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oldex3D SYNC 2023】for PTC Creo 開始使用-5.在 SYNC 中定義射出成型組件(4)流道(下)
在Moldex3D的SYNC 2023中,流道精靈(Runner Wizard)是設計流道系統的重要工具。通過簡單的設定,用戶可以快速定義組件的流道,如選擇主流道(runners)、直澆口(sprues)和垂直流道(drops)。只需在模型上設定澆口位置,流道精靈會自動計算並生成合適的流道尺寸和布局,提高設計效率。
要啟動流道精靈,首先確保已創建澆口,然後在Moldex3D頁面上點擊啟動。在模具設定環節,用戶需要選擇流道屬性(熱或冷)、分模方向、模板型式,以及確定主分模面的位置。精靈提供四種方法來定位分模面,包括塑件頂部、底部、澆口平面或自定義,並允許調整PL1、PL2和PH參數。
直澆口設置中,用戶可選擇將直澆口置於澆口中心或自定義位置,設定直徑、長度和冷料井參數。流道設定則涉及流道截面類型、直徑、冷料井使用以及垂直流道的參數。延伸澆口功能允許優化流道,避免不合理設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Moldex3D在生成流道實體網格時存在一些限制,如流道端點與模穴連接問題、流道過短或側邊澆口尺寸過大等。針對這些情況,用戶需調整澆口位置、流道長度或減小側邊澆口高度,以確保實體網格的正確生成。
2. Creo7.0多主體創建制模零件的方法
Creo 7.0的革命性創新:多主體制模技術詳解
自Creo 7.0發布以來,多主體或稱為多實體功能成為了設計界熱議的焦點。這個革新不僅革新了傳統的建模方法,還提升了設計流程的效率、靈活性和實用性。特別是在模具設計領域,多主體的優勢尤為顯著,它讓零件分模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多主體在模具設計中的應用
想像一下,通過多主體,我們能夠實現零件分模,這是否意味著設計流程的簡化?答案是肯定的。關鍵在於巧妙運用布爾運算,通過創建分型面,我們可以分割主體,進而生成多個模具零件,這個過程既直觀又實用。
分模流程詳解
開始分模前,務必對模型進行細致檢查,包括拔模角度分析,確保模型能順利出模。比如,通過功能選項卡下的拔模斜度指令,我們可以對零件進行精確分析。選擇好出模方向後,模型無誤後,便進入縮水準備階段,這一步驟不可忽視,因為模具設計中的收縮特徵至關重要。
在模型屬性中找到縮水指令,定義好收縮率後,便能開始創建分模面,准備主體分割。要了解更多詳細操作,可參考我們的Creo7.0多實體分模初探視頻教程。
模擬注塑零件的生成
完成分模後,我們通常會生成模擬注塑零件,檢查型腔是否准確。然而,若沒有創建制模指令,如何處理?這時,利用多主體的布爾運算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主體切除,可以直接利用模具零件來切割出模擬注塑零件,並根據需要添加澆口和流道特徵。
布爾運算的力量:主體合並與切除
為了簡化操作,我們建議先合並多個主體到一個修改主體,這樣只需一次主體切除即可完成。通過功能區或模型樹選擇主體,合並操作可以在主體合並指令中完成。合並後的主體,將成為我們進行切除操作的精確參考。
動手實踐,觀看教程
對於更深入的操作步驟,強烈推薦觀看我們的Creo7.0多主體創建制模零件視頻教程,那裡有詳細的步驟演示和實操指導,讓你輕松掌握這一技術。
如果你對Creo系統學習感興趣,可以瀏覽我的TomLee原創Creo視頻教程大合集,涵蓋了基礎到進階的各個方面,包括鈑金設計、布線設計、管道設計、模具設計和產品結構設計,讓你的Creo技能全面提升。
最後,想要了解更多Creo知識,別忘了關注TomLee的知乎主頁,那裡有更多深入淺出的教程分享等待你探索。
3. Creo7.0多主體創建制模零件的方法
Creo 7.0的多主體功能革新了設計流程,提升了效率、靈活性和可用性。在模具設計中,多主體應用可以實現零件分模,簡化復雜結構的構建。操作步驟如下:
1. 利用布爾運算完成參考零件的切除。
2. 創建分型面,將主體分割為多個。
3. 通過主體生成所需的模具零件。
在模具設計時,首先進行拔模斜度分析,確保模型結構合理,沒有影響出模的結構問題。對於簡單的上下出模場景,需重點介紹多主體分模方法和生成模擬注塑零件的過程。
執行拔模斜度檢查,選擇零件和拔模平面。系統將自動顯示分析結果。完成檢查後,進行模型縮水,確保模具設計的准確性。縮水操作在「文件」菜單下的「准備」選項中進行。
接著,創建分模面,准備主體分割。詳細步驟請參考之前發布的Creo7.0多實體分模初探視頻教程。
在分模完成後,生成模擬注塑零件,驗證模具型腔的正確性,並進行模流分析和三維模架設計。在模具製造檔案中,通常使用「創建制模」指令來創建模擬注塑零件。對於使用多主體功能完成分模的檔案,若缺少此指令,可以通過主體切除的方法實現。首先添加必要的澆口和流道特徵,然後使用多主體的布爾運算進行切除操作,以生成所需的模擬注塑零件。整個過程可以通過觀看相關視頻教程來詳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