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塑膠模具結構
1.前模/母模/定模座板:面板/固定板
2.水口推板/剝料板
3.前模/母模/定模板
4.推板
5.後膜/母模/動模板
6.托板/墊板/支承板
7.方鐵/模腳
8.後膜/公模/動模座板:底板/固定板
9.頂針板/頂針面板
10.頂針座板/頂針底板/頂針固定板/頂針托板/頂針墊板/頂針支承板
11.前模仁/母模仁/定模仁/型腔/凹模/內膜
12.後模仁/公模仁/動模仁/型芯/凸模/內模
13.方鐵螺絲
14.座板螺絲/底板螺絲/底座螺絲/固定板螺絲
15.頂針板螺絲/頂針底板螺絲
16.回針/復位桿
17.頂針/頂桿/推桿
18.自動回位/彈簧復位/復位彈簧/強行回位/強制復位
19.模板螺絲/模仁螺絲
20.座板螺絲/面板螺絲/固定板螺絲
21.小拉桿/塞打螺絲
22.大拉桿
23.水口鉤針
24.定位環螺絲/定位圈螺絲
25.吊環孔/吊模孔
26.彈簧孔
27.頂棍孔
28.導柱/邊釘/邊/直邊/托邊
29.導套/導邊/司/直司/托司
30.拉料桿
31.波仔螺絲/波珠螺絲/鋼珠螺絲/定位珠螺絲/限位螺絲
32.尖頭螺絲
33.螺絲/螺釘/螺栓
34.螺母/螺帽
35.內模鑲件
36.滑塊/行位
37.滑塊鑲件/滑塊座
38.斜頂/斜銷/入子
39.唧咀/澆口套
40.尼龍膠塞/尼龍開閉器/樹脂開閉器
41.司筒
42.頂出限位柱
43.鎖模扣
44.快速接頭/水嘴
45.密封圈
46.止水栓/堵頭
47.吊環
48.波仔
49.鍥緊塊/鎖緊塊/鏟基
50.鎖模塊
② 塑膠模具怎樣分正反面
主要是看澆口吧?有澆口的一半是正面也就是上面
③ 模具怎麼區分前後模,初學什麼都不懂能詳細點說嗎最好帶圖,謝謝
前模與後模的區分:
有射膠口的就是前模,沒有的則是後模。
前模比較簡單,後模比較復雜。
後模會有很多頂針孔,而前模一般相對光滑。
台灣日本的一般叫公模和母模,香港的一般叫前模和後模,其實公模=後模,母模=前模,國內還有叫動模和定模的。(華氏)
前模
④ 塑膠模具上下模怎麼區分
定模就是上模,固定不動的;上模有澆口套,溶膠從澆口套流入型腔內,上模也成為凸模;
動模就是下模,每個注塑周期動作是一進一退的,下模也稱為凹模,頂出裝置就裝在凹模;
希望對你有用
⑤ 模具裡面什麼叫上模、下模
1、上模是整副沖模的上。半部逆配置型模具時裝設於上模部份,順配置型模具時裝設於下模部份。
2、下模是整副沖模的下半部,即安裝於壓力機工作檯面上的沖模部分。 下模座是下模的與壓力機工作檯面接觸的零件,一般為板件,其直接固定在壓力機檯面或墊板上。
一般情況下,常常按壓縮膜上、下模的配合結構,將壓縮模分為溢料式、不溢料式、半溢料式三類。模具對准單元亦稱為模具刃件之對合引導裝置。要確實保持上模與下模之對准及縮短其准備時間,依製品精度及生產數量等條件要求。
(5)塑膠模具前後膜如何區分擴展閱讀
模具對准單元:
(1)無導引型:模具安裝於沖床時直接進行其刃件之對合作業,不使用引導裝置。
(2)外導引型:此種裝置是最標準的構造,導引裝置裝設於上模座及下模座,不通過各模板。
(3)外導引與內導引並用型(一):此種裝置是連續模具最常使用之構造,沖頭固定板及壓料板間裝設內導引裝置。沖頭與凹模之對合利用固定銷及外導引裝置。
(4)外導引與內導引並用型(二):此種裝置是高精密度高速連續模具之使用構造,內導引裝置貫穿沖頭固定板、壓料板及凹模固定板等等。
(5)內導引型:此構造不使用外導引裝置,內導引裝置貫穿沖頭固定板、壓料板及凹模固定板等等,正確地保持各塊板之位置關系性以保護沖頭。
⑥ 塑膠模具如何分辨前後模
有進料口的是定模,即前模,有頂桿頂料裝置的是動模,即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