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結構電氣明敷線管與柱子怎麼固定
一、一般都是在鋼柱上安裝固定管路的金屬構件,管路固定在鐵構件上。
二、注意事項:金屬構件與鋼柱如何連接安裝,若是鋼柱可以焊接就簡單了,若是不能焊接就要考慮採用螺栓連接(鑽孔或是做抱箍等方式),金屬構件一般都採用角鋼製作,具體規格根據管路直徑的大小確定,建議採用熱侵鍍鋅的金屬構件。
三、鋼材的特點是強度高、自重輕、整體剛度好、抵抗變形能力強,故用於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築物特別適宜;材料勻質性和各向同性好,屬理想彈性體,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學的基本假定。
四、材料塑性、韌性好,可有較大變形,能很好地承受動力荷載;建築工期短;其工業化程度高,可進行機械化程度高的專業化生產。
(1)鋼構柱子怎麼固定擴展閱讀:
材料強度高,自身重量輕
鋼材強度較高,彈性模量也高。與混凝土和木材相比,其密度與屈服強度的比值相對較低,因而在同樣受力條件下鋼結構的構件截面小,自重輕,便於運輸和安裝,適於跨度大,高度高,承載重的結構。
鋼材韌性,塑性好,材質均勻,結構可靠性高。
適於承受沖擊和動力荷載,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鋼材內部組織結構均勻,近於各向同性勻質體。鋼結構的實際工作性能比較符合計算理論。所以鋼結構可靠性高。
鋼結構製造安裝機械化程度高。
鋼結構構件便於在工廠製造、工地拼裝。工廠機械化製造鋼結構構件成品精度高、生產效率高、工地拼裝速度快、工期短。鋼結構是工業化程度最高的一種結構。
鋼結構密封性能好。
由於焊接結構可以做到完全密封,可以作成氣密性,水密性均很好的高壓容器,大型油池,壓力管道等。
Ⅱ 鋼結構剛性固定鋼柱腳的三大方法
一、鋼柱柱腳形式的分類
剛性固定柱腳:
1)埋入式柱腳;
2)外包式柱腳;
3)插入式柱腳;
鉸接柱腳:
外露式柱腳;
二、埋入式柱腳
2.1、基本概念:
所謂埋入式柱腳是指將鋼柱底端直接埋入混凝土基礎筏板、地基梁或地下室牆體內的一種剛性連接的柱腳。其特點是埋入相對自身絕對剛性的基礎中而形成剛性固定柱腳節點。這種柱腳構造可靠,常用於高層鋼結構框架柱的柱腳。
2.2、埋入式柱腳的受力特點
(1)柱的軸向壓力N,由鋼柱的柱腳底板直接傳遞給鋼筋混凝土基礎;柱的軸向拉力,則是通過柱腳底板懸出部分將其上部混凝土的反向壓力傳遞給基礎,或經由錨栓(底腳螺栓)直接傳給基礎。
(2)柱的彎矩M有兩種傳遞方式:
a、均由H型鋼柱翼緣上的抗剪圓柱頭焊釘傳遞給基礎,在實際工程設計中大多採用該方法。(也有研究說:該形式的柱腳中栓釘的作用不大,內力的傳遞主要是下述方式。)
b、依靠鋼筋混凝土對鋼柱翼緣的側向承壓力所產生的抵抗拒來傳遞給基礎。
(3)柱腳頂部的水平剪力V由鋼柱翼緣與基礎混凝土側向承壓力來傳遞。
由於目前還沒有能力考慮的有利因素如下:
(4)鋼柱翼緣與基礎混凝土在側向承壓應力狀態下,由於鋼柱翼緣與混凝土摩擦而產生的抵抗力,設計時不考慮。
(5)鋼柱翼緣與基礎混凝土之間的粘結作用設計時不考慮。
(6)在確定埋入鋼柱周邊對稱配置的垂直縱向鋼筋面積時,不考慮由鋼柱承擔的彎矩鎮轎。
埋入式柱腳的埋深與構造示意圖如下:
2.3、埋入式柱腳一般構造要求及部分細部設計計算
2.3.1、埋入式柱腳的鋼柱埋入基礎的深度一般可以在以下范圍內採用(hc為鋼柱截面的高度或管徑):
a、輕型工字鋼截面柱: H=(2.0~2.5)hc;
b、圓管形截面柱和箱型截面鋼柱:H=(2.5~3.0)hc。
2.3.2、埋入式柱腳,在鋼柱埋入部分的頂部,應設置水平加勁肋或橫隔板;對H型截面柱,其水平加勁肋外伸寬度的寬厚比應不大於9(235/fay)½,對於箱型截面柱,其內部橫隔板的寬厚比應不大於30(235/fay)½,
2.3.3、埋入式柱腳在鋼柱的埋入部分,應設置圓柱頭抗剪栓釘,栓釘的數量和布置,應按計算要求確定。H型截面柱強軸左右兩側的翼緣、箱型截面柱兩軸的每側、圓管形截面柱兩軸的每側(90度扇面),其栓釘數目不宜小於8φ16,栓釘水平和豎向中心距均不應大於200mm,栓釘豎向中心距不宜小於6d,橫向間距不宜小於4d,栓釘外表面至鋼柱翼緣側邊的距離不應小於20mm;栓釘的直徑不應小於φ16(常用φ19),栓釘長度宜取4~6倍栓釘直徑。
2.3.4、埋入式柱腳鋼柱腳底板的長和寬,按柱的軸力根據下式計算確定,同時應滿足構造要求;N / (L*B) ≦ fc (N為柱軸力,fc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一般鋼柱腳底板的厚度不小於鋼柱較厚板件厚度,且不小於20mm,同時應符合下式要求:t≥(6Mmax/f) ½.(式中,Mmax―根據鋼柱腳底板與基礎間的壓應力和鋼柱腳底板的支承條件所確定的柱腳底板的最大彎矩。)
2.3.5、鋼柱腳底板當需要錨栓固定時,錨栓的錨固深度應不小於25d;錨栓一般僅作安裝固定之用。
2.3.6、鋼柱腳埋入部分的外圍混凝土內應配置豎向鋼筋以形成暗柱,暗柱截面可為鋼柱邊長加300mm,其配筋率應不小於0.2%,豎向鋼筋沿周邊的間距應不大於200mm,四根角筋的直徑應不小於φ20,每邊中間的附加鋼筋應不小於φ16,箍筋一般取φ10@100,靠近基礎頂面應增設三道φ12@50加強箍筋,豎向鋼筋應錨入柱腳底板下不少於35d。
柱腳一側豎向鋼筋(主筋)的截面面積As應按下式驗算:
As = M / (d*fsy) ; M=M1+V*h
式中: M ―作用於鋼柱柱腳底部的彎矩設計值;
M1 ―作用於鋼柱埋入處頂部的彎矩設計值啟櫻;
V ―作用於鋼柱埋入處頂部的水平剪力設計值;
h ―鋼柱的埋深;
d ―受拉側與受壓側豎向鋼筋合力點間的距御旁肆離;
fsy ―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三、外包式柱腳
3.1、基本概念:
所謂外包式柱腳是指將鋼柱底板放置基礎面上,再由基礎伸出鋼筋混凝土短柱將鋼柱柱腳澆築包裹住成為一個整體。如下圖所示:
3.2、外包式柱腳的受力特點
(1)柱的軸向壓力N,由鋼柱的柱腳底板直接傳遞給鋼筋混凝土基礎;柱的軸向拉力,則是通過柱腳底板懸出部分和錨栓傳給基礎。
(2)柱的彎矩由鋼柱翼緣的栓釘傳遞給包腳鋼筋混凝土短柱,並由鋼筋混凝土短柱傳遞至基礎。因此,在外包式柱腳中栓釘起著重要的傳力作用。同時,短柱配筋由彎矩的大小決定,但是在計算短柱垂直縱向主筋的配置時,不考慮鋼柱承擔的內力。
(3)包腳處頂部的水平剪力由包腳混凝土和短柱箍筋共同承擔。栓釘起著重要的傳力作用。
3.3、外包式柱腳一般構造要求及部分細部設計計算
3.3.1、鋼柱柱腳外包混凝土短柱的高度一般可以在以下范圍內採用(hc為鋼柱截面的高度或管徑):
a、輕型工字鋼截面柱: H=(2.0~2.5)hc;
b、圓管形截面柱和箱型截面鋼柱:H=(2.5~3.0)hc。
3.3.2、外包式柱腳鋼柱在短柱的頂部,同樣應設置水平加勁肋或橫隔板;對H型截面柱,其水平加勁肋外伸寬度的寬厚比應不大於9(235/fay)½,對於箱型截面柱,其內部橫隔板的寬厚比應不大於30(235/fay)½,
3.3.3、外包式柱腳鋼柱在混凝土短柱部分,應設置圓柱頭抗剪栓釘,栓釘的數量和布置,應按計算要求確定。H型截面柱強軸左右兩側的翼緣、箱型截面柱兩軸的每側、圓管形截面柱兩軸的每側(90度扇面),其栓釘數目不宜小於8φ16,栓釘水平和豎向中心距均不應大於200mm,栓釘豎向中心距不宜小於6d,橫向間距不宜小於4d,栓釘外表面至鋼柱翼緣側邊的距離不應小於20mm;栓釘的直徑不應小於φ16(常用φ19),栓釘長度宜取4~6倍栓釘直徑。
栓釘數量計算公式如下:
n≥Nf/Nv ; Nf=M/hc; Nv=0.43As(Ec*fc) ½ ≤0.7As*γ*f;
上式中各符號的含義:
n ―理論計算所需栓釘最少數量;
Nf ―由於彎矩M的作用,在混凝土內部鋼柱單側翼緣產生的軸向壓(拉)力;
M ―作用於鋼柱包腳頂部的彎矩;
hc ―包腳鋼柱的截面高度;
Nv ―一個圓柱頭焊接栓釘受剪承載力設計值;
As ―一個圓柱頭栓釘截面面積;
Ec ―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fc ―混凝土的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
f ―栓釘所用材料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3.3.4、外包式柱腳鋼柱腳底板的長和寬,按柱的軸力根據下式計算確定,同時應滿足構造要求;N / (L*B) ≦ fc (N為柱軸力,fc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一般鋼柱腳底板的厚度不小於鋼柱較厚板件厚度,且不小於20mm,同時應符合下式要求:t≥(6Mmax/f) ½.(式中,Mmax―根據鋼柱腳底板與基礎間的壓應力和鋼柱腳底板的支承條件所確定的柱腳底板的最大彎矩。)
3.3.5、鋼柱腳底板固定錨栓一般僅作安裝固定之用,錨栓的錨固深度應不小於25d。
3.3.6、外包式鋼柱腳翼緣外側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不應小於200mm,短柱的截面可為鋼柱邊長加200mm,其配筋率應不小於0.2%,豎向鋼筋沿周邊的間距應不大於200mm,四根角筋的直徑應不小於φ20,每邊中間的附加鋼筋應不小於φ16,箍筋一般取φ10@100,靠近基礎頂面應增設三道φ12@50加強箍筋,豎向鋼筋應錨入柱腳底板下不少於35d。
柱腳一側豎向鋼筋(主筋)的截面面積As應按下式驗算:
As = M / (d*fsy) ; M=M1+V*h
式中: M ―作用於鋼柱柱腳底部的彎矩設計值;
M1 ―作用於鋼柱埋入處頂部的彎矩設計值;
V ―作用於鋼柱埋入處頂部的水平剪力設計值;
h ―鋼柱的埋深;
d ―受拉側與受壓側豎向鋼筋合力點間的距離;
fsy ―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四、插入式柱腳
4.1、基本概念:
所謂插入式柱腳是指將鋼柱腳插入混凝土杯口基礎內,採用二次澆灌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固定,其構造簡單,節約鋼材,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等優點。插入式柱腳一般僅用於單層鋼結構工業廠房,不適合高層建築鋼結構。
4.2、插入式柱腳的受力特點
其受力特點同外包式柱腳,僅是施工順序有別。
4.3、插入式柱腳一般構造要求及部分細部設計計算
除其混凝土杯口構造有別外,其它基本和外包式柱腳相似。
4.4、高杯口基礎短柱構造
高杯口基礎短柱的縱向鋼筋,除滿足計算要求外,還應滿足下列構造要求:
4.4.1、短柱四角縱向鋼筋的直徑不宜小於20mm,並延伸至基礎底板的鋼筋網上。大噸位吊車的雙肢柱短柱四角縱向鋼筋的直徑不宜小於25mm
4.4.2、短柱長邊的縱向鋼筋,當長邊尺寸小於1000mm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2mm,間矩不應大於200mm,當長邊尺寸大於或等於1000mm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6mm,間距不應大於200mm,且每隔一米左右伸下一根並作150mm的直鉤支承在基礎底部的鋼筋網上,其餘鋼筋錨固至基礎底板頂面下la處。
4.4.3、短柱短邊每隔200mm應配置直徑不小於16mm的縱向鋼筋,且每邊的配筋率不少於0.05%短柱的截面面積。
4.4.4、短柱中的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應大於150mm;當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和9度時,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應大於100mm;在靠近短柱頂面處應增設三道加強箍筋3Φ10@50。
4.4.5、短柱頂面焊接鋼筋網:當短柱長邊尺寸小於或等於1000mm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2mm;當短柱長邊尺寸大於1000mm、小於1500mm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4mm;當短柱長邊尺寸大於1500mm、小於2000mm時,其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6mm。
4.4.6、對H型截面鋼柱,其插入深度一般可在(2.0~2.5)倍柱截面高范圍內採用。實腹式鋼柱採用插入式柱腳的埋入深度,不得小於鋼柱截面高度的2倍;同時應滿足《建築抗震設計規范》9.2.13條計算式:d≥(6M/bf*fc)½的要求。[式中d——柱腳埋深;M——柱腳全截面屈服時的極限彎矩;bf——柱在受彎方向截面的翼緣寬度;fc——基礎混凝土軸心受壓強度設計值]
4.4.7、高杯口基礎的杯壁厚度t按照《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表8.2.6取值。
4.4.8、鋼柱(包括雙肢鋼柱)與高杯口基礎的連接,應符合上述第4.4.6條插入深度的規定。杯壁厚度符合上述第4.4.7條的規定且符合下列條件時,杯壁和短柱配筋,可按上述第4.4.1~4.4.5條的構造要求進行設計。
(1)、起重機起重量小於或等於75t,軌頂標高小於或等於14m,基本風壓小於0.5kPa的工業廠房,且基礎短柱的高度不大於5m.;
(2)、起重機起重量大於75t,基本風壓大於0.5kPa,且符合下列表達式(對截面短軸而言,鋼筋混凝土短柱的剛度大於等於插入鋼柱剛度的十倍):
E2* I2 / E1* I1≥10
式中:
E1---鋼柱的彈性模量;
I1---鋼柱對其截面短軸的慣性矩;
E2---短柱的鋼筋混凝土彈性模量;
I2---短柱對其截面短軸的慣性矩。
4.4.9、當不符合第4.4.8條構造配筋條件的要求時,鋼筋混凝土短柱應按計算要求配筋,其受力側縱筋單邊配筋率應不小於0.2%,箍筋應沿短柱全長加密為@100,箍筋直徑不小於φ8(七度以上抗震設防不小於φ10)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Ⅲ 鋼結構柱間支撐的固定方法
一般採用角鋼 或槽鋼 作為柱間支撐 ,連接形式為螺栓連接,受力為鉸接。
Ⅳ 地下室上方做兩個鋼結構柱子如何固定
這是鋼骨混凝土,很常見。樑柱節點的部位,工字鋼、縱橫水平梁筋、箍筋造成施工困難。
標準的做法可以根據鋼骨混凝土的國標圖集,解決辦法還是很多的。。
施工前在圖紙會審,向設計提出。
解決的思路,
1、放大樑柱節點,加腋等等;
2、工字鋼開孔,貼板補強;
3、箍筋焊接在工字鋼上;
Ⅳ 不挖坑,鋼立柱怎麼固定
在柱腳用後置鋼板焊接,然後上拉爆螺絲就可以。鋼板的邊長比你的立柱一邊大8公分,8mm厚度,開4個孔,然後拉爆螺絲固定即可。
通常做法是這樣的,立柱上面事先焊有一大於柱子尺寸的板,板上開了不少於二個腰子孔。樓面混凝土中預埋鐵件。鐵件上面有螺栓什麼的。安裝時,柱子上面的孔對著鐵件上面的螺栓,調整到位,擰緊,再加個蓋裝飾。就固定著了。
Ⅵ 鋼結構怎麼固定在地面的
你好,鋼結構這種由鋼材料組成的結構,在建築中是很常見的,一般有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因其質量輕、施工方便,所以在大型廠房、場館等領域是非常好的選擇。
過程可能是以下步驟:
1.連接好各部分構件,將型鋼、鋼板等材質製作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用焊縫、螺栓、鉚釘等方式來連接好;
2.鋪設地面,先鋪設一層雙層板,用鋼釘打在鋼樑上固定,找平後鋪上實木地板或強化木地板等,也可以在上面現澆混合砂漿,鋪貼地磚。
Ⅶ 鋼結構安裝方法的步驟是什麼
鋼結構安裝方法:1、准備工作:首先要有完整的工程概尺世帆況以及設計圖紙,還有合理的安裝順序,安全標准和勞動進度表,以及相應的材料供應。2、基礎復測:安裝鋼結構之前,需要先對其基座進行准確性和強度的測驗,保證安裝時不會有太大的偏差以及強度的不足。3、檢查鋼構件:鋼構件出廠時都要有合格證,安裝之前要復核構件,並且將其運到安裝范圍內。
4、安裝鋼柱:安裝鋼結構時,需要先將鋼柱固定到需要的位置,然後採取綁扎的方式將其與地角螺栓對准擰緊。5、安裝鋼梁:鋼柱完成之後可以進行鋼梁的操作,將鋼梁陵雹吊起,與鋼柱的接診面對好進行校正即可。
鋼結構是由鋼制材料組成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築結構類型之一。結構主要由型鋼和鋼板等製成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並採用硅烷化、純錳磷化、水洗烘乾、鍍鋅等除銹防銹工藝。
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採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因其自重較輕,且施工簡便,廣泛應用於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鋼結構容易銹蝕,一般鋼結構要除銹、鍍鋅或塗料,且要定期維返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