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司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管理辦法
加強公司各環節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的管理,保證工模夾具、檢具的正常使用,確保生產順利有序進行,防止工模具等亂投、隨便處置及遺失等引起的資金浪費,特製定本管理辦法。
二、范圍
適用於銷售開發公司、製造部、質管部、金工車間各環節投制、使用的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的管理。
三、職責
1、開發科負責全新開發的成套工裝、模具、夾具、檢具或派生產品所需的零星散件的投制及驗收。
2、製造部負責所有工裝、模具、夾具的使用、標識、保管、台帳登記及盤存工作(包括外單位投制的本公司使用的`工模夾具,下同)。
3、質管部負責所有檢具的使用、標識、保管、台帳登記及盤存工作(包括外單位投制的本公司使用的檢具,下同)。
4、金工車間負責嚴格按照圖紙要求製作工裝、模具、夾具、檢具及零星件,未經設計者允許不得隨意更改圖紙。
5、財務科負責對本單位投制的價值在1000元以上的工裝、模具、夾具、檢具建立台帳帳簿進行管理,對外單位投制的所有工模夾具、檢具建立帳簿進行管理。
四、程序
(一)、台帳建立
1、製造部、質管部分別對所有工裝、模具、夾具及檢具建立台帳,台帳具體內容包括產品名稱、代號、價值、付數、設計人、共用標識、投入使用日期、損壞報廢日期、使用期限,對新製作的工裝、模具、夾具、檢具應及時上帳,並將更新台帳發送到網上,便於各部門查閱及了解。前期台帳的完善工作於三月十五日前完成。
2、財務科根據製造部、質管部完善的台帳,建立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的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的初始台帳帳簿。本項工作於三月二十日前完成。新增工裝、模具、夾具、檢具根據金工車間出具的「移交清單」上帳。
(二)、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的標識
製造部、質管部負責分別對所有工裝、模具、夾具、檢具進行掛牌標識,標識牌上註明產品名稱、代號、投入使用日期。
(三)、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的投制
1、開發科根據製造部、質管部網上發布的台帳信息,綜合考慮現有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的代用性,負責投制全新開發的成套工裝、模具、夾檢具或派生產品所需的零星散件,全新開發的工模具等的投制須經總經理簽批。
2、製造部、質管部負責正常生產過程中更換的零星散件及成套的工裝、模具、夾具、量具(備份或損壞等原因需新投)的投制。製造部投制時技術科長根據現有工模夾具進行綜合平衡,本著節約原則,經主管部長簽批後方能投制;檢具投制時先由質管部檢具管理員綜合平衡,主管部長簽批後方可投制。
(四)、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的移交及驗收
1、工裝、模具、夾具、檢具製作完畢後,金工車間出具移交清單一式三聯,其中一聯交使用部門作台帳登記依據,一聯交財務部財務科作台帳登記依據,另一聯金工車間留底。清單內容包括產品名稱、代號、數量、金額、完工日期、技術狀態確認(開發科確認)、使用部門領用(製造部或質管部簽字確認)、財務部金工價格管理員員簽字確認。
2、新作模具的驗證:原則上由技術部門和製造部門相關人員在試模現場驗證,特殊情況也可由金工車間提供合格的試模樣件;工裝及檢具的驗證:金工車間務必提供其檢測數據合格單,按樣件調試的檢具或工裝,其狀態必須經開發科或質管部相關技術人員確認。
3、新製作的工模、夾具等務必確保使用部門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其生產數量達到20000件,如沒達到規定生產數量之前,新製作的工模夾具返修費用由金工車間承擔。
(五)、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的使用保管
1、製造部負責對本部門使用的工裝、模具、夾具進行日常維護、保養、檢測,對損壞嚴重的送金工維修。(詳見製造部《工模具使用和易損件管理辦法》)
2、質管部負責對各部門使用的檢具進行定期檢測和校驗,製造部工藝員、開發科技術員定期參與工裝、檢具的校驗。
3、對於長時間不用的工裝、模具、夾具、檢具標識清楚並分類保存在專門的場所,定期清理及維護。
(六)、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的帳務核對、盤存及報廢處理
1、每季度製造部、質管部與財務科進行一次帳務核對。
2、每半年進行一次盤點,年終進行總盤點,工裝、模具、夾具由製造部牽頭,檢具由質管部牽頭,開發科參加,財務部監盤,要求帳帳相符、帳實相符。若出現帳帳不符、帳實不符,按公司資產管理制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
3、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的報廢(價值在1000元以上),由責任部門提出申請,經開發科確認,報財務部批准後方可報廢,並據以下帳。報廢後的工裝等報綜合科測算材料成本後移交金工車間統一處理,以便對其中有用部分(上下模板等)進行再次利用。
5、負責編制工模夾具使用壽命分析表。根據台帳記載,每半年編制一次工模夾具使用情況分析表,分析使用周期、使用壽命、每件產品攤銷額,報綜合科存查,用於產品的報價及成本控制和分析。
(七)、工裝、模具、夾具、檢具等使用壽命分析
製造部、質管部負責編制工裝、模具、夾具、檢具使用壽命分析表。根據台帳記載及盤存結果,每半年編制一次工模夾檢具使用情況分析表(特殊情況),分析使用周期、使用壽命、每件產品攤銷額,經財務科審核後報綜合科存查,用於產品的報價及成本控制和分析。
五、本辦法從二00四年二月一日起執行。
『貳』 設備模具計入什麼科目
設備模具計入「固定資產」科目。
詳細解釋如下:
1. 設備模具的定義與特性:
設備模具通常指的是為了製造特定產品所使用的一種工具或模型。它具有較高的價值,能夠長期使用,並在使用過程中逐漸轉移其價值。由於其性質和使用價值,設備模具應當作為企業的一種重要資產進行管理。
2. 會計科目的選擇原則:
在會計實務中,對於高價值、長期使用的資產,一般選擇將其計入固定資產科目。固定資產是指企業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因此,基於設備模具的特性與價值,它應當被歸類為固定資產。
3. 設備模具計入的「固定資產」科目:
當企業購買或自製設備模具時,應將其成本記錄在固定資產科目中。這樣做可以清晰地反映企業的資產狀況,有助於進行資產管理、折舊計提以及成本核算等活動。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上,設備模具作為固定資產的一部分,將與其他固定資產一起列示。
總之,設備模具應計入「固定資產」科目,以准確反映企業的資產狀況,便於進行資產管理及相關的會計核算工作。
『叄』 模具算什麼資產科目
模具一般被歸類為固定資產科目。
模具是一種工具,主要用於成型生產中的各種產品,如注塑、壓鑄等。由於其價值較高、使用壽命較長,並且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保持較長時間的使用價值,因此模具通常被企業視為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固定資產是企業長期使用的、價值較高的資產,通常包括土地、建築物、機器設備、運輸工具等。模具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具有長期使用的特點,因此歸類於固定資產科目是合理的。
模具的資產屬性表現在其能夠在多次生產過程中重復使用,且價值不會因為單次使用而完全消耗。相反,即使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和磨損,模具仍然具有一定的價值,可以通過維修和保養來延長其使用壽命。因此,模具作為企業的重要資產之一,需要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核算。在企業的財務體系中,模具的購置、使用、維護等都需要進行規范的會計處理,以確保企業的資產得到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
將模具歸類為固定資產科目有助於企業對其進行合理的價值計量和財務管理。通過對模具進行定期折舊、維護等會計處理,企業可以更加准確地反映模具的實際價值和使用狀況,從而為企業決策提供更加准確的數據支持。此外,對於模具的采購、使用和管理,企業還需要建立相應的制度和流程,以確保模具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總之,模具屬於固定資產科目,對其進行合理的財務管理和核算有助於企業實現資產的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