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螺紋鋼10公里倒25公里的分別是多少錢一根和多少錢一噸
1、今日螺紋鋼一噸價格為:
8:1850,10:1880;12:1850;14:1920;16:1790;18:1790;20:1850;22:1870;25:1800;
2、一根價格計算就需要算出各規格一根的重量。計算如下:
(1)螺紋鋼一米重量:直徑*直徑*0.00617
(2)螺紋鋼一根重量:一米重量*米數
具體螺紋鋼米重為:
Ⅱ 武安的地理環境
武安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東徑113°45′至114°22′,北緯36°28′至37°01′,東鄰邯鄲市、永年縣,以紫山為界;南接磁縣、峰峰礦區,以鼓山、天井寨山、南大堖為界;西倚涉縣、山西左權縣,以青陽山、萬壽山、青崖寨為界;北連邢台沙河市,以摩天嶺、梅龜寨、皇母山為界,總面積1806平方千米。 藉助磁山文化、中國小米之鄉、國家級瘦肉型豬生產示範縣等品牌優勢,多次組織相關龍頭企業參加各類農產品交易會、展銷會,大力宣傳推介,不斷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晶品」牌核桃油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賀家村發展的錯季有機蔬菜與河北企美公司成功對接,注冊了「企美」商標,東寺庄村萬樂蔬菜專業合作社「慶明」牌黃瓜、茄子等6種蔬菜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品牌、綠色、有機、無公害等一系列現代經濟詞彙已成為農民口中的熱詞。
據統計,2012年該市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達到28家,實現銷售收入22.85億元,帶動75萬山區農民走上了致富增收的路子。 冶金工業武安市支柱產業。武安現有18家鋼鐵企業,總資產460億元,從業人員6.6萬人,其中12家骨幹鋼鐵企業組建為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擁有中厚板、中寬頻、高速線材、螺紋鋼、H型鋼、熱卷板、冷軋薄板、螺旋(直縫)焊管、鑄造用高純生鐵等多種規格品種。今後將按照「高端、精品、專業化、深加工」的要求,重點發展精品板帶、優質棒材、機械製造專用鋼和特殊鋼等市場短缺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開發裝備製造鋼材新品種,打造成以精品板帶、建築鋼材、裝備製造用鋼為主的現代化鋼城和「中原精品鋼材基地」。武安鐵礦石低硫低磷,品質優良。冶鐵歷史悠久,始於戰國,興於西漢,古時全國設鐵官49處,武安為其一。新中國成立後,冶金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上世紀六十年代「群采群煉」規模聞名全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一大批采礦、選礦、煉鐵企業蓬勃而起,現已發展成為采、選、煉、鑄、軋一條龍的產業化生產格局。全市共有鋼鐵企業21家,總資產75億元,從業人員5萬人。煉鐵系統共有100立方米以上高爐39座,總容積6665立方米,年產能800萬噸。煉鋼系統共有轉爐19座,總公稱容積680噸,年產能1000萬噸。軋鋼系統建成和在建有20萬噸不銹鋼、120萬噸中厚板、100萬噸中寬頻、120萬噸熱軋薄板等6條軋材生產線,總產能可達520萬噸。有鑄造企業17家,年產能8萬噸。近幾年來,武安按照建設生態產業的要求,加大對鋼鐵企業的污染治理,累計投資17億元,建成機制燒結機24台,高爐煤氣發電機組14台,推廣應用了爐前粉塵捕集、富氧噴煤、豎爐球團、轉爐煤氣回收等多項節能治污技術,實現了「環保、增效」雙贏。2003年,冶金行業生產生鐵416萬噸、鋼坯239萬噸,分別占河北省總產量的10.2%和5.9%。
建材工業武安市支柱產業。武安境內石灰石儲量豐富,質地優良,已探明地質儲量4000億噸,發展建材工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上世紀六十年代建材工業開始起步,經過不斷的改造、發展,形成了以水泥業為龍頭,石料、石子、白灰開采加工業為基礎,節能磚、新型牆體材料等為發展方向的產業鏈。全市現有水泥企業33家,單廠規模均在8.8萬噸以上,總資產6.15億元,從業人員10076人,年設計生產能力454萬噸。
煤炭工業武安市支柱產業。武安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儲量達23億噸,年產原煤250萬噸,從業人員1萬多人。全市煤礦最多時達619個,後經整頓治理,現有煤礦116個,主要產品有原煤、塊煤和洗(精)煤。近幾年圍繞原煤深加工,建成發電廠2家,洗煤廠5家,焦化廠9家,焦炭年產能力250萬噸。焦化業在為鋼鐵業配套的同時,利用煤焦油開發出了輕油、蒽、萘等煤化工系列產品。 武安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處,境內交通便捷,路網縱橫交錯。武安市的鐵路建設始於1941年,有5條越境鐵路,全長141.31千米,設18個客貨混用站。309國道橫穿武安市東西,邢都公路穿過南北,公路通車里程966公里。武安市開辦各種郵政業務,電話裝機總量達12.5萬門,移動用戶9.9萬戶,城鄉電話普及率達每百人30.7部。改革開放以來,商貿業繁榮,物流配送、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物流業蓬勃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6.1億元。
2010年10月12日,邯鄲連接主城區與武安市的邯武快速路正式通車,邯鄲市主城區與武安市兩城往返只需30分鍾。據了解,邯武快速路始於邯鄲市人民路西端,跨越邯鄲市西環路、邯長鐵路、南水北調總乾渠,下穿青蘭高速公路,再上跨康二城鐵路後,與武安外環交叉,終於武安市南環路與東環路交叉口處,全長20.98公里,概算投資10.66億元。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武安市西南18公里的磁山村,距今約7500多年,屬新石器時代早期產物。自1972年來,相繼出土文物5000餘件,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飼養家雞和種植粟、核桃的國家,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磁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是中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 典型代表,表現出人類利用自然、與自然相融合的奮斗精神,因最早發現在武安的磁山遺址而命名。經科學測定,距今已有10300年的歷史。1976年開始考古發掘,出土陶、石、骨、蚌器5000多件和大量家禽家畜、胡桃等動植物標本,還發現了炭化的粟約10萬余斤,磁山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粟的最早發源地,還是中國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的發現地。農作物「粟」(穀子)、家雞和胡桃(核桃)三大發現,不僅反映了磁山先民在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過程中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並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產地的歷史。以陶質平底盂、鳥頭形支腳為特點的生活用具,以石制斧、鏟、磨盤、磨棒為特點的農耕和脫粒工具,以長方形坑穴為特點的糧食窖穴,以陶、石器「組合物」為特點的祭祀遺跡等,構成了磁山文化獨特而豐富的內涵。磁山文化被譽為「中華瑰寶」。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舊址位於武安市城西偏 南二十五公里處的冶陶鎮冶陶村內。是一處近現代革命文物。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10月 一1948年4月 ,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部分機關,曾駐此地。
午汲古城午汲古城位於城區西南6.5公里武安市午汲鎮午汲村北200米處,為戰漢時代古城遺址。古城遺址為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889米,南北寬768米,面積約68.8萬平方米。城外四周有護城河溝,寬約60米。城牆四角俱存,但牆體大部無存,共計僅保存有近二分之一:西城牆長740米,高3~5米,底寬8~13米;北城牆長600米,高3~6米,寬8~13米;東牆、南牆無存,已成為公路和鄉間大道。在東、西、南、北城牆中間,各有寬10~50米不等的豁口(南面豁口略偏西),為城門所在。城牆為夯土築成,夯層清楚,厚約7~14厘米,夯窩直徑6厘米。
邑城古城位於城區北偏東18公里邑城鎮邑城村西,東徑F114°17′,北緯F36°53′,海拔高度200多米,處較平緩的的丘陵地帶,為戰漢時代古城遺址。古城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600米,面積60萬平方米。城址地勢比較平坦,東北分別和永年縣、沙河市搭界,南側為南河,右側緊臨邑城村。古城東半部村民建房佔用,邑城——顯德汪煤礦公路從古城中間穿過,沙河——褡連鐵路穿越古城南部。地表城牆基本無存,僅存西城牆一段 和南城牆一段。西城牆長15~20米,寬4米,殘高3米,南城牆約100米,寬4~5米,殘高10米左右,夯層不等,有10、13、14厘米。城牆為夯土築成,文化層厚0.6~1.5米,地面裸露遺物多為繩紋板瓦、筒瓦和泥質灰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盆、盤、瓮等,遺址東南為古墓區。2010年在邑城趙店村磚廠內發現2件商代青銅爵。現為河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武安城隍廟位於城區廟路街西端,現為城區保存較好規模較大的古建築群體。該廟坐北面南,為南北中軸線建築。始建於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明、清和民國均有重修。城隍廟原規模較大,有戲樓、大門、二門、拜殿、中殿、後殿,均建於中軸線上。大門外東側有木牌樓,二門內中軸線兩側有對稱的皂隸亭、東西廂房、鍾鼓樓等,總佔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現僅存拜殿、中殿、後殿三座建築,佔地面積1100餘平方米。僅存的拜殿、中殿、後殿,雖經歷代多次重修,仍保持了原來的建築布局、建築結構和建築形式,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尤其是中殿保存下來的清代早期「城隍出巡」和「山精水怪」水墨淡彩壁畫,價值頗高。現為河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安舍利塔位於城區塔西路與迎賓路交叉處東北角,現武安賓館前,原妙覺寺之南,建於宋元祐六年(1091年),為妙覺寺附屬建築。明萬曆三十八年(1464年)、清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塔曾大修及修補。
武安舍利塔是冀南地區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好、塔身最高的宋代古塔,其建造手法及整體造型簡朴無華,比例勻稱,挺拔秀麗,近千年來結構形制無大改變,表明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術之高超,表明了武安文化底蘊之深厚,表明了武安人民對文物之重視。武安舍利塔己成為武安的標志性建築。
儒山歷代有儒士文人攻讀於此,因名儒山。相傳,三國時期,曹子建常來此賞景。遠望青山隱隱,俯瞰綠水悠悠,便文思泉湧,佳作迭出。曹子建七步成詩,才高八斗,定然是沾了儒山之靈氣,才留下《洛神賦》這樣的千古經典,而山冠以「儒」為名,則盡顯武安文化之博大精深。山上的廟中曾有鑄鍾一具,刻有「曹子建讀書處」字樣。山下有一泉,四季不涸,清冽透澈,為曹子建飲馬泉。 武安儺戲
武安市固義村民間藝術。相傳這一民間活動始於明代,是元宵節期間開展的一種大型民間藝術活動。固義村演出的儺戲以「捉黃鬼」為主,恢宏神秘,內容豐富,改變了「長江以北無儺戲」的斷言。儺文化活動從正月十四的迎神開始,十七送神結束,主要有隊戲(包括臉戲即面具戲)、賽戲、花車、旱船、舞龍、霸王鞭、武術等,正月十五的「捉黃鬼」演出為高潮。
武安平調
武安地方戲曲,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北省邯鄲市的武安、涉縣、磁縣、邯鄲縣、永年、曲周、大名、臨漳,邢台市的沙河、邢台、南宮,以及豫北、晉東南地區。傳統劇目有200多出,多為反映歷史故事、神話、民間傳說的大型劇目。平調行當齊全,有「四梁八柱」和「十二行」之說。四梁指紅臉、黑臉、旦角、小生。十二行即四生、四旦、四花臉。表演風格粗獷豪放,崇尚特技。唱腔屬梆子腔系,板腔體,五聲徵調,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二板、散板、垛板、倒三梆等,還有少量的雜曲小調,如〔一串鈴〕、〔打棗干〕等。代表劇目《盤坡》、《徐策跑城》等。
武安落子
武安地方戲曲,全國獨有的地方劇種。通常與平調同台演出,角色行當比較齊全,主要有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缺少花臉,武丑,歷史上小生、小旦戲分工不嚴格,常常互相兼演。傳統程式很少,舞台美術服裝道具較簡單。落子戲的唱腔旋律簡單,既能敘事又能抒情,使用武安方言,具有一股強烈的太行山區鄉土氣息。代表劇目《端花》、《借髢髢》。
武安快板
武安市民間藝術。是當地文藝園地一朵鮮艷奪目的奇葩。它語言通俗、詼諧、生動、活潑、形象,具有濃郁的武安地方特色和農民生活氣息,為武安乃至邯鄲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它誕生於解放初期,距今約有50多年歷史。其以順口溜的形式,長的二三十句,短的十來八句,配上板鼓、梆子、小鑼來伴奏就象武安落子戲的數板,但說起來比數板節奏更加明快乾脆,因為演說時用的武安方言,故取名叫武安快板。開始時單人演說,後來發展雙人對著說,名曰對口快板。再此後又編成了帶故事情節,象小戲一樣的多人分角色演說的快板,取名快板劇。以後,武安快板、對口快板、多口快板、鑼鼓快板、快板劇就在武安大街小會逢年過節和各種文藝活動中成為觀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演說形式。 婚嫁舊時婚嫁禮俗頗為繁瑣,要而言之,有如下儀式:
1、訂親。經媒人往來.認為男女雙方生辰屬相互不妨尅後,男方即將議定聘金和 男方庚貼並四件小禮物(手鐲、綵帶之類)送至女家,曰「敬求金諾」。女家將女庚貼並 四件小禮物(筆、腰帶類)回送男家,曰「唯命是從」。此為「下書」,正式訂親。
2、送席.結婚前,男方炸麻糖用食盒送至女家及男方諸親友,周知婚期。
3、過嫁妝。結婚前—天(現多為同—天), 女方弟兄輩人將嫁妝送至男家。女之弟 攜帶鑰匙,男家需付「帶鑰匙錢」後才將鑰匙交出。
4、婚禮。舊時為紅藍二轎,後改騎馬,擇吉日至女家迎娶。族長伴新郎前往,名 曰「斟盅」。新郎禮帽長衫,帽插金花。新娘親屬為新郎十字披紅。新娘面覆紅紗,名 「蒙頭紅」。女方有送客若幹人。—般家庭用旗牌執事、彩燈,鳴鑼開道,吹吹打打,迎 至門前。富有者用吹鼓手頭天晚上吹門,執事用半朝鑾駕。轎至門前,用燒紅的犁鏵醮 醋繞轎一圈,有屬相無礙的兩名婦女將新娘架出,地鋪紅氈或彩布(新娘腳不準沾 地),門內放馬鞍和織布的檉子各一具及鏡子一面,新娘跨過鞍檉後抱鏡而入。鞍檉象 征耕織,鏡子象徵團圓。同時高唱贊歌。各地贊歌也不盡同,有贊歌曰:「騎鞍摸檉聖人 留,軒轅黃帝起根由。新人抱定團圓鏡, 一照妖魔萬里游。」新娘步入時,撒草料、放鞭 炮,名曰「驅煞」,並有贊歌曰:「一撒金雞飛上天, 二撒青龍草里眠。三撒白虎離轎去, 四撒五福福壽全,五撒五方多吉利,夫妻和好萬萬年」。新郎拉弓持箭,拜天地後即入 洞房。晚上鬧洞房,給新人掃炕,新人飲交杯酒、新娘喝疙瘩湯(子孫湯)。當晚,導 引新媳巡視宅院,給灶上添煤、牲口添草,意味著家庭主婦生活的開始。就寢後有晚輩 或平輩年輕者「聽房」。次日,親友請新娘吃「梳頭飯·,由婆母帶新娘赴鄰里拜訪,名曰「拜人」。第三日到 娘家回訪,名曰「認親」。之後新郎帶新娘赴男方各親戚家走訪,名曰「串親戚」。九日 後,娘家叫回新娘,名口叫九陰。」婚禮至此結束。貧窮人家禮儀與此大同小異,限於條件,儀式、酒席從簡。
「五四」運動後.在知識界漸行文明婚禮,由主婚人主持儀式,邀親友中資望高者證婚。但農村中仍舊儀為多,延續到建國前。
建國後,舊的婚嫁習俗逐漸革除,向文明、簡朴方向發展。集體婚禮、旅行結婚者 逐漸增多。但近幾年來,特別是在農村, 一些舊的繁瑣習俗又時興起來,索高額聘禮、 見面禮、結婚禮、上轎禮、下轎禮等等,名目繁多,且鋪張浪費盛行,成為生活中的一 難,有所謂「一家喜事百家愁,男方愁,女方愁,親戚朋友也發愁」的流傳。
喪葬喪葬俗有「富者富埋,窮者窮葬」的說法,舊時儀式大致如下:
1、為死者凈面、更衣、備棺。棺由兒子備,衣服由女兒備。
2、孝子赴本族和親友處磕頭告喪,門楣糊白紙,喪事由本族長者主持。
3、搭靈棚開吊,生前友好、親友弔唁,孝子叩頭致謝。合棺時,子女環立,高呼 「躲釘」。合棺前,「後代」(孝子外祖父家)察視死者的棺木、鋪蓋、衣著是否妥貼,有 的吹毛求疵,借故刁難孝子,實為陋習。
4、和尚、道士做道場,超度亡魂。吹鼓手奏哀樂。
5、出喪埋葬。停喪日期有三、五、七天不等,富有家庭有排「三七」(二十一天)或更長時間者。出喪時,孝子摔瓦盆,披麻戴孝,打「引生幡」(子為全白,孫為紅綠),服孝者柱哀杖,男前女後,號啕而行。吹鼓手吹奏,放鞭炮,沿街而轉,然後入墳埋葬。葬後,按死亡日算起,每七日上墳燒紙奠祭,至「七七」(49天)稱盡七止。
此後燒百天紙和周年紙。
解放後,喪葬儀式較前為簡,並推行追悼會和火葬,佩黑紗白花。
生育產俗:婦女生產,俗稱「坐月子」。產兒胎盤埋於屋內地下。 一般人忌諱進入產房, 產婦一月後「掃炕」,方准串門。報喜:舊時頭胎,男稱大喜,女稱小喜,三天後挑食盒到娘家報喜,內盛食品若 干。男孩,食盒上放一本書;女孩,食盒上放—朵花。做滿月:產兒屆一月之期,以娘家親友為主來做滿月,帶來食品、小兒衣物和見面錢,聚餐致賀。抓周:小兒滿一周歲時,父母將書、刀、花之類讓小兒抓,表示小兒一生志向。舊時富家多有此舉,現已廢。
慶壽慶壽,俗稱「做生日」。 一般年滿花甲即慶壽。舊時,老人端坐堂屋,掛壽幛、壽聯、壽星圖,晚輩羅列堂前叩頭祝壽,親友也攜食品或錢物致賀。壽宴上吃面,稱「長 壽面」。—般人家,親友聚餐.以示祝賀。
建國後,祝壽之風大減。壽誕之辰,子女親友送些糕點等禮物致賀,有的聚餐,有的拍「全家照」留念。 武安小米河北省武安市特產。武安是中國小米之鄉。武安穀子產於國家認定的無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武安小米以武安穀子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不添加任何添加劑。
武安拽面是武安當地老百姓喜愛的一種麵食,具有筋道有力,綿軟爽滑的特點。
驢肉卷餅武安自古就有吃驢肉的傳統,驢肉色紅,肉質鮮嫩,柔軟細膩,含脂肪少,
武安燴菜是家常菜,大眾菜,也是賓館飯店宴請賓客時必須上的一道菜。每家每戶吃大米飯時常吃。
武安小麻糖是武安人每逢過年時必備的一種獨特的過年食品(在華北一代多稱「套環」)。傳統的武安人家家戶戶在即小年在即之時(即農歷臘月二十三之前兩3天)都開始製做油炸小麻糖,一次製作數量夠全家人能吃到二月二的「龍抬頭」。
Ⅲ 廣東省開平市現在的外貿情況
開平地處五邑僑鄉中部,總面積約1659平方公里,人口約68萬(2004年統計數字),轄2個街道和13個鎮。共有2個市區,分別為三埠及長沙兩條街道,面積約108平方公里,人口約21萬。因原開平縣縣城三埠鎮被潭江分割為長沙、新昌和荻海三個區域,與武漢三鎮有相似之處,故有「小武漢」之稱。開平是全國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華僑及香港、澳門、台灣胞,約有75萬人,均分布在68個國家和地區。
目錄[隱藏]
二.城市名稱
基本概況 開平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面。總面積1659平方千米。總人口68萬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駐長沙街道長沙光華路1號,郵編:529300。代碼:440783。區號:0750。拼音:kāi pínɡ shì。開平是中國著名的華僑之鄉、建築之鄉和藝術之鄉,國家園林城市、更是聞名遐邇的碉樓之鄉. 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毗鄰港澳,北距廣州市110公里.地跨東經112°13』 ~112°48』,北緯21°56』 ~22°39』;東北連新會,正北靠鶴山,東南近台山,西南接恩平,西北鄰新興。全市總面積1659平方公里,境內南北西部多低山丘陵,東、中部多丘陵平原,潭江自西向東橫貫市腹,地勢自南北兩面向潭江河各地帶傾斜,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面積佔全市面積的69%,丘陵面積佔29%,山地面積佔2%。潭江、蒼江相會,穿流而過,水深河寬,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素有「小武漢」之稱,歷來是重要商埠和貨物散集地。 全市民族以漢族為主,佔全市總人口98.18%(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其餘為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布衣族、滿族、瑤族、土家族、黎族、高山族。開平人的主要語言為開平語(屬台山話的類別),多數人懂聽廣東語,但說廣東話則可能會有差異。另外,開平各地方言差異亦頗大,例如開平內大沙、馬崗、龍勝等地的口音,說開平話的人也未必能聽清楚。開平市是全國著名僑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共75萬人,分布在世界上67個國家和地區。多年來廣大旅居海外鄉親熱心支持家鄉建設,興辦教育、衛生、慈善公益、文化和福利等公益事業,為家鄉建設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開平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區,年均氣溫21.5度,年降雨量1700-2400毫米,是旅遊度假勝地。開平市的名勝古跡游覽景點有開平碉樓 、立 園 、赤坎歐陸風情街、 南樓紀念公園 、梁金山風景旅遊區、孔雀湖旅遊區、 開元塔公園 、風采堂 、旅遊購物街、 加拿大村、 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等。 樓崗狗肉、 馬岡鵝、水口白菜、潭碧冬瓜、水口腐乳、金雞番葛、金山火蒜、金山靈芝、陂頭桂味荔枝、等。開平市水陸交通方便,開陽高速,325國道橫貫全境地,全市通車水泥公路800多公里,市區通各農村鎮的道路全部水化。三埠港列為國家一級口岸,有客、貨輪直抵香港、廣州各沿海各地,其中2艘往返香港的豪華客輪,5小時可達目的地,計程車200輛,公交車線路1—10、13路。全市實現了城鄉電話程式控制化[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工農業出口產品達380多種,土特產金山火蒜、廣合腐乳行銷世界,經久不衰;嘉士利餅干、嘉士利五香味花生等系列產品質優價廉,揚名中外。開放改革以來,開平堅持工業興市,興辦了一批具有八、九十年代先進水平的企業。目前,全市形成了化纖、紡織、制衣、食品、電子、明膠等支柱產業,嘉士利餅干、花生和廣合腐乳等30多個產品獲部優獎。年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有20家,其中滌綸企業集團達25億元,成為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之一。嘉士利、依利安達、味事達、鋁業集團等7家企業分別進入全國同行業百強,依利安達、凱德電器、平順織布等企業被評為全國500 家最大外商投資企業之一,依利安達、簾子線等6家企業被廣 東省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開放改革以來,開平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近年開平市委、市政府堅持「團結發展」的主題,積極營造「安全、賺錢、開心」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多的外商對開平投資辦實業充滿信心,目前,香港、澳門、台灣、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義大利、法、德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均在開平投資設廠,全市現有「三資」、「三來一補」業700多家。國際大企業如美國聯信公司、法國GBI公司、新加坡匯 亞公司、香港依利安達公司等均在開平辦有高科技企業,它們成為開平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點。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市開辟了幾個工業園區,用水、用電、用地成本及各項收費均比周邊城市低,有利於投資者的初始創業。營造優質的投資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使開平形成了化纖、紡織、食品、電子、醫療、新材料等六大支柱產業。全市經濟 發展迅速,國內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出口總值、實際利用外資等每年均以10%以上的幅度增長,開平市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華僑文化氣息。 聞名於世的開平碉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平人文地理的濃厚,區位特點,珠三角經濟發展擴張和開平在珠三角的「城郊型」位置,決定了開平廣闊的發展規律空間和強勁的後發優勢,也使開平成為粵港經濟圈的重點組成部分,為港、澳、台及海外實業家投資辦實業展示了廣闊的前景。開平市第三產業發展很快,商業貿易繁榮,擁有全國第一家縣級五星級酒店--潭江半島酒店,還有四星級和三星級酒店,可為客商提供吃、喝、玩、樂的優質服務,開平已逐級發展成為粵西最大的涼果批發市和水暖衛浴器材市場,目前在開平水口鎮籌建的水口衛浴器材展覽中心,將成為以後定期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的水暖衛浴產品展銷會的主會場;水暖衛浴器材貿街也在2001年開始興建。開平作為全國水暖衛浴器材生產王國和商貿王國的地位已逐步確定,發展前途遠大。 開平金融體系穩健齊全,銀行分支機構遍布城鄉,可為顧客提供多方多樣的金融服務,包括外匯貸款、結售匯業務、外匯買賣業務、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國際結算業務等。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發展銀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等金融公司機構均在開平開設分支機構,形成了一個國強大的金融服務網路。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進法治社會、和諧社會建設。全市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保持較快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 一、綜合 2007年,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運行質量平穩發展,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健康發展。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49.85億元(當年價),比上年增長11.4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46億元, 增2.29%;第二產業增加值76.79億元,增長13.32 %;第三產業增加值59.60億元,增長11.33%。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9.0 : 51.2 : 39.8。按戶籍人口計人均生產總值21934元。 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是:產業結構不夠優化,經濟競爭力不強;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越來越大;食品、居住類價格漲幅偏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旅遊業未形成產業鏈,對住宿餐飲業等第三產業的拉動力仍不夠。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 2007年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7.11億元,農業發展速度101.61%。全年糧食總產量23.54萬噸,減0.78%,其中稻穀21.84萬噸,增0.81%;水果總產量3.63萬噸,增20.47%;蔬菜總產量28.58萬噸,減22.07%;花生總產量0.63萬噸,減43.25%;甘蔗(含果蔗)總產4.60萬噸,減13.24%。 2007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68.97萬畝,減3.33%,其中水稻種植面積59.94萬畝,減0.25%;蔬菜播種面積23.34萬畝,減18.79%;花卉種植面積1.31萬畝,減1.72%。 2007年林業生產項目有增有減,全年跡地更新面積56527畝,同比增40.62%。零星(四旁)植樹22.05萬株,幼林撫育54750畝,同比減9.35%。木材砍伐117468立方米,同比減0.24%。 畜牧業生產成果顯著,肉類總量5.81萬噸,增15.08%;全年生豬出欄量35.61萬頭,家禽出欄量2903.43萬只,分別比上年增長5.46%和27.46%;禽蛋全年總產量9360噸,比上年減12.43%;水產養殖產量增長較快,全年水品產量3.49萬噸,增8.94%。 三、工業和建築業 2007年全市工業穩步發展,經濟效益增強。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72.03 億元,比上年增長13.04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58.86億元,比上年增長12.30%。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34.94億元,比上年增長12.83 %。按企業經濟類型分: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累計完成139.78億元,比上年增長19.26 %;國有企業累計完成6.18億元,比上年增長12.92 %;集體企業完成0.99億元,比上年減55.57%;股份制企業完成26.99億元,比上年減19.20 %;私營企業完成46.46億元,比上年增長30.81 %;股份合作企業完成0.56億元,比上年增長44.88 %;聯營企業完成1.04億元,比上年減22.19 %;有限責任公司完成12.64億元,比上年增長44.20 %。 生產規模擴大,經濟效益繼續向好。2007年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4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產值225.71億元,產品銷售率96.0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31.16億元,增長21.4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成本費用利潤率3.54%,實現利稅總額16.54億元,比上年增13.63 %,其中利潤總額7.68億元,比上年增長14.89 %。 建築企業有較大的發展。全年建築安裝總產值15.49億元,比上年增15%。工程結算收入13.05億元,比上年增2.03%。實現利稅總額0.28億元,增33.33 %。 四、固定資產投資 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帶動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全市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2.54億元,比上年增長16.82%。其中:基本建設完成14.31億元,增長42.48%;更新改造完成投資8.20億元,增長54.44%;房地產完成投資4.28億元,增長4.66%;其他項目完成投資12.89億元,減0.48%。全年基本建設、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資施工項目206個,比上年增加42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49個,全投項目69個。民資投資穩步增加,全年民資直接投資20.73億元,同比增長25.94%。 鎮級投資項目增加,2007年全市鎮級固定資產完成投資20.28億元,比上年增長38.44%。 商品房價格上漲。2007年商品房施工面積59.55萬平方米,比上年減3.33%;竣工面積11.60萬平方米,比上年減28.97%;住宅銷售面積20.58萬平方米,比上年減3.24%;住宅銷售額3.23億元,增長3.92%。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2007年全社會完成客運量2531萬人,比上年增0.04%;客運周轉量98809萬人公里,比上年減0.21%;港口貨物吞吐量20.45萬噸,比上年減0.04%。 車輛擁有量增長較快。2007年汽車擁有量34103輛,比上年增長9.78%,其中小汽車29573輛,比上年凈增3339輛,增長12.73%。摩托車180719輛,比上年增長4.72%。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4774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全市人均年函件用郵量11.55件/人,比上年增21.71%。全市固定電話21.18萬部,比上年增0.86%,固定電話普及率31部/百人。行動電話用戶58.1萬部,行動電話普及率為85部/百人。 六、國內貿易 國內市場銷售穩步增長,城市市場消費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44億元,比上年增長17.23%。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5.71億元,增長23.15%;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1.73億元,增長11.02%。 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53.31億元,比上年增長17.16%。其中限額以上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9.97億元,增長18.81%。餐飲業全年實現零售額13.13億元,增長17.50%。 七、對外經濟貿易和旅遊業 出口貿易穩步增長。全市海關進出口總值154513萬美元,同比增9.72%。外貿出口總值117328萬美元,比上年增14.42%。其中國有企業出口產值12243萬美元,比上年減11.19%;外資企業出口產值82471萬美元,比上年增21.66%,私營企業出口產值22615萬美元,比上年增7.83%。進口總值37185萬美元,同比減2.88%。實現對外貿易順差80143萬美元。 2007年實際利用外資13302萬美元,比上年增18.03%,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152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51%。全年合同利用外資1972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8%。外向型企業592家,三資企業440家,來料加工企業152家。 旅遊業進一步發展。2007年6月28日在紐西蘭基督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順利通過表決,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4處世界遺產,廣東省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全市擁有星級酒店5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家,四星級1家,三星級1家,二星級2家。2007年全年總共接待遊客218.9萬人次,比增25.79%;其中國內旅遊者177.03萬人次,比增25.91%,國際旅遊者41.87萬人,比增52.53%。旅遊總收入11.02億元,比增58.11%。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19億元,按省統一口徑增長14.7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8.43億元,比上年增長10.04 %。 金融穩定。全年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08.84億元,比年初增長5.11 %,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58.75億元,比年初增長2.53%。各項貸款余額54.00億元,比年初增12.97 %,其中短期貸款37.92億元,比年初增19.93 %;中長期貸款15.03億元,比年初減3.62%。僑匯收入9102萬美元,比上年增112.37 %。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事業取得較好成就。全年獲得科技進步獎32項,其中地級市以上科技進步獎3項。全年專利申請量530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31家,其中省級25家,江門市級6家;民營科技企業59家,其中省級42家,江門市級17家。2007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產值2.5億美元。 教育事業持續發展,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水平穩步提高。2007年全市有中小學221所,其中完(高、職)中15所,初中27所,小學 17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5 所。全市在校學生共 132545人,其中小學生71017人,初中生37159人,高中階段在校生15395人。幼兒園37 所,在園兒童19568人。電視大學1 所,在校本科生1067人,大專學生1306 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小學畢業生升入學率100 %,非正常流動率為0 ;15周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與上年持平; 17周歲人口中等教育完成率99.8%,與上年持平;初中入學率99.8 %,與上年持平,畢業率99 %,與上年持平,非正常流動率0.7 %,比上年下降0.3 個百分點。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7 %,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普九」五率連續第十八年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標准要求。全市初中畢業生11294人,升學率為94 %,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完成江門市下達的「普高」指標。全市高考錄取人數3869人,,比上年增加102人,其中本科錄取人數1528人,報考錄取率69.19 %,高中升學率為79.5 %,全年投入5338 萬元,新建改建校舍97586萬平方米。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不斷發展。全市有文化館1間;文化站15個;博物館1間;美術館1間;圖書館6間,總藏書量28.3萬冊,其中鎮圖書館藏書量15萬冊;粵劇團2個;市(鎮)影劇院5座。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共有衛生機構25個。其中醫院5家,衛生院15家;婦幼保健院1家;專科防治所、站2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病床床位1428張,其中醫院1016張,衛生院352張。衛生技術人員2300人,其中執業醫師588人,執業助理醫師200人。 體育事業有新的突破。為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唱響「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主旋律,推動全民健身發展。積極組團參加江門市第六屆運動會,我市體育代表團憑借較強的實力 ,在參賽的四市三區共7個代表隊中,以78.25枚金牌、總分2315分的成績首次位列金牌榜、總積分榜的第三位。成功承辦2007年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舉行了中國女排VS開平男排公開賽。2007年開平市招商洽談會暨傳統龍舟賽。 十一、人口、就業與社會保障 戶籍人口有所增長。2007年年末全市總人口683171人,其中男性341967人,女性341204人。非農業人口246056人,占總人口的36.02%。全年出生人口7006人,出生率為10.28‰。死亡人口5259人,死亡率7.71‰。全市凈增人口1747人,自然增長率2.56‰,比上年下降3.29個千分點。 勞動就業壓力有所緩和。年末全市社會從業人員372978人,比上年增1.60 %。其中私營和個體從業人員79017人,減8.1 %。失業人員人數2921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859人。 社會福利保障事業日益完善,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年末全市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為56583人,參加養老保險的有86558人,參加醫療保險的有44902人,參加工傷保險44377人,參加生育保險29549人。20275名離退休人員按時足額領到基本養老金。 社會安全問題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重視。2007年,全市共發生工礦企業事故3宗,比上年減少25%,工礦企業事故死亡4人,與上年持平,十萬從業人員事故死亡0.21人。道路交通事故597宗,比上年減少21.8%,交通事故死亡人數69人,同比下降14.8%,萬車事故死亡3.15人。全年發生火災事故2宗,比上年減少98.9%,死亡人數0人。億元GDP事故死亡0.49人。 十二、人民生活與環境保護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7年城鎮職工人均工資15978元,比上年增長14.97 %;農村人均純收入5659元,比上年增長4.99%。居民住宅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年竣工住宅面積11.60萬平方米;住宅銷售面積20.58萬平方米。 城鄉居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繼續改善。以創建「文化先進市」和「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契機,大力推動僑鄉文化建設,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村繼續增加。2007年新增開平市標兵文明單位5個,廣東省文明單位1個;開平市標兵文明村14條,廣東省文明村1條。自1991年以來,已創建各級文明村(單位)463個,其中廣東省文明村6條,江門市標兵文明村30條,開平市標兵文明村267條;廣東省文明單位(窗口)8個;江門市標兵文明單位16個。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開平市管轄小區從一開始的長沙和新昌兩個管區發展到如今9個管區(長沙、新昌、靳頭、荻海、港口、沖橙、簕沖、祥龍)、13個鎮(月山、水口、赤水、金雞、蜆岡、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馬岡、龍勝、蒼城、沙塘、樓崗、三埠)以及翠山湖工業區和蒼城工業區。
開平規劃用地面積達2000多公頃,為企業投資發展提供良好平台。 在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中,京津冀區域發展規劃中是第一個專門規劃,也是十一五規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京津冀區域發展規劃逐步實施。 河北以接軌國際市場為目標,加強接軌京津,實現京津冀六大融合,即觀念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交通融合,人才融合和規劃融合。將河北建成京津外資流轉擴散基地,產業轉移成在基地,高科技產業配套基地,現代物流倉儲基地,休閑旅遊度假基地和農副產品供應基地。位於京津冀經濟圈腹地的唐山市,依託曹妃甸和京津港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開平區作為唐山的中心區,正面臨前著所未有的機遇。 開平區礦藏豐富,煤炭,礬土,陶土,鋁礦石,紅沙,白沙等已探明儲量均達到數百萬噸。其中石灰石儲量達到3.48,可謂物華天寶之地。 經過多年不斷發展,開平已初步形成農業產業化、工業現代化、三產物流規模化的產業發展格局。 農業以無公害蔬菜、花卉苗木、養殖加工業為主導,都市型現代農業初具規模。 全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逾萬畝,特色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千畝,養殖業以牛、豬、禽、魚為主,佔大農業的比重達56%。 工業以鋼鐵、陶瓷、水泥、煤炭、耐火保溫材料等行業為支撐,主要產品達500多種。鋼鐵行業全部實現高爐煉鐵、轉爐煉鋼、全連鑄、連軋生產工藝,主要產品有螺紋鋼、帶鋼、角鋼、棒材、線材、焊管等,年生產能力500萬噸;陶瓷行業全部實現天然氣、煤氣燒成工藝,主要產品有建築衛生陶瓷,年生產能力1.5萬噸,日用骨質瓷,年生產能力1200萬件;耐火保溫行業全部實現天然氣、煤氣燒成工藝,主要產品有普通耐火保溫材料、炭化硅、氮化硅等,年生產能力100萬噸;水泥行業向高標、特種水泥發展,主要產品有礦渣硅酸鹽水泥,年生產能力200萬噸;煤炭行業主要產品為煙煤及精洗煤,年生產能力240萬噸;機械製造行業主要產品有冶金設備、礦山設備和鐵路器材等。 物流業主要有鋼材市場、陶瓷市場、建材市場、汽車貿易市場及蔬菜批發市場。 唐山寶業集團、寶新集團、灤河集團為全國知名企業;銀水集團、陡河集團均為全省知名企業;唐山華岐焊管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高頻焊管生產企業;唐山隆達骨質瓷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日用骨質瓷生產基地,產品在2001年被上海亞太經合首腦會議(APEC)指定為宴會用瓷。開平商貿繁榮,以冀東汽車交易中心、開平溫州商城、華北建材市場等為代表的專業化、規模化市場物流發達,在華北地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Ⅳ 山東玉米澱粉企業10強
1,西王集團有限公司始建於1986年,為集玉米加工、房地產、鋼鐵、酒水、物流、熱電於一體的全國大型工業企業集團。企業年加工玉米能力為180萬噸,主要生產結晶果糖、葯用葡萄糖、食用葡萄糖、果葡糖漿、葡萄糖酸鹽、低聚糖、麥芽糊精、澱粉、玉米油、飼料、酒水、螺紋鋼、特鋼等。主導產品打入國際市場,食用葡萄糖、玉米油、無水葡萄糖、麥芽糊精的生產規模為亞洲最大。公司現擁有總資產105.7億元,職工10000餘人,2008年完成產值132.14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仿缺滲銷售收入132.72億元,同比增長26%,利稅8.02億元,同比增長10%,出口創匯10461萬美元,同比增長62%。2009年1—6月份完成產值69.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72.5億元、利稅4.5億元,出口創匯額達到2273萬美元,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經濟指標和各項任務。2005年12月9日在香港上市,2006年5月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冠名「中國糖都(澱粉糖)」。榮列2008年度省百強企業52位、省工業百強43位、省製造業百強32位,比去年分別上升了5、4、5個位次。榮獲「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民營科技企業技術創新先進單位」、「全國澱粉糖行業第一名」、「全國優秀福利企業」、「中國食品工業百強企業」等稱號。
2,山東諸城興貿玉米開發有限公司是亞洲最大的玉米產品深加工企業,公司年加工能力超過250萬噸,主產品玉米澱粉今年達到150萬噸,變性澱粉達到50萬噸,麥芽糖,玉米蛋白粉和玉米纖維蛋白均達到20萬噸、玉米油和玉米胚芽餅達到10萬噸,肌醇達到2000噸.全部產品均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其中肌醇符合美國NF12 & FCCIV版葯典之標准。公司成立於1993年7月,目前擁有總資產50億元,固定資產30億元,幹部職工7000餘人,佔地面積230萬平方米。是一個規模大、信譽高,具備現代化綜合管理體系的大型集團公司.
3,山東香馳集團始建於1989年,從事大豆和玉米加工,年加工大豆120萬噸、玉米30萬噸,年產大豆分離蛋白2萬噸、組織蛋白1萬噸、豆油23萬噸、各種粕類94萬噸、玉米澱粉20萬噸、果糖10萬噸、汽90萬噸、電1.47億度。主營產品「香馳蛋白」、「香馳豆油」、「香馳豆粕」、「香馳果糖」、「香馳澱粉」等系列產品享譽省內外,其中「香馳蛋白」遠銷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始終居省內同行業首位,名列全國油脂加工企業第五位,是中國食品工業百強企業、中國食品工業食用油行業十強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企業、全國(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省百強民營企業、省高新技術企業、省環境友好企業、省勞動關系和諧企業,2005、2006年連續兩年蟬聯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位居第85位。
現有員工1600餘人,佔地面積102萬平方米,總資產18億元,下設香馳糧油、御馨蛋白、健源生物、熱能動力、潔源備脊環保五個子公司,是國家大型大豆加工企業、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擁有省級技術中心和全國同行業一流的檢測中心,長期與國內外大專院校進行技術交流,聘請國內知名專家、教授為集團技術顧問,具有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是一家集產、銷、研於一體的大豆、玉米深加工企業。
4,山東雪花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玉米澱粉深加工谷氨酸、味精為主導產品的綜合性企業,固定資產18億元,職工3200人,佔地面積1580畝。下轄谷氨酸一分廠、二分廠、三分廠、四分廠、五分廠、熱電廠、硫酸廠、復合肥廠、澱粉廠、台灣味丹雪花實業有限公司、雪花金洋葯業有限公司、玉米油加工廠、塑編廠、物資供銷公司等,年產玉米澱粉32萬噸、谷氨酸18萬噸、復合肥20萬噸、硫酸20萬噸、各類扮歷副產品16萬噸。
5,
山東壽光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創建於1998年3月,是以農產品(玉米)深加工為主導的大型企業集團,是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食品衛生A級企業、山東省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公司現有幹部職工2000餘人,形成年加工玉米105萬噸,生產玉米澱粉70萬噸,玉米纖維13萬噸、玉米蛋白粉6萬噸、飼料級L-賴氨酸鹽酸鹽3萬噸、65%L-賴氨酸硫酸鹽2萬噸、有機-無機復混肥3萬噸、變性澱粉10萬噸的生產規模,是山東省飼料生產五十強企業、玉米澱粉銷售在全國位於第三位,變性澱粉居全國首位。
公司始終遵循「堅持科技為本,奉獻優質產品」的方針,堅持「高起點、高標准」的原則,2006年國家人事部批准在我公司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在生產中我公司採用國際先進工藝,主要生產設備和檢驗儀器全部從國外引進,在技術和裝備上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公司於1999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並先後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非轉基因(IP)認證、清真認證以及歐洲飼料添加劑與預混合飼料質量體系(FAMI-QS)認證等,在管理體繫上保證公司產品達到一流標准。2005年,我公司生產的玉米澱粉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一流的產品質量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一致好評,產品暢銷國內各省市以及日本、韓國、北美、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2007年9月27日,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
6,山東潤生集團公司其前身諸城市澱粉廠,建廠於1983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擁有職工3200餘人,集生產、科研、銷售於一體的集團化公司,是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屬國家大型企業。集團公司下有玉米澱粉廠、熱電廠、魯源澱粉製品有限公司、長治市金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諸城市益泰豐工貿有限公司、濰坊市澱粉研究所、潤生加油城等企業。擁有資產7.8億元,年消耗玉米120萬噸,產玉米澱粉72萬噸,高麥芽糖18萬噸、麥芽糊精6萬噸,及其它副產品36萬噸,實現年產值18億元。
7山東中谷澱粉糖有限公司位於山東省樂陵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星光工業園內,佔地183畝,是我國華北地區最大的專業致力於澱粉、澱粉糖系列產品生產及深加工的企業,固定資產1.8億元,注冊資本3000萬元,員工468多人。設計規模為年產30萬噸玉米澱粉
8山東臨清德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臨清電業公司控股,以玉米深加工為主的大型股份制企業。位於山東省平原縣龍門經濟開發區東區,東依京滬高速公路,南靠省道318線,距京滬鐵路2公里處,交通便利,是德州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一期工程已投入運營,注冊資金4億人民幣,佔地面積540畝,擁有一座5萬千瓦的自備電廠,年加工30萬噸玉米,引進年生產20萬噸的玉米澱粉生產線設備,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玉米濕法生產工藝,整體設計先進、環保設施齊全、全自動全封閉現代化管理的生產線。其管理體系完善,生產工藝先進、檢測設備齊全、操作程序嚴密。高精度的化驗儀器設備、嚴格的質量要求、有力的保證了產品的質量,所有產品不含任何添加劑,屬純糧食深加工綠色產業。公司現年生產玉米澱粉20萬噸,副產品蛋白粉1.5萬噸,纖維飼料4.2萬噸,玉米胚芽1.5萬噸,玉米漿1.5萬噸。該項目符合國家產業化標准,是國內較大的玉米深加工項目,也是本地區最大的農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
9,山東禹城富源玉米開發有限公司是由德州供電公司與禹城電業公司合資組建的股份制大型玉米綜合加工企業。項目一期投資 5800萬元,佔地79920平方米,澱粉車間及輔助設施21000平方米,擁有年加工10萬噸玉米的生產線。本公司充分採用國內外先進技術,部分關鍵設備從國外引進,縱使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公司現有幹部職工326人,其中技術人員42人,管理人員33人;下設7個部室,兩個生產車間,機器設備 560台套,是目前魯西北地區最大的玉米加工企業。
10魯洲集團,中國食品工業、中國發酵工業的龍頭企業,是集科、工、貿於一體的綜合性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是目前國內澱粉生物糖生產規模最大、市場佔有率和行業出口貿易額最高的企業集團。 集團所屬企業有新加坡魯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魯洲生物科技(山東)有限公司、魯洲生物科技(遼寧)有限公司、魯洲生物科技(陝西)有限公司、魯洲生物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湖南省魯洲糖業有限公司、魯洲集團化工有限公司、魯洲集團設備工程有限公司、魯洲集團印務有限公司和魯洲集團物資供應有限公司等多個分公司和一處企業發展與產業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並在全國各大城市設有銷售機構。 集團各公司已分別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HACCP食品質量安全認證,猶太人潔食證書和伊斯蘭教協會「清真證書」等資質認證,部分產品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綠色食品A級產品」等多項證書。集團先後被評為「全國澱粉糖行業二十強企業」、「中國農業產業化經營20大龍頭企業」、中國食品工業「百強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大型企業」和「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 目前,集團年加工玉米120餘萬噸,年產澱粉糖系列產品80餘萬噸、飼料系列產品40餘萬噸,化工系列產品10餘萬噸。
11,山東福田葯業有限公司是集科、工、貿為一體的民營高科技企業,是中國功能糖城的支柱企業,中國最大的功能性糖醇生產基地,始建於1991年,1993年建成投產,是以玉米、玉米芯為原料進行深加工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生物技術產業基地骨幹企業,在全國同行業率先實施並通過ISO9001、ISO14001、OHSAS18000、HACCP、GMP、KOSHER和IP認證。公司建有國內唯一一家木糖醇研究機構——山東省木糖醇研究所和「省級技術中心」試驗基地。公司佔地面積48公頃,擁有資產8億元,現有員工1000餘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86人,占職工總數的48%。主要生產木糖、木糖醇、澱粉糖、麥芽糖醇、山梨醇等糖醇產品及系列產品,年綜合生產能力10萬噸,全部達到英國葯典BP、美國FCC和美國葯典USP標准。公司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產品暢銷亞洲、歐洲、美洲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與箭牌、吉百利、雀巢、三菱、住友、瑪氏等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貿易合作關系。 公司曾多次榮獲省級文明單位、全國食品行業優秀企業、全國食品行業質量效益型企業、全國食品行業科技進步優秀企業、中國食品添加劑行業百強企業、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單位、全國農副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中國澱粉糖行業二十強企業、中國輕工業500強企業等稱號;萬噸高醇級玉米糖醇項目被國家發改委評為「國家農副產品深加工示範項目」。「福甜」牌木糖(醇)產品多次被評為山東名牌、山東省著名商標、山東省免檢產品、改革開放二十年最具影響力的著名品牌、國家級新產品、國家質量衛生安全全面達標食品、2006—2007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山東出口名牌等。作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以生產在福田木糖醇馳名的山東福田生物開發有限公司,近日建成一條年產40萬噸玉米澱粉生產線。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建成的最大的玉米澱粉生產企業。山東禹城福田生物開發有限公司,針對當地豐富的玉米資源,抓住機遇,與山東光大電力集團聯手共同投資1.5億元,建成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玉米生產企業。
12山東龍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致力於生物工程科研開發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和國家「863」計劃課題承擔單位,總資產4.4億元,員工680人,在國內首家實現了木寡糖工業化生產,唯一通過了國家科技成果鑒定,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生產規模為年產木寡糖10000噸。木寡糖產品及該項成果先後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全國食品行業誠信企業放心食品」、「山東省十大科技成果」、「山東省環境保護優秀科技成果」、「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榮譽稱號;企業先後被列為「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食品配料行業百強企業」、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山東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山東省「優秀民營科技企業」;被科技部批准為「全國功能性糖類公共實驗室」;產品生產線在美國通過FDA注冊;產品榮獲香港優質產品正印。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省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省農行AAA級信用企業。 企業始終把擴大企業規模、大上項目、上大項目作為第一要務來抓,全力實施「藉助外力實現企業迅速擴張發展」戰略。目前萬噸木寡糖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一期工程已實現了聯合生產一次性成功,順利通過驗收。龍力葯業已完成了各項准備工作。標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全國功能性糖類公共實驗室技術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現已正式投入使用。南院後勤綜合服務樓已正式交付使用。目前,公司面貌煥然一新,基本達到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環境標准。企業始終把發展放在首位,做到每年都有新發展,年年推出新項目,一是投資2000萬元,建設龍力葯業的原料葯廠。二是同中國海洋大學合作,投資3000萬元建設龍力葯業的中葯分廠。三是投資3億元,同中國農科院合作,建設一個農產品綜合加工項目。使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到2006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個億,利稅5000萬元;2007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1億元,把企業建設成為大型企業集團。
13諸城東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年產玉米澱粉150萬噸,玉米蛋白粉及玉米蛋白飼料各10萬噸,玉米胚芽餅4萬噸,玉米油5萬噸,變性澱粉10萬噸,肌醇1200噸,玉米澱粉糖漿20萬噸
14興糧公司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城以北,緊靠張東鐵路,距205國道北50米處,博興工業園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中(二)型企業,公司佔地面積34000m2,擁有固定資產7000多萬元,流動資產4300萬元,注冊資產500萬元,現有職工200人,其中大專文化程度以上28人,中專以上78人,工程師8人,技術員70人。年加工玉米16萬噸,年產澱粉10萬噸,蛋白粉8800噸,纖維飼料11200噸,玉米胚芽19200噸,年可實現產值2.1億元,銷售收入2.3億元,利稅1397萬元。
15,
山東恆仁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是滕州市一家民營企業,佔地460畝,總資產2。1億元,現有職工1600人。是集生產加工玉米、棉花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
16山東正德食品有限公司屬糧食深加工企業,農業產業化市重點龍頭企業,佔地面積50000平方米,現有員工360人,總資產6600萬元。主要生產「正德」牌玉米澱粉和「正德」牌高麥芽糖漿,年產玉米澱粉6萬噸、高麥芽糠漿4萬噸、相關副產品3萬噸。公司雙酶法製糖屬山東省科委立項的星火計劃項目,1997年經省科技情報檢索系統查新為省內空白,1998年1月通過省科委鑒定,1998年3月獲臨沂市科技成果二等獎。2004年1月公司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公司是1995年成立,1998年依法改組為股份制企業。公司成立以來,立足澱粉糖行業,,憑借雄厚的技術力量、科學的內部管理和良好的企業信譽,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競爭能力逐漸增強,經濟效益大幅攀升。產品暢銷山東、江蘇、上海、浙江、安徽等國內10個省(市),出口韓國等境外市場,與270多家用戶建立了良好的供需合作關系。 公司連續七年被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評為「AA級信用企業」,2002年經國家農業部檢查驗收評定為「全面質量管理達標單位」,2003年7月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強縣富民企業」稱號,2004年2月被臨沂市工商聯系統評為「誠信納稅企業」,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4年民營經濟明星企業」稱號,被國家農業部評定為「全國農產品加工中型企業」。
17 山東保齡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功能性糖源生產廠家,在國內率先自主研製並工業化生產低聚糖,低聚異麥芽糖等功能性糖源,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80%以上,世界市場佔有率達25%
18山東神州翔宇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始建於1985年,為國內最早從事玉米澱粉、變性澱粉生產與研究的廠家之一。擁有員工150人,其中:技術人員49人。屬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銀行信用等級為「AA+」。2005年3月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是山東省重點發展的千家中小企業之一,擁有資產7500萬元,流動資金3200萬元,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12000餘萬元,利稅900餘萬元,資產負債率為36.7%。年產玉米澱粉6萬噸、變性澱粉6萬噸,丙烯酸漿料3000噸。主要產品有20多個品種的變性澱粉和精細化工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食品、造紙、紡織、石油、化工、建材、醫葯等行業,暢銷浙江、江蘇、廣東、上海、河南等20多個省市400多個廠家。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2007年榴春牌商標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先後評為「全國中型一檔業」,淮海經濟區「優秀企業」。公司又被評為「山東省農產品加工骨幹企業」、「山東省農業產業化優秀企業」及「山東省高新技術產業生長點企業」,公司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百強企業。
山東都慶股份有限公司是集技術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大二型企業,2002年被評為全國澱粉糖行業二十強企業。公司下屬有中美合資都慶(山東)保健品有限公司、山東玖玖實業開發有限公司、定陶縣盛達公司等幾家企業。是山東省農業廳命名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連續8年被中國農業銀行山東省分行評為'AAA級信用企業'。公司擁有自營進出口權,並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是完達山、伊利、蒙牛等國內知名企業和台灣統一、頂益、雀巢等國際知名企業的常年食品配料供應商。 都慶公司以'新觀念,新產品,天天更新,人人創新'為理念,不斷營造創新概念和業績。都慶企業先後被國家農業部和省政府評為'全面質量管理達標企業''省級食品衛生示範單位','省級管理示範企業''省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公司系列產品被菏澤市技術監督局指定為'質量免檢產品'。麥芽糊精、低聚異麥芽糖、植脂末被省經貿委評為'山東名牌'產品。2001年5月,由都慶公司研製開發的'蔬而康'產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部批准為保健食品,保健字型大小為:衛食健字[2001]第0140號。 都慶公司始建於1993年,以生物發酵工程為主導,從事食品加劑、食品原輔料、營養保健品等三大類六十多個品種的生產經營。現具有年產澱粉15萬噸、液體葡萄糖3萬噸、高麥芽糖漿4萬噸、高麥芽糖粉和低聚異麥芽糖粉2萬噸、麥芽糊精5萬噸、植脂末(奶精)1萬噸、玉米油0.46萬噸、蛋白粉1萬噸的生產規模。
19山東華義玉米科技有限公司
20山東棗庄超越玉米澱粉有限公司
棗庄超越玉米澱粉有限公司
是一家實力雄厚的溫州模式的民營企業。擁有固定資產4000萬元,佔地面積56860平方米,員工100餘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佔60%以上,年生產玉米澱粉50000噸,系列變性澱粉20000噸。
21棗庄市光明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位於聞名於世的鐵道游擊隊的故鄉。境內104.106國道,京滬鐵路,京福.京滬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南瀕徐州國機場,交通十分方便。公司建於1996年,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年設計生產玉米澱粉5萬噸.各類變性澱粉2萬噸.化工助劑1萬噸。
Ⅳ 國標電子設備對地阻抗是多少
電氣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很多,不同的系統根據配電系統的不同以及接地故障電流的大小規定了不同的電阻值,把目前規范中的一些規定值現做一個摘錄。其中有兩本規范根據09年建設部文件已經更新或者作廢了。但仍然可以參考。
(1)信號接地——為保證信號具有穩定的基準電位而設置的接地。
(2)功率接地——除電子設備系統以外的其他交、直流電路的工作接地。
(3)保護接地——為保證人身及設備安全的接地。
14.7.4.3 電子設備接地電阻值除另有規定外,一般不宜大於4Ω並採用一點接地方式。電子設備接地宜與防雷接地系統共用接地體。但此時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Ω。若與防雷接地系統分開,兩接地系統的距離不宜小於20m。不論採用共用接地系統還是分開接地系統,均應滿足本規范第12章防雷有關條款的規定。
電子設備應根據需要決定是否採用屏蔽措施。
(1)直流地(包括邏輯及其他模擬量信號系統的接地)。
(2)交流工作地。
(3)安全保護地。
以上三種接地的接地電阻值一般要求均不大於4Ω。在通常情況下,電子計算機的信號系統,不宜採用懸浮接地。
14.7.5.2 電子計算機的三種接地裝置可分開設置。
如採用共用接地方式,其接地系統的接地電阻應以諸種接地裝置中最小一種接地電阻值為依據。若與防雷接地系統共用,則接地電阻值應≤1Ω。
參照《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第11、12、22及23章的相關規定,在常規情況下:
2)配電變壓器位於建築物外部時,低壓電纜在引入該建築物處,對於TN-S或TN-C-S系統,PE線或<a class="inner-link decor-none" href="http://www..com/s?wd=undefined&hl_tag=textlink&tn=SE_hldp01350_v6v6zkg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data-word="<a class=" inner-link"="" log="pos:innerLink" style="color: rgb(45, 100, 179); text-decoration: none; ">4">應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宜超過10Ω;對於TT系統,PE線單獨接地,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Ω;
3)對於第二、三類防雷建築物,當專引人工防雷引下線時(該情形極少),每根引下線的沖擊電阻分別不宜大於10Ω、30Ω; 當利用自然防雷引下線時,每根引下線的沖擊電阻數值可不做規定;
4)除另有規定外,電子、信息及計算機設備接地電阻值不宜大於4Ω;
5)當採用共用接地方式時,其接地電阻應以諸種接地系統中要求接地電阻最小的數值作為依據。除另有規定外,諸種接地系統與防雷接地系統共用接地體時,接地電阻值不應大於1Ω。
另須特別注意:判斷建築物內的電子、信息及計算機設備的存在與否,一般是以其設備機房及主機設備的存在與否作為重要衡量標志的。
11.0.4 綜合布線系統採用屏蔽措施時,必須有良好的接地系統,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保護地線的接地電阻值,單獨設置接地體時,不應大於4Ω,採用聯合接地體時,不應大於1Ω。
2 採用屏蔽布線系統時,所有屏蔽層應保持連續性。
3 採用屏蔽布線系統時,屏蔽層的配線設備(FD或BD)端必須良好接地,用戶(終端設備)端視具體情況宜接地,兩端的接地應連接至同一接地體。若接地系統中存在兩個不同的接地體時,其接地電位差不應大於1Vr.m.s。
7.0.3在電信間、設備間及進線間應設置樓層或局部等電位接地<a class="inner-link decor-none" href="http://www..com/s?wd=undefined&hl_tag=textlink&tn=SE_hldp01350_v6v6zkg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data-word="<a class=" inner-link"="" log="pos:innerLink" style="color: rgb(45, 100, 179); text-decoration: none; ">0">。綜合布線系統應採用共用接地的接地系統,如單獨設置接地體時,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Ω。如布線系統的接地系統中存在兩個不同的接地體時,其接地電位差不應大於1Vr.m.s。
7.0.5樓層安裝的各個配線櫃(架、箱)應採用適當截面的絕緣銅導線單獨布線至就近的等電位接地裝置,也可採用<a class="inner-link decor-none" href="http://www..com/s?wd=undefined&hl_tag=textlink&tn=SE_hldp01350_v6v6zkg6"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data-word="<a class=" inner-link"="" log="pos:innerLink" style="color: rgb(45, 100, 179); text-decoration: none; ">9">內等電位接地銅排引到建築物共用接地裝置,銅導線的截面應符合設計要求。
7.0.6纜線在雷電防護區交界處,屏蔽電纜屏蔽層的兩端應做等電位連接並接地。
2.9.2 接收天線的豎桿(架)上應裝設避雷針。避雷針的高度應能滿足對天線設施的保護。當安裝獨立的避雷針時,避雷針與天線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應大於3m。
2.9.3 獨立避雷針和接收天線的豎桿均應有可靠的接地。當建築物已有防雷接地系統時,避雷針和天線豎桿的接地應與建築物的防雷接地系統共地連接;當建築物無專門的防雷接地可利用時,應設置專門的接地裝置,從接閃器至接地裝置的引下線宜採用兩根,從不同的方位以最短的距離沿建築物引下;其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Ω。
2.5.3 系統的接地,宜採用一點接地方式。接地母線應採用銅質線。接地線不得形成封閉迴路,不得與強電的電網零線短接或混接。
2.5.4 系統採用專用接地裝置時,其接地電阻不得大於4Ω;採用綜合接地網時,其接地電阻不得大於1Ω。
防雷接地裝置宜與電氣設備接地裝置和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當不相連時,兩者間的距離不宜小於20m。
第6.3.7條、靜電接地可以經限流電阻及自己的連接線與接地裝置相連,限流電阻的阻值宜為
第6.4.1條電子計算機機房接地裝置的設置應滿足人身的安全及電子計算機正常運行和系統設備的安全要求。
易燃易爆場所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靜電接地電阻值有特殊規定的,按其規定執行;當採取間接靜電接地時,其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MΩ。
5.2.3 共用接地裝置應與總等電位接地端子板連接,通過接地干線引至樓層等電位接地端子板,由此引至設備機房的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應與預留的樓層主鋼筋接地端子連接。接地干線宜採用多股銅芯導線或銅帶,其截面積不應小於16mm2。接地干線應在電氣豎井內明敷,並應與樓層主鋼筋作等電位連接。
5.2.4 不同樓層的綜合布線系統設備間或不同雷電防護區的配線交接間應設置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樓層配線櫃的接地線應採用絕緣銅導線,截面積不小於16mm2。
5.2.5 防雷接地與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護接地共用一組接地裝置時,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按接入設備中要求的最小值確定。
5.2.6 接地裝置應優先利用建築物的自然接地體,當自然接地體的接地電阻達不到要求時應增加人工接地體。
5.2.7 當設置人工接地體時,人工接地體宜在建築物四周散水坡外大於1m處埋設成環形接地體,並可作為總等電位連接帶使用。
第3.1.1條 不利用大地作為信號迴路的廠(礦)區電話交換機、載波機、調度電話總機、會議電話匯接機或終端機、有線廣播擴音機、生產擴音機等通信設備的接地裝置的電阻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二、交流供電或交直流兩用通信設備的接地電阻值,當設備的交流單相負荷小於或等於0.5千伏安時,不應大於10歐;大於0.5千伏安時,不應大於4歐。
第3.1.2條 利用大地作為信號迴路的廠(礦)區電話交換機的兩組接地體並聯後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於表3.1.2的規定。
利用大地作為信號迴路的電話交換機的接地電阻表3.1.2
≤600
第3.1.3條 當電信站的接地符合第2.1.3條規定時,接地裝置的電阻值應同時符合電信站接地電阻值和國家《工業與民用電力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中有關交流供電變壓器中性點接地電阻值的規定。
第3.1.4條 符合第2.1.4條規定的總接地排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於1歐。
5.3.1 單台容量超過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裝置並聯運行且總容量超過100kVA的電力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工作接地電阻值不得大於4Ω。
單台容量不超過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裝置並聯運行且總容量不超過100kVA的電力變壓器或發電機的工作接地電阻值不得大於10Ω。
在土壤電阻率大於1000Ω·m的地區,當達到上述接地電阻值有困難時,工作接地電阻值可提高到30Ω。
5.3.2 TN系統中的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做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系統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
在TN系統中,保護零線每一處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不應大於10Ω。在工作接地電阻值允許達到10Ω的電力系統中,所有重復接地的等效電阻值不應大於10Ω。
5.3.3
5.3.4 每一接地裝置的接地線應採用2根及以上導體,在不同點與接地體做電氣連接。
不得採用鋁導體做接地體或地下接地線。垂直接地體宜採用角鋼、鋼管或光面圓鋼,不得採用螺紋鋼。
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體,但應保證其電氣連接和熱穩定。
5.4.6 施工現場內所有防雷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值不得大於30Ω。
5.4.7 做防雷接地機械上的電氣設備,所連接的PE線必須同時做重復接地,同一台機械電氣設備的重復接地和機械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體,但接地電阻應符合重復接地電阻值的要求。
第4.2.1條 低壓電力設備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歐。使用同一接地裝置的並列運行的發電機、變壓器等電力設備,當其總容量不超過100千伏安時,接地電阻不宜大於10歐。
第4.2.2條 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採用接零保護時,零線宜在電源處接地,但移動式電源設備除外。架空線路的干線和分支線的終端以及沿線每1公里處,零線應重復接地。電纜和架空線在引入車間或大型建築物處,零線應重復接地(但距接地點不超過50米者除外),若屋內配電屏、控制屏有接地裝置時,也可將零線直接連到接地裝置上。
低壓線路零線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歐。在電力設備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允許達到10歐的電力網中,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超過30歐,但重復接地不應少於三處。零線的重復接地,應充分利用自然接地體。
第4.2.3條 直流電力網中零線重復接地應採用人工接地體,並不得與地下金屬管道等有金屬連接,如無絕緣隔離裝置,相互間的距離不宜小於1米。
5 A
類電氣裝置的接地電阻
本標准規定了交流標稱電壓500kV及以下發電、變電、送電和配電電氣裝置(含附屬直流電氣裝置,並簡稱為A類電氣裝置)以及建築物電氣裝置(簡稱B類電氣裝置)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5.1.1 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要求如下。
有效接地和低電阻接地系統中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宜符合下列要求:
(5)
公式(5)中計算用流經接地裝置的入地短路電流,採用在接地裝置內、外短路時,經接地裝置流入地中的最大短路電流對稱分量最大值,該電流應按5~10年發展後的系統最大運行方式確定,並應考慮系統中各接地中性點間的短路電流分配,以及避雷線中分走的接地短路電流。
當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符合式(5)要求時,可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增大接地電阻,但不得大於5Ω,且應符合本標准6.2.2的要求。
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和高電阻接地系統中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列要求:
高壓與發電廠、變電所電力生產用低壓電氣裝置共用的接地裝置應符合下式
(6)
消弧線圈接地系統中,計算用的接地故障電流應採用下列數值:①對於裝有消弧線圈的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的接地裝置,計算電流等於接在同一接地裝置中同一系統各消弧線圈額定電流總和的1.25倍。②對於不裝消弧線圈的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的接地裝置,計算電流等於系統中斷開最大一台消弧線圈或系統中最長線路被切除時的最大可能殘余電流值。
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30Ω,且應符合本標准3.4要求。
5.1.2 發電廠、變電所電氣裝置雷電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
獨立避雷針(含懸掛獨立避雷線的架構)的接地電阻。在土壤電阻率不大於500Ω·m的地區不應大於10Ω;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接地電阻應符合DL/ T 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的要求。
變壓器門型構上避雷針、線的接地電阻應符合DL/ T 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的要求。
5.1.3 發電廠和變電所有爆炸危險且爆炸後可能波及發電廠和變電所內主設備或嚴重影響發供電的建(構)築物,防雷電感應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30Ω。
5.1.4 發電廠的易燃油和天然氣設施防靜電接地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30Ω。
5.2.1 架空線路桿塔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
5.2.2 架空線路雷電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應符合DL/ T 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的要求。
5.3.1 工作於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和高電阻接地系統、向建築物電氣裝置(B類電氣裝置)供電的配電電氣裝置,其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列要求:
與B類電氣裝置系統電源接地點共用的接地裝置。
配電變壓器安裝在由其供電的建築物外時,應符合下式的要求:
R≤50/I (8)
——計算用的單相接地故障電流;消弧線圈接地系統為故障點殘余電流。
配電變壓器安裝在由其供電的建築物內時,不宜大於4Ω。
非共用的接地裝置,應符合式(7)的要求,但不宜大於10Ω。
5.3.2 低電阻接地系統的配電電氣裝置,其保護接地的接地電阻應符合本標準式(5)的要求。
5.3.3 保護配電變壓器的避雷器其接地應與變壓器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
5.3.4 保護配電柱上斷路器、負荷開關和電容器組等的避雷器的接地線應與設備外殼相連,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
7.2.1 向B類電氣裝置供電的配電變壓器安裝在該建築物外時,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列要求:
配電變壓器高壓側工作於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和高電阻接地系統,當該變壓器的保護接地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符合式(8)要求且不超過4Ω時,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可與該變壓器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
當建築物內未作總等電位聯結,且建築物距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的距離超過50m時,低壓電纜和架空線路在引入建築物處,保護線(PE)或保護中性線(PEN)應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宜超過10Ω。
向低壓系統供電的配電變壓器的高壓側工作於低電阻接地系統時,低壓系統不得與電源配電變壓器的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應在距該配電變壓器適當的地點設置專用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Ω。
7.2.2 向B類電氣裝置供電的配電變壓器安裝在該建築物內時,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列要求:
配電變壓器高壓側工作於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和高電阻接地系統,當該變壓器保護接地的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符合本標准5.3.1要求時,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可與該變壓器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
配電變壓器高壓側工作於低電阻接地系統,當該變壓器的保護接地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符合式(5)的要求,且建築物內採用(含建築物鋼筋的)總等電位聯結時,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可與該變壓器保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
7.2.3 低壓系統由單獨的低壓電源供電時,其電源接地點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Ω。
7.2.3 低壓系統由單獨的低壓電源供電時,其電源接地點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Ω。
1—保護線;2—總等電位聯結線; 3—接地線;4—輔助等電位聯結線;
B—總等電位聯結(接地)端子板;M—外露導電部分; C—裝置外導電部分;P—金屬水管幹線;T—接地極
7.2.4系統中當系統接地點和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已進行總等電位聯結時,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不另設接地裝置。否則,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應設保護接地的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式要求
R≤50/Ia (13)
Ia——保證保護電器切斷故障迴路的動作電流,A。
7.2.5系統的各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保護接地的接地裝置可共用同一接地裝置,亦可個別地或成組地用單獨的接地裝置接地。每個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符合下式要求
R≤50/Id (14)
Id——相線和外露導電部分間第一次短路故障的故障電流,A。
7.2.6類電氣裝置採用接地故障保護時,建築物內電氣裝置應採用總等電位聯結。對下列導電部分應採用總等電位連接線互相可靠連接,並在進入建築物處接向總等電位聯結端子板(圖6):
建築物內的水管、煤氣管、採暖和空調管道等金屬管道;
7.2.7 接戶線的絕緣子鐵腳宜接地,接地電阻不宜超過30Ω。土壤電阻率在200Ω·m及以下地區的鐵橫擔鋼筋混凝土桿線路,可不另設人工接地裝置。當絕緣子鐵腳與建築物內電氣裝置的接地裝置相連時,可不另設接地裝置。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的接戶線,當鋼筋混凝土桿的自然接地電阻大於30Ω時,絕緣子鐵腳應接地,並應設專用的接地裝置。
年平均雷暴日數不超過30、低壓線被建築物等屏蔽的地區或接戶線距低壓線路接地點不超過50m的地方,絕緣子鐵腳可不接地。
7.2.8 建築物處的低壓系統電源接地點、電氣裝置外露導電部分的保護接地(含與功能接地共用的保護接地)、總等電位聯結的接地極等可與建築物的雷電保護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裝置。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非有效接地系統應該就是高電阻接地系統,阻值大概在1000歐姆以上。我們常見的TN、TT系統都是有效接地系統,接地電阻一般在1~10之間。電力部的接地系統設計規范里邊有詳細的規定,編號以DL打頭。
電子設備信號地之接地電阻值,IEC有關標准及等同或等效採用IEC標準的國標均未規定接地電阻值,只要實現了高頻的低阻抗接地(不一定是接大地)和等電位聯結即可。當與其他接地系統聯合接地時,按其他接地系統接地電阻的最小值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