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膠糕怎麼熬制
阿膠糕製作方法:首先,我們先准備配料 阿膠塊:500g(兩盒) 黃酒:1000ml(2瓶) 老餅糖:300g 核桃仁:500g 紅棗:375g 枸杞:230g 黑芝麻:500g 如果是250g阿膠塊,輔料按照比例減半。 阿膠如果是打粉,需要用黃酒浸泡24小時,如果是敲成塊(越碎越好),需要用黃酒浸泡72小時。 核桃仁用小火炒一下,去除水分;紅棗去核,小火炒一下(去除水分,可以保存更久),黑芝麻炒熟(炒出香味)。 泡好的阿膠,大火燒開,燒開後加入老餅糖,小火慢熬,20分鍾左右開始冒泡,30分鍾左右開始粘稠,60分鍾差不多可以掛旗,(注意:這步很關鍵,掛旗如果太小,成品會太粘,如果熬的時間太久,成品口感會太硬) 這個狀態可以了,依次添加核桃仁、紅棗、枸杞、黑芝麻(輔料個頭由大到小,有葯材打粉添加)攪拌均勻,添加食材不要關火,把火調小。 在模具鋪上油紙,把拌好的阿膠糕,裝入模具、灑上玫瑰花瓣或者蔓越莓干,壓實、常溫放置12個小時(不要放入冰箱,自然放涼把余火去除)。 成型後,切塊 建議使用真空包裝,這樣可以保存更久一點,存放建議不要超過3個月,夏季放入冰箱冷藏。 這樣美味又滋補的阿膠糕就做好啦。 注意事項:不要使用鐵鍋。
Ⅱ 自己如何製作阿膠糕的步驟
組方:阿膠、黑芝麻、核桃仁、冰糖,黃酒。
典故:古代四大美人裡面,楊貴妃的皮膚最好。唐代詩人白居易曾經這樣描寫過關於楊貴妃的皮膚,說「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凝脂就是說楊貴妃的皮膚非常細嫩光滑。而以素有「補血聖葯」之稱的阿膠製成的阿膠糕,是大美人私藏美容秘方的其中之一。
世界上第一部葯典,唐朝政府頒發的《新修本草·卷第十五》中明確地記載:「阿膠,煮驢皮作之,出東阿,故名阿膠。凡有三種,清薄者,書畫用。厚而清者,名為盆覆膠,作葯用之。濁黑者,可膠用,不入葯。」文獻中明確無誤地指出,當時的阿膠原料是驢皮。阿膠糕與海萃人參搭配食用,才能發揮作用。
成分功效編輯
[2] 阿膠糕的主要成分是阿膠、核桃、黑芝麻和紅棗。
阿膠糕屬於葯食同源產品,採用阿膠配以黑芝麻、核桃仁、新疆大棗等葯食兩用的天然原料精製而成。具有補血補氣、固本培元、理氣解郁、調經止痛之效。古人食用阿膠糕,早年間主要是為了美容養顏,但是食用的過程中,發現對調節月經、緩解痛經、改善睡眠、提升免疫力等都有好處,這些都是很長時間之後才發現的。夏季氣候炎熱,病菌繁殖生長快。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並且人在夏季需要的能量是四季中最多的,新陳代謝也是最快的。因此對於體質不那麼好的人來說夏季是最容易「虛」的,阿膠糕的主要成分阿膠膠色純正邊角整齊、質感瑩潤透光性好,製作工藝精湛。苦夏傷陰,阿膠性平、味甘,補血滋陰、潤燥止血,能補充夏季津液的消耗。阿膠具有生血作用,可用於失血貧血、缺鐵貧血,再生障礙貧血及年老體弱、兒童、孕婦的滋補。並對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具有改善作用。
所用原料編輯
主要原料:阿膠,核桃仁、黑芝麻,可選擇添加其他輔料有紅棗,枸杞、桂圓肉、芝麻、冰糖、黃酒、人參、鹿茸、瑪咖、茯苓、蔓越莓、玫瑰花、酸棗仁、黃芪、當歸、大杏仁等。
製作方法編輯
現代熬制
1、在干凈的陶瓷鍋內,倒入阿膠粉(考究一點用龜板膠或鹿角膠,因人而異),加入黃酒,文火煎煮,去除腥味,待阿膠全部烊化並起泡沫時,加入紅棗、桂圓肉、核桃肉、冰糖以及黑芝麻,不停地攪動拌勻,防止粘著鍋底。
2、大約半小時後,觀察到紅棗顏色變成紫黑,而且鍋里的東西粘稠得如膠著狀態,此時,阿膠糕已經熬成。
3、選擇干凈、沒有水分的器皿或者保鮮膜,把熬成的阿膠糕倒入其中,用力擠壓。
4、須冷卻凝固後,切成各種形狀的糕,便是阿膠糕。
傳統古方
1、烊化阿膠:把阿膠塊砸碎加黃酒浸泡1-3天至阿膠完全融化。
2、熬制:把烊化的阿膠倒入金鍋或者銅鍋中,用銀鏟或者銅鏟不停攪拌熬制,先大火熬至沸騰,轉小火熬制掛旗。
3、掛旗狀態:熬制阿膠成粘稠狀,阿膠能掛在鏟子上成旗幟狀而不下落是為掛旗狀態,此時可以下輔料。
4、攪拌:所以輔料保證新鮮炒熟,倒入鍋中均勻攪拌。
5、模具定型:准備模具在內裡面塗抹油脂或者放油紙,這樣可以隔絕阿膠糕與模具,便於脫離模具。
6、去火毒:一般常溫冷卻定型一夜,這個過程讓阿膠糕慢慢降溫可以去除阿膠所含火毒,滋補而不上火。
7、切片保存食用:定型後成小片,放置食盒,每天早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