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夯土牆製作方法有哪些
夯土牆簡言之就是指用夯土方法修築的牆,從考古和有關書籍記載,這種建築方式已經持續存在了幾千年,「夯土造屋」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前些年還曾是我國廣大村鎮建築的常見形式之一。其主要原材料就是生土。生土建築自身的物理特性極好,冬暖夏涼的同時還能節能環保,就地取材,造價低廉,施工技術簡單,施工工期短,建築材料可循環利用,是一種低能耗的綠色環保建築。隨著科學的進步,夯土牆的施工方法也隨之改變。夯土牆——俗稱板築牆,也是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其模板可用木板或鐵板,將半干濕的原材料分層分段填入模板夯實。此法築成的牆體整體性好,承載力較高。和混凝土澆築看似差不多,但是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模板系統從模板組件的形式來區分,我國傳統的夯土模板可分為板式和椽式。現代夯土模板主要採用的是板式,其模板的材料是木板或者鐵板。優點是支模拆模靈活方便,施工快捷且可避免不同版夯土牆之間的裂縫。
建造過程
准備工具:采土工具、攪拌工具、運輸工具、夯築模板以及現代化夯築機。現代夯土牆建造過程分為土料准備、搭建模具、土料攪拌、土料運輸、土牆夯築、模板拆卸。土料准備一般是在施工現場附近就地取材,省去長途運輸材料的過程,節約成本的同時縮短工期。搭建模具相比較其他工序來說是整個建造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模板搭建有偏差直接影響到牆體結構。土料攪拌運用現代的攪拌工具,方便快捷,將原材料和所有的配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攪拌機內進行攪拌,這個環節需要注意的水的用量。土牆夯築這個工序就有很多技術含量在裡面,每個牆體厚度、高度的不同,夯築時逐層添加的土料量也是不一樣的。同時還要考慮到牆體所呈現的紋理。這里只做簡單的描述。每個項目不同,所運用的技術也是有差別的。模板拆卸也是一個細致的工序。牆體接觸面的模板在拆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模板拆卸太快會對牆體表面造成不必要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