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高層基礎埋深是多少
高層建築的基礎埋深應該為多少?
高層建築設計與施工
根據《高層建築結構設計規范》,高層建築的基礎埋深與基礎形式和抗震設防烈度有關。
當設防烈度為7度或7度以上時,對於天然地基,基礎埋深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2;對於樁基,基礎埋深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5;樁的長度不計在埋置深度內;
基礎埋置深度,一般從室外地面算起,如果地下室周圍無可靠側向限制時,埋置深度應從具有可靠側向限制的地面算起。
針對「樓脆脆」,對於基礎埋深是否足夠的問題,我們可以做如下兩個對比就可以很快得到結論。
1、基礎埋置深度是否滿足1/15建築物高度的要求;
2、埋入地下部分是否具有可靠的側向限制,沒有夯實的回填土、淤泥質土、軟土等都不能算作可靠的側向限制;也就是埋入老硬密實土的深度是否達到1/15建築物高度以上。
3、如果有裙房,高層建築的基礎埋深從裙房的地下室地面算起。
基礎埋深:
是指從室外設計地坪至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
埋深大於等於5米或埋深大於等於基礎寬度的4倍的基礎稱為深基礎;埋深在0.5米~5米之間或埋深小於基礎寬度的4倍的基礎稱為淺基礎。基礎埋深不得淺於0.5米。
實際工程施工角度來講,基礎埋深的原則是這樣的:要在冰凍線以下,同時盡可能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考慮腐殖土層具備承載力,基礎埋深要考慮與地基整體、協同承載建築物的壓力。
天然地基:
自然狀態下即可滿足承擔基礎全部荷載要求,不需要人工處理的地基。
天然地基土分為四大類: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㈡ 3米高的鋼架基礎埋深多少比較合適還有新砌牆體與原有基礎的鏈接怎麼樣才牢固
任何結構的基礎埋深與當地常年凍土深度、相適合上部荷載的持力層的埋深有直接關系。
你的工程沒有地質資料、沒有荷載大小、沒有氣象資料就沒法瞎說。建議正規設計去。
㈢ 基礎的埋深怎麼算
基礎埋深由其他條件和最小埋深確定。基礎高度主要由抗沖切要求確定,同時考慮柱縱筋的錨固和其它構造要求。
基礎埋深宜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區,可自填土地面標高計算,但填土在上部結構施工後完成時,應從天然地面標高算起。對於地下室,當採用箱形基礎或筏基時,基礎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當採用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時,應從室內地面標高算起。
影響因素
影響基礎埋深選擇的主要因素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1、 建築物的用途,有無地下室、設備基礎和地下設施,基礎的形式和構造;
2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3 、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4 、相鄰建築物的基礎埋深;
5、 地基土凍脹和融陷的影響。
注意事項
小橋涵基礎埋深還應考慮,沖刷深度和冰凍深度。
在滿足地基穩定和變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淺埋,當上層地基的承載力大於下層土時,宜利用上層做持力層。除岩石地基外,基礎埋深不宜小於0.5m。
高層建築筏形和箱形基礎的埋置深度應滿足地基承載力、變形和穩定性要求。在抗震設防區,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礎其埋置深度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5;樁箱或樁筏基礎的埋置深度(不計樁長)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8。位於岩石地基上的高層建築,其基礎埋置深度應滿足抗滑要求。
㈣ 磚砌體圍牆,牆高3m,牆厚24cm,磚基礎埋深是多少基礎底面寬多少
磚基礎埋深不小於120cm,基礎地面寬度50cm.
另外,圍牆每5~7米設50*50cm牆垛,增加牆體穩定性。
圍牆是要做基礎的不做基礎,圍牆會下沉、歪斜、開裂,基礎深度是根據地質條件而定的.還要看你牆體材料,基礎土質。
一般地質條件較好時,有500mm深度就可以了。
圍牆的基礎一般是條形基礎.也有用只挖圍牆柱基礎,在兩柱基間發璇(砌個拱形),牆身砌在拱上的。
基礎的材質一般來說圍牆高度是2.4米左右,3:7灰土或2:8灰土沒有問題,墊層採用C10即可,基礎高度250mm就行。
如果牆高為6米就得考慮其他的解決措施了,有可能做成配鋼筋的牆下條形基礎。
(4)鋼護欄石質基礎埋深多少擴展閱讀:
砌築質量
在均勻壓力作用下,在磚砌體的水平灰縫內配置鋼筋的稱為橫向配筋磚砌體,和組合磚砌體,砌體內的磚塊並不處於均勻受壓狀態,而是處於復雜的受力狀態,受到較大的彎曲、剪切和拉應力的共同作用。
根據鋼筋配置的情況,磚砌體的破壞不是磚先被壓壞,而是磚受彎、受剪或受拉破壞的結果,磚砌體的抗彎強度遠遠低於磚的抗壓強度。若水平灰縫中砂漿飽滿,密實均勻,灰縫厚度適當,必然改善單塊磚在砌體中的復雜受力狀態,保證牆體受力比較均勻和加強整體性,提高砌體的抗壓強度。
㈤ 這個基礎埋深怎麼確定,是多少
基礎埋深為地面線高程減去基礎地面高程,也就是d為基礎埋深。
㈥ 基礎埋置深度是多少如何計算
±0.000-基礎低標高=基礎埋深
㈦ 擋土牆基礎埋深是多少
擋土牆的基礎修建深度要依據地形狀況,地基土類別,地下水位高低,河道水文,沖刷深度,凍結深度等統籌考慮。
A,根據地基土類別和牆高,擋土牆基礎埋深的基本要求是0.5~1.0米,一般不得少於0.5米;
B,對於河道水渠的護岸擋土牆,其牆基底面應置於設計洪水最低沖刷線以下1米~~2米;
C,挖方邊坡擋土牆,如路塹式公路,基礎底面應低於路塹邊溝面不小於0.5米;
D,在風化層不厚的硬質岩石地基上,基地一般應置於基岩表面風化層以下;在軟質岩石地基上,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於1米;
E;當凍結深度小於或者等於1米時,基底應在凍結先以下不小於0.25米,並應符合基礎最小埋置深度不小於1米的要求;當凍結深度超過1米時,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於1。25米,還應將基底至凍結線以下0.25米深度范圍的地基土換填為弱凍脹材料,如岩石,大塊石,粗中砂,細砂等。
㈧ 石質欄桿柱應埋多深
其基礎應挖至老土之下0.3米。
㈨ 波形梁護欄立柱埋入土基的埋深有哪些規范
您好根據各道路設計情況而定,一般高速公路埋入1.4米,鄉村道路埋入1.2米。還有具體的需要根據當地安防工程的設計圖紙而定。
㈩ 基礎埋深不得小於多少MM
1、建築物基礎埋深一般應以室外地面算起;如地
下室周圍無可靠之側限時,應從具有側限之標高算
起。
2、多層建築如滿足地基穩定、地基強度及地基變
形要求、同時又考慮了地溝、管道等因素後,基礎宜盡
量淺埋。除岩石地基外。基礎埋深不宜小於500mm。
3、一般情況下,基礎埋深宜不小於冰凍深度;若
採用灰土基礎,冰凍深度應算至灰土頂面;若為砼基
礎、毛石基礎,冰凍深度應算至基礎底部或砼墊層底
部。當建築基礎底面之下允許有一定厚度的凍土層
時,可按《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7 - 2002中
5. 1. 8確定。
4、在填方整平地區,基礎兩側的填土頂面標高基
本相同時,可自室外填土地面算起。
5、對坡地或山地,建築四周室外標高一般不等,
則基礎埋深應自室外標高低的一側算起。
6、對帶地下室的建築物,當為整體基礎(如箱基、
筏基等)四周外牆側限好時,則基礎埋深可自室外地
面算起;當僅有一層地下室,或若為獨立基礎或條形
基礎時,應從地下室室內地面標高算起。
7、當高層建築與裙房在±0. 000 以下連為一體
時,則基礎埋深應自室外標高算起。
8、當高層建築與相連的裙房之間設置沉降縫時,
可按以下情況區別對街:
(1) 、高層建築有地下室而裙房無地下室,則高層
建築及裙房的基礎埋深均從室外地面算起。
(2)高層建築和裙房均設地下室,若沉降縫地面
以下處用粗砂填實時,則高層建築及裙房的基礎埋深
均從室外地面算起。否則應視為無埋深。
9、鄰建建說:當原有建築物的地基為天然地基或
復合地基時,為保證在施工期間相鄰的已有建築物的
安全和正常使用,基礎埋深(或基坑開挖深度)不宜深
於已有相鄰建築物的基礎。在不得已情況下,當新建
建築物之基礎埋深(或基坑開挖深度)深於相鄰已有
建築物的基礎時,其基礎之間的凈距(或已有建築基
礎外緣到基坑開挖外緣之間的凈距) ,不應少於高差
的二倍。此要求如不能滿足時,必須採取可靠措施。
10、高層建築基礎的埋深宜以下要求;
(1) 、天然地基或復合地基,可取1 /15H;
(2) 、樁基,可取1 /18H;
H為室外地面(或約束側限標高)至主體結構檐口之高度。
當建築物採用岩石地基或採取有效措施時,在滿
足地基承載力、穩定性要求及《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
技術規程》12. 1. 6條規定的前提下,基礎埋深可不受
本條(1) 、(2)兩款的限制,但應滿足抗滑移。
11、《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12. 1. 6條
規定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