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模具是怎麼樣做的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
模具其實很簡單,第一你要理解結構,其次你要理解製品的材料及其性能,最後你必須會相關的應用軟體。
步驟如下:
1:產品圖(3D檔,來源可能是客戶提供,也有可能是自己造型)條件好公司會給你配繪圖員,幫你出平面圖。
2:分模(模具型腔以及模具輔助元件等)在製作的同時要考慮產品製件的外觀大小能,還要考慮是否能順利脫模等,現在又一批年輕的工程師設計的產品都是沒有斜度的。沒准你的模具設計出來以後打不出理想的製品。呵呵問題可能就是這里了。當然還有就是縮水,型腔尺寸是比製品尺寸要大的這個你需要明白。
3:3d檔的模具圖直接數據傳輸用於加工製作。電極(火花),鑲件(線割)型腔(數控設備製作)等等
4:模具裝配(模具工的事,需提供相應的技術要求及相關位置尺寸圖)
5:調試
中間有很多步驟省略了,你能提這樣的問題,我相信你也知道模具本身的含義就不多說了。
模具設計要做好自己的3d圖並且要做好模具製程的相關支持信文件。
參考資料:【南通科訊教育】
⑵ 在模具零件上加工孔的方法有哪些
它是在模具零件表面上,按圖樣要求,劃出各加工孔的中心位置,再按所劃的線將孔加工出來。採用這種方法時, 由於在劃線及機床上找正孔中心時,都易產生誤差,所以加工出來的孔,其位
置精度較低,一般不小於0.2mm,且效率較低,只適於孔位精度要求不高,單件或小批量時採用。
(2) 定位套定位加工
定位套形如套圈,經淬硬且外圓經過精磨。
操作時,先在工件表面按劃線法劃出各孔中心線,在各孔中心位置加工出比要求孔小3~5mm的螺紋孔,隨後在每孔位置上安放一個定位套,其中心穿上螺釘將定位套輕輕固定在工件上, 再用量具按定位套外圓檢查各孔位置,邊檢查,邊調整,直至符合圖樣要求後,把定位套緊固。接著,把帶定位套的工件裝於機床上,用千分表按定位套的外圓找正被加工的中心位置後,拆出定位套,加工此孔。完畢後再按此法加工其他孔。用此法加工的位置精度可達0.02mm,但效率很低,可用來加工孔位精度較高的孔系。
(3) 同鏜加工
所謂同鏜,就是將兩個或三個孔位置相同的零件用夾鉗夾固定在一起,然後同時進行鏜孔,直至把所有孔加工完畢。這種加工法對於孔距本身公差要求不高,而只是要求兩個或三個零件的孔位同軸時,採用這種同鏜加工最適合,如模具中的導柱孔和導套孔的加工。
(4) 配鑽加工
所謂配鑽,就是在對某一零件鑽孔時,其孔位可不按圖樣中的尺寸和公差來加工,而是通過另一零件上已鑽好的實際孔位來配作。這是在模具製作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如可先將凹模按圖樣要求把螺孔、銷孔、圓孔等加工出來,並經淬硬後作為標准樣件,再通過這些孔來引鑽其他固定板、模板、墊板的相關孔。
(5) 坐標鏜床加工
坐標鏜床是利用坐標加工法原理工作的高精度機床。它的坐標測量系統帶有誤差補償裝置的精密絲杠,或帶有游標的精密直尺以及作準確讀數的光學裝置來控制工作台移動的坐標尺寸。機床還附有精密的回轉工作台和其他附件。在坐標鏜上可進行鑽、鍃、、鉸、鏜等加工。
坐標鏜加工孔的位置精度很高,可達0.005mm,在模具製造中,應用這種機床加工多孔凹模和凸模固定板等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極為有利。在鏜孔時,應根據零件的形狀來選用合理的定位基準。其基準的定位方法,主要有以劃線、外圓或孔為定位基準,矩形件或不規則外形零件應以加工孔為定位基準,或以相互垂直的加工面為定位基準。
⑶ 模具設計初學者的solidworks技巧
1、產品分析,首先用拔模分析工具查看產品的出模狀況,是否有倒扣,斜孔等等,以確定產品是否以具有足夠的出模斜度,以及是否要做滑塊(也叫側抽芯)或斜頂塊等等!講解題的產品已做拔模處理,故可以直接進行模具設計!(分析結果:分型面為階梯面,後模以側孔可以做內斜頂塊,四個扣子在後模仁中須做鑲件!)
第一步,根據產品原材料的縮水,對產品做比例縮放,此題以ABS為例,按原點放1.005!
2、接下來選上視基準面,用分型線工具,分析前後模分型的位置!注意分型的方向箭頭,它直接關系產生的型腔,型心曲面所在的文件夾位置!
由於此產品已做處理,故可以做到自動找出分型線,如果有必要,可以手動選取自己想要的分型線的位置,但是切記,分型線必須是單一的封閉的環!
3、然後用關閉曲面,分割你想要的前後模仁內部的分割位置,此產品已做好足夠的拔模,故可以自動找出!
4、在填充類型的位置選取填充方式為相切,此時你發現圓孔的填充非你所要的關閉方式,你可以點圓弧上的紅色箭頭,以改變相切的方向,同理改變4個扣子的相切方向,你會發現SW真的很聰明,原來的`插破現在已經變成了碰穿,有利於加長模具的壽命!
5、此時你發現按現在的情況,側孔的閉合狀態只可做滑塊,與原來做斜頂的想法不對頭,那麼你可以取消現在側孔上的閉合邊線,再在外側重新選上你想要的閉合邊線,這樣產生的閉合狀態,完全OK了,點確定吧!
6、點完確定後,你會發現在曲面實體文件夾里多了2個曲面實體的文件,分別是型腔曲面實體和型心曲面實體.
7、現在用鑄模工具里的分型面工具,把拉伸長度調到100mm,根據曲面的類型,選擇最佳的分型面類型!
⑷ 圓鋼U型折彎如何設計成模具
方法如下:
一種是簡單的布線,用專門的鋼管折彎機,不需要磨具。一台機器包括了折彎、切斷。
還有就是傳統布線:需要兩台沖床、兩幅模具。
首先下料需要一副剪切模,用普通冷做磨具鋼,常規熱處理。
單線布兩台,一備一用,你要考慮磨刀換刀的時間。
折彎也是用沖床,需要根據成品計算沖壓噸位,最重要的是計算磨具的回彈角度,依據是材料直徑、材料屈服度、折彎半徑、沖床噸位等。不過現在做磨具的地方都會幫你算的,你只要把加工精度告訴他們就行了。
圓鋼是指截面為圓形的實心長條鋼材。其規格以直徑的毫米數表示,如「50」即表示直徑為50毫米的圓鋼。圓鋼分為熱軋、鍛制和冷拉三種。熱軋圓鋼的規格為5.5-250毫米。
其中5.5-25毫米的小圓鋼大多以直條成捆供應,常用作鋼筋、螺栓及各種機械零件;大於25毫米的圓鋼,主要用於製造機械零件或作無縫鋼管坯。
圓鋼是指截面為圓形的實心長條鋼材。其規格以直徑的毫米數表示,如"50"即表示直徑為50毫米的圓鋼。
圓鋼分為熱軋、鍛制和冷拉三種。熱軋圓鋼的規格為5.5-250毫米。其中:5.5-25毫米的小圓鋼大多以直條成捆的供應,常用作鋼筋、螺栓及各種機械零件;大於25毫米的圓鋼,主要用於製造機械零件或作無縫鋼管環。
普通碳素結構鋼又稱普通碳素鋼,對含碳量、性能范圍以及磷、硫和其他殘余元素含量的限制較寬。在中國和某些國家根據交貨的保證條件又分為三類:甲類鋼(A類鋼)是保證力學性能的鋼。乙類鋼(B類鋼)是保證化學成分的鋼。
特類鋼(C類鋼)是既保證力學性能又保證化學成分的鋼,常用於製造較重要的結構件。中國目前生產和使用最多的是含碳量在0.20%左右的A3鋼(甲類3號鋼),主要用於工程結構。
⑸ 做模具的流程是怎麼的
一、模具製作流程 接受任務書 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通常由製件設計者提出,其內容如下: 1. 經過審簽的正規制製件圖紙,並註明採用塑料的牌號、透明度等。 2. 塑料製件說明書或技術要求。 3. 生產產量。 4. 塑料製件樣品。 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塑料製件工藝員根據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1. 消化塑料製件圖,了解製件的用途,分析塑料製件的工藝性,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例如塑料製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麼,塑件的幾何結構、斜度、嵌件等情況是否合理,熔接痕、縮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許程度,有無塗裝、電鍍、膠接、鑽孔等後加工。選擇塑料製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進行分析,看看估計成型公差是否低於塑料製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製件來。此外,還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藝參數。 2. 消化工藝資料,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設備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類型等要求是否恰當,能否落實。 成型材料應當滿足塑料製件的強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動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熱穩定性。根據塑料製件的用途,成型材料應滿足染色、鍍金屬的條件、裝飾性能、必要的彈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膠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確定成型方法 採用直壓法、鑄壓法還是注射法。 4、選擇成型設備 根據成型設備的種類來進行模具,因此必須熟知各種成型設備的性能、規格、特點。例如對於注射機來說,在規格方面應當了解以下內容:注射容量、鎖模壓力、注射壓力、模具安裝尺寸、頂出裝置及尺寸、噴嘴孔直徑及噴嘴球面半徑、澆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體見相關參數。 要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 5. 具體結構方案 (一)確定模具類型 如壓制模(敞開式、半閉合式、閉合式)、鑄壓模、注射模等。 (二)確定模具類型的主要結構 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於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要保證塑料製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要使塑料製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 三、影響模具結構及模具個別系統的因素很多,很復雜: 1. 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 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 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 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⑹ 多個不同角度的斜孔怎麼鑽
先擺好x角度然後y軸墊東西,墊到你需要的度數,一般我們是y軸的角度是拿個鐵去線割出角度然後塞在模具的底面,墊y軸的角度是用三角函數算它需要墊多高的,不是隨便墊,比如y軸角度是8度我們線割的角度鐵也是8度然後就塞進去,這樣是錯的,還需要算出來,你那個墊鐵8度需要線割出來多高。打字辛苦,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祝您工作順利
⑺ 自己怎麼做模具
如果你想復制一件喜歡的工藝品,可以採用製作模具的方法。製作模具並不難,你可以做成任意形狀任意大小的。
一. 製作容器:
放入半個橡膠模,再放入物件。確保橡膠模的四周貼合容器。
在半個橡膠模的表面塗上一層脫模劑,以防止兩半模具粘連。
在容器中倒入橡膠,待其凝固,脫模。雙拼模具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