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樓板承重不夠,有哪些方法加固
可以用鋼板加固,使用粘鋼膠
碳纖維加固,粘貼碳纖維布
這兩個是對結構的增強
Ⅱ 鋼結構加固方法有哪幾種
宿州市立醫院新區鋼結構連廊坍塌事故分析(卡本 MS膠耐候性)
2020年11月27日宿州市立醫院新區鋼結構連廊坍塌事故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但事故的危害仍歷歷在目,事故的警示仍銘記於心。
1.事故分析及解決方案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圖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坍塌散落的鋼梁的跨中和兩個端部均沒有明顯的變形,翼緣板和腹板也沒有明顯的翹曲,也就是說鋼梁結構自身並沒有發生塑性變形—即鋼梁沒有達到承載力極限。那麼,結構破壞極大概率就是因為連廊鋼梁與混凝土主樓結構的連接節點遭到了極限荷載的破壞,從而喪失了承載力。
那麼,當已建成或在建的鋼結構遇到了因上部荷載陡增而導致鋼結構各構件的承載力不足或失效時,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此問題呢?
答案就是,在基於工程造價最優的考慮下和保證建築物結構安全的前提下,由建設方、檢測單位及相關部門討論、決議,並進行合規的局部(整體)鋼結構加固。
2.常用加固方法
鋼結構加固的主要方法有:改變結構計算圖形、加大原結構構件截面和連接強度、阻止裂紋擴展等。
一、改變結構計算圖形
改變結構計算圖形的加固方法是指採用改變荷載分布狀況、傳力途徑、節點性質和邊界條件,增設附加桿件和支撐、施加預應力、考慮空間協同工作等措施對結構進行加固的方法。
改變結構計算圖形的一般加固方法:
1.對結構可採用下列增加結構或構件的剛度的方法進行加固:
A、增加支撐形成空間結構並按空間結構驗算;
B、加設支撐增加結構剛度,或者調整結構的自振頻率等以提高結構承載力和改善結構動力特性;
C、增設支撐或輔助桿件使結構的長細比減少以提高其穩定性;
D、在排架結構中重點加強某一列柱的剛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減輕其它柱列負荷;
E、在塔架等結構中設置拉桿或適度張緊的拉索以加強結構的剛度。
2.對受彎桿件可採用下列改變其截面內力的方法進行加固:
A、改變荷載的分布,例如將一個集中荷載轉化為多個集中荷載;
B、改變端部支承情況,例如變鉸接為剛結;
C、增加中間支座或將簡支結構端部連接成為連續結構;
D、調整連續結構的支座位置;
E、將結構變為撐桿式結構;
F、施加預應力。
3.對桁架可採取下列改變其桿件內力的方法進行加固:
A、增設撐桿變桁架為撐桿式結構;
B、加設預應力拉桿。
二、加大構件截面的加固
採用加大截面加固鋼構件時,所選截面形式應有利於加固技術要求並考慮已有缺陷和損傷的狀況。加固後構件需滿足現行設計標準的安全性、適用性及耐久性。以受彎構件為例,平面內受彎的加固構件,抗彎強度應滿足相關規范。
三、連接的加固與加固件的連接
鋼結構連接方法,即焊縫、鉚釘、普通螺栓和高強度螺栓連接方法的選擇,應根據結構需要加固的原因、目的、受力狀況、構造及施工條件,並考慮結構原有的連接方法確定。
鋼結構加固一般宜採用焊縫連接、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有依據時亦可採用焊縫和摩擦型高強度螺栓的混合連接。當採用焊縫連接時,應採用經評定認可的焊接工藝及連接材料。
四、裂紋的修復與加固
結構因荷載反復作用及材料選擇、構造、製造、施工安裝不當等產生具有擴展性或脆斷傾向性裂紋損傷時,應設法修復。在修復前,必須分析產生裂紋的原因及其影響的嚴重性,有針對性地採取改善結構實際工作或進行加固的措施,對不宜採用修復加固的構件,應予拆除更換。
4.鋼結構加固方案需要綜合考量
鋼結構加固設計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遠比新建工程多而復雜,需要設計人員根據專家鑒定結論、相關規范標准(《鋼結構加固設計標准》(GB51367-2019))及業主要求綜合考量。
Ⅲ 鋼結構加固方法
鋼結構加固方法
導語:鋼結構是主要由鋼制材料組成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築結構類型之一。結構主要由型鋼和鋼板等製成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採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因其自重較輕,且施工簡便,廣泛應用於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
鋼結構加固的主要方法有:減輕荷載、改變結構計算圖形、加大原結構構件截面和連接強度、阻止裂紋擴展等。當有成熟經驗時,亦可採用其它加固方法。
1、改變結構計算圖形
改變結構計算圖形的加固方法是指採用改變荷載分布狀況、傳力途徑、節點性質和邊界條件,增設附加桿件和支撐、施加預應力、考慮空間協同工作等措施對結構進行加固的方法;
改變結構計算圖形的一般加固方法:
(1)對結構可採用下列增加結構或構件的剛度的方法進行加固:
A、增加支撐形成空間結構並按空間結構驗算;
B、加設支撐增加結構剛度,或者調整結構的自振頻率等以提高結構承載力和改善結構動力特性;
C、增設支撐或輔助桿件使結構的長細比減少以提高其穩定性;
D、在排架結構中重點加強某一列柱的剛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減輕其它柱列負荷;
E、在塔架等結構中設置拉桿或適度張緊的`拉索以加強結構的剛度。
(2)對受彎桿件可採用下列改變其截面內力的方法進行加固:
A、改變荷載的分布,例如將一個集中荷載轉化為多個集中荷載;
B、改變端部支承情況,例如變鉸接為剛結;
C、增加中間支座或將簡支結構端部連接成為連續結構;
D、調整連續結構的支座位置;
E、將結構變為撐桿式結構;
F、施加預應力。
(3)對桁架可採取下列改變其桿件內力的方法進行加固:
A、增設撐桿變桁架為撐桿式結構;
B、加設預應力拉桿。
2、加大構件截面的加固
採用加大截面加固鋼構件時,所選截面形式應有利於加固技術要求並考慮已有缺陷和損傷的狀況。
3、連接的加固與加固件的連接
鋼結構連接方法,即焊縫、鉚釘、普通螺栓和高強度螺栓連接方法的選擇,應根據結構需要加固的原因、目的、受力狀況、構造及施工條件,並考慮結構原有的連接方法確定。
鋼結構加固一般宜採用焊縫連接、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有依據時亦可採用焊縫和摩擦型高強度螺栓的混合連接。當採用焊縫連接時,應採用經評定認可的焊接工藝及連接材料。
4、裂紋的修復與加固
結構因荷載反復作用及材料選擇、構造、製造、施工安裝不當等產生具有擴展性或脆斷傾向性裂紋損傷時,應設法修復。在修復前,必須分析產生裂紋的原因及其影響的嚴重性,有針對性地採取改善結構實際工作或進行加固的措施,對不宜採用修復加固的構件,應予拆除更換。
;Ⅳ 鋼結構廠房加固方法有哪些
一、對鋼結構廠房的材料性能以及體系進行整體了解
在對鋼結構廠房進行加固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該廠房建築的可靠程度,包括鋼結構材料的性能、結構體系以及存在的結構問題和損傷。組織有經驗、有技術的專業人士對這些問題進行統一研究,分析出鋼結構廠房的受力現狀和持力水平,為下一步的加固優化設計奠定基礎。
二、選擇經濟、合理、可靠的加固措施
鋼結構廠房的加固設計的方案選擇需要充分考慮結構的承重現狀以及加固後的受力特點。從確保整理結構合理性和可靠性的角度出發,選擇經濟合理以及便於施工的加固措施。例如採取新舊結構或者材料的連接技術,結合現有的加固施工水平,盡量考慮綜合技術指標。此外,在對鋼結構廠房加固方案的優化設計方面,還需要採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對周圍環境和相鄰建築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縮短施工周期。
三、盡量使用原有結構的承載力
為了避免對原有結構造成損傷,在進行加固過程中需要盡量使用原有結構的承載力。對廠房自身的承重結構件進行可靠性鑒定分析以及檢測,整體了解其現有的承載能力,然後根據檢測報告,保留利用更多的原有承載部件。因為對鋼結構廠房進行大規模的拆卸,很容易給部件帶來嚴重的損傷,而且新舊結構的連接難度較大,對加固效果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從而給鋼結構廠房後期的使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四、加固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鋼結構廠房加固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實際結構的檢測,准確掌握現有結構的實際情況和損傷狀況,實時減少安全隱患。加固質量控制的技術措施包括鋼結構的製作、焊接、安裝、螺栓連接、防腐和防火塗料的塗裝以及壓型鋼板的安裝。在鋼結構的加固過程中,要對使用的結構件進行質量檢驗,發現與檢測結果不符或者檢測時未發現的問題,應該採取及時的補救措施,相當大限度的確保加固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Ⅳ 鋼結構的加固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目前鋼結構加固的方法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加大構件截面法,第二種是改善結構受力體系,第三種是預應力技術加固法。
常用的加大截面的加固方式主要有:加大截面高度、加厚翼緣板、變工形截面為箱形截面等方式。而增大鋼結構截面的主要加固方法為粘鋼或貼碳纖維布。這兩種方法對結構本身損傷比較小,而且這幾年國內發展得比較快,應用也逐漸增多,但在鋼結構建築物加固應用相對不多,特別是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的使用壽命仍然存在問題。而且粘鋼或碳纖維的施工難度比較大,必須要將原結構表面進行處理、磨平、光滑後才能粘貼。結構承受動力荷載或高溫時可能產生脫膠。
增設樑柱等改善結構受力體系的加固方法可以有效並較為明顯地降低結構的荷載效應,從而使結構的承載能力滿足要求,且這種方法的投入不高,經濟效益非常好。膽築結構無任何特別要求時,此種方法可行性很強,但不適用於要求大空間等結構中。
體外預應力技術加固方法是指將預應力筋布置在待加固結構構件的截面之外,通過改變結構的傳力途徑減少構件的荷載效應,同時在結構的原有基礎上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改善結構的變形性能,降低桿件中的應力,能使受損工程結構恢復其原有的技術功能,從而滿足新的承載條件和使用功能的要求。結構由預應力筋、管道、防腐材料、轉向塊、錨固系統等部件組成。
雖然體外預應力加固鋼梁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經濟性、安全性等優點,但現階段這方面的研究經驗及工程實踐較少,其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Ⅵ 各種建築加固方法有哪些
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加大截面加固法
該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並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適用於梁、板、柱、牆和一般構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現場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後的建築物凈空有一定的減小。
2、置換混凝土加固法
該法的優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後不影響建築物的凈空,但同樣存在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的缺點;適用於受壓區混凝土強度偏低或有嚴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構件的加固。
3、有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
該法也稱濕式外包鋼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較小,但用鋼量較大,且不宜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於600C以上高溫場所;適用於使用上不允許顯著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載能力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4、粘貼鋼板加固法
該法施工快速、現場無濕作業或僅有抹灰等少量濕作業,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且加固後對原結構外觀和原有凈空無顯著影響,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膠粘工藝與操作水平;適用於承受靜力作用且處於正常濕度環境中的受彎或受拉構件的加固。
5、粘貼纖維增強塑料加固法
除具有粘貼鋼板相似的優點外,還具有耐腐濁、耐潮濕、幾乎不增加結構自重、耐用、維護費用較低等優點,但需要專門的防火處理,適用於各種受力性質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和一般構築物。
6、繞絲法
該法的優缺點與加大截面法相近;適用於混凝土結構構件斜截面承載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對受壓構件施加橫向約束力的場合。
7、錨栓錨固法
該法適用於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結構的改造、加固;不適用於已嚴重風化的上述結構及輕質結構。
間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預應力加固法
該法能降低被加固構件的應力水平,不僅使加固效果好,而且還能較大幅度地提高結構整體承載力,但加固後對原結構外觀有一定影響;適用於大跨度或重型結構的加固以及處於高應力、高應變狀態下的混凝土構件的加固,但在無防護的情況下,不能用於溫度在600C以上環境中,也不宜用於混凝土收縮徐變大的結構。
2、增加支承加固法
該法簡單可靠,但易損害建築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並可能減小使用空間;適用於具體條件許可的混凝土結構加固。
與混凝土結構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術一般有:
1、托換技術
系托梁(或桁架,以下同)拆柱(或牆,以下同)、托梁接柱和托梁換柱等技術的概稱;屬於一種綜合性技術,由相關結構加固、上部結構頂升與復位以及廢棄構件拆除等技術組成;適用於已有建築物的加固改造;與傳統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時間短、費用低、對生活和生產影響小等優點,但對技術要求較高,需由熟練工人來完成,才能確保安全。
2、植筋技術
系一項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可植入普通鋼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錨筋;已廣泛應用於已有建築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鋼筋或鋼筋偏離設計位置的補救,構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補筋,上部結構擴跨、頂升對梁、柱的接長,房屋加層接柱和高層建築增設剪力牆的植筋等。
3、裂縫修補技術
根據混凝土裂縫的起因、性狀和大小,採用不同封護方法進行修補,使結構因開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復的一種專門技術;適用於已有建築物中各類裂縫的處理,但對受力性裂縫,除修補外,尚應採用相應的加固措施。
4、碳化混凝土修復技術(還不成熟)
系指通過恢復混凝土的鹼性(鈍化作用)或增加其阻抗而使碳化造成的鋼筋腐蝕得到遏制的技術。
5、混凝土表面處理技術
系指採用化學方法、機械方法、噴砂方法、真空吸塵方法、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油跡、殘渣以及其它附著物的專門技術。
6、混凝土表層密封技術
系指採用柔性密封劑充填、聚合物灌漿、塗膜等方法對混凝土進行防水、防潮和防裂處理的技術。
7、其它技術
如結構、構件移位技術、調整結構自振頻率技術等。
砌體結構加固方法:
砌體結構的加固分為直接加固與間接加固兩類,設計時,可根據實際條件和使用要求選擇適宜的方法。
適用於砌體結構的直接加固方法一般為:
1、鋼筋混凝土外加層加固法
該法屬於復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種。其優點是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砌體加固後承載力有較大提高,並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適用於柱、帶壁牆的加固;其缺點是現場施工的濕作業時間長,對生產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加固後的建築物凈空有一定的減小。
2、鋼筋水泥砂漿外加層加固法
該法屬於復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種。其優點與鋼筋混凝土外加層加固法相近,但提高承載力不如前者;適用於砌體牆的加固,有時也用於鋼筋混凝土外加層加固帶壁柱牆時兩側穿牆箍筋的封閉。
3、增設扶壁柱加固法
該法屬於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種。其優點亦與鋼筋混凝土外加層加固法相近,但承載力提高有限,且較難滿足抗震要求,一般僅在非地震區應用。
適用於砌體結構的間接加固方法一般為:
1、無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
該法屬於傳統加固方法,其優點是施工簡便、現場工作量和濕作業少,受力較為可靠;適用於不允許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卻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載力的砌體柱的加固;其缺點為加固費用較高,並需採用類似鋼結構的防護措施。
2、預應力撐桿加固法
該法能較大幅度地提高砌體柱的承載能力,且加固效果可靠;適用於加固處理高應力、高應變狀態的砌體結構的加固;其缺點是不能用於溫度在600C以上的環境中。
砌體結構構造性加固與修補
1、增設圈樑加固
當圈樑設置不符合現行設計規范要求,或縱橫牆交接處咬搓有明顯缺陷,或房屋的整體性較差時,應增設圈樑進行加固
2、增設梁墊加固
當大梁下磚砌體被局部壓碎或大梁下牆體出現局部豎直裂縫時,應增設梁墊進行加固。
3、砌體局部拆砌
當房屋局部破裂但在查清其破裂原因後尚未影響承重及安全時,可將破裂牆體局部拆除,並按提高砂漿強度一級用整磚填砌。
4、砌體裂縫修補
在進行裂縫修補前,應根據砌體構件的受力狀態和裂縫的特徵等因素,確定造成砌體裂縫的原因,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裂縫修補或採用相應的加固措施。
鋼結構加固方法:
鋼結構加固的主要方法有:減輕荷載、改變結構計算圖形、加大原結構構件截面和連接強度、阻止裂紋擴展等。當有成熟經驗時,亦可採用其它加固方法。
1、改變結構計算圖形
改變結構計算圖形的加固方法是指採用改變荷載分布狀況、傳力途徑、節點性質和邊界條件,增設附加桿件和支撐、施加預應力、考慮空間協同工作等措施對結構進行加固的方法;
改變結構計算圖形的一般加固方法:
(1)對結構可採用下列增加結構或構件的剛度的方法進行加固:
A、增加支撐形成空間結構並按空間結構驗算;
B、加設支撐增加結構剛度,或者調整結構的自振頻率等以提高結構承載力和改
善結構動力特性;
C、增設支撐或輔助桿件使結構的長細比減少以提高其穩定性;
D、在排架結構中重點加強某一列柱的剛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減輕其
它柱列負荷;
E、在塔架等結構中設置拉桿或適度張緊的拉索以加強結構的剛度。
(2)對受彎桿件可採用下列改變其截面內力的方法進行加固:
A、改變荷載的分布,例如將一個集中荷載轉化為多個集中荷載;
B、改變端部支承情況,例如變鉸接為剛結;
C、增加中間支座或將簡支結構端部連接成為連續結構;
D、調整連續結構的支座位置;
E、將結構變為撐桿式結構;
F、施加預應力。
(3) 對桁架可採取下列改變其桿件內力的方法進行加固:
A、增設撐桿變桁架為撐桿式結構;
B、加設預應力拉桿。
2、加大構件截面的加固
採用加大截面加固鋼構件時,所選截面形式應有利於加固技術要求並考慮已有缺陷和損傷的狀況。
3、連接的加固與加固件的連接
鋼結構連接方法,即焊縫、鉚釘、普通螺栓和高強度螺栓連接方法的選擇,應根據結構需要加固的原因、目的、受力狀況、構造及施工條件,並考慮結構原有的連接方法確定。
鋼結構加固一般宜採用焊縫連接、摩擦型高強度螺栓連接,有依據時亦可採用焊縫和摩擦型高強度螺栓的混合連接。當採用焊縫連接時,應採用經評定認可的焊接工藝及連接材料。
4、裂紋的修復與加固
結構因荷載反復作用及材料選擇、構造、製造、施工安裝不當等產生具有擴展性或脆斷傾向性裂紋損傷時,應設法修復。在修復前,必須分析產生裂紋的原因及其影響的嚴重性,有針對性地採取改善結構實際工作或進行加固的措施,對不宜採用修復加固的構件,應予拆除更換。
50年來,我國的結構驗測與加固技術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單項到全面、從局部構件到整體結構的發展過程。特別是最近20多年,結構的檢測與加固技術得到快速的發展,其應用對象已從開始階段的單層的破舊民居擴展到建設工程中的各類結構。
結構檢測與加固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對於提高建設工程的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節省國家與企業的資金、保障企業生產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