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相同的厚度下,碳纖維板和不銹鋼板哪個要硬,哪個抗拉伸力較強
肯定是不銹鋼板硬啊,抗拉一般也是鋼材強。
雖然碳纖本身很牛,但碳纖材料一般是復合材料,多數是與塑料類復合,常溫下,整體性能比鋼材差很多。碳纖的優勢在於輕與抗高溫性能。
2. 碳纖維和不銹鋼哪個好
1.碳纖維復合材料雖然拉伸強度強,但剪斷強度弱,加工時需要進行復雜的應力計算。
2.它放置在陽光下時會逐漸變白。
3.屏蔽率差。
3. 碳纖維材質和304不銹鋼材質綜合性能哪個更好些
我們現在所見的碳纖維均為樹脂基碳纖維,一般樹脂基的碳纖維復材能承受的溫度在200攝氏度以內,高端耐溫樹脂和碳纖維復合保持性能的極限溫度也僅在五百攝氏度左右,所以最常見的樹脂基碳纖維復材耐高溫性能非常有限,一旦遇到明火燃燒樹脂會很快軟化分解。
想要利用碳纖維的性能同時承受更高的溫度,那麼就必須選擇其他耐高溫的基體復合。以陶瓷為基體的碳纖維復材在航天領域的應用耐溫能達到兩千度以上,不過技術和成本較高難以實現工業化應用。目前耐高溫材料使用最多的是碳碳復合材料,是碳纖維增強碳材料,理論耐溫能達到兩千六百攝氏度,是極少數的高端耐高溫材料之一,不過這種材料需要和氧氣隔離才能發揮出其性能,不然僅四百攝氏度變會失效。目前耐上千攝氏度以上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多作為保密科技應用在國防領域,民用領域應用有限。
304不銹鋼是一種通用性的不銹鋼材料。耐高溫方面也比較好,一般使用溫度極限為600~700℃。最關鍵的是,不銹鋼的機械強度及韌性塑性均強於樹脂碳纖維。而且在碳纖維復合材料的耐高溫領域的探索一直在進行。
4. 高爾夫球桿怎麼選
怎樣選擇合適的高爾夫球桿:桿頭
桿頭尺寸
發球木的桿頭越來越大,目前的限制是460CC。桿頭越大,容錯值也隨之上升,但伴隨而來的是更大的扭矩導致桿面不易回正等等問題。在視覺可以接受的情況下,選擇略大一些的桿頭沒有壞處,不過記得要考慮一下桿身扭矩,有條件的話最好更換為獨立品牌桿身,可以更加穩定。
桿面角度
發球木常見的桿面角度從8.5到12度(HT)。為了選擇到適當的一號木桿面角度,球友需要了解自己的揮桿特點。
在揮桿擊球時,桿頭前進路線與目標線之間形成的角度稱之為攻角。有由下向上的正攻角,有平打的0攻角,有由上自下的負攻角。如果你的一號木揮桿擊中甜區時所打出的角度低於球桿標識的角度,那麼你的揮桿一定為負攻角,反之亦然。
為了產生適當的彈道,負攻角的球友要選擇桿面角度較大的球桿,而正攻角的球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不同的桿面角度來優化自己的開球距離。
很多球友可能不知道自己揮桿會產生什麼樣的攻角。如果開球距離有一半以上超過260碼,選擇9度左右的桿面比較合適,否則選擇10度左右的桿面是比較合適的。
桿面高度
常見的發球木桿面設計有兩種,淺桿面和深桿面。
現在的發球木為了保證高MOI值,一般都會將桿頭做的比較扁平,桿面相對較淺。對於大多數球友而言,發球木偏離甜區主要向球桿的桿趾和桿跟兩個方 向,所以淺平的桿面比較合適。如果你的一號木經常打地,或者打到球桿的桿冠(球桿上沿),最好選擇一款桿面比較高(深桿面)的產品。
怎樣選擇合適的高爾夫球桿:桿身
無論原廠所用的桿身使用了哪個品牌的OEM桿身,這個品牌的相同零售型號一定要比原廠使用的性能要好。這是業界公開的秘密,說到底還是一個成本問題。如果有條件,一定要把原廠的桿身換成適合你的獨立品牌桿身,你會得到更高的穩定性,更遠的距離和更加優化的起飛彈道。
桿身性能主要為彎折點,重量和扭矩。高折點產生低彈道,低折點產生高彈道。重量越高,相對穩定性越高,但影響揮桿速度。扭矩越低,球桿越穩定,尤其是在非甜區擊球的時候。選擇桿身時還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桿身硬度。
桿身硬度
①可以控制的
桿身硬度的選擇首要原則就是選你可以控制的最軟的球桿,以產生最大化的距離。
舉例說明,如果你的揮桿速度剛好處於R和S的交界處,那麼最好選擇R桿身。當然,如果你追求絕對的控制而對距離無所謂,那麼可以取上限,選擇S。
②節奏的快慢
揮桿節奏的快慢也影響桿身的表現,如果你的揮桿節奏較快,那麼要選擇相對硬一些的桿身。如果你的揮桿節奏較慢的話,那麼還需要選擇更軟一些的。
國內市場常見的男性桿身硬度選擇為R和S。有美規和日規之分。一般來說,日規的球桿在相同硬度標識的情況下要比美規的軟。如果揮桿節奏較慢,可以選 擇日規的R桿身。否則考慮S。如果是美規球桿,揮速在105MPH以下的,選R就可以了。新款TAYLORMADER7limited是美規產品,所以針 對亞洲還有硬度標識為M的產品,如果揮速一般而且揮桿節奏慢,就應當選擇硬度為M的產品。
扭矩
桿身扭矩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桿身的抗扭能力。隨著球桿尺寸的加大,觸球瞬間,桿頭施加給桿身的扭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廠家也開始選擇扭矩較小的產品。
但是,原廠桿身的扭矩和穩定性依然無法與獨立品牌桿身相提並論。在選擇的時候,優先選擇扭矩較小的產品。扭矩越小,當偏離甜區擊球時,桿身的扭轉也就越少,球歪的也就沒那麼多,反之亦然。
重量
常見的木桿桿身重量大致在5x、6x、7x、8x克這個區間。理論上來說,越輕的桿身,可以讓揮速越快,所以現在很多日系球桿的桿身都在50克左右,而大部分的女士桿也都在這個范圍,甚至更輕。雖然輕桿身可以讓使用者擁有更快的揮速,但也會導致揮桿不穩定。
一般來說,6x克的發球木桿身是男性選擇桿身重量的下限。低於這個重量,受成本因素的影響,廠家的超輕桿身的性能會有所下降。
為了提高穩定性,建議揮桿速度在90-100MPH的男性選擇6X克重的桿身,而超過100MPH的球友宜選擇7X克的產品。不要擔心重桿身會影響你的揮桿速度,10克重量對揮桿速度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桿身折點
桿身折點大致分為低、中、高三種。折點是指球桿受力時彎曲度最大的點。高折點產生低彈道,低折點產生高彈道。折點會對彈道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選擇桿身時要根據自己的起飛彈道做出選擇,或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
球桿長度
最後一點是球桿的長度。對於身高在170-180之間的人士,一般情況下適合的發球木長度在43寸至44.5寸之間。PGATOUR的球員平均身高 是5英尺11英寸(大約180厘米),而他們使用的發球木大多為44或44.5英寸。市售的球桿一般長度都是45英寸起,這個長度對於大多數球友而言太長 了。
過長的長度會導致揮桿穩定性差,擊球質量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球的方向和距離。購買市售球桿後,最好立即將其截斷至合適的長度,也包括球道木。
很多球友會認為球桿變短後會對揮桿速度產生影響,這是沒錯的。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揮桿速度會確實變慢,不過只是變慢一點點而已。但變短的球桿可以讓你更容易擊中甜區,更容易控制球桿。所以你得到的往往是更遠的距離。
5. 碳纖維和不銹鋼哪個好
各有優勢,不銹鋼價格低,可加工性好。碳纖維質量輕,強度高,可加工性有限,價格也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