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注塑模具設計中,要注意哪些問題,設計的關
1.使用FUTABA標准模座結構組模座。
2. 使用正鋼或同規格標准模具零件、配件。
3. 所有導銷(GUIDE PIN),襯套(BUSHING)必須在尾端有凸型。
4. 所有模具設計圖面紙張尺寸需統一使用全開規格尺寸,並等核准後,才開始製作。
5. 模具上成品部分加工時,應以成品圖中尺寸公差的半值來做為加工公差,不得使用 成品圖上之公差來加工。
6. 所有度量單位以英制為准,長度使用毫米,重量使用公斤,溫度使用攝氏(C)。
7. 壓力以英制PSI為單位,1PSI=1磅/平方英寸=14.2公斤/平方公分。
8. 確認模厚,夾模板行程,頂出行程。
9. 公母模四側面吊模孔位置,「A」「B」板每一相鄰兩側最少有一弔模孔,其他模板最少 有一側面有吊模孔。
10. 四支導銷中之任一支,必須做成偏心,即不與其他三支對稱,以防止公、母模反向 合模。
11. 列印鋼材規格及硬度於模仁底面。
12. 詳列材料表並標示材料與表面處理規格,並標示電熱器瓦數規格與電壓大小。
13. 列印,編號所有模具零件。
14. 模具兩側面,應與裝箱前以鐵條固定,以免模面分開。
15. 同一成品模穴超過一個穴時,應採用連續編號以便識別模穴。
16. 在模座上需有一弔模孔於模具重心位置,以避免吊模時模具傾斜,並確定螺紋與深 度足夠負荷模重。
17. 除模仁有大面積梯階靠破外,均應裝置模面鎖定塊(PARTING LINE LOCKS)。
18. 肋片深度超過5mm時,需於肋底部加逸氣銷或以鑲件製作,以利塑料充填。
19. 以銷子做平面靠破時,應將銷子頂端加長伸入鋼材內,避免銷子頂面壓損或變形。
20. 成品重要處,應稍預留尺寸,避免加工尺寸過大而導致補焊。
21. 模仁未經許可不準補焊。
22. 在特殊情況下以補焊修補模具時,應選用模具同材料做焊條,以免材質不同影響成 品之外觀及留下痕跡。
23. 各項裝配組立均應確實控制公差,不得有敲擊之痕跡留下。
24. 所有的模板除分模面外,其餘角落應倒角。
25. 使用電熱器之模具,均需附電路圖以便生產單位正確接線。
26. 模具需咬花處理時,拔模角度至少需要2度以上,咬花深度則每深0.001」需增加1度 拔模角,例如:深度為0.003」時需有5度拔模角度,咬花前模穴表面至少要以#300 砂紙打光。
27. 確認模穴,模座強度足夠。
28. 模具設計應符合成品圖面附註要求。
29. 提供所有不屬於標准規格零件詳細圖面。
30. 模仁表面經電鍍處理後,應加熱模仁至500F以1英寸厚度加熱1小時計算,以防止模 仁脆化。
31. 電鍍件之厚度及附著強度均需特別注意,不得在使用後有剝落的現象。
32. 美式塑膠機頂出桿位置圖,主料頭末端倒鉤設計,及三片模或使用剝料板模具其拉 桿設計須設計倒鉤請。 B.模具組立圖製作要點
⑵ 注塑模具設計工藝及流程解析
傳統的注塑模具設計,主要為二維和經驗設計,單使用二維工程圖紙已很難正確和詳盡地表達產品的形狀和結構,且無法直接應用於數控加工,設計過程中分析、計算周期長,准確性差。隨著CAD/CAE/CAM技術的發展,現代注塑模具設計方法是族伏宏設計者在電腦上直接建立產品的三維模型,根據產品三維模型進行模具結構設計及優化設計,再根據模具結構設計三維模型進行NC編程。這種方法使產品模型設計、模具結構設計、加工編程及工藝設計都以3D數據為基礎,實現數據共享,不僅能快速提高設計效率,而且能保證質量,降低成本。注塑模具的設計是一個經驗性很強的題目,由於設計經驗有限,很難一次性應用三維造型軟體UG/MoldWizard直接進行設計。
1主要特點
注塑模具設計一、注塑模具加工(Rotational Mold)
滾塑成型工藝的方法是先將塑料加入模具中,然後模具沿兩垂直軸不斷旋轉並使之加熱,模內的塑料在重力和熱能的作用下,逐漸均勻地塗布、熔融粘附於模腔的整個表面上,成型為所需要的形狀,給冷卻定型而製得。
二、 滾塑成型工藝與傳統的吹塑、注塑工藝相比有以下優勢:
1、成本優勢:滾塑成型工藝中只要求機架的強度足以支承物料、模具及機架自身的重量,以防止物料泄漏的閉模力;並且物料在整個成型過程中,除自然重力的作用外,幾乎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從而完全具備了機模加工製造的方便,周期短,成本低的優勢。
2、質量優勢。滾塑工藝的產品在整個製作過程中,由於無內應力產生,產品質量和結構更加穩定。
3、靈活多變優勢。滾塑工藝的機模製造方便,價格低廉,故特別適用於新產品開發中的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 4、個性化設計優勢。滾塑成型工藝中的產品極易變換顏色,並可以做到中空(無縫無焊),在產品表面處理上可以做到花紋、木質、石質及金屬的效果,滿足現代社會消費者對商品的個性化需求。
三、採用該工藝生產的產品范圍 採用該工藝生產的產品有:油箱、水箱、機械外殼、擋泥板等。主要替代對象是金屬件及 玻 璃鋼製品。
四、 注塑
注塑兆冊是一種工藝,是基於比如LIGA的微製造技術開發出來的,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方法。而LIGA工藝就是先生產出一個注塑所需要的模型,也就是俗稱的"模子",然後將液態塑料灌注在模具中,最後在分離出來,形成最終所需要的產品。比如一些塑料玩具,產品太多了。
2背景介紹
注塑模具設計隨著我國製造業的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模具工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模具的需求量也成倍增加,其生產周期愈來愈。而模具生產是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乃至單件生產。其特點為:品種多樣化;生產過程多樣化;生產能力復雜化。為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普及CAD 技術,利用現代的CAD/CAM/CAE 技術,才是經濟、快捷的模具開發設計製造手段,也是其今後的發展方向。
CATIA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CAD系統軟體之一,它已在不同的領域被普及,被眾多的用戶所青睞。CATIA是法國Dassault System公司的CAD/CAE/CAM一體化軟體,居世界CAD/CAE/CAM領域的領導地位,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電子/電器、消費品行業,它的集成解決方案覆蓋所有的產品設計與製造領域,其特有的DMU電子樣機模塊功能及混合建模技術更是推動著企業競爭力和生產力的提高。CATIA在塑料模具設計和分析階段充分應用了參數化特徵造型技術和資料庫技術以及自由形式特徵技術,為模具設計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塑料模具中的標准件,如標准模具架、頂出機構、澆注系統、冷卻系統等都採用基於資料庫管理的參數化特徵造型設計方法進行設計或建立標准件庫以實現數據共享,同時滿足用戶對設計的隨時修改,使模具的設計分析快速、准確、高效。參數化特徵造型不僅可以完整地描述產品的幾何圖形信息,而且可以獲得產品的精度、材料及裝配等信息,其所建立的產品模型是一種易於處理、能反映設計意圖和加工特廳旦征的模型。CATIA模具設計模塊的主要功能是注塑模具設計。
3工作流程
注塑模具設計① 建立塑料製品的三維模型;
② 根據所設計產品進行拔模分析與分型面設計;
③ 建立工程、載入產品、創建調用模架;
④ 設計導向系統、澆注系統、頂出機構、流道與冷卻等輔助部分。
4模塊介紹
注塑模具設計① Part Design、Generative Shape Design:這兩個模塊主要用於完成三維模型的建立,其中Part Design是零件設計模塊,Generative Shape Design是創成式外形設計模塊。
② Core & Cavity Design:該模塊用於構建分型面、型腔表面、型芯表面以及定義主開模方向和滑塊方向,即型芯型腔設計模塊。
③ Mold Tooling Design:該模塊用於調用模架,設計導向系統、澆注系統、頂出機構、流道與冷卻等輔助部分,即模具設計模塊。CATIA V5是IBM/Dassault System開發的個人計算機版本的高端CAD/CAE軟體,其型芯型腔設計和模具設計模塊是專為注塑模具設計的,功能強大且使用方便。本書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型芯型腔設計、分型面設計、模具架設計、組件設計、注塑模具實體建模到三維圖形至二維圖形的轉換,通過詳細的實例講解了各種功能,可以使初學者在短時間內就能夠進行注塑模具的三維設計。
⑶ 設計注塑模具要注意哪些問題
注塑模設計的主要內容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1、 根據塑料熔體的流變行為和流道、型腔內各處的流動阻力通過分析得出充模順序,同時考慮塑料熔體在模具型腔內被分流及重新熔合的問題和模腔內原有空氣導出的問題,分析熔接痕的位置、決定澆口的數量和定位。2、 根據塑料熔體的熱學性能數據、型腔形狀和冷卻水道的布置,分析得出保壓和冷卻過程中塑件溫度場的變化情況,解決塑件收縮及補縮問題,盡量減少由於溫度和壓力不均、結晶和取向不一致而造成的殘余內應力和翹曲變形。3、 塑件脫模和橫向分型抽芯的問題可通過經驗和理論計算分析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目前還正在大力研究建立在經驗和理論計算基礎上的計算機專家系統軟體。4、 決定塑件的分型面,決定型腔的鑲拼組合。以上這些問題,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響的,應綜合加以考慮。
⑷ 4..通過對模具的拆卸和裝配,簡述在進行注塑模的設計時,應考慮哪些問題
在注塑模具加工中,注塑模具設計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考慮的要點如下:
1.考慮到塑料原料的工藝特點,注塑機的成型性能和類型可能會對注塑產品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在注塑模具設計過程中應採取相應的對策。
2.考慮注塑模塑料零件的導向要求是很重要的。合理設計導向結構也是十分重要的。由於注塑模具要求整體強度和剛度,因此在注塑模具設計時也應計算成型件的工作尺寸。
3、考慮到試模和修模的要求,注塑模具設計和製造與模具加工密切相關。原材料加工的成敗,一般取決於模具製造的質量,注塑模具產品是建立在正確的三步基礎上的,基本上包括注塑模具。設計要點,因為這些要點都與注塑模具的加工質量有關。
⑸ 塑料模具設計都是用什麼軟體設計的
注塑模具設計常用軟體為UG+CAD
1、UG繪圖造型操作
UG繪圖操作,是注塑模具設計的基礎,也是軟體操作的基本功;需要掌握的技巧如下:①UG曲線、草繪、坐標圖層操作、②UG實體建模、布爾運算、③UG曲面工具的應用、④UG工程圖、制圖參數設置、⑤UG直接建模操作、⑥UG裝配的基本操作、⑦UG產品設計實訓、⑧UG手動分模、自動分模、⑧UG破面修補,產品拔模、⑨UG軟體設置、外掛菜單製作、⑩CAD軟體基本操作和安裝及CAD尺寸標注及模板設置
掌握以上的基本技能後,軟體工具操作,可以說是很熟練了,下面就要進行高級實戰分模,分模是模具設計中一個重要環節;
2、UG高級分模
在工作中,大部分還是一些中高等難度的產品,需要學會的技巧如下:①不規則產品的分模技巧、②實體硬砍分模、③曲面分模、④實體曲面結合分模、⑤轉角過渡拉模面技巧、⑥異形面拉模面技巧、⑦補爛面、改拔模、改段差技巧等,這些技能需要反復練習,靈活運用;一個產品,往往是幾種技巧結合起來,才能分模成功
3、UG實戰分模作結構
按工廠要求,全套分出前後模仁、斜頂、行位、鑲件等模具主要結構部件;斜頂、行位、鑲件是最常見的模具結構,也是最基本的模具結構,作為一名模具設計師求職時的一個硬性指標;斜頂、行位、鑲件的設計方法及注意事項是必學內容
4、UG全3D+CAD排位
學會了一個產品分模、結構,完成了最主要的部分;一套完整的模具設計還沒完成,還需要進行完善,需要掌握技巧:①胡波外掛非參UG全3D模具設計②Moldwizard裝配UG模具設計③UG出總裝配圖(組立圖)④UG出零件圖(散件圖)⑤CAD排位和CAD零件圖 ;模具設計中,出工程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實際工廠中,模具加工師傅,最希望看到一張快速、准確、整齊的圖紙!
5、MF模流分析
模具設計師提升學習必備,學習Moldflow操作流程,優化模具結構設計,模流分析基本流程及填充分析、冷卻分析、保壓分析、翹曲分析的分析流程、評估標准及優化方法;
⑹ 汽車尾氣處理濾氣片的注塑模結構應該如何設計
汽車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交通工具,那麼汽車尾氣處理濾氣片的注塑模結構應該如何設計呢?大家請看我接下來詳細地講解。
一,設計流程
模具設計的具體流程如下:使用Solidworks創建零件的三維模型;根據產品的功能和應用選擇材料;根據所需的注射量產品,其投影面積的分型面,和需要成型夾緊力的計算結果,注射壓力,等等,並確定注塑機模型根據模具厚度等技術要求,安裝固定大小,等;對設計的零件圖進行分析,確定注塑模具型腔的數量和排列方式,並確定型腔類型。採用表面分型法設計澆注系統、排氣系統等模具結構系統;根據計算結果,完成了下殼體的注塑模設計。

四,成型系統設計
通過塑件的形狀和尺寸,創造出芯腔的原毛坯。用Solidworks對零件進行建模後,運行IMOLD插件對成型零件進行draft analysis, draft angle為1。IMOLD插件中的「Core/Cavity Builder」模塊提供分模功能。在草圖分析後,選擇零件的最大輪廓邊作為分型線,選擇最大輪廓面作為分型面,延伸分型面,然後用延伸面分割型腔和型心完成分型。本例結構簡單,沒有固定件,因此不需要設計滑塊總成。分離結果如下面的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