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通過模具的簡圖判斷是沖孔模,落料模還是復合模急啊
沖孔模判定方法是:下模板刀口周邊有定位針或定位塊,將呸料方入定位塊內,沖壓加工後,取出呸料,此呸料是所需的零件產品,此模可定性位沖孔模。
落料模判定方法是:下模板刀口周邊有握信定位針或定位塊,將呸料方入定位塊內,沖壓加工後,取出呸料,此呸料是邊角料,從孔內掉下去的為所需的零件產品,此模哪謹可定性位落料模。
復合模判定方法是:模板刀口在上模部分,上模刀口模板上面裝一件公夾板,公夾板內裝有沖針,沖針伸入到上模刀口內,上模刀口內裝有一件浮動內脫,內脫背後有李皮基頂針、彈簧此類零件;下模部分有一件活動的脫板,脫板下裝有彈簧,在往下裝有一件公夾板,公夾板內裝有沖頭,沖頭伸入到脫板內,沖頭內有孔,與上模部分的沖針相對應,沖頭內的孔與下模座相通,並下模座相通孔大於沖頭內的孔,此模可定性位復合模。
Ⅱ 急!!高分懸賞!!關於沖壓工藝學中的復合模
復合模指在壓力機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同時完成幾道工序的模具。沖裁復合模在結構上的主要特徵是有一個工作部分外形為落料凸模內形是沖孔凹模的凸凹模。按照復合模中落料凹模的安裝位置不同,可分為倒裝式復合模和正裝式復合模兩種。
1.倒裝式復合模
如圖左為倒裝式復合模。凸凹模18裝在下模,落料凹模17和沖孔凸模14、16裝在上模。倒裝式復合模通常採用剛性頂件裝置把卡在凹模中的沖件推下,剛性頂件裝置由打桿12、頂板11、連接推桿10和頂件塊9組成。沖孔廢料直接由沖孔凸模從凸凹模內孔推下,無頂件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板料的定位靠導料銷22和彈簧彈頂的活動擋料銷5來完成。非工作行程時,擋料銷5由彈簧3頂起,可供定位;工作時,擋料銷被壓下,上端面與板料平。由於採用彈簧彈頂擋料裝置,所以在凹模上不必鑽相應的讓位孔。
適用:這種結構一般適用於沖裁較硬的或厚度大於0.3mm的板料。如果在上模內設置彈性元件,就可以用於沖制材質較軟的或板料厚度小於0.3mm,且平直度要求較高的沖裁件。
1-下模座2-導柱3、20-彈簧4-卸料板5-活動擋料銷6-導套7-上模座8-凸模固定板9-頂件塊10-連接推桿11-頂板12-打桿13-模柄14、16-沖孔凸模15-墊板17-落料凹模18-凸凹模19-固定板21-卸料螺釘22-導料銷
2.正裝式復合模
圖右為正裝式落料沖孔復合模,凸凹模6在上模,落料凹模8和沖孔凸模11在下模。
工作時,板料以導料銷13和擋料銷12定位。上模下行,凸凹模外形和凹模8進行落料,同時,沖孔凸模與凸凹模內孔進行沖孔。卡在凹模中的沖件由頂件裝置頂出凹模面,卡在凸凹模內的沖孔廢料由推件裝置推出。凸凹模孔內不積存廢料,脹力小,不易破裂。但沖孔廢料落在下模工作面上,清除廢料麻煩。邊料由彈壓卸料裝置卸下。若採用固定擋料銷和導料銷,需在卸料板上鑽出相應的讓位孔。
從上述工作過程可以看出,正裝式復合模工作時,板料是在壓緊的狀態下分離,沖出的沖件平直度較高。但由於彈頂器和彈壓卸料裝置的作用,分離後的沖件容易被嵌入邊料中。
1-打桿2-模柄3-頂板4-頂桿5-卸料螺釘6-凸凹模7-卸料板8-落料凹模9-頂件塊10-帶肩頂桿11-沖孔凸模12-擋料銷13-導料銷
復合模的特點:生產率高,沖裁件的內孔與外緣的相對位置精度高,板料的定位精度要求比級進模低,沖模的輪廓尺寸較小。但復合模結構復雜,製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復合模主要用於生產批量大、位置精度要求高的沖裁件。
動畫已經發到你郵箱。
Ⅲ 模具圖紙怎麼看的
1、第一步就是要會看三視圖,所有的制圖的基礎都是基於三視圖。不論簡單還是繁雜,循序漸進,先找模具對照著圖紙找規律,頭腦里要有空間想像力,能根據圖紙的二維圖想像出三維立體的模具,看的時間長了,就能提高識圖的能力了。
2、無論怎麼繁雜的圖紙,都得遵循三視圖的原理。弄懂了基本原理,再看繁雜的圖紙也就簡單了,所以,看圖紙要從簡單地圖紙學起,一步一步,由簡到繁,積累經驗。
3、常規圖紙分為主視圖、俯視圖、側視圖和一些常規符號以及技術要求。模具種類繁復、用途不同、結構復雜。
4、常見模具圖紙代號:G磨、TAN切點 、PG光學曲線磨、THR穿孔、JG坐標磨、BOTT底面、W/C,W線割、TOP頂面、E,EDM放電、SYM對稱、L車、T厚度、INT交點、CB沉孔、C倒角、CLEAR間隙。
圖紙是標有尺寸、方位及技術參數等施工所需細節和業主希望修建的工程實物的圖示表達。它包含兩層意思,作為包括在合同內的工作的圖紙;由業主(或其代表)根據合同簽發的增加和修改的圖紙。1999年出版的《合同範本》中的圖紙定義不包括承包商提供的圖紙。
三視圖關系:
1、位置關系:
這兩條軸把三個視圖加以定位:主視圖在圖紙的左上方左視圖在主視圖的右方俯視圖在主視圖的下方主視圖與俯視圖長應對正(簡稱長對正) 主視圖與左視圖高度保持平齊 (簡稱高平齊)左視圖與俯視圖寬度應相等(簡稱寬相等)若不按上述順序放置,則應註明三個視圖名稱
2、尺寸關系:
首先明確一下,物體的三視圖和物體上、下、左、右、前、後六個方位的對應關系。主視圖的輪廓線表示上、下、左、右、四個方位;左視圖的輪廓線表示上、下、前、後四個方位;俯視圖的輪廓線表示前、後、左、右四個方位。規定左右為長,上下為高,前後為寬。
Ⅳ 沖壓模具總裝配圖的繪制技巧有哪些
沖壓模具總裝配圖包括主視圖、俯視圖、所加工的工件圖、標題欄、明細表、技術要求等,有落料工序的模具還包括排樣圖等。
1、視圖模具結構主要釆用主視圖和俯視圖來表示,若不能表達清楚時,需要增加側視圖和局部剖視圖。主視圖是沿模具中心線的剖視圖,基本上能清楚地表示模具總體結構。為了減少局部剖視圖,沖壓模具還常常將剖面線未經過的部分,旋轉或平移到剖視圖上,如螺釘、銷釘、推桿、頂桿等。在不影響表達清晰的前提下,為減少局部剖視,還常常採用階梯剖的方式來表示更多的模具結構細節。
俯視圖包括下模俯視圖和上模俯視圖。下模俯視圖是將上模移去後的投影圖,能清晰址表達下模裝設的工作零件的輪廓,定位零件的布置及其與工件之間的關系a,結構零件的結構和布置等。上模俯視圖是沖壓模具從頂部向下的投影圖,能表達上模座及模柄的外形結構、螺釘銷釘的布置,通常還採用虛線表示工藝零件的外形。如果模具左右對稱,且結構較簡單,上模俯視圖、下模俯視圖各畫一半,左半邊畫下模俯視圖,右半邊畫上模俯視圖,再拼接在一起,布置在主視圖下方。模具圖中應標注所有零件的編號。標注時,零件號按順時針方向依次增大,且保證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對齊,即「橫平豎直」。模具圖中還應標注模具長度、寬度、高度(合模位置)方向的外形尺寸。
2、工件圖和排樣圖工件圖是沖壓件的圖形。工件圖布置在總圖的右上角,若圖面位置不夠,可另立一頁。工件圖的尺寸應標注公差,繪圖比例與模具圖相同。工件圖的方向應與沖壓方向一致,也就是工件在模具圖中的位置一致。工件圖的下方應列出工件材質,圖中未標注料厚時,還應指明料厚大小。有落料工序的模具,還應畫出排樣圖。排樣圖一般也布置在總圖的右上角,排樣圖的比例與模具圖相同,方向與送料方向一致。排樣圖中應該標岀條料寬度及其負偏差,落料件外形及其主要尺寸,落料件之間的搭邊值,落料件與條料側邊之間的搭邊值,送料步距等內容。在模具視圖中,工件及條料的輪廓用雙點畫線表示,實心的斷面塗紅。
3、標題欄和明細表標題欄和明細表一般布置在總裝配圖的右下角,若圖面位置不夠時,可另立一頁。標題欄和明細表的繪制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在學習階段繪制的模具圖,也可以採用學慣用標題欄和明細表。
明細表中的內容根據總裝配圖填寫。「熱處理」是指零件的熱處理硬度要求,特殊的熱處理方式(如滲碳等)也應標出。在「代(圖)號」欄中,如果是標准件,需標出其標准代號;如果是非標准件,需標出所設計的模具零件的圖號。在確定圖號時,各生產企業均有相關規定,學習階段對圖號的要求不作硬性規定。在「規格」欄中,應該根據相關標準的要求,標注出所選標准件的規格大小,如模座尺寸、模柄類型及直徑、螺釘和銷釘的直徑及長度等。
4、技術要求沖壓模具零件及模架的技術要求,相關標准已經有規定。總裝配圖中的「技術要求」欄目,是用簡要的文字表達圖紙無法表達的內容,提出模具製造和調整過程中的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項,如配合加工的凸模與凹模之間的間隙值、間隙不均勻度、毛刺高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