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模具製造中常用有哪些熱處理工藝
根據模具的工作條件,模具可分為冷作模具和熱作模具兩類,其熱處理工藝略有不同。
1、冷作模具:需要高硬度、高耐磨性,一定的韌性,故此類模具鋼往往含碳量高,因此,需要鍛後的預先熱處理和機械加工後的最終熱處理,通常的熱處理工藝為:球化退火,淬火+低溫回火,有時也需要化學熱處理,比如滲碳、滲氮、碳氮共滲等,也有進行表面淬火的,也有去應力退火的,個別的精密模具也需要穩定化回火或補充回火。
2、熱作模具:由於加工對象往往是加熱到奧氏體狀態的鋼,需要一定的硬度和高的耐磨性,由於鍛造的緣故,需要高的沖擊韌性,故此,此類鋼往往是中碳鋼和中碳合金鋼,需要的熱處理工藝常用的是調質處理工藝或淬火+高溫回火,有時也需要球化退火。
② 模具熱處理工藝是怎樣的
我們知道,模具在熱處理過程中,應特別注意保護型腔表面,防止表面氧化、侵蝕、脫碳或增碳。如果表面碳量過高,則會使殘余奧氏體增多,難以或根本無法拋光。淬火冷卻時,應採用較緩和的冷卻介質,以免變形和淬裂。可採用延遲冷卻淬火或熱浴淬火或空冷。採用易切削預硬鋼,可免除淬火而發生變形;採用馬氏體時效鋼或優質低合金時效鋼,可使時效變形率控制在0.05%以內;在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間及在高精加工之前進行去應力處理,可清除因加工殘余應力導致的變形;採用合理的熱處理工藝,使模具鋼獲得穩定的組織,可避免因組織轉變引起的變形;採用熱脹系數小的鋼材,可減小熱脹冷縮引起的變形。模具回火應充分,回火溫度應高於工作溫度,以免在工作時模具繼續發生回火轉變,因而在模腔表面出現組織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