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型芯型腔代號
CAV和COR。型芯、型腔,亦稱凸、凹模,動、定模,前、後模,或公、母模,是模具中成型塑件內、外表面的關鍵零件,他們的質量直接影響了零件質量和模具壽命,一般型芯的型腔是前模,型芯是後模,縮寫為CAV和COR。
型芯和型腔常規是出現在砂鑄工藝,在無法直接拔模直接成型的部位,需要型芯;型腔是砂型完成後,是砂型與砂芯組合出來的空隙,包括鑄件型腔和澆注系統型腔兩部分,這些型腔在澆注後被熔化的金屬液填充成型,冷卻後打磨成型,就是鑄件成品。
2. 注塑模具的26個零件名稱是什麼
1、凹模(型腔):成形塑件的表面的凹狀零件。
2、凹模板(型腔板):板狀零件,其上有面形塑件表面的凹狀輪廓。置於定模部分稱作定模型腔板。置於動模部分稱作動模型腔板。
3、型芯:成形塑件內表面的凸狀零件。
4、側型芯:成形塑件側孔,側凹或側凸台的零件,可手動或隨滑塊在模內作抽拔和復位運動的型芯。
5、鑲件:凹模或型芯有容易損壞或難以整體加工的部位時,與主體件分開製造,並嵌入主體的局部成形零件。
6、活動鑲件:根據工藝和結構的要求,須隨塑件一起出模,才能與塑件分離的成形零件。
7、拼塊:用以拼合成凹模或型芯的若干個分別製造的成形零件,可以分別稱凹模拼塊,型芯拼塊。
8、螺紋型芯:成形塑件內螺紋的成形零件,可以是活動的螺紋型芯(取出模外)或在模內作旋轉動動的螺紋型芯。
9、螺紋型環:成形塑件外螺紋的成形零件,可以是活動的螺紋型環(整體的或拼合)或在模內作旋轉運動的螺紋型環。
10、導柱:與安裝在另一半的模具上的導套(或孔)相配合,用以保證動模具開合模運動導向精度的圓柱形零件。有帶頭導柱和帶肩導柱兩種。
11、推板導柱:與推板導套(或孔)呈滑配合,用於脫模機構運動導向的圓柱形兩種。
12、導套:與安裝在另一半模具上的導柱相配合,用以保證動模與定模的相對位置,保證模具開合模運動導向精度的圓套形零件。有直導套和帶頭導套兩種。
13、推桿:直接推出塑件或澆注系統凝料的桿件,有圓柱頭推桿、帶肩推桿和扁頭推桿等。圓柱頭推桿可用來推頂推頂板,亦稱預桿。
14、推管:直接推出塑件的管狀零件。
15、推件板:直接推出塑件的板狀零件。
16、推件環:局部或整體推出塑件的環狀或盤形零件。
17、推桿固定板:固定推出和復位零件以及推板導套的板狀零件。
18、推桿:支承推出和復位零件,直接傳遞機床推出力的板件。
19、連接推桿:連接推件板與推板固定板,傳遞推力的桿件。
20、拉料桿:設置在主流道的正對面,頭部形狀特殊,能夠拉出主流道凝料的桿件,頭部形狀有Z形,球頭形,倒錐形,菌形及圓錐頭形等。
21、推流道板:隨著開模運動,推出澆注系統凝料的板件。亦稱推料板。
22、推扳導套:固定於推板上,與推板導柱呈滑配合,用於脫模機構運動導向的圓套形零件。
23、澆口:直接與注射機噴嘴接觸,帶有主流道通道的襯套零件。
24、澆口鑲塊:為提高澆口的使用壽命,而對澆口採用可更換的耐磨金屬鑲件。
25、流道板:為開設分流道而專門設置的板件,可分為熱流道板和溫流道板。
26、二級噴嘴:由熱流道板(柱)向型腔直接或間接提供進料通道的噴嘴。
3. 模具的型心與型腔怎麼區分
模具的型心與型腔區分方法是:
1、根據形狀形態來區分
直接觀察模具的凹凸狀。一般情況下形狀為凹下去的就是型腔,一般凸起的就是型心。
2、根據組成結構來區分
型腔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工作零件,按其結構可分為整體式和組合式兩類。
型芯是鑄造時用以形成鑄件內部結構,常由原砂和粘結劑(水玻璃、樹脂等)配成的芯砂,在心中手工或機器製成。
型腔和型心是模具的產品成型部分,型腔和型心分別固定裝配在A0和B0,合模後型心和型腔中間的部分注塑生成產品。
(3)注射成型模具中的型芯屬於什麼擴展閱讀
模具型腔按其結構可分為整體式和組合式兩類。
1、整體式
這類型腔由一整塊金屬材料加工而成,如右圖所示。特點是結構簡單、強度大、剛性好,不易變形,塑件無拼縫痕跡,適用於形狀簡單的中小型塑件。
2、組合式
當塑件外形較復雜時,常採用組合式型腔以改善加工工藝性,減少熱處理變形,節省優質鋼材。組合式型腔的結構形式較多。
對於大型復雜模具,將四側壁與底部分別加工、熱處理、研磨、拋光後壓入模套,四壁以鎖扣形式聯接,為使內側接縫緊密,其聯接處外側應留0.3~0.4mm間隙,在四角嵌入件的圓角半徑R應大於模套圓角半徑r。
整體嵌入式,常用於多腔模或外形較復雜的塑件,如塑料齒輪等,整體鑲塊常用冷擠、電鑄或機械加工等方法加工,然後嵌入,它不僅便於加工,且可節省優質鋼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型腔
網路-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