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間隙的運用
人們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並 深入了對機構中間隙作用的認識,一般將間隙劃分為定位間隙、配合間隙和工作間隙三種。經過學習和實踐,將汽車中常見間隙的作用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凸模和凹模間的間隙,對沖裁件斷面質量有極其重要的影響。此外,沖裁 間隙還影響著模具壽命、卸料力、 推件力 、沖裁力和沖裁件的尺寸精度。因此,沖裁間隙是沖裁工藝與沖裁 模設計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藝參數。
⒈間隙對沖裁件尺寸精度的影響
沖裁件的尺寸精度是指沖裁件的實際尺寸與基本尺寸的差值,差值越小,則精度越高,這個差值包括兩方面的偏差,一是沖裁件相對於 凸模或 凹模尺寸的偏差,二是模具本身的製造偏差。
沖裁件相對於 凸 、凹模尺寸的偏差,主要是製件從凹模推出 (落料件)或從 凸模上 卸下(沖孔件)時, 因材料 所受的擠壓變形、纖維伸長、 穹彎等 產生彈性恢復而造成的。偏差 值可能 是正的,也可能是負的。影響這個偏差值的因素有:凸 、凹模間隙,材料性質,工件形狀與尺寸。其中主要因素是 凸 、凹模間隙值。當凸 凹模間隙較大時,材料所受拉伸作用增大,沖裁結束後, 因材料 的彈性恢復使沖裁件尺寸向實體方向收縮,落料件尺寸小於凹模尺寸,沖孔孔徑大於凸模直徑 (圖2.2.1)。圖中曲線與δ=0的橫軸交點表明製件尺寸與模具尺寸完全一樣。當間隙較小時,由於材料受 凸 、凹模擠壓力大,故沖裁完後,材料的彈性恢復使落料件尺寸增大,沖孔孔徑變小。尺寸變化量的大小與材料性質、厚度、軋制方向等因素有關。材料性質直接決定了材料在沖裁過程中的彈性變形量。軟鋼的彈性變形量較小,沖裁後的彈性恢復也就小;硬鋼的 彈性恢復量較大。上述因素的影響是在一定的模具製造精度這個前提下討論的。若模具刃口製造精度低,則沖裁件的 製造精度也就無法保證。所以, 凸 、凹模刃口的製造公差一定要按工件的尺寸要求來決定。此外,模具的結構形式及定位方式對孔的定位尺寸精度也有較大的影響,這將在模具結構中闡述。
⒉間隙對模具壽命的影響
模具壽命受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間隙是影響模具壽命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沖裁過程中,凸模與被沖的孔之間 ,凹模與落料件之間均有摩擦,而且間隙越小,模具作用的壓應力越大,摩擦也越嚴重。所以過小的間隙對模具壽命極為不利。而較大的間隙可使凸模側面及材料間的摩擦減小,並減緩間隙由於受到製造和裝配精度的限制,出現間隙不均勻的不利影響,從而提高模具壽命
⒊ 間隙對沖裁工藝力的影響
隨著間隙的增大,材料所受的拉應力增大,材料容易斷裂分離,因此沖裁力減小。通常沖裁力的降低並不顯著,當單邊間隙在材料厚度的 5~20%左右時,沖裁力的降低不超過5~10%。間隙對卸料力、 推件力 的影響比較顯著。間隙增大後,從凸模上卸料和從凹模里推出零件都省力,當單邊間隙達到材料厚度的 15~25%左右時卸料力幾乎為零。但間隙繼續增大,因為毛刺增大,又將引起卸料力、 頂件力 迅速增大。
⒋間隙值的確定
由以上分析可見,凸 、凹模間隙對沖裁件質量、沖裁工藝力、模具壽命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設計模具時一定要選擇一個合理的間隙,以保證沖裁件的斷面質量、尺寸精度滿足產品的要求、所需沖裁力小、模具壽命高。但分別從質量、沖裁力、模具壽命等方面的要求確定的合理間隙並不是同一個數值,只是彼此接近。考慮到模具製造中的偏差及使用中的磨損、生產中通常只選擇一個 適當的范圍作為合理間隙,只要間隙在這個范圍內,就可沖出良好的製件,這個范圍的最小值稱為最小合理間隙 cmin?,最大值稱為最大合理間隙cmax?。考慮到模具在使用過程 中的磨損使間隙增大, 故設計與製造新模具時要採用最小合理間隙值 cmin?。
⒌確定合理間隙的方法有理論確定法與經驗確定法
1.理論確定法
理論確定法的主要依據是保證上下裂紋會合,以便獲得良好的斷面。
根據三角形 ABC的關系可求得間隙值c為:?
c =(t - h0) tanβ = t (1-h0/t) tanβ
式中, h0—— 凸 模切入深度;β——最大剪應力方向與垂線方向的夾角。從上式看出,間隙 c與材料厚度t、相對切入深度h?0/t以及裂紋方向β有關。而h0與β又與材料性質有關,材料愈硬, h?0/t愈小。因此影響間隙值的主要因素是材料性質 和厚度。材料愈硬愈厚,所需合理間隙值越大。表 2.2.2為常用沖壓材料的h?0/t與β的近似值。由於理論計算方法在生產中使用不方便,故目前間隙值的確定廣泛使用的是經驗公式與圖表。
2.經驗確定法
根據近年來的研究與使用經驗,在確定間隙值時要按要求分類選用。對於尺寸精度、斷面垂直度要求 高的製件應選用較小間隙值,對於斷面垂直度與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製件,應以降低沖裁力、提高模具壽命為主,可採用較大間隙值。其值可按下列經驗公式和實用間隙表選用:
軟材料:?t< 1 mm,c= 〔 3% ~ 4% 〕t
t = 1 ~ 3mm,c = (5% ~8%)t
t = 3 ~ 5mm,c =(8% ~10%)t
硬材料 :? t <1mm,c = (4% ~5%)t
t = 1 ~ 3mm,c = (6% ~8%)
t = 3 ~ 8mm,c = (8% ~ 13%) 汽車維修工藝中,對間隙的認識和掌握,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課題。許多配合表面、運動部件之間,都需要留有適當的間隙,也只有其間具備了合適的間隙,機器才能正常地工作。為提高汽車維修質量,現就間隙問題做一些討論。1、間隙超出原設計規定而偏大的影響
1)不利於形成運動副所必須的油膜 在一些壓力潤滑的工作表面上,只有配合零件間的間隙足夠小,才能建立起必需的油壓,使配合表面間產生「油楔」作用,形成「液體摩擦」的工作狀態。從而減少摩擦損失,改善冷卻條件。確保零件不致於因負荷過重或局部干摩擦產生高溫而熔蝕、燒壞或「抱死」。如在發動機的曲軸與滑動軸承 (軸瓦)間形成這樣的油膜,是使發動機連續工作免遭損壞所必需的條件。
2) 破壞配合表面間的密封性 如發動機氣缸壁和活塞之間,藉助充填其間的潤滑油實現了良好的密封。一旦間隙超限,密封性遭受破壞,發動機竄氣、竄機油的故障就「應運而生」,發動機會因此油耗增大、雜訊加劇、功率下降。
3) 產生撞擊聲 當發動機的氣門減息、氣缸壁與活塞間隙、曲軸與滑動軸承間隙等增大超限時,零件間會產生嚴重 的撞擊雜訊,影響竣工驗收。金屬間撞擊會使配合機件早期損壞,這是不可小覷的。
4) 妨礙機件正常功能的發揮 如機油泵側隙和端隙過大,泵油壓力將變小甚至影響正常泵油;斷電一分電器觸點 間隙超限,點火時刻將變化、點火火花減弱;制動蹄與制動鼓間隙過大,制動距離將延長,有礙行車安全;轉向傳動機構各部位間隙過大,會導致方向不穩,使汽車出現行駛中「擺頭」,危及行車安全。 1)表面間潤滑困難 零件間摩擦升溫後易發卡脹死(「咬死」「抱死」),或產生熱粘附而損壞。如曲軸或軸瓦間隙過小或活塞與氣缸壁間隙過小。會在發動機運轉的很短時間內就引發燒瓦、拉缸等嚴重的機械事故;主減速器、差速器、齒輪間隙過小,也會引起齒輪面燒蝕、斷齒 、頂彎齒輪軸等事故。
2) 機件功能不能正常發揮 如斷電一分電器觸點間隙過小會導致點火電壓不足、點火提前角變化,使發動機工作變壞:火花塞電極間隙過小,會使點火火花減弱、發動機功率下降;氣門間隙過小,會使氣門在發動機熱態時關閉不嚴,壓縮不良而導致功率下降、排氣管放炮。
測量技術
間隙是指孔的尺寸減去相配合的軸的尺寸之差為正值。常用大寫字母X表示。
B. 模具導柱和導套之間的配合間隙是多少
C. 模具氣頂結構
如果要求的成型周期短10s內,或產品成型後與模具間存在真空。
氣頂的種類介紹 氣頂直徑一般最小可以做到5mm,直徑最大可以做到30mm,氣頂高度最大可以做到50mm,氣頂一般由外殼,頂桿、彈簧、彈性圓柱銷四部分組成。
廢氣將平穩地將注塑模具中的所有氣體排出模具。當廢氣不好時,腔內的氣體將被壓縮以產生大的背壓,從而防止塑料熔體正常且快速地填充,同時防止氣體壓縮室。
產生的熱量會導致塑料燃燒。在填充速度快,溫度高,材料粘度低,注塑壓力高,注塑件厚度過大的情況下,氣體在一定程度的壓縮下會滲入塑料部件,造成孔隙率等缺陷。結構鬆散。
(3)模具氣頂配合間歇是多少擴展閱讀:
空氣梢應在塑膠件無穿壁的狀態下使用,頂出塑膠件力量均勻,解決了其它頂出結構頂出塑膠件的許多問題,縮短模具的製造周期,節約模具材料,降低成本。
使用方法:按<直徑的尺寸加工氣道,用較軟的金屬或木製榔頭壓入。
D. 沖孔模具沖頭與凹模之間的間隙配合是多少合適呢
這個不一定的,看材料,要求和模具結構。恆通興之前有一位客戶是沖不銹鋼的,他的單面是0.03的間隙,採用大的壓機沖後無齒,聽他說還不錯,你也可以試試,供你參考
E. 模具設計基礎知識
模具設計基礎知識
我國模具行業工程項目技術依然是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存有不小的差距,近些年來,我國模具行業通過引進外資,吸收了國外模具製造的先進經驗、先進技術及高水平人才,我國模具的設計和製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下面我給大家講講模具設計基礎知識,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
一、沖壓模具依構造可分為單工程模、復合模、連續模三大類。
前兩類需較多人力不符經濟效益,連續模可大量生產效率高。同樣,設計一套高速精密連續沖模,也要對你所生產的產品(包含所有用沖壓加工出來的產品)。設計連續沖模需注意各模組之間的間距、零件加工精度、組立精度、配合精度與干涉問題,以達到連續模自動化大量生產的目的。
二、單元化設計之概念:
沖壓模具整體構造可分成二大部分:共通部分、依製品而變動的部分。共通部分可加以標准化或規格化,依製品而變動的.部分是難以規格化。
三、模板之構成及規格:
1、模板之構成
沖壓模具之構成將依模具種類及構成及相異,有順配置型構造與逆配置型構造二大類。前者是最常使用的構造,後者構造主要用於引伸成形模具或配合特殊模具。
從事的主要工作包括:
(1)數字化制圖——將三維產品及模具模型轉換為常規加工中用的二維工程圖;
(2)模具的數字化設計——根據產品模型與設計意圖,建立相關的模具三維實體模型;
(3)模具的數字化分析模擬——根據產品成形工藝條件,進行模具零件的結構分析、熱分析、疲勞分析和模具的運動分析;
(4)產品成形過程模擬——注塑成形、沖壓成形;
(5)定製適合本公司模具設計標准件及標准設計過程;
(6)模具生產管理。
2、模具之規格
(1)模具尺寸與鎖緊螺絲
模板之尺寸應大於工作區域,並選擇標准模板尺寸。模板鎖緊螺絲之位置配置與模具種類及模板尺寸有關。其中單工程模具最常使用鎖緊螺絲配置於四邊角,最標准形式工作區域可廣大使用。長形之模具及連續模具最常使用鎖緊螺絲配置於四邊角及中間位置。
(2)模板之厚度
模板之厚度選擇與模具之構造、沖壓加工種類、沖壓加工加工力、沖壓加工精度等有絕對關系。依據理論計算決定模具之厚度是困難的,一般上系由經驗求得,設計使用的模板厚度種類宜盡量少,配合模具高度及夾緊高度加以標准化以便利采購及庫存管理。
四、模板之設計:
連續模具之主要模板有沖頭固定板、壓料板、母模板等等,其構造設計依沖壓製品之精度、生產數量、模具之加工設備與加工方法、模具之維護保養方式等有三種形式:整塊式、軛式、鑲入式。
1、整塊式
整塊式模板亦稱為一體構造型,其加工形狀必須是封閉的。整塊式模板主要用於簡單結構或精度不高的模具,其加工方式以切削加工為主(不需熱處理),採用熱處理之模板必須再施行線切割加工或放電加工及研磨加工。模板尺寸長(連續模具)之場合將採用兩塊或多塊一體型並用之。
2、軛式
軛式模板之中央部加工成凹溝狀以組裝塊狀品。其構造依應用要求,凹溝部可以其他模板構成之。此軛式模板構造之優點有:溝部加工容易,溝部寬度可調整之,加工精度良好等;但剛性低是其缺點。
軛式模板之設計注意事項如下:
(1)軛板構部與塊狀部品之嵌合採中間配合或輕配合方式,如采強壓配合將使軛板發生變化。
(2)軛板兼俱塊狀部品之保持功能,為承受塊狀部品之側壓及面壓,必須具有足夠的剛性。還有為使軛板溝部與塊狀部品得到密著組合,其溝部角隅作成逃隙加工,如軛板溝部角隅不能作成逃隙加工,則塊狀部品須作成逃隙加工。
(3)塊狀部品之分割應同時考慮其內部之形狀,基準面必須明確化。為使沖壓加工時不產生變形,亦要注意各個塊狀部品之形狀。
(4)軛板組入許多件塊狀部品時,由於各塊狀部品之加工累積誤差使得節距產生變動,解決對策是中間塊狀部品設計成可調整方式。
(5)塊狀部品采並排組合之模具構造,由於沖切加工時塊狀部品將承受側壓使各塊狀部品間產生間隙或造成塊狀部品之傾斜。此現象是沖壓尺寸不良、沖屑阻塞等沖壓不良之重要原因,因此必須有充分的對策。
(6)軛板內塊狀部品之固定方法,依其大小及形狀有下列五種:以鎖緊螺絲固定、以鍵固定、以形鍵固定、以肩部固定、以上壓件(如導料板)壓緊固定。
3、鑲入式
模板中加工圓形或方形之凹部,將塊狀部品鑲合嵌入於模板中,此種模板稱為鑲入式構造,此構造之加工累積公差少、剛性高,分解及組立時之精度再現性良好。由於具有容易機械加工、加工精度由工作機械決定、最後調整之工程少等優點,鑲入式模板構造已成為精密沖壓模具之主流,但其缺點是需要高精度的孔穴加工機。
連續沖壓模具採用此模板構造時,為使模板具有高剛性要求,乃設計空站。鑲入式模板構造之注意事項如下所述:
(1)嵌入孔穴之加工:模板之嵌入孔穴加工使用立式銑床(或治具銑床)綜合加工機、治具鏜床、治具磨床、線割放電加工機等。嵌入孔穴之加工基準,使用線割放電加工機時,為提高其加工精度乃進行二次或以上之線割加工。
(2)嵌入件之固定方法:嵌入件固定方法之決定因素有不變動其加工的精度、組立及分解之容易性、調整之可能性等。嵌入件之固定方法有下列四種:以螺絲固定、以肩部固定、以趾塊固定、其上部以板件壓緊。母模板之嵌入件固定方法亦有採用壓入配合,此時應避免因加工熱膨脹而產生的鬆弛結果,使用圓形模套嵌入件加工不規則孔穴時應設計回轉防止方法。
(3)嵌入件組立及分解之考量:嵌入件及其孔穴加工精度要求高以進行組立作業。為得到即使有稍微的尺寸誤差亦能於組立時加以調整,宜事先考慮解決對策,嵌入件加工之具體考慮事項有下列五項:設有壓入導入部,以隔片調整嵌入件之壓入狀態及正確位置,嵌入件底面設有壓出用孔穴,以螺絲鎖緊時宜採用同一尺寸之螺絲,以利鎖固及松開,為防止組立方向之失誤,應設計防呆倒角加工。
五、單元化之設計:
1、模具對准單元
模具對准單元亦稱為模具刃件之對合引導裝置。為確實保持上模與下模之對准及縮短其准備時間,依製品精度及生產數量等條件要求,模具對准單元主要有下列五種:
(1)無導引型:模具安裝於沖床時直接進行其刃件之對合作業,不使用引導裝置。
(2)外導引型:此種裝置是最標準的構造,導引裝置裝設於上模座及下模座,不通過各模板,一般稱為模座型。
(3)外導引與內導引並用型(一):此種裝置是連續模具最常使用之構造,沖頭固定板及壓料板間裝設內導引裝置。沖頭與母模之對合利用固定銷及外導引裝置。內導引裝置之另一作用是防止壓料板傾斜及保護細小沖頭。
(4)外導引與內導引並用型(二):此種裝置是高精密度高速連續模具之使用構造,內導引裝置貫穿沖頭固定板、壓料板及母模固定板等等。內導引裝置本身亦有模具刃件對合及保護細小沖頭作用。外導引裝置之主要作用是模具分解及安裝於沖床時能得到滑順目的。
(5)內導引型:此構造不使用外導引裝置,內導引裝置貫穿沖頭固定板、壓料板及母模固定板等等,正確地保持各塊板之位置關系性以保護沖頭。
2、導注及導套單元
模具之導引方式及配件有導注及導套單元之種類有兩種:外導引型(模座型或稱主導引),內導引型(或稱輔助引)。另行配合精密模具之要求,使用外導引與內導引並用型之需求性高。
(1)外導引型:一般上使用於不要求高精密度之模具,大多與模座構成一單元販賣之,主要作用是模具安裝於沖床時之刃件對合,幾乎沒有沖壓加工中之動態精度保持效果。
(2)內導引型:由於模具加工機之進展,最近急速普及。主要作用除了模具安裝於沖床時之刃件對合外,亦有沖壓加工中之動態精度保持效果。
(3)外導引與內導引並用型:一副模具同時使用外導引與內導引裝置。
3、沖頭與母模單元 (圓形)
(1)沖頭單元:圓形沖頭單元依其形狀(肩部型及平直型)長度、維修之方便性,使用沖頭單元宜與壓料板導套單元配合。
(2)母模單元:圓形母模單元亦稱為母模導套單元,其形式有整塊式及分開式,依生產數量、使用壽命及製品或沖屑之處理性,母模單元之組合系列有:使用模板直接加工母模形狀,具有二段斜角之逃隙部,是否要使用背板,不規則母模形狀必須有回轉防止設計。
4、壓料螺栓與彈簧單元
(1)壓料螺栓單元:壓料板螺栓之種類有:外螺絲型,套筒型,內螺絲型。為保持壓料板於指定位置平行狀態,壓料螺栓之停止方法(肩部接觸部位):模座凹穴承受面,沖頭固定板頂面,沖頭背板頂面。
(2)壓料彈簧單元:可動式壓料板壓料彈簧單元可大致分為:單獨使用型,與壓料螺栓並用型
選擇壓料彈簧單元時最好考慮下列要點再決定之:
確保彈簧之自由長度及必要的壓縮量 (壓縮量大之彈簧宜置於壓料板凹穴);
初期的彈簧壓縮量 (預壓縮量)或荷重之調整有無必要;
考量模具組立或維護保養之容易性;
考量與沖頭或壓料螺栓長度之關系;
考量安全性 (防止彈簧斷裂時之飛出)。
5、導引銷單元 (料條送料方向之定位)
(1)導引銷單元:導引銷之主要作用是連續沖壓加工時得到正確的送料節距。沖壓模具用導引單元有間接型 (導引銷單獨使用)及直接型 (導引銷裝設於沖頭內部)兩種形式。
(2)導引銷之組裝方式與沖孔沖頭有相同 (裝設於沖頭固定板)。利用彈簧將其受制於沖頭固定板。
(3)導引銷另外裝設於壓料板之形式,由於要求導引銷突出於壓料板之量達到一定及防止模具上升時之容易帶上被加工材料,壓料板之剛性及導引形式有必要注意之。
(4)導引銷單元有直接型,其裝設於沖頭內,主要用於外形沖切 (下料加工)或引伸工程之切邊加工,其位置定位系利用製品之孔及引伸部內徑。
6、導料單元
(1)外形沖切 (下料加工)或連續沖壓加工時,為使被加工材料之寬度方向受到導引及得到正確的送料節距,乃使用導料單元。
(2)料條寬度方向之導引裝置,導引方式有:固定板導引銷型、可動導引銷型、板隧道導引型 (單塊板)、板導引型 (兩塊構成)、升料銷導引型 (有可動式、固定式及兩者並用之)。
(3)起始停止之導引裝置,其形式有:滑塊式、可動銷式等兩種,主要作用是材料置於模具之最初起始位置定位。
(4)送料停止裝置,可正確地決定出送料節距,主要用於人手送料之場合,其形式有:固定式停止銷、可動式停止銷、邊切停止方式、掛鉤停止機構、自動停止機構。模具人雜志微信 模具行業第一微信平台
(5)側推式導料機構,沖壓加工時材料被壓向一方,可防止材料因料條寬度與導料件寬度差所產生的蛇行現象。
(6)胚料位置定位導料機構,其形式有:固定銷導料型 (利用胚料之外形);固定銷導料型 (利用胚料之孔穴);導料板 (大件部品用);導料板 (一體形);導料板 (分割形)。
7、升料與頂料單元
(1)升料銷單元:其主要作用是進行連續沖壓加工時將料條升至母模上 (位置高度稱為送料高度,並達到順利送料目的,其形式有:升料銷型 (圓形,純粹升料用),是最普通的升料銷單元;升料銷型 (圓形,設有導料銷用孔),升料銷設有導料銷用孔可防止材料承受導引銷之變形及使導引銷確實發生作用;升料及導料銷型,兼俱導料功能,連續模具之導料最常使用此形式升料銷型;升料銷型 (方形)如有需求設有空氣吹孔;升料及導料銷型 (方形)。
(2)頂料單元:自動沖壓加工時必須防止沖切製品或沖屑之跳於母模表面以避免模具損壞及不良沖壓件之產生。
(3)頂出單元:頂出單元之主要作用是每次沖壓加工時將製品或廢料自母模內頂出。頂出單元之裝設場所有二:逆配置型模具時裝設於上模部份;順配置型模具時裝設於下模部份。
8、固定銷單元
固定銷單元之形狀及其尺寸依標准規格需要而設計,使用時之注意事項有:固定銷孔宜為貫穿孔,不能的場合,考慮容易使用螺絲卸除之設計方法;固定銷長度適度最好,不可大於必要的長度;固定銷孔宜有必要的逃離部;置於上模部份之場合,應設計防止落下之機構以防止其掉落;採用一方壓入配合一方滑動配合之場合,滑動側之固定銷孔稍微大於固定銷;固定銷之數量以兩只為原則,盡量選擇相同之尺寸。
9、壓料板單元
壓料板單元之特別重要點是壓料面與母模面有正確的平行度及緩沖壓力要求平衡。
10、失誤檢出單元
以連續模具沖壓加工時,模具必須設計失誤檢出單元以檢出送料節距之變化量是否超過其基準而停止沖床之運轉。失誤檢出單元是裝設於模具內部,依其檢出方法有下列兩種裝設形式:上模內裝設檢出銷之形式,當其偏離料條孔穴時,將與料條相接觸而檢知;下模內裝設檢出銷之形式,當料條之一部與檢出銷接觸而檢知。最近利用接觸方式之檢出方法將有所改變,使用近接開關之事例有增加趨勢。
上模內裝設檢出銷是標準的檢出裝置,由於其於下死點附近檢出,檢出開始至沖床停止有時間偏差,要完全達到失誤防止效果是困難的。裝於下模之檢出裝置,當材料送料動作完成後馬上直接進行檢出,此方法已受到重視。
11、廢料切斷單元
連續沖壓加工時料條 (廢料)將陸續離開模具內,其處理方式有兩種:利用卷料機卷取之;利用模具切斷裝置將其細化。又後者之方式有兩種:利用專用廢料切斷機 (設置於沖壓機械外部);裝設於連續模具最後工程之切斷單元。
12、高度停止塊單元
高度停止塊單元之主要作用是正確地決定上模之下死點位置,其形式有下列兩種:沖壓加工時亦經常接觸之方式;組裝時才接觸,沖壓加工時不接觸之方式。還有,當模搬運、保管時,為防止上模與下模之接觸,最好於上模與下模之間置入隔塊。當精度要求無必要時,其使用標准可採用螺絲調整型。
六、主要模具元件之設計:
1、標准部品及規格
模具用標准規格之選擇方法最好考量下列事項:使用的規格內容不受限制時,最好採用最高層者;原則上採用標准數;模具標准部品無此尺寸時,採用最接近者再進行加工。
2、沖頭之設計
沖頭依其功能可大致分為三大部份:加工材料之刃部先端 (切刃部,其形狀有不規則形、方形、圓形等);與沖頭固定板接觸部 (固定部或柄部,其斷面形狀有不規則形、方形、圓形等);刃部與柄部之連結部份 (中間部)。
沖頭各部份之設計基準分別從切刃部長度、切刃部之研磨方向、沖頭之固定法及柄部之形狀等方面簡述之。
(1)切刃部長度:階段型沖頭之切刃部長度之設計宜考慮加工時不會產生側向彎曲、與壓料板運動部份之間隙應適當。壓料板與沖頭切刃部之關系有引導型及無引導型,切刃部直段長度將有所不同。
(2)切刃部之研磨方向:切刃部之研磨方向有與軸部平行 (上削加工)及與軸部垂直 (穿越加工)等兩種方法,為提高沖頭的耐磨耗性及耐燒著性,宜採用前者。切刃部形狀是凸形狀時可採用穿越加工,凹凸形狀時採用上削加工或穿越加工並用方式。
(3)沖頭之固定法及柄部之形狀:沖頭之柄部大致分為直段型與肩部型兩種,其固定方式之選用因素有製品及模具之精度、沖頭及沖頭固定板之加工機械與加工方法、維護保養之方法等。
(4)柄部之尺寸及精度:沖頭柄部之尺寸及精度將隨沖頭之固定方式而有不同要求。
(5)沖頭長度之調整方法:沖切沖頭之長度因再研磨加工而減短,為與其他工程如 (彎曲、引伸等)之沖頭長度保持平衡及維持沖頭設計長度,有必要調整沖頭之長度。
(6)配合沖壓加工之沖頭設計:為達到大量生產時沖壓製品之品質安全及無不良品之產生,模具方面有必要考慮下列事項:沖頭加工之研磨方向要同一性,表面宜施以拋光處理;為防止沖屑之浮上,沖頭內可裝設頂出銷或加工空氣孔;為減少沖切力,沖孔沖頭施以斜角加工,還有大沖頭附近的細小沖頭宜較短些以減少受到沖擊。
(7)配合加工法之沖頭設計:沖頭之形狀設計與加工困難度有絕對的關系,當其過份接近時沖頭固定板之加工變為困難,此時之沖頭宜加以分割處理 (采組合方式)。
3、沖頭固定板之設計
沖頭固定板之厚度與模具及荷重之大小有關系性,一般上為沖頭長度之30~40%,還有沖頭引導部長度宜高於沖頭直徑之1、5倍
4、導引銷 (沖頭)之設計
導引銷 (沖頭)之引導部直徑與材料導引孔之間隙,其尺寸及突出壓料板之量依材料之厚度而設計,導引銷之先端形狀大致分為兩種:炮彈形、圓錐形 (推拔形)。
(1)炮彈形是最普通之形式,市面上亦有標准部品。
(2)圓錐形有一定的角度,很適合用於小件之高速沖壓,推拔角度之決定因素有沖壓行程、被加工件之材質、導引孔之大小,加工速度等。推拔角度大時較容易修正被加工材料之位置,但推拔部之長度將變長。推拔部與圓筒部連接處宜滑順之。
5、母模之設計
(1)沖切母模之設計
沖切母模之形狀設計應考量之要項有:模具壽命及逃角之形狀、母模之剪角、母模之分割。模具設計大師微信:mujuren
模具壽命及逃角之形狀:此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事項,如設計不正確將會造成沖頭之破損、沖屑之堵塞或浮上、毛邊之發生等沖壓加工不良現象。
母模之剪角:外形沖切時為減低其沖切力,母模可采剪角設計,剪角大時沖切力之減低亦大,但易造成製品之反曲及變形。
母模之分割:母模必須施以成形研磨等精加工,由於其是凹形狀,研磨工具不易進入,故必須加以分割。
(2)彎曲母模之設計
彎曲加工用母模之設計,為防止回彈及過度彎曲等現象之發生,U形彎曲加工用母模之部形狀為雙R與直線部 (斜度為30度)之組合,最好近似R形狀。R部形狀經成形研磨或NC放電加工後應施以拋光處理。
(3)引伸母模之設計
引伸母模角隅部形狀及逃角形狀是非常重要的設計事項,有關角隅部及逃角之形狀及特徵如下:引伸母模R角值大時較易引伸加工,但亦產生引伸產品表面產生皺摺現象,引伸製品側壁厚度大於板厚。引伸厚板件及頂出困難之場合,母模R值要取小,約為板厚之1-2倍,一般上圓筒及方筒引伸母模之大多引伸部作成直段狀,為防止燒著發生、潤滑油油膜之破壞及減少頂出力等目的,直段部下方宜有逃部 (階段形或推拔形)設計。特別是引縮加工之場合,此直段部有必要盡量少。
6、沖頭之側壓對策
沖壓加工時沖頭左右承受均等之荷重是最佳理想 (即側壓為零)狀態,沖頭承受側向壓力時將使上模與下模產生橫方向之偏移,造成模具間隙之部份變大或變小 (間隙不均勻)及無法得到良好精度的沖壓加工。有關沖頭之側壓對策有下列方法:改變加工方向、單側加工 (沖切、彎曲、引伸等)之製品宜采兩排布列方式、沖頭或母模裝設側壓擋塊,切刃之側面設有導引部 (尤其是切斷及分斷加工)。
7、壓料板之設計
壓料板之功能有剝離付著於沖頭之材料及導引細小沖頭之作用,依功能不同其設計內容有很大的不同。壓料板之厚度及選用基準依製品設計有下列兩種:可動式壓料板、固定式壓料板。
壓料板與沖頭之間隙值宜小於模具間隙之半 (尤其是精密連續模具更應遵守此原則),當設計壓料板時依製品的不同而有所變動必須注意下列事項:1、壓料板與沖頭之間隙值及沖頭導引部之長度,2、輔助導柱與壓料板之裝設標准及壓料板之逃部設計,3、可動式壓料板於沖壓加工時為防止傾斜發生之對策,4、固定式導料板與壓料板導引銷孔之尺寸關系,5、固定式壓料板之材料導引部與被加工材料寬度之關系。
8、背壓板之設計
沖壓加工時主要作用件 (沖頭、壓料板、母模)之後方將承受面壓,當沖壓力高於面壓力時宜採用背壓板 (特別是沖頭及母模模套之背面)背壓板之使用方式有局部使用與全面使用兩種形式。
;F. 模具導柱和導套之間的配合間隙是多少
導柱導套配合間隙及形位公差的確定方法。
在具體設計導柱導套時其思路和方法步驟如下:
1、根據工件形狀,排料方式及壓機的情況首先確定導柱的布置方式;
2、根據沖裁間隙的變化量,分配各部分公差,一般凸、凹模製造公差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變化量,導柱彎曲撓度為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變化量,導柱導套配合間隙對沖裁間隙的改變數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變化量;
3、依據允許的導柱彎曲撓度及沖裁時的側向力大小確定導柱的尺寸(主要是沖切不封閉的製件時);
4、依據分配的配合間隙對沖裁間隙的改變數及導柱導套的布置形式確定導柱導套的最大配合間隙;
5、依據導柱導套的最大配合間隙及導柱導套的加工公差確定導柱導套的最小配合間隙;
6、依據導柱導套的最小配合間隙確定導柱導套的形位公差。
為了保證凸凹模的精確配合間隙,一般T在0.3-0.5mm時,內導柱公差-0.01至-0.015,內導套公差0至-0.005。T在0.1-0.3mm時,內導柱公差0至-0.002,內導套公差0.003至0.005。以以上為薄料選用原則。外導組件,以滾珠導柱組件,當然是買標准件,過盈量在0.01-0.02mm
G. 如何使模具注塑分段合理
在當前日益競爭劇烈的商業社會中,如何提高生產效率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塑料注射成型機主要是用於塑料的成型加工,塑料顆粒在注射機的料筒內加熱融化至流動狀態,然後以很高的壓力和較快的速度注入模具內,並保壓一段時間,經冷卻凝固而成型為製品。一般一台普通注塑周期指從合模開始到下一次合模為止。 合模一般分為三段:快速合模、低壓模保及高壓鎖模。通過設計再生合模油路,以爭取更高的合模速度。在模具不受高沖擊的大前提下,適宜採用最低且能使製品不產生毛邊的鎖模力,可縮短高壓鎖模段所需的時間。而且,模具、注塑機的拉桿、肘節及模板亦會因採用低的鎖模力而延長壽命。如果某模具使用80t的鎖模力就足夠的話,便不需要用81t的鎖模力,盡管你的注塑機具備更高的鎖模力。 注射一般在高壓鎖模完成後開始,通常亦分為多段,客戶根據製品需要任意設定段數。注射進熔融塑料填充模腔。當模腔填滿,壓力驟升,故注射的末端亦稱為擠壓段(packing phase)。如控制不合適的時候,成品就會產生毛邊。在製品不產生氣泡或不因燒焦塑料而產生黑點等情況下,可使用最高的注射速度,能縮短「注射時間」,同時使用最低的注射壓力能相應地降低所需的鎖模力(脹模力),另外使用最低的料筒溫度則能縮短「冷卻時間」。保壓在注射完成後開始。同時冷卻從模腔填充滿後也開始的,亦即是從保壓開始。保壓的作用是一是將熔融的料不斷地補入模腔,供製品冷卻凝固時收縮之,防止發生充料不足等現象;二是使塑料緊貼模腔壁以獲得精確的外形。當冷流道凝固後,再保壓已沒有意義,保壓便可終止。保壓可分為多段,每段的保壓壓力不同(一般是逐段遞減),以時間劃分,總的保壓時間是由稱成品的重量或從成品沒有凹痕而定出來的。從短的保壓時間開始調整,每注塑一次都增加一點保壓時間,直至成品重量不再增加或產生凹痕可接受時,保壓時間便不用再增加。注塑機上所置的「冷卻時間」參數是一般從保壓完成到開模的一段時間,但冷卻是在模腔填滿塑料後便已開始。「冷卻時間」的目的是使成品繼續冷卻固化,到頂出時已不會因頂出而變形,嚴格的說:「冷卻時間」昌從試驗得出來的。另外模具本身也是個熱交換器,模具經冷水道不斷將熔融的熱量帶走,設計得宜的模具能提高熱交換的效率。而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冰水冷卻能縮短「冷卻時間」。開模一般分為三段:開模一慢、開模快速及開模二慢。在不撕裂製品及不產生大的開模響聲的情況下,盡量採用最高速開模。為了實現在調整開模下停模位置精確,可用剎車閥或閉環控制。在頂出力不大的注塑機上,可採用氣動頂出,這比油壓頂出的速度快,另外電動頂出又比氣動頂出快。還有模具可設計成由開模動作帶動頂出,而不採用注塑機上的頂出裝置,但此方法只能頂出一次,這是最簡單的邊開模邊頂出的方法。採用獨立的油路、氣路或電路控制,可以實現多次頂出的邊開模邊頂出功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塑機配備快速檢測系統。分析出一次頂出後製品是否全部掉落。在不全部掉落時才自動進行第二次頂出。故上例99%的周期都只頂出一次,節省了平均周期時間。有些成品的多次頂出可採用注塑機的振動頂出。頂針不用每次全退,以縮短多次頂出的時間。最後一次頂退可與合模同時開始。由於頂針的行程比模板短,因此頂針總會全退後才鎖模。注塑機空運行時間一般都只是計算出來的理論時間,忽略了模板的加速及減速,當然亦沒有計算移動模具的質量,比起實際的開合模時間要短。根據Euromap的標准空運行時間是模板開合所需的時間,而開合的行程則定為四柱空間的0.7倍。在最短的周期里,只有開合模時間(空運行時間)及注射時間與注塑機的設計有關。最短的周期時間由合模、注射、保壓、冷卻及開模所需時間構成。如圖1所示,加料在「冷卻時間」及開合模、甚至在保壓時同時進行。多次頂出在開模時同時進行。由於開模時不能注塑,案例最多有三個動作同時進行,每個動作有獨立的驅動。可能是三個都是油路(如三個油泵)三個都是電路(電動注塑機)或油路、氣路及電路的組合。薄壁注塑一般定義為壁厚0.5mm以下,或流程/壁厚比在300以上的注塑。為了避免熔融塑在未充填滿模腔時已凝固,通常都是採用蓄能器輔助的調整(及高加速減速)注射。油泵在「冷卻時間」充填蓄能器,也可用小油泵在注射及保壓以外的時間里充填。薄壁注重塑如不需要保壓時間及「冷卻時間」,則最短的周期變成如圖2所示,其中空運行時間便是決定整個周期時間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