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D列印製造模具的五大優點詳解
模具製造商必陸信須採用3D列印的3大理由:
1. 一些模具的內部結構無法鑄造或加工,只能選擇用3D列印技術
2. 降低生產製造成本
3. 通橋悉橋過隨形冷卻和熱管理縮短周期時間,縮短交貨時間
具體優點詳解:
一、一些模具的內部結構無法鑄造或加工,只能選擇用3D列印技術,碰到一些幾何形狀很復雜,傳統工藝無法加工,3D列印卻可以輕松進行。更好的是,只要符合列印機的構建范圍,復雜性就不會產生額外的成本。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能夠在塑料注塑模具嵌件中列印非常復雜的冷卻(或加熱)管線。雖然傳統CNC工藝能產生直線和直角,但是螺旋冷卻/加熱通道,這些通道環繞是CNC難以實現的幾何形狀。此外,3D列印技術還可以為無法冷卻或通常需要起泡器或級聯配件的深、高指幾何形狀冷卻線進行列印加工。這使得模具製造商能夠更好地控制模具溫度、減少廢品、縮短周期時間、提高尺寸穩定性和表面光潔度,並促進脫模。這種優化的冷卻線,通常稱為隨形冷卻,已被證明可以將生產中的循環時間減少 25% 至 75%。在類似塑料成型這樣的超級競爭市場中,這種生產力提升是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優勢。
二、有效降低模具生產製造成本,一些採用模具3D列印技術製造的模具組件可以節省成本。由於無需編程技能或大量操作員時間即可列印組件,因此避免了多次加工和步驟的成本。與傳統模具製造成本相比,已證明成本節省超過 65%。
三、有效縮短交貨周期時間,採用模具3D列印技術加工的模具組件非常具有速度優勢。雖然在設計階段時間大致相同,但成品部件的列印可以在幾天內完成,快的甚至當天能出成品,而採用傳統工藝加工則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這樣就大大敏猛降低了交貨時間。
直到現在,模具3D列印還被用於一小部分模具中。但隨著模具3D列印技術的發展,模具製造將會更加廣泛地採用,以減少原型和生產模具的周期時間、交貨時間和成本。3D列印技術正在成為模具製造商必不可少的一種選擇,就像CNC加工和EDM刻錄一樣。
㈡ 傳統模具加工和3D列印技術的區別
從現在來看,3D列印已經給製造業帶來了巨大影響。那些曾經需要幾百美元、耗時幾周的手板件,現在可以早上設計、晚上列印,第二天早上就可以送達客戶手裡。
有些公司已經在使用3D列印工藝製造注塑模具。不再需要花費幾個月時間來等待可以用於生產的模具的製造,或者因為下游設計變化導致修改模具的大量金錢投入,或者生產層上的不確定因素。不管是模具驗證還是注塑件小批量生產,都可以快速3D列印模具。如果模具有問題或者需要修改設計,再列印一個並重復驗證或生產就是。對嗎?
這些觀點有一些道理。塑料3D列印的注塑模具有點像我們後院的塑料棚,它比金屬棚便宜,塑料棚搭建速度很快且在低載荷下表現良好。但是如果積雪太多,他們將破裂成一屋的碎片。
3D列印模具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些企業在3D列印模具的應用上比較成功。支持者稱3D列印模具比傳統模具加工方式快達90%、便宜達70%。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是真實的,但是明白金屬模具相比3D列印塑料模具的優勢/劣勢非常重要。
真正的模具,真正的快速
快速製造公司ProtoLabs自從1999年已經開始生產快速模具注塑零件。它提供的模具可製造工程塑料、金屬、液態硅膠(LSR)等材料的零件。模具主要使用鋁(有些情況下用鋼)材機加工得到,可加工幾個到1000個零件,發貨時間1-15天。
它的工業級3D列印服務包括光固化(SLA)、選擇性激光燒結(SLS)和直接金屬激光燒結(DMLS)。可列印材料包括仿聚丙烯和ABS的類熱塑性材料、工業級尼龍及金屬(如不銹鋼、鋁合金及鈦合金等)。
既然有如此大范圍加工能力,為什麼不直接列印模具,而是機加工製造模具呢?
模具製造商當警惕
ProtoLabs公司工程師一直在考慮列印模具,但是在做了16年的快速模具生意,一些原因仍迫使他們堅持可靠的快速注塑成型工藝:
01表面質量
3D列印逐層加工得到零件,這會導致產品表面有台階紋效應。直接列印的模具也存在類似問題,後期需要機加工或者噴砂來消除這些細小的、齒狀的邊緣。此外,小於1mm的孔必須鑽,更大的孔需要擴孔或者鑽孔,螺紋特徵需要攻絲或者銑削。這些二次處理很大程度上削弱了3D列印模具的速度優勢。
02尺寸因素
如果你要設計滑板或者塑料工具箱,3D列印模具也許是毫無問題的。零件尺寸限制在10立方英寸(164立方厘米),大致是柚子的尺寸。而且盡管當前的增材設備的精度很高,但是仍然沒法同加工中心和EDM設備比較。後者加工的模腔精度通常達±0.003英寸(0.076mm),零件體積高達59立方英寸,大致是3D列印零件體積的6倍。
03高溫環境
為保證材料流動性能良好,注塑模具需要加熱到非常高的溫度。鋁模和鋼模通常經歷500F(260℃)甚至更高溫度環境,尤其在加工高溫塑料,如PEEK和PEI(Ultem)材料。用這些金屬模具生產幾千個零件很容易,在最終量產模具出來前也可作為過渡模具使用。使用SLA或者相似3D列印工藝製造的模具材料一般是光敏或者熱固性樹脂,它們通過紫外光或者激光固化。這些塑料模具盡管比較硬,但是在注塑的熱循環條件下損毀非常迅速。事實上,在溫和環境下3D列印模具通常在使用100次以內會失效,高溫塑料比如聚乙烯和或苯乙烯。對玻璃填充聚碳酸酯和耐高溫塑料,甚至只能生產幾個零件。
04比較成本
使用3D列印模具的一大原始是因為其成本低。生產級別機加工模具成本一般是20000美元甚至更多,意味著同1000美元的列印模具是同類比較。但是這個類比並不公平,列印模具陳本的評估通常只考慮材料消耗,並沒有考慮人工、裝配與安裝、噴射系統和五金器具。比如ProtoLabsd的鋁模具花費1500美元可以用於生產。如果需要生產更多零件?採用3D列印模具,你每生產50-100個產品就需要重新列印、裝配機測試新的模具。另一方面,不考慮所使用的塑料,鋁模具通常在生產10000個零件仍然服役良好。
05產品設計
傳統注塑模具製造的原則及實踐已經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行業對其研究比較透徹。3D列印模具卻非常新。比如拔模斜角必須大於等於5度,以滿足大部分鋁模要求。塑料模具注塑塑料零件卻面臨挑戰,對塑料模具頂針的數量與安裝位置需要額外小心。
在增加模腔壁厚和降低壓力方面,塑料模具(尤其是高注塑溫度)在某種程度上更為靈活。澆口的設計也不同,應當避免使用隧道式和點狀澆口。直接澆口、扇形澆口、翼形澆口應該增加到正常尺寸的3倍。
列印模具內聚合物的流動方向應該與3D列印線一致,避免粘滯和低壓引起的高填充。冷卻系統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具的壽命,但不會明顯降低列印模具的循環次數,因為塑料模具的散熱能力不像鋁模或鋼模那麼好。
時機
盡管快速鋁模具有很多優勢,有些情況下3D列印模具仍會發揮重要作用。對於有3D列印機、且有足夠時間探索列印模具如何在注塑機上工作的廠家,也許他們認為應該直接列印模具。
當然,模具設計師必須理解如何製作功能模具,模具的重新設計與製作要花費大量成本。相關的技術人員與設備也很必要——模具噴砂的機械工人、頂針安裝、注塑機操作員等,因為這些參數的設置與傳統模具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等等——為什麼不用DMLS?為什麼不直接列印金屬模具?DMLS使用激光和精密光學器件在細小金屬粉末床上逐層「畫」零件,生產的完全緻密的商業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醫學領域。有些人預測未來鋁和模具鋼材料的模具也許將直接列印,能提供超高效的隨形冷卻水道,將大量減少注塑時間,延長模具使用壽命。某種程度上,DMLS直接列印模具速度慢且昂貴,通常只用於非常小、復雜的模具,或則加工那些通過傳統機加工方法很難製造的模具嵌入物。
實測可靠
總的來說,ProtoLabs認為最好使用DMLS、SLA或其他3D列印工藝做他們擅長的事:列印零件而不是模具。但是,如果滿足以下條件,3D列印注塑模具會是個可靠的替代。
1)小批量且相對簡單的零件,產品需要比較大的拔模角度。
2)工具與模具設計團隊要對3D列印模具的設計原則很熟悉。
3)有加工和裝配塑料模具的人員和設備。
最終設計考慮因素。如果你需要模具長期使用,一旦3D列印模具驗證了設計的合理性,下一步就是採用更為永久的材料製作模具,比如鋁或者不銹鋼,因為塑料模具主要小批量產品生產使用。由於3D列印模具和傳統模具的設計不同,項目時間和預算上要考慮一定次數的模具重設計和測試。
㈢ 注塑模具開模之前能先打樣嗎
可以的,3D列印 或快速成型
大約的成本 以手機大小為例:
3D列印約 300元
快速成型 1000元左右。
如果你那邊產品確認好了,可以不找西諾了解下模具相關的。
包塊前期的打樣,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 也可以隨時追問我!
㈣ 想用3D列印製作一個模具,用於水晶滴膠(硬AB膠)注塑成型,模具是分成2半扣在一起的,方便脫模,不
一、ABS材料工藝特性:
1、ABS屬於無定形聚合物,無明顯熔點;
2、ABS熔體粘度較高,流動性差;
3、ABS熱穩定不太好,耐候性較差,紫外線可使變色;
4、ABS對溫度,剪切速率都比較敏感;
5、ABS有吸濕傾向。
注塑性能:一般的ABS熔點為170℃左右,分解溫度為260℃;注塑溫度的可調區間比較大。注塑時,一般使用溫度為180℃--240℃;因為橡膠成分的存在,它吸少量水分,生產時,需烘乾,可用80-90℃溫度烘乾1-2hr即可;同時,由於橡膠成分的存在,熱穩定性差,它比較易分解,注塑時,原料不要在料筒內停留太長時間;熔體粘度比PS大,但澆口和流道一般,也能充滿製品;製品易帶靜電,表面易吸塵埃。收縮率為5‰;溢邊值為0.05mm
二、PLA材料優勢:
1、列印熔融時的氣味適宜。
2、材料剛度好,列印出來的模型硬度好,強度好,做為結構件經久耐用,常被用於DIY3D列印機的結構件,例如Mendel,Prusa等。
3、熔點比ABS較低,流動較快,不易堵噴嘴。
4、PLA本身是透明材料,調色做出來的效果鮮艷,富有光澤。
資料由越聯三維科技提供
㈤ 求一套工廠裡面完整的塑膠模具設計流程
注塑模具設計流程,下面就拿本人設計經驗與思路跟你分析下:
第一步:產品分析與修改,確定模具結構,縮水圖:
1、產品分析:開模方向,分模線與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應抽芯方式,進膠點與進膠方式,模穴數等等。
2、轉工程圖:用三維軟體出圖,一般建立三個視圖:第一個主視圖(後模表面投影),第二個第三個立體示意圖(外表面和內表面)。其他視圖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擺放,剖視圖(X和Y,剖切位置線通過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開標數處理。
3、縮水圖:將上一步工程圖鏡像一次並且放大一個縮水率的倍數。(標明:MI,縮水率)
第二步:產品排位:在模具內怎樣排列
考慮因素:模具長寬方位,產品模穴數,進膠位置,間隔(強度,放什麼零件放得下)
先排第一個視圖是後模側俯視圖抓主視圖,第二個視圖排前模側俯視圖,先把第一個視圖中心線鏡像到正右方然後抓後視圖,然後排第三個X方向剖視圖放在後模側俯視圖的正下方,第四個視圖Y方向剖視圖排在前模側俯視圖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訂購
根據產品的大小,生產批量,模穴數,抽芯機構等.
第四步:模胚訂購
根據模仁大小與抽芯機構(側),進膠方式與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開模動作,油缸),產品材料,頂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將模仁裝配至模胚內
第六步:模仁與模胚安裝與定位設計
第七步:分模線,枕位,鑲件設計
第八步:如果客戶產品有倒勾要設計抽芯機構如行位或斜頂設計
第九步:設計澆注系統(直接澆口,側澆口,潛水口,牛角式,點澆口,扇形澆口,搭澆口等)
第十步:如果是細水口模具那麼要設計開閉器與塞打螺絲
第十一步:排氣系統設計(排氣槽位置與產品溢邊值大小)
第十二步:頂出系統設計(頂針,斜頂,司筒,頂塊,推板,氣頂等)
第十三步:冷卻系統設計(水路樣式如直通式,階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
第十四步:輔助零件開設(彈簧,垃圾釘,撐頭,中托司,鎖模板,扣機,邊鎖,平衡塊,限位塊,吊模孔,撬模坑等)
第十五步:檢查與修改,視圖補充與位置調整
第十六步:2D轉3D分模或做全3D
第十七步:拆散件圖(3D+2D)
第十八步:圖紙審核,改圖。
第十九步:圖紙合格後列印歸檔
第二十步:圖紙發給模具製造車間加工
以上模具設計從客戶給3D圖開始到設計出模具圖到加工整個流程步驟,希望對你有幫助!
客戶提供的圖紙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客戶給定審定的塑件圖紙(二維電子圖檔)及技術規范要求(此時需要用三維軟
件構建3D圖)。
(2)給定3D圖檔,處理成2D圖(出工程圖紙)。
(3)給定樣板(手板),此時需要測繪出2D和3D圖。
以上是一般有三種,其中第二種情況最常見,就是客戶產品設計師設計好了3D產品拿給你開模。
模具設計工程師需要繪制圖紙有:成口工程圖,縮水圖,模具裝配圖,散件圖,開模頂出示意圖,改模圖等,而且我寫的就是按順序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