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結構和要求是什麼
1.強度 所謂強度是指鋼筋的屈服強度及極限強度。鋼筋的屈服強度是設計計算時的主要依據(無明顯流幅的鋼筋由它的條件屈服點強度確定)。改變鋼材的化學成分,採用高強度鋼筋可以節約鋼材,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應考慮鋼筋有適宜的強屈比(極限強度與屈服強度的比值),保證結構在達到設計強度後有一定的強度儲備,同時應滿足專門規程的規定。 2.塑性 要求鋼材在斷裂前應有足夠的變形(伸長率)以保證構件和結構的延性,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給人們以將要破壞的報警信號,從而採取措施進行補救。另外,還要保證鋼筋冷彎的要求,通過檢驗鋼材承受彎曲變形能力的試驗以間接反映鋼筋的塑性性能。 3.可焊性 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要求鋼筋焊接後不產生裂紋及過大的變形,保證焊接後的接頭性能良好。盡量減小焊接處的殘余應力和應力集中。 4.溫度要求 鋼材在高溫下,性能會大大降低,對常用的鋼筋類型,熱軋鋼筋的耐火性最好,冷軋鋼筋次之,預應力鋼筋最差。在進行結構設計時要注意施工工藝中高溫對各類鋼筋的影響,同時注意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對構件耐火極限的要求。在寒冷地區,為了防止鋼筋發生脆性破壞,對鋼筋的低溫性能也應有一定的要求 5.與混凝土的粘結力(或稱握裹力) 為了保證鋼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有效性,兩者之間必須有足夠的粘結力,鋼筋表面的形狀對粘結力有重要的影響。同時要保證鋼筋的錨固措施和錨固長度和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另外針對不同的存在條件對鋼筋還應有具體的要求。
⑵ 混凝土結構設計應包括哪些內容
混凝土結構設計應包含的內容主要有:
1、結構方案設計,包括結構選型、構件布置及傳力途徑;
2、作用及作用效應分析;
3、結構的極限狀態設計;
4、結構及構件的構造、連線措施;
5、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
6、滿足特殊要求結構的專門效能設計。
1 結構方案設計,包括結構選型、構件布置及傳力帆扮途徑;
2 作用及作用效應分析;
3 結構的極限狀態設計;
4 結構及構件的構造、連線措施;
5 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
6 滿足特殊要求結構的專門效能設計。
混凝土設計原理
結構力學
材料力學
理論力學
彈性力學
鋼結構等教科書
混凝土最基本的設計是構件設計包括1、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2、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3、受壓構件;4、受拉構件;5、受扭構件;6、構件的變形、裂縫的計算;基本上構件計算如上所示。
《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
《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02)等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的混凝土結構第四版,分上中下三冊,與《混泥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聯絡緊密,值得選擇
C志良設計施工標准網 網路搜一下就好了,各種施工設計標准,圖集和方案都有,免費下載的
1.設計概況;2.設計依據;3.抗震設防;4.框架級別;5.使用荷載;6.材料選用;7.框架構造要求;8.框架填充牆構造要求。9.還有其他本工程特點要求等等。
教材去大學購啊。或網上購啊。相當的不貴,也就是三元四元的樣子。舊書店去看看。淘淘。但郵費可能會要一些的。
電子版看看,很難學會的。
⑶ 混凝土結構設計主要學些哪些內容
混凝來土結構設計應包含源的內容主要有:
1、結構方案設計,包括結構選型、構件布置及傳力途徑;
2、作用及作用效應分析;
3、結構的極限狀態設計;
4、結構及構件的構造、連接措施;
5、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
6、滿足特殊要求結構的專門性能設計。
⑷ 鋼結構設計步驟介紹
鋼結構設計對於不同的定量指標和應用都有相應的闡釋,包括對鋼結構防震設計。要注意的是,在鋼結構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安全的角度出發。結構選型和結構布置要相對合理。這篇文章就主要向大家介紹了鋼結構設計的相關操作,並且向大家展示了幾幅鋼結構設計的圖片信息,讓大家可以更加地了解鋼結構設計知識,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鋼結構設計步驟
1.判斷結構是否適合用鋼結構
鋼結構通常用於高層、大跨度、體型復雜、荷載或吊車起重量大、有較大振動、要求能活動或經常裝拆的結構。直觀的說:大廈、體育館、歌劇院
2.結構選型與結構布置
結構選型及布置是對結構的定性,由於其涉及廣泛,應該在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指導下進行。在鋼結構設計的整個過程中都應該被強調的是「概念設計
3.預估截面
結構布置結束後,需對構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樑柱和支撐等的斷面形狀與尺寸的假定。鋼梁可選擇槽鋼、軋制或焊接H型鋼截面等
4.結構分析
典型結構可查力學手冊之類的工具書直接獲得內力和變形;簡單結構通過手算進行分析;復雜結構才需要建模運行程序並做詳細的結構分析
5.工程判定
要正確使用結構軟體,還應對其輸出結果的做「工程判定」。比如,評估各向周期、總剪力、變形特徵
6.構件設計
構件設計首先是材料的選擇,比較常用的是Q235和Q345。當強度起控製作用時,可選擇
Q345;穩定控制時,宜使用Q235
7.節點設計
連接節點的設計是鋼結構設計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在結構分析前,就應該對節點的形式有充分思考與確定。按傳力特性不同,節點分剛接,鉸接和半剛接。初學者宜選擇可以簡單定量分析的前兩者
鋼結構的抗震設計
1)進行動力學分析獲得必須的側向力。在計算前必須有最基本的結構要素,尤其是結構的自重和側向傳力體系要有明確的計劃。最簡單的動力學分析是底部剪力法。這通過計算各樓層的自重和分布計算得出。更為流行的是實用軟體進行線性模態分析。模態分析依賴於結構的自重,側向力單元的分布和剛度。
2)設計側向傳力單元。從動力學中獲得的力需要考慮側向力單元的延性來折減。延性系數由規范規定。注意不能太保守設計。最為整個建築的耗能結構,側向單元只要滿足側向力計算即可。原因是截面過大會降低結構延性,並且所有其他的構件都會受到影響。確定截面後,需要計算出實際的延性。這是因為實際選取的截面會大於計算所要求的界面。所以實際延性會低於理論延性。
3)設計與側向單元聯接的柱和其他主要構件。為滿足「強柱」的要求,使用最大可能的側向單元的力,即考慮側向單元的極限承載力。
4)設計地基。設計思路同3)。如果地質良好,如岩石,可以在最後設計。
5)設計隔板。當然考慮是剛性的還是半剛性的。隔板的破毀將導致結構脆性破壞或倒塌,所以設計思路是不能屈服,必須在線性范圍內。其涉及內容有支柱,弦,連接樣式;剪切連接件等等。
好了,說到這里,小編對於鋼結構設計的步驟以及相關信息就介紹得差不多了,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安全度和可靠度的方面。同時,大家要注意的是,防震設計過程設計思路清晰,以防操作人員收到傷害。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或者有興趣對鋼結構設計深入地了解的話,可以登錄土巴兔官網進行訪問哦,小兔也會隨時給予答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