其方向可分為縱向裂紋、橫向裂紋,輻射狀(星狀)裂紋。按發生的部位可分為根部裂紋、弧坑裂紋,熔合區裂紋、焊趾裂紋及熱響裂紋。按產生的溫度可分為熱裂紋(如結晶裂紋、液化裂紋等)、冷裂紋(如氫致裂紋、層狀撕裂等)以及再熱裂紋。
產生機理:一是冶金因素,另一是力學因素。冶金因素是由於焊縫產生不同程度的物理與化學狀態的不均勻,如低熔共晶組成元素S、P、Si等發生偏析、富集導致的熱裂紋。此外,在熱影響區金屬中,快速加熱和冷卻使金屬中的空位濃度增加,同時由於材料的淬硬傾向,降低材料的抗裂性能,在一定的力學因素下,這些都是生成裂紋的冶金因素。力學因素是由於快熱快冷產生了不均勻的組織區域,由於熱應變不均勻而導至不同區域產生不同的應力聯系,造成焊接接頭金屬處於復雜的應力――應變狀態。內在的熱應力、組織應力和外加的拘束應力,以及應力集中相疊加構成了導致接頭金屬開裂的力學條件。
⑥形狀缺陷
焊縫的形狀缺陷是指焊縫表面形狀可以反映出來的不良狀態。如咬邊、焊瘤、燒穿、凹坑(內凹)、未焊滿、塌漏等。
產生原因:主要是焊接參數選擇不當,操作工藝不正確,焊接技能差造成。
問題七:焊接後焊件出現裂紋是什麼原因 你說的材料應該是0cr13吧。復合鋼管應該先焊接基層,再過渡層、再復層。你管子多大?要是打得話,開內坡口,先j507焊基層,然後用A302焊過渡層,不預熱,控制層溫小於60攝氏度,採用小規范操作。一直焊至蓋面。
問題八:J421電焊條焊接時出現裂紋。 10分 你好,從你的圖片看,裂紋很長,基本貫通,而且都基本在焊縫的中間,沒有什麼好疑問的,就是熱裂紋。最好焊前預熱,預熱的時候范圍稍微大一點,保證溫度場的均勻。
望採納,謝謝。
❷ 為什麼有時候焊道有裂紋
3、裂紋 焊縫中原子結合遭到破壞,形成新的界面而產生的縫隙稱為裂紋。
A、.裂紋的分類
根據裂紋尺寸大小,分為三類:(1)宏觀裂紋:肉眼可見的裂紋。(2)微觀裂紋:在顯微鏡下才能發現。(3)超顯微裂紋:在高倍數顯微鏡下才能發現,一般指晶間裂紋和晶內裂紋。
從產生溫度上看,裂紋分為兩類:
(1)熱裂紋:產生於Ac3線附近的裂紋。一般是焊接完畢即出現,又稱結晶裂紋。這種二裂紋主要發生在晶界,裂紋面上有氧化色彩,失去金屬光澤。
(2)冷裂紋:指在焊畢冷至馬氏體轉變溫度M3點以下產生的裂紋,一般是在焊後一段時間(幾小時,幾天甚至更長)才出現,故又稱延遲裂紋。
按裂紋產生的原因分,又可把裂紋分為: (1)再熱裂紋:接頭冷卻後再加熱至500~700℃時產生的裂紋。再熱裂紋產生於沉澱強化的材料(如含Cr、Mo、V、Ti、Nb的金屬)的焊接熱影響區內的粗晶區,一般從熔合線向熱影響區的粗晶區發展,呈晶間開裂特徵。
(2)層狀撕裂主要是由於鋼材在軋制過程中,將硫化物(MnS)、硅酸鹽類等雜質夾在其中,形成各向異性。在焊接應力或外拘束應力的使用下,金屬沿軋制方向的雜物開裂。
(3)應力腐蝕裂紋:在應力和腐蝕介質共同作用下產生的裂紋。除殘余應力或拘束應力的因素外,應力腐蝕裂紋主要與焊縫組織組成及形態有關。
B、.裂紋的危害裂紋,尤其是冷裂紋,帶來的危害是災難性的。世界上的壓力容器事故除極少數是由於設計不合理,選材不當的原因引起的以外,絕大部分是由於裂紋引起的脆性破壞。
C、.熱裂紋(結晶裂紋)
(1)結晶裂紋的形成機理熱裂紋發生於焊縫金屬凝固末期,敏感溫度區大致在固相線附近的高溫區,最常見的熱裂紋是結晶裂紋,其生成原因是在焊縫金屬凝固過程中,結晶偏析使雜質生成的低熔點共晶物富集於晶界,形成所謂"液態薄膜",在特定的敏感溫度區(又稱脆性溫度區)間,其強度極小,由於焊縫凝固收縮而受到拉應力,最終開裂形成裂紋。結晶裂紋最常見的情況是沿焊縫中心長度方向開裂,為縱向裂紋,有時也發生在焊縫內部兩個柱狀晶之間,為橫向裂紋。弧坑裂紋是另一種形態的,常見的熱裂紋。
作者:61.162.131.*2007-2-1 09:58 回復此發言
--------------------------------------------------------------------------------
3 焊接缺陷及對策
熱裂紋都是沿晶界開裂,通常發生在雜質較多的碳鋼、低合金鋼、奧氏體不銹鋼等材料氣焊縫中
(2)影響結晶裂紋的因素
a合金元素和雜質的影響碳元素以及硫、磷等雜質元素的增加,會擴大敏感溫度區,使結晶裂紋的產生機會增多。
b.冷卻速度的影響冷卻速度增大,一是使結晶偏析加重,二是使結晶溫度區間增大,兩者都會增加結晶裂紋的出現機會;
c.結晶應力與拘束應力的影響在脆性溫度區內,金屬的強度極低,焊接應力又使這飛部分金屬受拉,當拉應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結晶裂紋。
(3)防止結晶裂紋的措施a.減小硫、磷等有害元素的含量,用含碳量較低的材料焊接。b.加入一定的合金元素,減小柱狀晶和偏析。如鋁、銳、鐵、鏡等可以細化晶粒。,c.採用熔深較淺的焊縫,改善散熱條件使低熔點物質上浮在焊縫表面而不存在於焊縫中。d.合理選用焊接規范,並採用預熱和後熱,減小冷卻速度。e.採用合理的裝配次序,減小焊接應力。
D、.再熱裂紋
(1)再熱裂紋的特徵
a.再熱裂紋產生於焊接熱影響區的過熱粗晶區。產生於焊後熱處理等再次加熱的過程中。
b.再熱裂紋的產生溫度:碳鋼與合金鋼550~650℃奧氏體不銹鋼約300℃
c.再熱裂紋為晶界開裂(沿晶開裂)。
d.最易產生於沉澱強化的鋼種中。
e.與焊接殘余應力有關。
(2)再熱裂紋的產生機理
a.再熱裂紋的產生機理有多種解釋,其中模形開裂理論的解釋如下:近縫區金屬在高溫熱循環作用下,強化相碳化物(如碳化鐵、碳化飢、碳化鏡、碳化錯等)沉積在晶內的位錯區上,使晶內強化強度大大高於晶界強化,尤其是當強化相彌散分布在晶粒內時, 阻礙晶粒內部的局部調整,又會阻礙晶粒的整體變形,這樣,由於應力鬆弛而帶來的塑性變形就主要由晶界金屬來承擔,於是,晶界應力集中,就會產生裂紋,即所謂的模形開裂。
(3)再熱裂紋的防止a.注意冶金元素的強化作用及其對再熱裂紋的影響。b.合理預熱或採用後熱,控製冷卻速度。c.降低殘余應力避免應力集中。d.回火處理時盡量避開再熱裂紋的敏感溫度區或縮短在此溫度區內的停留時間。
E、.冷裂紋.
(1)冷裂紋的特徵 a.產生於較低溫度,且產生於焊後一段時間以後,故又稱延遲裂紋。b.主要產生於熱影響區,也有發生在焊縫區的。c.冷裂紋可能是沿晶開裂,穿晶開裂或兩者混合出現。d.冷裂紋引起的構件破壞是典型的脆斷。
(2)冷裂紋產生機理a.瘁硬組織(馬氏體)減小了金屬的塑性儲備。b.接頭的殘余應力使焊縫受拉。c.接頭內有一定的含氫量。
含氫量和拉應力是冷裂紋(這里指氫致裂紋)產生的兩個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金屬內部原子的排列並非完全有序的,而是有許多微觀缺陷。在拉應力的作用下,氫向高應力區(缺陷部位)擴散聚集。當氫聚集到一定濃度時,就會破壞金屬中原子的結合鍵,金屬內就出現一些微觀裂紋。應力不斷作用,氫不斷地聚集,微觀裂紋不斷地擴展,直致發展為宏觀裂紋,最後斷裂。決定冷裂紋的產生與否,有一個臨界的含氫量和一個臨界的應力值o當接頭內氫的濃度小於臨界含氫量,或所受應力小於臨界應力時,將不會產生冷裂紋(即延遲時間無限長)。在所有的裂紋中,冷裂紋的危害性最大。
(3)防止冷裂紋的措施 a.採用低氫型鹼性焊條,嚴格烘乾,在100~150℃下保存,隨取隨用。b.提高預熱溫度,採用後熱措施,並保證層間溫度不小於預熱溫度,選擇合理的焊接規范,避免焊縫中出現洋硬組織c.選用合理的焊接順序,減少焊接變形和焊接應力d.焊後及時進行消氫熱處理。
❸ 310s板材焊接時用 A402焊條焊接後經高溫後為什麼會裂紋
310s板材焊接時用 A402焊條焊接後經高溫後裂紋是因為A402的抗高溫蠕變能力差導致裂紋,可以選用抗高溫腐蝕能力強的WEWELDING601H電焊條或者WEWELDING601HTIG焊絲焊接,這個更換了焊接材料可以解決。
WEWELDING601H概述:WEWELDING601H(簡稱威歐丁601H)是一種通用的不銹鋼焊條,用於各種級別不銹鋼的高級全方位焊接合金,具有高抗腐蝕性和高耐熱性,耐熱溫度高達1200℃。WEWELDING601H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在各種情況下,極少量的飛濺並易於焊渣清除。
WEWELDING601H通用性:
WEWELDING601H可以用來焊修各種級別的不銹鋼及碳鋼,特別是用於焊接310,314,410,430和近似的其它不銹鋼以及其它合金鋼。完全奧氏體結構意味著不會出現西格瑪相。
WEWELDING601H應用舉例:
如:熔爐零件 高溫風機葉片 鋼水包 熱處理容器 高溫管道等等
WEWELDING601H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 達到100,000磅/平方英寸(689牛頓/平方毫米)
屈服強度: 達到 65,000磅/平方英寸(448牛頓/平方毫米)
延伸率 40%
電流類型: AC/DC+
WEWELDING601H工藝參數:
直徑(㎜) 2.4 3.2 4.0
電流強度(安培) 50-80 70-110 90-150
WEWELDING601H使用提示:
1、保持短弧,維持最大層間溫度為200℃。
2、推薦細長的疊珠焊縫,清除焊層間的焊渣。
3、斜切厚壁截面,形成75度的V型坡口。通常不推薦預熱。
❹ 不銹鋼材質焊接容易出現裂縫的原因都是什麼呢
晶間腐蝕:根據貧鉻理論,焊縫和熱影響區在加熱到450-850℃敏化溫度區時在晶界上析出碳化鉻,造成貧鉻的晶界,不足以抵抗腐蝕的程度。焊接時就會出現裂縫。
應力腐蝕開裂:應力腐蝕開裂是焊接接頭在特定腐蝕環境下受拉伸應力作用時所產生的延遲開裂現象。奧氏體不銹鋼焊接接頭的應力腐蝕開裂是焊接接頭比較嚴重的失效形式,表現為無塑性變形的脆性破壞。
焊縫金屬的低溫脆化:對於奧氏體不銹鋼焊接接頭,在低溫使用時,焊縫金屬的塑韌性是關鍵問題。此時,焊縫組織中的鐵素體的存在總是惡化低溫韌性。
(4)為什麼焊條焊模具有裂紋擴展閱讀:
奧氏體不銹鋼通常在常溫下的組織為純奧氏體,也有一些為奧氏體+少量鐵素體,這種少量鐵素體有助於防止焊接熱裂紋。
防止焊接裂紋措施:
盡量使焊縫金屬呈雙相組織,鐵素體的含量控制在3-5%以下。因為鐵素體能大量溶解有害的S、P雜質。
盡量選用鹼性葯皮的優質焊條,以限制焊縫金屬中S、P、C等的含量。
採用低碳或超低碳的焊材,如A002等;採用含鈦、鈮等穩定化元素的焊條,如A137、A132等。
由焊絲或焊條向焊縫熔入一定量的鐵素體形成元素,使焊縫金屬成為奧氏體+鐵素體的雙相組織,(鐵素體一般控制在4-12%)。
減少焊接熔池過熱,選用較小的焊接電流和較快的焊接速度,加快冷卻速度。
對耐晶間腐蝕性能要求很高的焊件進行焊後穩定化退火處理。
❺ 焊接焊條焊接後問什麼易裂紋
焊接焊條焊接後易裂紋的三大原因:
材質(包括焊條材質),母材是硬脆材料,如中、高碳鋼,鑄鐵等;
接頭應力,如接頭剛性太大,焊縫不能自由收縮;
操作工藝,如,焊接參數選用不當,工藝措施(預熱、保溫緩冷等)選用不當。
因此,判斷裂紋產生原因要根據具體材料、產品結構、焊接設備及環境等綜合考慮,才會得出正確結論。
焊接裂紋的危害及分類
在焊縫或熱影響區因開裂而形成的縫隙稱為焊接裂紋。通常把平行於焊縫的裂紋稱為縱向裂紋,垂直於焊縫的裂紋稱為橫向裂紋,在弧坑中的裂紋稱為火口裂紋或弧坑裂紋。焊接裂紋是一種危害最大的缺陷,不僅降低焊接接頭的強度,還會引起應力集中,使焊接結構承載後造成斷裂,使產品報廢,甚至會引起嚴重的事故。根據裂紋產生的條件,裂紋可分為熱裂紋、冷裂紋、再熱裂紋和層狀撕裂四種。
熱裂紋:焊接過程中,焊縫和熱影響區金屬冷卻到固相線附近高溫區產生的裂紋稱為熱裂紋。
冷裂紋:焊接接頭冷卻到較低溫度(對鋼來說為200~300℃)時,產生的焊接裂紋叫冷裂紋。冷裂紋主要產生在中碳鋼和高強度的低合金鋼、中合金鋼中。
再熱裂紋:焊後焊件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再次加熱而產生的裂紋叫再熱裂紋。再熱裂紋一般位於母材的熱影響區,往往都是沿晶界開裂,都在粗大晶粒區,並且是平行於熔合線分布。當鋼中含鉻、鑰、釩等合金元素較多時,產生再熱裂紋的傾向增大。
層狀撕裂:焊接時焊接構件中沿鋼板軋層形成的階梯狀的裂紋叫層狀撕裂。
❻ 鍛造工件焊補工藝孔,熱處理後有裂紋是怎麼回事
焊後的焊層材料不適合焊後熱處理進行調質,對於20CrMo鍛件建議採用抗裂性能好的WEWELDING600合金鋼焊條焊接,如果是氬弧焊用WEWELDING600TIG氬弧焊絲。
WEWELDING600 合金鋼焊條的特性
WEWELDING 600合金鋼焊條(簡稱威歐丁600焊條)是一種低熱輸出,適合全方位焊接的特種鎳鉻合金鋼焊條,通用性極廣,高強度一般母材強度設計,具有優良的焊接工藝性能,電弧穩定,焊縫均勻美觀,在有油、水及鐵銹的條件下也能焊接效果優異,可以焊接不同的鋼。
WEWELDING600 合金鋼焊條的應用
適用於焊接工具和模具、高速工具鋼、熱作工具鋼、錳鋼、鑄鋼、T-1鋼、耐震鋼、釩-鉬鋼、彈簧鋼、馬氏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未知鋼、以及各種不同類型鋼材之間的焊接等。如用於高壓閥門、斷裂螺栓的清除、軸的改造等等,效果非常理想。
WEWELDING600 合金鋼焊條的技術參數
抗拉強度:125,000 psi (862MPa)
屈服強度: 90,000 psi (620MPa)
延伸率:35%
焊後硬度:HRC23 (工作硬化後達到HRC47)
電源選擇:交直流兩用,直流時直流反接
WEWELDING600 合金鋼焊條的工藝參數
直徑(毫米) φ2.4 φ3.2 φ4.0
電流(安培) 40-80 65-120 90-150
包裝重量(磅) 2 2 2
WEWELDING600 合金鋼焊條的適用工藝
1、WEWELDING 600合金鋼焊條(簡稱威歐丁600焊條)具有非常有利的熱脹冷縮率,可使裂縫和扭曲最小。
2、在焊接對裂紋敏感的表面硬化金屬時,作低層焊縫是理想的選擇。
3、斜切厚重零件,形成一個90度的V形凹槽。
4、焊接高碳鋼前須預熱200℃;焊接彈簧鋼時要控制焊接溫度,以防彈簧軟化。
5、維持短的電弧長度,並使用窄焊道以防止過熱。
6、在除去熔渣之前,先讓焊接部位冷卻。
❼ 高錳鋼鑄件補焊後在啥情況下會產生裂紋
高錳鋼鑄造件在焊條選用不對的時候很容易產生裂紋,主要的還有就是一般的焊條焊接高錳鋼後的使用強度達不到,以至於影響使用壽命,這種高錳鋼的補焊,如果是小缺陷的補焊強烈建議用高抗裂性能的WEWELDING600焊條,冷焊工藝施焊
特性
WEWELDING600是一種低熱輸出,適合全方位焊接的特種鎳鉻合金鋼焊條,通用性極廣,高強度一般母材強度設計,具有優良的焊接工藝性能,電弧穩定,焊縫均勻美觀,在有油、水及鐵銹的條件下也能焊接效果優異,可以焊接不同的鋼。
3應用
適用於焊接工具和模具、高速工具鋼、熱作工具鋼、錳鋼、鑄鋼、T-1鋼、耐震鋼、釩-鉬鋼、彈簧鋼、馬氏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未知鋼、以及各種不同類型鋼材之間的焊接等。如用於高壓閥門、斷裂螺栓的清除、軸的改造等等,效果非常理想。
4技術參數
焊後硬度:HRC23 (工作硬化後達到HRC47) 電源選擇:交直流兩用,直流時直流反接
5工藝參數
直徑(毫米) φ2.4 φ3.2 φ4.0
包裝重量(磅) 2 2 2
6適用工藝
1、WEWELDING600具有非常有利的熱脹冷縮率,可使裂縫和扭曲最小。
2、在焊接對裂紋敏感的表面硬化金屬時,作低層焊縫是理想的選擇。
3、斜切厚重零件,形成一個90度的V形凹槽。
4、焊接高碳鋼前須預熱200℃;焊接彈簧鋼時要控制焊接溫度,以防彈簧軟化。
5、維持短的電弧長度,並使用窄焊道以防止過熱。
6、在除去熔渣之前,先讓焊接部位冷卻
❽ 模具鋼燒焊
模具鋼燒焊出現裂痕是模具鋼應力聚集並且過大造成開裂。原因和解決辦法是:
1)模版具鋼熱處理時應權力沒有完全消除干凈,燒焊時造成模具鋼開裂。解決辦法是:先去應力熱處理處理,再燒焊。
2)堆焊過多。解決辦法是:一次少焊一點,慢慢加焊,盡量採用氬弧焊,最好是激光焊接。
3)焊絲與模具鋼材質不對應。解決辦法是選擇材質對應的焊絲,如:NAK80模具鋼就用NAK80焊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