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避免鑄造出現的氣孔
避免鑄造出現氣孔的措施有:
1、控制金屬液的含氣量,熔煉金屬時,要盡量減少氣體元素溶入金屬液中,主要取決於所用原材料,合理的熔煉操作和合適的熔煉設備。
2、減少砂型(芯)在澆注時的發氣量。
3、採用一定的措施使澆注時產生的氣體容易從砂型中排出。如保證砂型有必須的透氣性,多扎出氣孔,使用薄壁或空心和中間填焦炭的砂芯,避免大平面在水平澆注位置,設置出氣口,適當的提高澆注溫度和注意引氣等。
4、提高氣體進入金屬液的阻力。例如保證直澆道有所需的高度和金屬液在型內的上升速度,在砂芯(型)表面實用塗料以減小砂型(芯)表面孔隙等。
5、澆築時保證受熱均勻。例如呋喃樹脂粘結劑鑄型,對澆注溫度很敏感,小於1350度不會出現熱皮下氣孔,型腔各部分受熱程度不同也會在熱區產生熱皮下氣孔,所以澆注系統應將金屬液分散引入型腔,使其熱場均勻,縮短充型金屬液流動距離,不使型腔局部受熱過劇而使呋喃樹脂分解。
(1)鑄造模具上的排氣塞公差是多少擴展閱讀
一、侵入性氣孔這種氣孔的數量較少,尺寸較大,多產生在鑄件外表面某些部位,呈梨形或圓球形。主要是由於鑄型或砂芯產生的氣體侵入金屬液的未能逸出而造成。
防止措施:
(1)減少發氣量:控制型砂或芯砂中發氣物質的含量,濕型砂的含水量不能過高,造型與修模時脫模劑和水用量不宜過多。砂芯要保證烘乾,烘乾後的砂芯不宜存放太長時間,隔天使用的砂芯在使用前要回爐烘乾,以防砂芯吸潮,不使用受潮、生銹的冷鐵和芯撐等。
(2)改善型砂的透氣性,選擇合適的型空緊實度,合理安排出氣眼位置以利排氣,確保砂芯通氣孔道暢通。
(3)適當提高澆注溫度,開排氣孔和排氣冒口等,以利於侵入金屬液的氣體上浮排出。
二、析出性氣孔這種氣孔多而分散,一般位於鑄件表面往往同批澆注的鑄件大部分都發現有。這種氣孔主要是由於在熔煉過程中,金屬液吸收的氣體在凝固前未能全部析出,便在鑄件中形成許多分散的小氣孔。
防止措施:
(1)採用潔凈乾燥的爐料,限制含氣量較多的爐料使用。
(2)確保「三干」:即出鐵槽、出鐵口、過橋要徹底烘乾。
(3)澆包要烘乾,使用前最好用鐵液燙過,包中有鐵液,一定要在鐵液表面放覆蓋劑。
(4)各種添加劑(球化劑、孕育劑、覆蓋劑)一不定期要保持乾燥,濕度高的時候,要烘乾後才能使用。
B. 各位師傅,我想請教下一鑄造 用排氣塞的加工工藝,具體都用到哪些設備。如能告知不勝感激。
排氣塞可以直接買成品,專門有生產廠家,一般為鋼制或銅質的,自己製作成本太高了,買成品吧,據我了解是成型後銑出來的,建議買成品,規格可以定製
C. 鑄造模具作業指導書
一、崗位要求
1.1、由鑄造工對需要進行准備的模具進行模具准備作業。
1.2、鑄造工負責檢查模具准備後的表面狀態。
1.3、鑄造工對模具准備工序中的各項參數進行檢查確認。
1.4、鑄造工對澆注的首件產品進行表面質量檢查確認。
二、模具准備作業
2.1、檢查模具狀態,確認模具是否可以正常工作(活塊齊全、油缸等附件、模腔無損壞等)。
2.2、確認模具可正常使用後,分別將上下模模具型腔面朝上放到吹砂機托盤上進行吹砂處理。將金屬型表面油跡、銹跡、粘鋁和舊塗料等清理干凈檢查排氣道與排氣塞是否有堵鋁,有則清理,如需要修理則進行修理。
2.3、將金屬型表面油跡、銹跡、粘鋁和舊塗料等用噴砂或手工方法清理干凈,不得有塗料等殘留。
2.4、如果模具上有批次號鑲塊,檢查是否需要按月份更換批次號銷。
2.5、噴砂介質為白剛玉與玻璃丸混合物,噴砂壓力為(0.5-0.6)Mpa。模具吹砂時在芯頭處放置木質芯頭塊,防止芯頭間隙變大。
2.6、清除金屬型配合面、分型面和排氣槽中多餘的塗料,檢查通氣塞保證平整且2/3以上暢通。
2.7、噴塗料。
2.7.1、按規定配置相應牌號的塗料。
2.7.2、用壓縮空氣進行塗料噴塗,噴塗前必須將塗料攪拌均勻,直角噴塗,與模具距離大概200-300mm左右,從鑄型根部向外噴塗為好,模具溫度在200℃以上時應快速噴塗整個模具,凡凸台、臍子等熱節部位塗料層應薄一些,轉接圓角處應適當減薄,而要求冷卻緩慢的部位應厚一些。
2.7.3、模具噴塗完成後為提高粘附強度應進行燒結處理,先小火燒3-5分鍾,然後大火燒至鑄造溫度。
2.7.4、每月要使用絲錐將損傷的螺紋進行修理
D. 鋁合金澆注金屬模具高溫沖蝕起坑後該怎麼處理
應該選擇耐高溫的耐熱模具鋼材料製作,一般就不會發生沖蝕現象。普通的鋼材用不了多長時間,加工不了多少產品,模具表面就會出現沖蝕現象。當初製作一套壓鑄模具,模具里有3Cr2W8V,有45#鋼。當模具生產了一段時間,3Cr2W8V的鑲件沒事,45#鋼的表面就出現了龜裂的現象。
現在,模具出現了沖蝕坑,只能採用打磨的方法進行修補。如果坑比較深,打磨的話,可能尺寸會超差,那麼,就只能進行補焊,然後再打磨平。實在不行的話,就只能進行更換燒蝕嚴重的部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