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不同防銹方法的特點
1,塗抹防銹油(水)
在工件上塗抹防銹油(水), 使防銹油(水)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薄膜, 膜層結合力強。工件上形成的防銹膜, 其主要作用是隔離外界物質 (物質主要是水和氧氣) , 通過隔離方式, 提高工件的耐鹽霧能力, 防止腐蝕工件。
優點:防水和防氧化能力強, 常溫原液操作, 操作方便快捷, 成本低, 可用於工件運輸時或短時間內防銹;
缺點:防銹時間較短, 不易用於運動件上。運動件在相互摩擦時, 將使其保護膜脫落, 造成工件原表面外露在外界, 達不到防銹效果。
2,電鍍洛防銹處理
鍍鉻防銹處理主要是在工件的表面鍍一層鉻金屬。鍍鉻的電鍍液有多種配方, 最廣泛使用的是鉻酐和硫酸的水溶液, 然後分別添加不同的添加劑。將工件侵入電鍍液, 陰、陽級連接, 接通直流電, 使鍍液中的鉻離子在工件上還原, 形成鉻鍍層。
優點:可提升工件外觀美觀性, 提高工件的硬度、耐磨性、耐腐性;
缺點:鍍鉻薄的地方比較容易出現毛孔, 將金屬暴露在空氣中, 若兩種不同的金屬形成原電池反應, 產生電化學腐蝕, 同樣也容易生銹。
3,電鍍鎳鈷合金防銹處理
鍍鎳鈷合金是新一代的取代鍍鉻的電鍍層。該鍍層以鎳鈷合金為主體, 性能優越, 工藝簡單。
由於微晶構造, 合金鍍層具有優良的耐蝕性, 在氯化鈉溶液體系中該合金鍍層的耐蝕性強於鍍鉻層。
4,QPQ鹽浴復合處理
QPQ中文翻譯是淬火-拋光-淬火, 在國內稱作為QPQ鹽浴復合技術。它在兩種鹽浴中處理工件, 是鹽浴滲氮和鹽浴氧化的復合;滲層組織上是氮化物和氧化物的復合;滲層性能上是耐磨性與抗蝕性的復合。
工件經QPQ處理後, 其滲層組織由3層組成:由外向內分別是氧化膜、化合物層和擴散層。氧化膜是鐵的氧化物, 可以提高金屬表面的抗蝕性, 美化工件的外觀, 它與化合物層一起構成了抗蝕性極高的綜合抗蝕層。化合物層俗稱白亮層, 是QPQ技術所形成的滲層組織中最重要的部分, 耐磨性極高, 抗蝕性也極高 (通常滲層質量的好壞多以化合物層的深度和緻密度來衡量) 。
擴散層是化合物層與中心之間的暗黑色組織, 是氮在鐵中的固溶體或過飽和固溶體。氮化後快速冷卻形成的過飽和固溶體, 在以後回火或失效時, 會析出針狀的Fe4N。一般擴散層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金屬的疲勞強度。
優點:成本低, 耐蝕、耐磨性強, 防銹效果強;
缺點:是處理工藝要求高。
電鍍鋅防銹處理
鍍鋅防銹處理主要是在工件的表面鍍一層鋅金屬, 主要以熱鍍鋅工藝進行處理, 因為鋅易溶於酸, 也能溶於鹼, 可稱它為兩性金屬。
雖然鋅在乾燥的空氣中幾乎不發生變化, 但在潮濕的空氣中, 鋅表面會生產緻密的鹼式碳酸鋅膜, 防銹效果較佳, 故電鍍鋅的防銹處理在常見零件的應用較多, 包括螺栓、螺釘等標准件。
5,氧化處理
工件進行氧化處理後在表面生成保護性氧化膜, 主要成分是磁性氧化鐵, 膜的顏色一般呈黑色或藍黑色, 鑄鋼和硅鋼呈褐色或黑褐色。
由於氧化處理後生成黑色外膜, 為防止其與變速箱箱體內潤滑油化學成分發生反應, 故此處理方式也不在此工件上應用和對比。
『貳』 怎麼做手工銀飾
銀飾品的手工製作基本要經過熔銀,鍛打,下料,做鉛托,雕花,焊接,清洗的工藝流程。
1、熔銀:原料銀通常都是大塊的,首先得將大塊銀料砸碎放入坩堝置於爐上熔化。銀開始熔化後,用長柄鉗夾坩堝 澆鑄銅模。
2、鍛打:趁熱開始鍛打成心中所需型狀,此步驟有時需多次反復進行,因為一次並不能打成所需要的形狀。
3、下料:比照設計好的銀飾圖稿下銀片,銀片要比圖稿略大,留出一定的加工餘量。
4、做鉛托:鉛托的作用是托住和固定需要加工的銀片,以便進一步的製作。把粗加工銀片反面向上置於砂箱中,將已熔化的鉛液注入其中,冷卻後即成。
5、精加工:這道工序包括了錘鏨、鏨刻、鐫鏤、花絲編結等工藝,是整個工藝中最關鍵的步驟。這道工序也叫「雕花」。雕花所用的工具是一把小錘和若干支鏨子,鏨頭有尖、圓、平、月牙形、花瓣形等多種,根據需要選用。加工時左手握錘,象畫家運筆一樣,心手相應,雕出 一組組生動有致圖案。銀飾做工優劣,關鍵就在此時,雕刻細微處,盡顯出匠人的精心和准確。這其中的花絲編結最考驗師傅的細心和耐力,每一件編花飾品都是心力和體力的結晶。
6、焊接:需要焊接的銀飾,在介面處沾上焊葯,用焊槍熔解焊接。
7、洗銀:經過反復的捶打與燒烤,銀飾表面會發黑或沾上雜質。用火高溫將銀飾烤熱,然後投入酸液中,取出放入清水中用銅刷刷洗,即可潔白光亮。
若需在銀飾上點翠,燒藍的,是將釉葯末灑在要點,燒的部位,同樣也是用吹管吹火來燒化的。點、燒後的翠和藍是否均勻,顏色是否漂亮,完全由匠人根據經驗去掌握,也是檢驗匠人技術水準高低的標准之一。
現代的手工銀飾品製作,雖然在使用工具上有所改進,但依然秉承了傳統的手工技藝。
製造銀器的主要工具有羊角錘、戒指鐵、銼刀、小錘、不銹鋼小鍋、拔絲板、鋸、葫蘆夾、焊板、坩堝、鑷子、焊槍、吊磨機、枕木、工作台案等。
製做銀飾品原輔料包括:銀片、銀條、銀絲、明礬、硼砂等。
1) 線切割 : 使用不同大小的鉬絲 ( 金屬的一種 , 硬度高 ), 用一台線切割機 , 以很慢的速度型割出來 , 然後全人手打磨 . 越復雜和高難度的款式 , 出貨越慢 .
2 )精密壓鑄:首先用臘把樣品雕出來,再放到專用的石膏中,脫臘,用 1500~2000 度的
原料溶解,再倒入石膏模具中,再加壓、脫模、然後全人手拋光。因為壓鑄需要專用的石膏模
以價格有所不同。
3 )拋光面:在高速轉動的棉布拋光輪上塗上拋光臘,再把飾品接觸布輪,令到表面光
且還可以反射光線。
4 )拉砂面:用砂紙帶把飾品表面做成磨砂的效果(光線不反射),令到表面有一種果。
5 )噴砂:噴砂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 將砂(極細微的磨料 , 銀灰色)置於水中,用磨液空氣,通過噴槍將磨液高速噴射到鋼首飾表面,形成一層銀灰色的鍍膜 . 令首飾更顯高檔 , 而
色 , 越受到各品位人士的喜愛 .
6 )真空電鍍:真空電鍍主要包括離子電鍍、真空蒸鍍、濺射鍍和離子電鍍幾種類型納米電鍍電著法)它們都是採用在真空條件下,通過蒸餾或濺射等方式在物體表面沉積各種金屬薄膜,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得到非常薄的表面鍍層,同時具有製作速度快和不易退色的點,但是價格也較高,可以進行操作的金屬類型較少,一般用來作較高檔首飾和手錶的功能
7 )鑲樹脂:(也稱 : 滴膠,硬塑料 ) 首先用高溫把飾品加熱 , 再把樹脂塗在首飾上,因處理,所以在佩帶過程中是不易脫落的 .
8 )鑲鋯石:主要分兩種,一種是用首飾專用膠水粘,非常牢固。另一種是採用機器工復雜,即精細又牢固,但價格比用膠水粘貴。
9 )鑲碳纖維: 它價格昂貴,但用在首飾上,隨著視線移動,效果立體,很漂亮。鑲碳纖維是一種纖維狀碳材料,它是用一些含碳的有機纖維,如尼龍絲、腈綸絲、人造絲等做原料有機纖維跟塑料樹脂結合在一起,放在惰性氣氛中,在一定的壓強下加強熱碳化而成。碳纖具有導電性、強度大、密度小,耐腐蝕、耐高溫的新型材料。用碳纖維與塑料製成的復合材代替鋁合金來製成推力大、噪音小、耗動力小的輕型飛機.用在首飾上令到表面有立體的纖光反射會隨著人的視線上下移動.令到款式更加特別 , 充分展現潮流趨勢 .
『叄』 用電磁爐炒菜好還是多功能電煮鍋好
電磁爐用比較大的不銹鋼鍋做火鍋,還可以在上面加蒸鍋。電煮鍋適合買一個小的比如1.5-2L的不銹鋼鍋,平時偶爾泡個面,麻辣燙,蒸個饅頭,就不用把電磁爐+大鍋一起拿出來用了。
至於多功能鍋好幾種的,實際就等於是一個電磁爐上面放3個鍋,但是有很多都用了塗層。我個人不喜歡塗層的鍋,塗層一般都是特氟龍,在高溫下容易分解。但是緩慢的100度,也很難說。鏟壞脫落就會吃鋁進去,容易致癌。麥飯石實際也是特氟龍+麥飯石粉末,也不安全。
建議炒菜用純精鐵鍋,花點時間開鍋燒藍再清洗幾次。每次用完立馬洗干凈烘乾水分,這樣不會生銹。平時煮火鍋或者燉肉什麼的,都用電磁爐+304不銹鋼,少用鋁合金塗層的。
『肆』 不銹鋼的鍋用燃氣一燒燒藍了
燃氣中總會有硫的成分在,燃燒時會同燃燒產物水化合成各類微量的硫化物的水合物,就是硫酸、類硫酸物質,在高溫下對不綉鋼產生腐蝕,就形成你看到的藍色物質。
『伍』 銀飾DIY怎麼自己動手做銀飾
製造銀器的主要工具有羊角錘、戒指鐵、銼刀、小錘、不銹鋼小鍋、拔絲板、鋸、葫蘆夾、焊板、坩堝、鑷子、焊槍、吊磨機、枕木、工作台案等。
製做銀飾品原輔料包括:銀片、銀條、銀絲、明礬、硼砂等。
步驟如下:
1、首先我們拿到的銀飾是一個塊狀的形狀,因此先要將銀塊融軟後在打造成之前准備好的形狀模具狀態。一般形狀都是有模具固定好的,只要將融化的銀液體倒入磨具中,然後再用水冷卻以後就會初步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