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彩鋼鋼管 > 一字型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從哪裡開始搭設

一字型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從哪裡開始搭設

發布時間:2023-11-10 21:05:23

Ⅰ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最全知識匯總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最全知識匯總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下面中達咨詢招投標老師為你解答以供參考。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由鋼管桿件、扣件、底座和腳手板組成,它具有承載能力大,拆裝方便、搭設高度大、周轉次數多、攤銷費用低等優點,因此得到廣泛應用,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周轉材料之一。
一、扣件式腳手架構配件用材的要求
1.弊團腔鋼管
鋼管宜採用力學性能適中的Q235A(A3)鋼,且應符合中Q235A鋼的定,鋼管的截面按表2-5 選用,其長度通常為:大橫桿、立桿為4~4.5m ,小橫桿為2.1 ~2.3m 為宜。這樣便於工人裝拆,且能滿足施工的需要。
2.扣件
扣件用於鋼管之間的連接,其基本形式有三種,見圖2-5 。
直角扣件又稱十字扣件,用於兩根垂直交叉鋼管的連接;旋轉扣件又稱回轉扣件,用於兩根任意角度交叉鋼管的連接;對接扣件又稱一字扣件,用於兩根鋼管對接連接。
目前,我國使用的扣件有可鍛鑄造扣件和鋼板壓制扣件兩種。由於可鍛鑄造扣件的製造工藝成熟,有國家產品標准和專業檢測單位,質量易於保證,因此,我們提倡採用可鍛鑄造扣件,對鋼板壓制扣件應慎重採用。
可鍛鑄造扣件一般應採用機械性能不低於 KTH330-08 的可鍛鑄鐵製作,鑄件不得有裂紋、氣孔,不宜有縮松、砂眼或其他影響使用的鑄造缺陷,並應將影響外觀質量的粘砂、澆冒口殘余、披縫、毛制,氧化皮等清除干凈。
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要嚴格整形,保證與鋼管扣緊時接觸良好,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要小於5m m 。扣件的活動部位應使其轉動靈活,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要小於1mm 。
3.鋼腳手板
鋼腳手板的材質應符合GB700-89 中 K235A(A 3 )的規定,鋼板的厚度不小於2mm ,表面的銹跡斑點直徑不小於5mm ,並沿其橫截面不能多於三處,有銹脫層者一般不能使用,有裂紋凹陷嚴重者也不能使用。
二、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構造
扣件式鋼腳手架的基本構造形式與木腳手架基本相同,也有單排架和雙排架兩種構架形式,見圖2-6 ;它們的構造參數見表2-6 。
1.立桿
立桿 (也稱立柱、站桿) 平行於建築物並垂直於地面的桿件,是傳遞腳手架結構自重、施工荷載與風荷載的主要受力桿件。
每根立桿均應設置底座,由標准底面向上200mm 處,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與立桿相連接,立桿的垂直偏差,當架高在30m 以下時,不大於架高的1/200 ;架高在30m 以上時,不大於架高的1/400 ~1/800 ,同時,全高不要大於100m 。立桿接頭除頂層可以採用搭接外,其餘各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
立桿上的對接扣或雀件應交錯布置,兩相鄰立桿接頭應盡量錯開一步,其錯開的垂直距離不應小於500mm ;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 (立桿、大、小、橫桿三者的交點) 的距離不應大於步距的1/3 。
(1) 立桿的搭接長度不小於1m ,用不少於兩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沿至桿端距離不應小於100mm 。
(2) 立桿的桿距、排距、離牆距離、最大架設高度可參見表2-7 。
2.大橫桿
平行於建築物,在縱向連接各立桿的通長水平桿,是承受並傳遞施工荷載給立柱的主要受力桿件。
大橫桿要設置水平,長度不應小於2跨,大橫桿與立桿要用直角扣件扣緊,且不能隔步設置或遺漏。兩大橫桿的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接頭位置距立桿軸心線的距離不宜大於跨度的1/3 ,同一步架中內外兩根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接頭應盡量錯開一跨,上下相鄰兩根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接頭也應盡量錯開一跨,錯開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500mm 。
3.小橫桿
垂直於建築物,在橫向連接腳手架內、外排立桿的水平桿件 (單排腳手架時,一端連接立桿,另一端搭在建築物的外牆上),是承受並傳遞施工荷載給立柱的主要受力桿件。
小橫桿設置在立桿與大橫桿的相交處,用直角扣件與大橫桿扣緊,且應貼近立桿布置,小橫桿距離立桿軸心線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 ;當為單排腳手架時,小橫桿的一端與大橫桿連接,另一端插入牆內長度不小於180mm ,當雙排腳手架時,小橫桿的兩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橫桿上。
4.支撐
支撐有剪刀撐(又稱十字撐)和橫向支撐(又稱橫向斜拉桿、之字撐)。剪刀撐設置在腳手架外側面、與外牆面平行的十字交叉斜桿,可增強腳手架的租衫縱向剛度;橫向支撐是設置在腳手架內、外排立桿之間的、呈之字形的斜桿,可增強腳手架的橫向剛度。
可見,支撐是為保證腳手架的整體剛度和穩定性,並提高腳手架的承載力而設置的;雙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與橫向支撐,單排腳手架應設緊刀撐。
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24m 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應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每道剪刀撐的凈距不應大於15m 。
(2)24m 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
(3) 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宜在5 ~7 根之間,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
(4) 剪刀撐的連接除頂層可採用搭接外,其餘各接頭必須採用對接扣件連接。搭接長度不小於1m ,用不少於兩個旋轉扣件連接。
(5) 剪刀撐的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小橫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 。
橫向支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橫向支撐的每一道斜桿應在1 ~2 步內,由底至頂呈之字形連續布置,兩端用旋轉扣件固定在立桿上或小橫桿上。
(2) 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支撐,中間每隔6 跨設置一道。
(3)24m 以下的封閉型雙排腳手架可不設橫向支撐,24m 以上者除兩端應設置橫向支撐外,中間應每隔6 跨設置一道。
5.連牆件
連牆件 (又稱連牆桿) 是連接腳手架與建築物的部件,是腳手架中既要承受、傳遞風荷載,又要防止腳手架在橫向失穩或傾覆的重要受力部件。
連牆件的布置形式、間距大小對腳手架的承載能力有很大影響,它不僅可以防止腳手架的傾覆,而且還可加強立桿的剛度和穩定性。正常情況下,連牆件是不受力的作用,一旦腳手架發生變形,它得承受壓力或拉力,起到分散荷載的作用。
連牆件根據傳力性能,構造形式的不同,可分為剛性連牆件和柔性連牆件。通常採用剛性連牆件,使腳手架與建築物連接可靠。但當腳手架高度在24m 以下時,可用柔性連牆件,如用φ4mm 鍍鋅鋼絲或φ6 鋼筋,這種連接必須配用頂撐頂、混凝土圈樑、柱等結構固定,以防止向內傾倒,見圖2 -7 ;24m 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必須採用剛性連牆件與牆體連接,見圖2-8 ;剛性連牆件的布置間距與腳手架的搭設高度有很大關系,見表2-8 。
6.腳手板
腳手板是工人施工操作的平台,它承受並傳遞施工荷載給小橫桿,當設於非操作層時,起安全防護的作用。
腳手板一般應設置在三根小橫桿上,採用三點支撐。當腳手板長度小於2m 時,可採用兩點支撐,但應將腳手板兩端可靠地固定在小橫桿上,以防止傾翻。
腳手板宜採用對接平鋪,也可採用搭接鋪設,構造應按下圖2-9 採用。
三、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與拆除
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
腳手架的搭設要求鋼管的規格相同,地基平整夯實;對高層建築物腳手架的基礎要進行驗算,腳手架地基的四周排水暢通,立桿底端要設底座或墊木。通常腳手架搭設順序為:放置縱向掃地桿→立桿→橫向掃地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 (大橫桿) →第一步橫向水平桿 (小橫桿) →連牆件 (或加拋撐) →第二步縱向水平桿 (大橫桿) →第二步橫向水平桿 (小橫桿)
開始搭設第一節立桿時,每6 跨應暫設一根拋撐,當搭設至設有連牆件的構造層時,應立即設置連牆件與牆體連接,當裝設兩道牆件後,拋撐便可拆除。雙排腳手架的小橫桿靠牆一端應離開牆體裝飾面至少100m m ,桿件相交的伸出端長度不小於100mm ,以防止桿件滑脫;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一致,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不小於40Nm ,並不大於65Nm ;除操作層的腳手板外,宜每隔1.2m 高滿鋪一層腳手板,在腳手架全高或高層腳手架的每個高度區段內,鋪板不多於6 層,作業不超過3 層,或者根據設計搭設。
對於單排架的搭設應在牆體上留腳手架眼,但在牆體下列部位不允許留腳手架眼,磚過樑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內,寬度小於1m 的窗間牆;梁或梁墊下及其兩側各500mm 的范圍內;磚砌體的門窗洞口兩側3/4 磚和牆轉角處13/4 磚的范圍內;其他砌體的門窗洞口兩側300mm 和轉角處600mm 的范圍內;獨立柱或附牆的磚柱;設計上不允許留腳架眼的部位。
2.扣件式腳手架的拆除
扣件式腳手架的拆除按由上而下,後搭者先拆,先搭者後拆的順序進行,嚴禁上下同時拆除,以及先將整層連牆件或數層連牆件拆除後再拆其餘桿件。如果採用分段拆除,其高差不應大於2 步架,當拆除至最後一節立桿時,應先加臨時拋撐,後拆除連牆件,拆下的材料應及時分類集中運至地面,嚴禁拋扔。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Ⅱ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步驟

扣件式腳手架搭設步驟:1,腳手架基礎平整硬化處理。2,按設計內外桿間距搭設立桿,用掃地桿固定。3,搭設大橫桿。4,搭設小橫桿,固定連牆件。5,搭設安全網。6,鋪設腳手板。

Ⅲ 建築工程外腳手架搭設標准全面圖解

一、前言
(1)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外腳手架的搭設及施工管理,體現企業具有特色外腳手架形象及標准化施工能力,本標准依照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技術規范、編制了《建築工程外腳手架搭設內標准》。
(2)本標准對外腳手架的立面形象、構造要求、搭設拆除、檢查與驗收、管理要求做出了具體陳述,並且對一些特殊部位的構造作法進行了細化,細化的部位主要包括:陽台處、飄窗處、外用電梯卸料平台處、電梯井及採光井內、建築物陽角處等。
(3)本標准具體內容與國家、地方有關安全技術規范規定要求不符的,以國家、地方有關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為准。
二、基本參數要求
(1)鋼管材質要求:鋼管應採用國家標准GB/T13793或GB/T3091中規定的Q235普通鋼管,型號宜採用Φ48.3×3.6mm(方案按Φ48×3.0mm計算),材料進場應提供產品合格證且進行驗收,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2)扣件進入施工現場應檢查產品合格證,並應進行抽樣復試,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標准《鋼管腳手架扣件》的規定,扣件外觀檢查無裂紋,在螺栓擰緊力矩達到65N·m時,不得發生破壞。
(3)外架手架鋼管必須進行防銹處理,除銹後刷一道防銹漆和兩道面漆。
(4)木腳手板型號3000(6000)×200(250)×50,兩端採用Φ1.6mm鍍鋅鐵絲綁扎;鋼筋網片式腳手架採用HPB235Φ6鋼筋製作截面40mm間距,用Φ1.6mm鍍鋅鐵絲固定在小橫桿上。
三、鋼管顏色
(1)黃色油漆:腳手架立桿、大小橫桿、縱橫向掃地桿。
(2)紅色油漆:連牆件。
(3)黃黑相間雙色油漆:腳手架外側防護欄桿、斜道防護欄桿、卸料平台防護欄桿。
(4)紅白相間雙色油漆:剪刀撐、橫向斜撐、踢腳板、樓梯臨邊防護欄桿、施工電梯卸料平台臨邊防護欄桿。
(5)示意圖顏色與文字敘述不一致的,以文字描述的顏色為准。
四、外立面形象
(1)腳手架外側防護必須使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網封閉。外架上應設置公司標志(「公司」橫幅)和宣傳標語。保證外架協調美觀,體現企業特色。
腳手架示例圖
五、桿件設置
(1)架體陰陽轉角處應設置4根立桿,大橫桿應連通封閉。
(2)主節點處必須設置縱橫向水平桿。
(3)立桿除頂層頂部外必須採用對接,大橫桿在架體轉角外可以搭接,剪刀撐必須搭接。
(4)剪刀撐、連牆件必須隨外腳手架同步搭設、同步拆除。嚴禁後搭或先拆。
六、立桿基礎
(1)落地式腳手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35m,高度在35~50m時必須採取卸荷措施,高度大於50m時必須採取卸荷措施並對專項方案進行專家論證。
(2)腳手架基礎平整、夯實、混凝土硬化,基礎應採用100mm厚C25混凝土硬化,立桿底部設置底座或墊板。墊板應採用長度不少於2跨、厚度不小於50mm、寬度不小於200mm的木墊板。
(3)落地式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宜採用直接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1m,緊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道邊坡的距離不小於500mm。
(4)腳手架基礎應考慮周邊設有排水措施,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應高於室外自然地坪50mm,立桿基礎外側設置截面不小於200mm×200mm的排水溝,保證腳手架基礎不積水。
腳手架基礎排水溝圖
腳手架基礎剖面圖
鋼底座示意圖
七、立面防護
(1)腳手架外側滿掛密目安全網,網目數不低於2000 目/100cm 2 ,網體豎向連接時採用網眼連接方式,每個網眼應用16#鐵絲與鋼管固定,網體橫 向連接時採取搭接方式,搭接長度不得小於200mm。架體轉角部位應設置木枋作內襯以保證架體轉角處安全網線條美觀。
(2)腳手架外側自第二步起底部設180mm擋腳板,在高600mm與1200mm處各設同材質的防護欄桿一道。腳手架內側形成臨邊的,則按腳手架外側防護做法。
(3)腳手架外排立桿、大橫桿表面刷黃色油漆,攔腰桿表面刷黃黑相間雙色油漆,外立面每隔3層或9m設置一道200mm高警示帶,固定於立桿外側。警示帶尺寸見圖示,表面刷紅白相間警示色油漆。
擋腳板及防護欄桿立面圖
警示帶示意圖
外立面防護示例圖
八、水平防護
(1)作業層必須滿鋪腳手板,腳手板離建築物結構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
(2)落地架第二層、懸挑架(爬架)首層,中間層不超過10m且不超過三層滿鋪一道硬質隔斷防護,並在兩層硬防護的中間部位張掛水平兜網,水平兜網必須兜掛至建築物結構。
(3)腳手架的內立桿距離體凈距一般不大於200mm,如大於200mm的必須鋪設平整牢固的站人片, 作業層腳手板與建築物之間的空隙大於150mm 時應做全封閉,防止人員和物料墜落。
水平兜網示意圖
九、連牆件
(1)連牆件表面應刷紅色醒目油漆,便於檢查和警示。
(2)腳手架必須採用剛性連牆件。
(3)連牆件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有困難時,應採用可靠措施固定。連牆件宜優先採用菱形布置,也可採用方形,矩形布置。
(4)連牆件應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0mm
(5)連牆件的間距應根據設計計算規定,並應符合下表「連牆件布置的最大間距」的規定。
(6)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不應大於4m(兩步)。
十、剪刀撐及橫向斜撐
(1)剪刀撐應從腳手架底部邊角從下到上連續設置,剪刀撐表面刷紅白相間警示色油漆。
(2)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應按下表的規定確定。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於4跨,且不應小於6米,斜桿與地面的傾斜角宜45°~60°傾斜角宜45°~60°。
(3)24米以下的落地式外架,在架體外側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5米的立面上設置豎向連續剪刀撐。24米以上的落地式外架及所有懸挑架,在架體外側整個立面搭設連續剪刀撐。
(4)剪刀撐桿件的接長應採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且不小於3個扣件堅固。
(5)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蹁不宜大於150mm。
(6)一字型、開口型雙排架兩斷口必須設置橫向斜撐,24m以上架體在架體拐角處及中間每六跨設置一道橫向斜撐。
(7)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到頂呈「之」字型布置,斜撐交叉和內外大橫桿相連到頂。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Ⅳ 腳手架搭設規范

腳手架施工方案是建築施工從業人員的行為規范,是施工過程建築職工安全和健康的保障。腳手架施工的材料主要有腳手架和安全網。

搭設流程是普通懸挑架、主桿基礎、立桿間距、橫桿設置、剪刀撐、鋪設要求、防護欄桿、連牆件、架體內封閉。

普通懸挑架

主桿基礎

本工程腳手架地基礎部位應在回填土完後夯實,採用強度等級不低於C15的混凝土進行硬化,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小於10cm。地基承載能力能夠滿足外腳手架的搭設要求(具體計算數據參閱腳手架計算書)。

立桿間距

(1)腳手架立桿縱距1.5m,橫距1.05m,步距1.8m;連牆桿間距豎直3.6m,水平4.5m(即二步三跨):里立桿距建築物0.3m。

(2)腳手架的底部立桿採用不同長度的鋼管參差布置,使鋼管立桿的對接接頭交錯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錯開500mm以上,且要求相鄰接頭不應在同步同跨內,以保證腳手架的整體性。

(3)立桿應設置墊木,並設置縱橫方向掃地桿,連接於立腳點桿上,離底座20cm左右。

(4)立桿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不大於架高的1/400。

橫桿設置

(1)大橫桿在腳手架高度方向的間距1.8m,以便立網掛設,大橫桿置於立桿裡面,每側外伸長度為150mm。

(2)外架子按立桿與大橫桿交點處設置小橫桿,兩端固定在立桿,以形成空間結構整體受力。

剪刀撐

腳手架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並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離不應大於15m。剪刀撐斜桿的接長宜採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於1m,應採用不少於2個旋轉扣件固定。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150mm。

鋪設要求

(1)腳手架里排立桿與結構層之間均應鋪設木板:板寬為200mm,里外立桿應滿鋪腳手板,無探頭板。

(2)滿鋪層腳手片必須垂直牆面橫向鋪設,滿鋪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滿鋪處必須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3)腳手片須用18鉛絲雙股並聯綁扎,不少於4點,要求綁扎牢固,交接處平整,鋪設時要選用完好無損的腳手片,發現有破損的要及時更換。

防護欄桿

(1)腳手架外側使用建設主管部門認證的合格綠色密目式安全網封閉,且將安全網固定在腳手架外立桿里側。

(2)選用18鉛絲張掛安全網,要求嚴密、平整。

(3)腳手架外側必須設1.2m高的防護欄桿和30cm高踢腳桿,頂排防護欄桿不少於2道,高度分別為0.9m和1.3m。

(4)腳手架內側形成臨邊的(如遇大開間門窗洞等),在腳手架內側設1.2m的防護欄桿和30cm高踢腳桿。

連牆件

(1)腳手架與建築物按水平方向4.5m,垂直方向3.6m,設一拉結點。樓層高度超過4m,則在水平方向加密,如樓層高度超過6m時,則按水平方向每6m設置一道斜拉鋼絲繩。

(2)拉結點在轉角范圍內和頂部處加密,即在轉角l米以內范圍按垂直方向每3.6米設一拉結點。

(3)拉結點應保證牢固,防止其移動變形,且盡量設置在外架大小橫桿接點處。

(4)外牆裝飾階段拉結點,也須滿足上述要求,確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結點時,必須重新補設可靠,有效的臨時拉結,以確保外架安全可靠。

架體內封閉

(1)腳手架的架體里立桿距牆體凈距為200mm,如因結構設計的限制大於200mm的必須鋪設站人片,站人片設置平整牢固。

(2)腳手架施工層里立桿與建築物之間應採用腳手片或木板進行封閉。

(3)施工層以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網或其他措施進行封閉。

支承結構型鋼的縱向間距與上部腳手架立桿的縱向間距相同,立桿直接支承在懸挑的支承結構上。上部腳手架立桿與支承結構應有可靠的定位連接措施,以確保上部架體的穩定。通常採用在挑梁或縱向鋼粱上焊接150-200mm、外徑φ40mm的鋼管,立桿套座其外,並同時在立桿下部設置掃地桿。

(4)一字型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從哪裡開始搭設擴展閱讀:

普通懸挑架的材質要求:

1.鋼管落地腳手架,選用外徑48mm,壁厚 3.20mm,鋼材強度等級Q235-A,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新用的鋼管要有出廠合格證。

腳手架施工前必須將入場鋼管取樣,送有相關國家資質的試驗單位,進行鋼管抗彎、抗拉等力學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後,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2.本工程鋼管腳手架的搭設使用可鍛鑄造扣件,應符合建設部《鋼管腳手扣件標准》JGJ22-85的要求,由有扣件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廠家提供,不得有裂紋、氣孔、縮松、砂眼等鍛造缺陷,扣件的規格應與鋼管相匹配,貼和面應干整,活動部位靈活,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於5mm。

鋼管螺栓擰緊力矩達70N.m時不得破壞。如使用舊扣件時,扣件必須取樣送有相關國家資質的試驗單位,進行扣件抗滑力等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設計要求後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3.搭設架子前應進行保養,除銹並統一塗色,顏色力求環境美觀。腳手架立桿、防護欄桿、踢腳桿統一漆黃色,剪力撐統一漆桔紅色。底排立桿、掃地桿均漆紅白相間色。

4.腳手板、腳手片採用符合有關要求。

5.安全網採用密目式安全網,網目應滿足2000目/100cm2,做耐貫穿試驗不穿透,1.6×1.8m的單張網重量在3kg以上,顏色應滿足環境效果要求,選用綠色。

要求阻燃,使用的安全網必須有產品生產許可證和質量合格證,以及由溫州市建築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發放的准用證。

6.連牆件採用鋼管,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碳素鋼結構》(GB/T 700)中Q235A鋼的要求。

7.型鋼水平懸挑桿採用16a號槽鋼,斜桿採用支桿採用5.6 號角鋼56 ×3 ×6.0 mm鋼管。

8.預埋螺栓的直徑為20.0 mm。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腳手架施工方案

Ⅳ 施工現場腳手架搭設教學

施工現場腳手架搭設教學(精品)

腳手架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幹活或外圍安全網圍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說白了就是搭架子,那麼施工現場腳手架應該怎麼搭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

一、施工准備

1、腳手架搭設前,應按專項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員進行交底

2、應按規范的規定和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可調托撐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

3、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

4、應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並應使排水暢通。

5、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與拆除人員,必須是經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持證上崗。

6、搭拆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7、搭設用的鋼管全部用黃色油漆,漆成黃色。

二、地基與基礎處理

1、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應根據腳手架所受荷載、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與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02 的 有關規定進行。

2、壓實填土地基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 的相關規定;灰土地基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 范》 GB50202 的相關規定。

3、根據地基底耐力及腳手架所需地基承載力情況,澆築混凝土基礎墊層,厚度不小於10cm.

4、立桿墊板或底座底面標高高於自然地坪10cm以上。同時在外立桿的外側20cm處,沿腳手架順向做排水溝,找好排水坡度,並進行硬化處理,與整個施工現場的排水管網自成一體,確保腳手架基礎不存水。

5、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後,按專項方案的要求放線定位。

三、搭設:

要求:

①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於4065N·m;

②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

③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於100mm。

④腳手架的搭設高度不得高於相鄰連牆件兩步架

⑤架體護身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

⑥架體護身欄桿高度應為每步架的1.2m處;

⑦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牆面的距離不應大於150mm;

⑧腳手架搭設必須與工程進度同步進行,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牆件2步以上。

1、底座、墊板安放規定:

①底座、墊板均應准確地放在定位線上;

② 腳手架寬度90cm,離牆間距15cm ;如果由於造型和施工工藝等原因造成離牆間距過大,應進行重新防護。

③墊板應採用長度不少於2跨、厚度不小於50mm、寬度不小20cm的木墊板。沿腳手架順向鋪設。外沿必須順直。

2、立桿的搭設:

①每根立桿底部設置鋼底座和木墊板。

② 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鋼管底端不大於20c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採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③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於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於50cm。

【實際操作要求】

①當地形不在同一個平面時,應在第一步進行找平,第一步的步距根據地形高差進行調整,但是不得大於200cm;

②如果地形高差相差過大,大於100cm;可將地形進行台階式放坡處理;可按地形最高的縱向掃地桿向下找平,根據高差,將不足一個步距或超出一個步距的排到最底一步即可;同時最底一步的步距高度不得大於200cm。掃地桿的高差處理按以上規定執行

3、立桿的對接:

當立桿採用對接接長時,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 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 離不宜小於50c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步距的1/3 ;

4、立桿的搭接:

當立桿採用搭接接長時,搭接長度不應小於 1m ,並應採用不少於2 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於10cm。

5、頂端防護欄桿的設置:

規范規定:腳手架立桿頂端欄桿宜高出女兒牆上端 1m,宜高出檐口上端 1.5m。

【實際操作要求】

外牆腳手架應高出女兒牆及檐口一步架的高度。且不小於以上數據。

6、橫桿的搭設:

①縱向水平桿的搭設:

縱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單根桿長度不應小於3跨;

縱向水平桿接長:採用對接和搭接。

a.接頭要求:

規范規定:

對接: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 50cm;各接頭中心 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縱距的 1/3。

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於 10cm。

②橫向水平桿設置:

a.根據專項施工方案的設計間距設置,且最大間距不應大於縱距的 1/2;

b、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嚴禁拆除。

【實際操作要求】

①實際施工當中,充分利用公司目前所有的鋼管型號,(不少於三種)盡可能的將鋼管接頭調整開,嚴禁使用不足一個檔距和步距長度的鋼管進行搭設。

②搭設之前根據專項技術方案對腳手架所用的各型號鋼管進行整體排列,計算各個接頭位置。

7、安全平網的掛設。

①一步架子交圈搭設完成後(或部分完成),在一步架頂部掛設安全平網防護。

②自一步縱向掃地桿上平開始掛設密目安全網防護。用6mm以上尼龍繩或18#以上鐵絲綁扎。

②施工層的腳手板應鋪設牢靠、嚴實,並應用安全網雙層兜底。施工層以下每隔10米用安全網封閉防護。

③腳手架頂部,檐口下滿掛一層安全網

連牆件搭設:

規范規定:

①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應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30cm;

②連牆件中的連牆桿應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應向腳手架一端下斜連接。

③≤50米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採用3步3跨的模式設置,每根連牆件的覆蓋面積≤40m。

④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且不應大於 4m。

⑤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牆件,連牆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於建築物的層高,並且不大於4m 。

【實際操作要求】

①在每個連牆件的位置掛連牆件標牌。

②實際操作當中,充分利用柱子、門窗洞口、預埋件;盡量減少在牆面、砌體上留洞設置。

③連牆件的設置,必須從各個轉角位置開始設置搭設,然後向內布置完成

④具體搭設方法根據工程類別,具體情況現場確定。

門洞的處理:

規范規定:

單、雙排腳手架門洞宜採用上升斜桿、平行弦桿桁架結構型式。下圖所示:

斜桿與地面的傾角 a 應在 45 -60之間。門洞桁架的型式宜按下列要求確定:

1、當步距(h)小於縱距(la)時,應採用 A 型;

2、當步距(h)大於縱距(la)時,應採用 B 型,並應符合下列規定:1) h=1.8m時,縱距不應大於1.5m;2)h=2.0m 時,縱距不應大於1.2m。

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的'設置

1、24米以上雙排腳手架設置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2、每道剪刀撐寬度4-5跨(間距1.8m-1.5m ),且不小於 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在 45-60之間;

3、剪刀撐斜桿的接長應採用搭接(或對接)方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m ,並應採用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於 10cm。

4、高度在 24m及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整個立面連續設置剪刀撐;

5、在24m以下的腳手架,在外側兩端、轉角及中間間隔不超過15m的立面上,各設置一道剪刀撐,並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

6、 高度在 24m以下的封閉型雙排腳手架可不設橫向斜撐,高度在 24m 以上的封閉型腳手架,除拐角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應每隔 6 跨距設置一道。

7、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

8、搭設施工時,從各個轉角處開始設置,再向中間 排列布置。

斜道

1、高度不大於 6m 的腳手架,宜採用一字型斜道;

2、高度大於 6m 的腳手架,宜採用之字型斜道。

3、斜道應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築物設置;

4、運料斜道寬度不應小於1.5m,坡度不應大於1:6;人行斜道寬度不應小於 1m,坡度不應大於 1:3;

5、斜道兩側及平台外圍均應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應為 1.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於18cm。

6、人行斜道和運料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30c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應為2--3cm。

滿堂腳手架:

1、步距和立桿間距及高寬比,按照專項技術方案確定的數據搭設布置。

2、滿堂腳手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 36m;滿堂腳手架施工層不得超過 1層。水平桿長度不小於3 跨。

懸挑腳手架:

1、一次懸挑腳手架高度不超過20m。

2、懸挑鋼梁型號及錨固件應按專項施工方案設計確定,鋼梁截面高度不應小於160mm。

3、錨固型鋼懸挑梁的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直徑不宜小於16㎜。

4、鋼絲繩與建築結構拉結的吊環應使用 HPB235 級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20㎜,吊環預埋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 中鋼筋錨固的規定

5、懸挑鋼梁懸挑長度應按設計確定,固定段長度不應小於懸挑段長度的1.25 倍。

6、型鋼懸挑梁固定端應採用2個(對)及以上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與建築結構梁板固定,U型鋼筋拉環或錨固螺栓應預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層鋼筋位置,並應與混凝土梁、板底層鋼筋焊接或綁扎牢固,其錨固長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中鋼筋錨固的規定。

7、型鋼懸挑梁懸挑端應設置能使腳手架立桿與鋼梁可靠固定的定位點,定位點離懸挑梁端部不應小於10cm。

8、錨固位置設置在樓板上時,樓板的厚度不宜小於12cm。如果樓板的厚度小於12cm應採取加固措施。

9、錨固型鋼的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 C20。

10、懸挑腳手架的外立面剪刀撐應自下而上連續設置。

11、懸挑梁間距應按懸挑架架體立桿縱距設置,每一縱距設置一根,並設置鋼絲繩與建築結構拉結。

腳手架的檢查驗收、管理:

1、基礎完工後及腳手架搭設前;

2 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3 搭設完6m8m高度(2層);

4 達到設計高度後;

5 遇有六級強風及以上風或大雨後;

6 停用超過一個月;

7、腳手架的驗收可分層、分段、分步進行驗收

8、立桿垂直度最大允許偏差不得大於±100mm;

9、腳手板搭接長度≥200mm;對接長度≤300mm;

10、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架體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嚴禁拆除或移動架體上安全防護設施。

11、當有六級強風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

腳手架防雷:

【實際操作要求】

1、施工現場的鋼管腳手架當在相鄰建築物、構築物、塔吊等設施的防雷裝置接閃器的保護范圍以外時,應按規定設施避雷裝置。接地體應使用電氣安裝工程所用接地體或與基礎鋼筋網做可靠電氣連接即可。在接地位置做好接地標識。沖擊接地電阻測量值必須符合規范有關規定。

2、接地點應在腳手架四角位置均要設置。接地電阻應符合規范有關規定。

腳手架的拆除:

1、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並應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

2、拆除前對連牆件,扣件連接、支撐系統是否符合構造要求;

3、要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連牆件與腳手架應逐層拆除;

4、卸料時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

5、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


;

Ⅵ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與拆除安全技術要求

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技術要求:
(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構造參數:
根據國內外的使用經驗及經濟合理性,單管立柱的扣件式腳手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50m。50m以上的高架有以下兩種常用做法:
1)腳手架的下部採用雙管鉛信立柱,上部採用單管立柱,單管部分高度在35m以下。
2)將腳手架的下部柱距減半,較大柱距的上部高度在35m以下。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構造參數,見下表。
用途 構造形式 水平運輸條件 立桿間距(m) 操作層小橫桿間距(m) 大橫桿步距(m) 小橫桿挑向牆面的懸臂長 (m)
橫向 縱向
砌築 單排
雙排 不推車
推車 1. 2~1.5
1.5 ≤2
≤1.5 ≤1.0
≤0.75 1. 2~1.4
1.2~1.4 0.45
裝修 單排
雙排 不推車
推車 2. 2~1.5
1.5 ≤2
≤1.5

≤1.5≤1.0

1. 5~1.8
1.6~1.8 0.40

註:最下一步的步距可放大到1.8m。
(2)在搭設腳手架前,單位工程負責人應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逐級向架陡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1)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的構配件不得使用。
2)清除地面雜物,平整搭設場地,並使排水暢通。
(3)地基處理與底座安放。
根據腳手架的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可按下枯悶表或根據計算要求進行地基處理。
立桿地基基礎構造
搭設高度H(m) 地基土質
中、低壓縮性且壓縮性均勻 回填土 高壓縮性或壓縮性不均勻
≤24 夯實原土,立桿底槐敗輪座置於面積不小於0.075m2的墊塊、墊木上 土夾石或灰土回填夯實,立桿底座置於面積不小於0.10m2的混凝土墊塊或墊木上 夯實原土,鋪設寬度不小於200mm的通長槽鋼或墊木
25~35 墊塊、墊木面積不小於0.1m2,其餘同上 砂夾石回填夯實,其餘同 夯實原土,鋪厚度不小於200mm砂墊層,其餘同上
36~50 墊塊、墊木面積不小於0.15m2或鋪通專用槽鋼或木板,其餘同上 砂夾石回填夯實,墊塊或墊木面積不小於0.15m2或鋪通專用槽鋼或木板 夯實原土,鋪150mm厚道渣夯實,再鋪通長槽鋼或墊木,其餘同上
註:表中混凝土墊塊厚度不小於200mm墊木厚度不小於50mm。
當腳手架搭設在結構樓面、挑台上時,立桿底座下應鋪設墊板或墊塊,並對樓面或挑台等結構進行強度驗算。
2)按腳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進行放線、定位。
3)鋪設墊板(塊)和安放底座,並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墊板、底座應准確地放在定位線上;
②墊板必須鋪放平穩,不得懸空;
③雙管立柱應採用雙管底座或點焊於一根槽鋼上。
(4)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和安全技術要求。
1)腳手架搭設順序如下:放置縱向掃地桿→立柱→橫向掃地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連牆件(或加拋撐)→第二步縱向水平桿→第二步橫向水平桿……
2)搭設立柱的注意事項:
①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嚴禁混合使用。
②立柱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兩相鄰立柱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於步距的1/3。
③開始搭設立柱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牆件安裝穩定後,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④當搭至有連牆件的構造層時,搭設完該處的立柱、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後,應立即設 置連牆件。
⑤立柱搭接長度不應小於lm,立柱頂端高出建築物檐口上皮高度1.5m。
3)搭設縱、橫向水平桿的注意事項:
①搭設縱向水平桿的注意事項:
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於500mm,並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桿的跨中;搭接接頭長度不應小於lm,並應等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的距離不應小於l00mm;縱向水平桿的長度一般不宜小於3跨,並不小於6m。
②封閉型腳手架的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柱固定。
③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靠牆一端至牆裝飾面的距離不應大於l00mm。單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伸人牆內的長度不小於180mm。
④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不應設置在下列部位:設計上不允許留腳手眼的部位;磚過樑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內;寬度小於lm的窗間牆;梁或梁墊下及兩側各500mm的范圍內。
⑤磚砌體的門窗洞口兩側3/4磚和轉角處 磚的范圍內;其他砌體的門窗洞口兩側300mm轉角處600mm的范圍內。
⑥獨立或附牆的磚柱。

閱讀全文

與一字型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從哪裡開始搭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8k金為什麼有的沒有焊接 瀏覽:330
監理如何驗收不銹鋼管 瀏覽:843
國內不銹鋼板有什麼品牌 瀏覽:2
鋼鐵俠裡面的衣服多少錢 瀏覽:93
wow紅色鋼鐵戰蠍怎麼抓 瀏覽:83
鋼筋混泥土算量用什麼軟體 瀏覽:29
304不銹鋼的拋光蠟怎麼清除 瀏覽:894
水泥管模具多少錢一個 瀏覽:828
鋼筋折舊怎麼算 瀏覽:258
合金裝備倖存如何飼養 瀏覽:162
鑄鐵軸套多少合金 瀏覽:343
五金機械模具都用什麼軟體 瀏覽:138
ssgp是什麼鋼材 瀏覽:735
鋼板2520是什麼 瀏覽:937
鋁合金14和20差多少錢 瀏覽:424
不銹鋼2507和316l價格差多少 瀏覽:630
梁底部5根鋼筋如何布置 瀏覽:369
青海仿竹護欄大概多少錢 瀏覽:328
裝修完陽台防護欄怎麼清洗 瀏覽:493
綿陽升華鋼材公司怎麼樣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