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實現BMC材料自動化生產過程
通過不斷創新,阿博格為熱固性塑料的加工推出了專用機器、周邊設備和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從而使得熱固性塑料和不飽和聚酯團狀
通過不斷創新,阿博格為熱固性塑料的加工推出了專用機器、周邊設備和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從而使得熱固性塑料和不飽和聚酯團狀模塑料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加工。該公司採用一套自動化的生產系統來生產一種用於家用電熨斗的絕緣墊,以此證明BMC產品的生產可實現自動化。
螺桿推進的喂料裝置
為了有效地喂送BMC混配料,阿博格開發了一種螺桿喂料機,它可在計量處理的過程中,由螺桿和並行的直徑為300mm的送料裝置將含有纖維的材料推送到塑化料筒中。該喂料螺桿由一個伺服電機驅動和控制。
圖 1,電熨斗的絕緣底座
通過Allrounder注塑機上的Selogica控制系統的編程以及通過螺桿轉速進行的調控,可在料筒的材料入口處測量材料的填充壓力,以確保材料能夠在恆定的壓力下被喂送到料筒中,而無論料筒的填充水平如何。螺桿的最大轉速是5r/min。因此,材料總能夠被小心地送入料筒中而不會使纖維遭到破壞。
儲料槽的填充水平可得到監控。盡管可隨時將材料填充到儲料槽中,但是當需要向儲料槽重新添加材料時,則是由指示燈和來自控制系統的信息決定。
圖 2,利用螺桿推進器可將BMC混合物不斷輸送到注塑單元中
利用這種新的推進方式,使得BMC材料能夠被更加小心而方便地送入到加工段中。加工段是透明的,這樣可利用Selogica控制系統對材料裝填裝置進行編程和監控,以便於對加工段進行管理。通過對塑化螺桿喂料室中的填充壓力進行監測,確保了能夠始終如一地獲得高標準的喂料質量,從而實現了高度精確而一致的材料計量,這可從計量批次之間微小的變化中得到證實。
電熨斗絕緣墊的自動化生產
通過將注塑成型上下游的加工步驟集成到一個生產單元中,即可實現BMC產品的自動化生產,這可通過批量化地生產電熨斗的絕緣墊而得到證實。該生產單元包括一台Allrounder
570 S注塑機和一台六軸機械手系統,該機械手除了用於部件的取出操作外,還負責所有下游加工工序中的操作。
圖 3,帶有螺桿推進器的Allrounder 570 S注塑機主要用於加工熱固性塑料
這一標准注塑機配有可加工熱固性塑料的「熱固性工具包」,它提供了所有必需的硬體和軟體以作為生產單元的標准配置。就生產的控制部分而言,Selogica控制系統是按照熱固性塑料的加工程序來運行的,該加工程序具有可擴展的功能,如使模具在特定溫度條件下排氣或閉合的功能。另一個標准配置是配有止逆閥的特殊的料筒及螺桿,用於加工低剪切粘底材料。通過螺桿推進器,BMC混配料被連續不斷地喂送到注射單元中。產品是在一副由電加熱的單型腔模具中成型出來的,模溫為140℃,循環周期為60s。通過有效的絕緣保溫措施,防止了模溫的散失。此外,對成型部件的所有後處理加工也都是在該循環周期內完成的,從而實現了較高的生產效率。
帶有抽真空裝置的打磨工位能將成品上的飛邊處理掉。為了確保獲得高質量的部件,在去除飛邊前,首先必須使部件充分冷卻到室溫。這可通過一種可同時容納10個部件的冷卻工位得以實現,該冷卻工位確保了冷卻等待時間在所要求的范圍內。利用一種圖像處理系統,即可檢查產品的飛邊情況。最後,通過放置系統,可將成型部件放到一個具有節省空間布置的成品架上。該生產單元是全自動化的,無需人來操作、控制及看管。
部件的各項操作完全由靈活的六軸機械手系統來完成。基於集成到機械手控制系統中的已得到實踐檢驗的Selogica用戶界面,使得機械手的操作非常便利。與用於Selogica機器控制系統的編程原理一樣,該機械手復雜的操作也採用這種原理進行編程,也就是說,操作人員無需擁有專門的編程知識即可完成這一切。對於機器安裝技術人員而言,則能夠採用他所熟悉的在注塑成型應用中已得到證實的圖形編程方式,來編制六軸機械手系統的所有運動程序而無需任何外界的幫助。
圖4 在打磨工位上,一台六軸機械手沿著絕緣墊的輪廓做精確運動,
從而使得該部件邊緣的飛邊得到徹底清除
利用六軸機械手來傳送成型部件的正常次序是:首先將部件從模具中取出並放到冷卻工位,隨後這些部件變為已得到適當冷卻的成型件。對成型部件的傳送操作是基於先進先出的原則。接著,在打磨工位上,一台六軸機械手沿著絕緣墊的輪廓做精確運動,從而使得該部件邊緣的飛邊得到徹底清除。然後,六軸機械手再將去掉飛邊的部件放到光學檢測站的前端,在隨後的檢測中,檢測系統可對合格品與不合格品做出判斷。根據檢測結果,合格品被送到成品架處,而不合格品則被放入廢品箱中。在一個採用節省空間的方式布置的成品架中,合格品被小心地垂直放入。
自動化的優勢
除了可集成所有的下游工序外,特別是靈活的六軸機械手的使用還使得該生產流程相當經濟。由於成型部件是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冷卻,而對部件的後處理操作也是按照產品輪廓精確地運行,再加上能可靠地分離出不合格品,以及能夠小心謹慎地放置合格品,所有這些都確保了最終能獲得優質的產品。經100%檢測後的合格部件被小心地放入到一個按節省空間的方式布置的成品架中。利用這一生產單元,使得減少對人力的需求和極大地簡化物流操作成為可能。
⑵ 塑料模具 塑膠模具 注塑模具 區別
塑料模具其實就塑料加工的 塑膠模具他是橡塑的合成,因此從大的方面講,塑料模具應該歸屬於塑膠模具。而注塑模具是塑料模具的一種。它專用道注塑方面。比如注塑機等。這方面可以 參考集萃塑料機械。
⑶ SMC是什麼模具
關於SMC模具
模壓成型模具通常使用液壓機,模具上下兩部分固定在壓機上。模具包括型腔型芯,這點和注塑模具相同。試模材料放在打開的模具上,然後關閉壓機。設定好的溫度和壓機產生的壓力使原材料融化到模具的型腔。
這類模具的試模材料通常為SMC,BMC,GMT. 因此我們也常常稱此類模具為SMC模具,BMC模具,GMT模具。
SMC 為片狀增強型熱塑性材料,通常用於大的製品,而此類製品需要較大的強度。
BMC材料為團狀,富含短纖維,有著優越的機械性能,低收縮,並且顏色穩定。
GMT 材料為玻璃纖維增強型熱塑性塑料,可廣泛應用於汽車車身各部位,可替代傳統的金屬部件,減輕重量,降低成本,與注塑模具不同的是,SMC模具需要加熱而不是冷卻。通常的加熱方法有蒸汽,油,電力,和高壓水。
SMC模具的溫度通常在140到160之間。設計模具的溫度系統時候要特別注意使模具的整個表面的溫度保持一致。溫度的統一能減少變形,提高尺寸的穩定性,和產品表面的統一性。
⑷ bmc模具與熱塑性模具之間有什麼區別
bmc模具屬於熱固性模具,與熱塑性模具相比,其加工流程是不可逆的。熱塑性模具加工的產品是可以回收再加工重新注塑的,而熱固性模具加工的產品一旦成型就不可重新再加工了。兩者模具的結構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其區別在於所加工的材料一個是熱固性的材料,一個是熱塑性的材料。
⑸ 玻璃鋼模具和注塑模具的工藝哪裡不同,為什麼玻璃鋼的比注塑的要貴哪位高手解答一下。
不是絕對的,看模具壽命要求,在同中要求下的話,確實是這樣,BMC注塑模具,因材料種含有大量玻纖,對模具表面沖刷嚴重,所有對模具材質和表面硬度有一定的要求,BMC注塑是熱模冷材料,塑膠模是熱料冷模,所以導致BMC注塑有熱流道(模仁部分)和冷流道(切膠部分),同種產品BMC注塑模具較塑膠模復雜,所以價格也就相應的高
⑹ 模具成型方法都有哪些
吸塑,擠壓,彎折,拉伸,打孔,落料等等。
⑺ 模具與熱塑性模具的區別大致有哪些
模具與熱塑性模具的區別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A、因BMC材料含有大量玻璃纖維和填充料,成型時會封堵工件之間的間隙和排氣槽。排氣就等於是排料,排氣槽要便於清理,無法清理的地方在設計時要考慮分模面結構和冷料槽帶出。
B、因成型時樹脂和填料會封堵工件之間的間隙,長期使用和冷卻後很難拆裝,再加上金屬的熱膨脹和產品精度要求,加工時要充分考慮工件之間的配合間隙。
C、由於BMC料含有很高的玻璃纖維,流動較差,材料本身硬度較高,對模具磨損很大,在設計時要考慮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材質,對模具材料的淬火硬度(真空熱處理HRC50以上),回火溫度及表面處理都有很高的要求(這里建議模芯採用日本大同H13或瑞典8407)這樣才能有效保證模具的使用率。
D、開腔分布格局要合理:一套模具里每個模腔的平衡量至關重要,因為它是合格率的直接殺手。還影響產品外觀,因為平衡量不好時,滿足A模腔時,B模有問題,反之,B模滿足時A模有問題,工藝上很難滿足。
E、BMC材料對溫度很敏感,當溫差大時,會造成產品變形,有裂紋,尺寸超差。所以模具要多點探溫,加熱棒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模溫的均衡性。
F、流道設計時要盡量低壓低速成型,流道的位置和角度要避免對易變形的工件直接的沖擊和模腔裡面的氣體有效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