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怎麼避免模具夾傷

怎麼避免模具夾傷

發布時間:2023-08-23 20:46:47

Ⅰ 模具如何保養

模具的一級保養:
模具的一級保養指的是在生產中操作人員對模具進行的日常保養,主要內容為清擦、潤滑和檢查。
A、裝模時的保養:
1.裝模前要對模具的上下表面進行清擦,保證模具安裝面和壓機工作檯面不受壓傷及模具在生產中上下安裝面的平行度;
2.模具裝好後將模具打開,將模具各部分清擦乾凈,特別是導向機構,對於表面件模具,其型面要清擦乾凈,以保證製件的質量;
3.對模具各滑動部份進行潤滑,塗潤滑脂;
4.模具各部份的檢查,特別是安全件。如:安全側銷、安全螺釘、側護板、沖孔廢料道等。
B、生產中的保養:
1.生產中定期對模具的相應部分進行塗油。如:拉延模的壓料圈、圓角;修邊模的刀口部位;翻邊刀塊部分等;
2.定期對修邊沖孔模的小孔廢料道進行廢料的清理。
C、生產後的保養:
1.生產結束後要對模具進行全面的檢查;
2.對模具進行全面的清擦,保證模具的清潔度;
3.將模具內的廢料清理干凈,保證廢料盒中無廢料;
4.將模具的使用狀態和使用後的情況如實地反饋到《模具使用工作傳票》上。
模具的二級保養:
模具的二級保養指的是根據模具的技術狀態和復雜程度而制定的對模具進行的定期系統的保養。此項保養工作由模修人員完成,並根據保養情況作好記錄。以下就不同的零件敘述其二保的要求和方法:
A、拉延模凸模、凹模:
拉延模的凸、凹模主要出現的問題是拉毛及型面的壓坑,保養時主要對模具的圓角拉毛部位進行拋光。如果出現壓坑要對模具進行補焊,再進行修順;
B、導向零件(導柱、導套及導板等):
模具在工作中會出現拉痕等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有潤滑油臟及導向間隙偏等。導向零件產生拉痕時,採取用油石推順後拋光的辦法進行消除;
C、修邊刀口:
模具在使用過程中刀口部分易出現崩刃和刃口塌陷現象,此時要對模具損壞的部位進行補焊修配;
D、彈簧等彈性零件:
在使用過程中,彈簧是模具最易損壞的零件之一,通常出現斷裂和變形現象。採取的辦法就是更換,但是更換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彈簧的規格和型號,彈簧的規格型號通過顏色、外徑和長度三項確定,只有在此三項都相同的情況下才可以更換;
E、沖頭、沖套:
模具上使用的沖頭、沖套大部分都採用標准件,模具在使用過程中沖頭易出現折斷、彎曲和啃壞現象,沖套一般都是啃壞的。沖頭和沖套的損壞一般都用相同規格的零件進行更換。沖頭的參數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裝部分尺寸、長度尺寸等;

Ⅱ 如何以提高模具壽命和防止模具損壞來降低

提高模具壽命因素

第一 減少機器上面修模

第二模具日常要維護保養

第三模具一定要保持干凈 整潔

Ⅲ 如何妥善解決注塑模具易損壞的問題

一副好的注塑模具是需要保養和保護的才能增加模具壽命打出更好的產品,特別的日用品模具等這樣量大的產品,我們每次使用完模具裡面還噴防銹劑,防止模面生銹,長時間不用的話頂針、推料板等活動部位建議打點油,模具水路要充分吹乾,不然水路會生銹的,外觀可以刷點油漆防止生銹。

生產過程中的保護:注塑壓力、速度等參數不要打滿,如果滿負荷使用的話壽命是會短很多的,如果出現飛邊或者頂出困難問題要及時拆開檢查,這樣子避免問題擴大話。

我們出口到海外的模具頂針桿、斜頂、滑塊都是要打黃油的,因為長途運輸會導致模具生銹,特別是運到巴西那邊要好幾個月,然後模具外面再用保鮮膜纏繞保護,再套一個免熏蒸木箱。

Ⅳ 模具設計有什麼安全要點

模具是沖壓加工的主要工藝裝備,沖壓製件就是靠上、下模具的相對運動來完成的。加工時由於上、下模具之間不斷地分開,如果操作工人的手指不斷進入或停留在模具閉開區,便會對其人身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工作零件凸凸模是直接使坯料成形的工作零件,是以,它是模具上的要害零件。凸凸模不但精密而且復雜,它應滿足如下要求:應有足夠的強度,不能在沖壓進程間斷裂或損壞;對其材料及熱處理應有適當要求,防止硬度太高而脆裂。定位零件是確定坯件安裝位置的零件,有定位銷(板)、擋料銷(板)、導正銷、導料板、定距側刀、側壓器等。設計定位零件時應思量操作方便,不應有過定位,位置要便於觀察,最好採用前推定位、中廓定位和導正銷定位等。壓料、卸料及出料零件(壓料零件有壓邊圈、壓料板等)。壓邊圈可對拉延坯料加壓邊力,從而防止坯料在切背壓力的作用下拱起而形成皺褶。壓料板的作用是防止坯料移動和彈跳。頂出器、卸料板的作用是便於出件和清理廢料。它們由彈簧、橡膠和設備上的氣墊推桿支撐,可上下運動,頂出件設計時應具有足夠的頂出力,運動要有限位。卸料板應盡量縮小閉開區域或在操作位置上銑出空手槽。暴露的卸料板的附近應設有防護板,防止手指伸入或異物進入,中露表面稜角應倒鈍。有些模具(降料、沖孔類模具)為了出件方便,需在模架下設墊板。這時墊板最好與模板之間用螺釘連接在一起,兩墊板的厚度應絕對相等。墊板的間距以能出件為准,不要太大,以免模板斷裂。

Ⅳ 模具設計的安全要點有哪些

模具安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在選擇壓力機的壓力、工作台大小、行程長度以及沖壓高度,都必須對所要進行的壓力加工工作留有充分的餘地,並與模具相關參數相適應。
(2)當模具及其零部件損壞或松動時,應確保不會傷人。
(3)應防止修理模具時發生傷害事故,保證模具沒有夾手和尖角割手等危險部位。
(4)模具進行工作時,應確保操作使用人員不做身體失去平衡的不合理工作。
(5)操作使用人員雙手在正式投入壓力加工使用模具時離開工件。

(6)模具結構本身應確保在壓力加工過程中不允許操作使用人員把手伸進模具里進行工作。
(7)壓力機裝有光線式安全裝置時,模具設計應盡可能利用光線式安全裝置的保護區,保護操作使用人員的安全。
(8)對模具裝設安全圍欄,使操作使用人員頭和手不能進入模具區域內。
(9)模具本身應有兩種以上的安全保護機構,以確保提高模具的安全性能。
(10)工件和下腳料從模具里排出,不應該掉落在操作使用人員身旁。
(11)一般用螺栓或定位壓板把模具緊固在壓力機上,如果不能緊固時,必須改用其他能夠可靠固定的措施。

(12)在起吊、收藏和搬運模具時,應保證在安全的狀態下進行。一般不允許操作使用人員用手直接操作。
(13)對異常振動和加工油的異(臭)味以及對氣吹排出工件的特高雜訊等一些有損操作使用人員健康的有害因素,必須採取防護措施加以防範或避免。
(14)在進行送進工件、決定位置,取出工件和清除邊角料等操作過程中,如果必須把身體的某一部分伸進模具區內時,模具本身必須有防止和排除觸及活動部分的裝置,以及防止被夾住進而遭受撞擊的裝置或機構。
(15)操作使用人員在工作中應不在上下模具間停留。
(16)在模具設計階段,發現結構本身存在危險的部位,必須改進設計或採用相應的防護措施,保證操作使用人員的生命安全。

Ⅵ 出線模具壓傷的原因及對策

(1)沖件毛邊
不良原因:1.刀口或沖頭磨損 2.間隙過大(研磨修刀口後效果不明顯) 3.刀口崩角. 4.導柱/導套磨損
對策:1.研磨刀口. 2.依產品斷面調整下料間隙. 3.研修刀口. 4. 調整站裁間隙(確保模板穴孔磨損或成形加工精度等問題. 5. 更換導向件或重新組裝
(2)跳屑壓傷
不良原因:1. 間隙偏大. 2. 送料不當. 3. 五金沖壓油滴太快,油粘 , 4.模具末退磁, 5.沖子磨損,屑料壓附於沖子上. 6.沖子太短,刃入下模長度不足, 7.材質較硬,沖切形狀簡單.
對策:1控制沖子及下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設計間隙; 2送至適當位置時修剪料帶並及時清理模具;3控制五金沖壓油滴油量,或更換油種降低粘度;4零件研修後必須退磁;5研修沖刀口. 6調整沖子刃入子下模長度;7修改設計,沖子刃部端面裝頂出或修出斜面或弧形(注意方向)減小沖子刃部端面與屑料之貼合面積,可防真空跳屑;8減小下模刃口的鋒利度,減小下模刃口的研修量,增加下模刃部表面粗糙度,採用吸塵器吸屑料.降低沖速

(3)屑料阻塞
不良原因:1.漏料孔偏小, 2.漏料孔偏大,屑料翻滾,3.刀口磨損,毛邊較大, 4五金沖壓油滴太快,油粘 5.下模直刃部表面粗糙,粉屑燒結附著於刃部. 6.材質較軟.
對策:1.修改漏料孔,2.修改漏料孔 3.研修刀口, 4. 控制滴油量,更換油種, 5.表面處理拋光加工時注意降低表面粗糙度. 6.更改材料修改沖裁間隙, 7. 沖子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使用吸塵器

(4)下料偏位尺寸變異
不良原因:1.沖子及下模刀口磨損,產生毛邊(外形偏大,內孔偏小)2. 設計尺寸及間隙不當,加工精度差. 3.下料位沖子及下模鑲塊等偏位,間隙不均, 4.導料針磨損,定經不夠. 5.導向件磨損. 6.送料機送距,壓料,放鬆調整不當,7.模具合模深度不當, 8. 脫料鑲塊壓料位磨損,無壓料功能(材料牽引發翻料沖孔小), 9.脫料鑲塊強壓太深,沖孔偏大. 10.五金沖壓材質機械性能變異(強度延伸率等不穩定), 11.沖切時沖切力對材料牽引,引發尺寸變異.
對策:1.研修刀口, 2.修改設計,控制加工精度, 3.調整其位置精度, 4.更換導料銷, 5.更換導柱,導套, 6.重新調整送料機,7.重新調整合模深度, 8.重新研磨或更換脫料鑲塊,增加壓功能調整壓料. 9.減小強壓深度, 10.更換材料,控制進料質量. 11.沖子端部修出斜面或弧形,以改善沖切時受力狀況,許可時,下料部位於脫料鑲塊上加設導位功能

(5)卡模
不良原因:1.送料送距,壓料,放鬆,調整不當, 2.生產中送距產生變異, 3.送料機故障, 4.材料弧形,寬度超差,毛邊較大, 5.模具五金沖壓異常,鐮刀彎引發, 6.導料孔經不足,上模拉料, 7.折彎或撕切位上下脫料不順, 8.導料板之脫料功能設置不當,料帶上帶, 10.材料薄,送進中翹曲
對策:1.重新調整,2.重新調整. 3.調整及維修, 4. 更換材料, 控制進料質量, 5.消除料帶鐮刀彎, 6.研修沖導孔沖子下模, 7.調整脫料彈簧力量等, 8.修改導料板,防料帶上帶, 9.送料機與模具間加設上下壓料,加設上下擠料安全開關, 10.重新架設模具

(6)料帶鐮刀
不良原因:1.五金沖壓毛邊, 2.材料毛邊模具無切邊. 3.沖床深度不當. 4.沖件壓傷模內在屑料,5.局部壓料太深或壓至部局損傷
對策:1.研修下料刀口,2. 更換材料,模具加設切邊裝置, 3.重調沖床深度. 4.清理模具,解決跳屑, 5.檢查並調整各位脫料及下模鑲塊高度尺寸損傷位研修, 6.採用整彎機構調整

(7)沖子斷裂崩刃
不良原因:1.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倒致,2.送料不當,切半料, 3.沖子強度不足.4.大小沖子相距太近,沖切時材料牽引引發小沖斷.5. 沖子及下模局部過於尖角, 6.沖裁間隙偏小, 7.無五金沖壓油或使用的五金沖壓油揮發性較強.8.沖裁間隙不均,偏移,沖子,上模發生干涉,9.脫料鑲件精度差或磨損,失去精密導向功能,10.模具導向不準,磨損,11.沖子,下模材質選用不當,硬度不當,12.導料件(銷)磨損,13.墊片加設不當,引發沖子與下模斷裂,
對策:1.解決跳屑,屑料阻塞,,卡模等問題,2.注意送料,及時修剪料帶,及時清理模具,3.修改設計,增加沖子整體強度,減短下模直刃部尺寸,注意沖子刃部端面修出斜度,細小部後切, 4.小沖子長度磨短大沖子一個料厚以上, 5.修改設計, 6.控制沖子下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設計間隙,細小部位沖切間隙適當加大,7.調整五金沖壓油滴油量或更換油種,8.松查各成形悠揚精度,並施以調整或更換,控制加工精度,9.研修或更換,10.更換導柱,導套,注意日常保養,11.更換使用材質使用合適硬度,12.修正,墊片數畫量少,盡可使用權用鋼墊.且墊在漏料墊塊之下面.

(8)折彎變形尺寸變異
不良原因: 1.導料銷尺寸不準,磨損, 2.折彎導位部精度差,磨損,3. 折彎沖子,下模磨損(壓損), 4.模具讓位不足, 5.材料滑移,折彎沖子,下模無導位功能,折彎時未施以預壓, 6.模具結構及設計尺寸不良,7.沖件毛邊引發折彎不良, 8.折率位沖子,下模加設墊片較多,造成尺寸不穩定, 9.材料厚度尺寸不變異, 10.材料機械性能變異
對策:1.更換導料銷, 2.重新研磨或更換, 3.重新研磨或更換. 4.檢查,修正, 5.修改設計,增設導位功能,增設預壓功能, 6.修改設計尺寸,分解折彎,增加折彎整形等, 7.研修下料位刀口, 8.調整,採用整體鋼墊, 9.換料,控制進料質量, 10.換料控制進料質量

(9)沖件高低(一模多件)
不良原因:1.沖件毛邊. 2.沖件有壓傷,模內有屑料,3.沖子,下模(折彎位)壓損或損傷.4.沖剪時翻料, 5.相關壓料部位磨損壓損, 6.相關撕切位撕切尺寸不一致,刀口磨損,7.相關易斷位,預切深度不一致,沖子下模有磨損事崩刃, 8.相關打凸部位沖子及下模有崩刃事磨損較為晉重, 9.模具設計缺陷,
對策:1.研修下料刀口,2.清理模具,解決屑料上浮問題, 3.重新研修或更換新件, 4.研修沖切刀口,調整或增設強壓功能, 5.檢查實施維護或更換, 6.維修或更換保證切的狀況一致辭, 7.檢查預切之沖子,下模狀況實施維護或更換. 8.檢查沖子,下模狀況實施維修或更換, 9.修改設計加設高低調整事增設整形工位

(10)維護不當
不良原因:1.模具無防呆功能組模時疏忽導致裝反向,錯位(指不同工位)等已經偏移過間隙之鑲件未按原狀復原
對策:1.修改模具,增防呆功能,採用模具上作記號等方法,並在組模後對照料帶作必要的檢查,確認等。

Ⅶ 模具日常怎麼維護和保養

定時檢查、維護:需由模具維修、上下模人員進行定時保養和檢查。

1. 每日的例行檢查和維護:

運行中的模具是否處於正常狀態:

a. 是否有低壓鎖模保護。

b. 活動部位如導柱、頂桿、行位是否磨損,潤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時要加一次油,特殊結構要增加加油次數。

c.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絲和鎖模夾是否松動。

生產正常狀況:檢查產品的缺陷是否與模具有關。;

下機時要對模具進行全面檢查並進行防銹處理: 抹乾型腔、型芯、頂出機構和行位等部位水份並噴灑模具防銹劑或塗抹黃油。

Ⅷ 模具容易損壞怎麼辦

模具監視器(亦稱模具保護器),是莫士特科技利用最先進的機器視覺技術,開發的注塑機模具保護系統,安裝在注塑機上,在注塑機成型周期過程中對注塑機進行二次拍照檢測,確保動靜模因為產品粘模或頂針滑塊未歸位造成的模具破壞,從而對模具的正常使用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開模一次檢:指的是在模具開模限的時候瞬間拍照檢測,確認有無毛邊、缺陷,同時根據產品的缺陷與否可同時檢測靜模有無粘模,如果任何一種情況出現,便禁止頂針頂出,技術員便可把注塑機切換到手動狀態,把有缺陷的產品取出來或靜模粘模產品取出,繼續工作。
開模二次檢:指的是頂針頂完歸位,如果有使用機械手的話,同時機械手也已脫離監控區域,這時瞬間拍照進行二次檢,確認模具區域有無產品粘模或異物殘留以及頂針滑塊是否正常歸位,如果任何一種情況出現,便禁止和模,技術員檢查異常狀況,繼續工作。
功能介紹:
當有成型品留定模時,會在動模側形成空穴,這空穴會被模具保護器覺察並報警;
用於插件放置檢測:當成型中有插件需要放置時,模具保護器會自動檢測插件數量及位置是否正確;
用於頂針或鑲件斷裂檢測:頂桿或細小的鑲件折斷會對模具造成損傷或造成大的批次不良,模具保護器能洞察這一切,並能立即阻止合模,馬上報警;
用於滑塊在位情況檢測:開模後檢查滑塊是否回位,合模前檢查滑塊有無在位;
用於填充不足的檢測:填充不足現象發生時,會改變產品的形狀或表面光澤;
用於毛邊的檢測:有毛邊出現時,產品的范圍會變大;
用於落下不良檢測:一次或幾次頂出以後,仍有產品未脫落,這時合模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貴重的模具。模具保護器能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大顯身手、發出禁止合模指示,以防止損壞模具的事故發生;
用於減少不必要的頂出次數:有些注塑機有再次頂出功能,模具保護器能配合注塑機的這一功能,來減少頂出次數。我們可以把頂出次數設定為單次或兩次(本應該設定為更多次)經過頂出以後仍有未脫落的產品時,模具保護器會發出再次頂出指令,直至完全脫落再進行下一動作;
用於生產線或組裝線:可以完成部件的識別、選別或糾錯任務,幫您實現自動化生產;
可自動存儲NG畫面,以利品質追蹤;
用於品質管理:可以把各個產品的標准樣板存檔,保存在控制器里,質檢員可以時時地或者不定期地把現產品與樣板比對,能既准確又及時地發現不良品;
在生產中,利用本產品模具監視系統可以避免壓模,減少頂出次數,避免模具損傷而造成停產,縮短生產周期。當出現短射或廢邊不良品時,還可及時提醒操作者。
QCROBOT可提供此機器視覺模塊及工程解決方案。

閱讀全文

與怎麼避免模具夾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8級鋼材資源島怎麼打 瀏覽:255
鋼筋在什麼情況下受壓 瀏覽:924
飄流幻鋼材怎麼合 瀏覽:365
折彎鋼板機器多少錢 瀏覽:108
25mm螺紋鋼9米多少重量 瀏覽:433
不銹鋼鍋燒的發紅怎麼辦 瀏覽:152
股骨頭取鋼板後多久能恢復 瀏覽:704
不銹鋼烤魚爐哪裡有賣 瀏覽:421
韶山鋼材市場在哪裡 瀏覽:402
模具前模怎麼做 瀏覽:218
電阻焊管hs編碼 瀏覽:965
鋼板取出後釘扣多久生長 瀏覽:301
鋼構廠房怎麼賠償 瀏覽:874
304不銹鋼不粘鍋開始怎麼養鍋 瀏覽:987
鋼筋廠家怎麼看 瀏覽:478
應發鋼材怎麼樣 瀏覽:261
重鋼板多少錢一噸6個後 瀏覽:335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心 瀏覽:561
直徑10的鋼筋一噸多少根 瀏覽:698
鋁合金和塑料尾箱哪個輕便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