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焊接收縮餘量
構件間焊接收縮是不可避免的,為保證焊接後各構件尺寸符合設計值,因此各構件版間的定位尺寸關系應權和設計要求的尺寸有一定的差別,這個差別值是為了彌補焊接收縮值的,各構件間的定位尺寸和設計尺寸的差別值就是你要問的焊接收縮餘量。
例如某焊接要求:焊接構件時焊接收縮餘量:縱向1.5‰~2‰;橫向1‰~1.5‰,按以上要求留夠焊縫收縮餘量。
② Q345B(16Mn)焊接工藝:焊接變形控制,留多少餘量,去應力。。。
根據本人經驗,圓台下料放長量10mm左右,滾制組對完之後,檢查組對的結合尺寸,組對完後,用卡具卡外面上中下3套卡具,上下2套卡具離邊100左右,焊里口,里口焊接完成,外口氣刨清根,幾何尺寸復查,卡具不去,調整完成後在完成外口的焊接。焊接的時候分3段焊接,先焊中段,在焊接上段或者下端。按照同一方向焊接,焊接之前需要預熱,焊接完成後退火。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③ 各構件在製作時要在待施焊的位置預留50mm的焊接收縮餘量,請具體的解釋一下。
確定是50mm?還是5mm?一般工件在加熱後冷卻下來就會產生變形,而焊接有熱量的輸入,再加上焊縫的版收縮,變形就權不可避免了。所以一般焊接都要留有餘量,以保證後續加工能夠實現或是工件尺寸得到保證。焊縫收縮有一定的經驗公式,一般按照焊縫的寬度計算,收縮量在7~8%,比如說焊縫寬20mm,收縮量大概是1.4~1.6mm 的樣子,這個只是個參考,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如果滿意請採納~
④ 焊接件,拆成零件圖,要留加工餘量嗎拆開的零件的加工面和對接面的粗糙度怎麼標注謝謝!
焊接件,拆成零件圖,焊後有加工要求的需要加工的件要預留加工餘量;無加工要求的不需要預留加工餘量。
拆開的零件的加工面,因是預留加工餘量可為,毛面(保持原材料原本狀態);對接面的粗糙度可標為剪切、下料、水刀等下料粗糙度即Ra12.5或Ra25.
⑤ 焊接餘量是不是也叫搭接量
不對,搭接量是指二塊板疊在一起的情況.而焊接餘量是:二塊板呈一平面或相垂直內.由於要求半溶透或全溶透,故需容在裝配時留出焊縫,因此,構件加工長度與名義長度是不一樣長的,即加工時由於需考慮焊接餘量,所以長度因適當削減.
而當搭接時,焊縫是角焊縫.
⑥ 焊接件放加工餘量
1.這要看你做的是什麼構件,一般設備件需要做成成品後有2mm以上加工餘量。
2.所有型鋼下料必須考慮切割餘量,適當放長2mm,在下板材時(切割器下料)
還要考慮收縮量!!
3.還有就是下料要看由誰下,你劃相同的尺寸不同的人切割結果會不同!!!
下料前你必須說明是照線割、將線割完,還是留線,所以下料尺寸不可一概而論。
外部缺陷
一、焊縫成型差
1、現象
焊縫波紋粗劣,焊縫不均勻、不整齊,焊縫與母材不圓滑過渡,焊接接頭差,焊縫高低不平。
2、原因分析
焊縫成型差的原因有:焊件坡口角度不當或裝配間隙不均勻;焊口清理不幹凈;焊接電流過大或過小;焊接中運條(槍)速度過快或過慢;焊條(槍)擺動幅度過大或過小;焊條(槍)施焊角度選擇不當等。
3、防治措施
⑴焊件的坡口角度和裝配間隙必須符合圖紙設計或所執行標準的要求。
⑵焊件坡口打磨清理干凈,無銹、無垢、無脂等污物雜質,露出金屬光澤。
⑶加強焊接聯系,提高焊接操作水平,熟悉焊接施工環境。
⑷根據不同的焊接位置、焊接方法、不同的對口間隙等,按照焊接工藝卡和操作技能要求,選擇合理的焊接電流參數、施焊速度和焊條(槍)的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加強焊後自檢和專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⑵對於焊縫成型差的焊縫,進行打磨、補焊;
⑶達不到驗收標准要求,成型太差的焊縫實行割口或換件重焊;
⑷加強焊接驗收標準的學習,嚴格按照標准施工。
二、焊縫余高不合格
1、現象
管道焊口和板對接焊縫余高大於3㎜;局部出現負余高;余高差過大;角焊縫高度不夠或焊角尺寸過大,余高差過大。
2、原因分析
焊接電流選擇不當;運條(槍)速度不均勻,過快或過慢;焊條(槍)擺動幅度不均勻;焊條(槍)施焊角度選擇不當等。
3、防治措施
⑴根據不同焊接位置、焊接方法,選擇合理的焊接電流參數;
⑵增強焊工責任心,焊接速度適合所選的焊接電流,運條(槍)速度均勻,避免忽快忽慢;
⑶焊條(槍)擺動幅度不一致,擺動速度合理、均勻;
⑷注意保持正確的焊條(槍)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加強焊工操作技能培訓,提高焊縫蓋面水平;
⑵對焊縫進行必要的打磨和補焊;
⑶加強焊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⑷技術員的交底中,對焊角角度要求做詳細說明。
三、焊縫寬窄差不合格
1、現象
焊縫邊緣不勻直,焊縫寬窄差大於3㎜。
2、原因分析
焊條(槍)擺動幅度不一致,部分地方幅度過大,部分地方擺動過小;焊條(槍)角度不合適;焊接位置困難,妨礙焊接人員視線。
3、防治措施
⑴加強焊工焊接責任心,提高焊接時的注意力;
⑵採取正確的焊條(槍)角度;
⑶熟悉現場焊接位置,提前制定必要焊接施工措施。
4、治理措施
⑴加強練習,提高焊工的操作技術水平,提高克服困難位置焊接的能力;
⑵提高焊工質量意識,重視焊縫外觀質量;
⑶焊縫蓋面完畢,及時進行檢查,對不合格的焊縫進行修磨,必要時進行補焊。
四、咬邊
1、現象
焊縫與木材熔合不好,出現溝槽,深度大於0.5㎜,總長度大於焊縫長度的10%或大於驗收標准要求的長度。
2、原因分析
焊接線能量大,電弧過長,焊條(槍)角度不當,焊條(絲)送進速度不合適等都是造成咬邊的原因。
3、治理措施
⑴根據焊接項目、位置,焊接規范的要求,選擇合適的電流參數;
⑵控制電弧長度,盡量使用短弧焊接;
⑶掌握必要的運條(槍)方法和技巧;
⑷焊條(絲)送進速度與所選焊接電流參數協調;
⑸注意焊縫邊緣與母材熔化結合時的焊條(槍)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對檢查中發現的焊縫咬邊,進行打磨清理、補焊,使之符合驗收標准要求;
⑵加強質量標準的學習,提高焊工質量意識;
⑶加強練習,提高防止咬邊缺陷的操作技能。
五、錯口
1、現象
表現為焊縫兩側外壁母材不在同一平面上,錯口量大於10%母材厚度或超過4㎜。
2、原因分析
焊件對口不符合要求,焊工在對口不合適的情況下點固和焊接。
3、防治措施
⑴加強安裝工的培訓和責任心;
⑵對口過程中使用必要的測量工器具;
⑶對於對口不符合要求的焊件,焊工不得點固和焊接。
4、治理措施
⑴加強標准和安裝技能學習,提高安裝工技術水平;
⑵對於產生錯口,不符合驗收標準的焊接接頭,採取割除、重新對口和焊接。
六、彎折
1、現象
由於焊縫的橫向收縮或安裝對口偏差而造成的垂直於焊縫的兩側母材不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一定的夾角。
2、原因分析
⑴安裝對口不合適,本身形成一定夾角;
⑵焊縫熔敷金屬在凝固過程中本身橫向收縮;
⑶焊接過程不對稱施焊。
3、防治措施
⑴保證安裝對口質量;
⑵對於大件不對稱焊縫,預留反變形餘量;
⑶對稱點固、對稱施焊;
⑷採取合理的焊接順序。
4、治理措施
⑴對於可以使用火焰校正的焊件,採取火焰校正措施;
⑵對於不對稱焊縫,合理計算並採取預留反變形餘量等措施;
⑶採取合理焊接順序,盡量減少焊縫橫向收縮,採取對稱施焊措施;
⑷對於彎折超標的焊接接頭,無法採取補救措施,進行割除,重新對口焊接。
七、弧坑
1、現象
焊接收弧過程中形成表面凹陷,並常伴隨著縮孔、裂紋等缺陷。
2、原因分析
焊接收弧中熔池不飽滿就進行收弧,停止焊接,焊工對收弧情況估計不足,停弧時間掌握不準。
3、防治措施
⑴延長收弧時間;
⑵採取正確的收弧方法。
4、治理措施
⑴加強焊工操作技能練習,掌握各種收弧、停弧和接頭的焊接操作方法;
⑵加強焊工責任心;
⑶對已經形成對弧坑進行打磨清理並補焊。
八、表面氣孔
1、現象
焊接過程中,熔池中的氣體未完全溢出熔池(一部分溢出),而熔池已經凝固,在焊縫表面形成孔洞。
2、原因分析
⑴焊接過程中由於防風措施不嚴格,熔池混入氣體;
⑵焊接材料沒有經過烘培或烘培不符合要求,焊絲清理不幹凈,在焊接過程中自身產生氣體進入熔池;
⑶熔池溫度低,凝固時間短;
⑷焊件清理不幹凈,雜質在焊接高溫時產生氣體進入熔池;
⑸電弧過長,氬弧焊時保護氣體流量過大或過小,保護效果不好等。
3、防治措施
⑴母材、焊絲按照要求清理干凈。
⑵焊條按照要求烘培。
⑶防風措施嚴格,無穿堂風等。
⑷選用合適的焊接線能量參數,焊接速度不能過快,電弧不能過長,正確掌握起弧、運條、息弧等操作要領。
⑸氬弧焊時保護氣流流量合適,氬氣純度符合要求。
4、治理措施
⑴焊接材料、母材打磨清理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
⑵加強焊工練習,提高操作水平和操作經驗;
⑶對有表面氣孔的焊縫,機械打磨清除缺陷,必要時進行補焊。
九、表面夾渣
1、現象
在焊接過程中,主要是在層與層間出現外部看到的葯皮夾渣。
2、原因分析
⑴多層多道焊接時,層間葯皮清理不幹凈;
⑵焊接線能量小,焊接速度快;
⑶焊接操作手法不當;
⑷前一層焊縫表面不平或焊件表面不符合要求。
3、防治措施
⑴加強焊件表面打磨,多層多道焊時層間葯皮必須清理干凈方可進行次層焊接;
⑵選擇合理的焊接電流和焊接速度;
⑶加強焊工練習,提高焊接操作水平。
4、治理措施
⑴嚴格按照規程和作業指導書的要求施焊;
⑵對出現表面夾渣的焊縫,進行打磨清除,必要時進行補焊。
十、表面裂紋
1、現象
在焊接接頭的焊縫、熔合線、熱影響區出現的表面開裂缺陷。
2、原因分析
產生表面裂紋的原因因為不同的鋼種、焊接方法、焊接環境、預熱要求、焊接接頭中雜質的含量、裝配及焊接應力的大小等不同,但產生表面裂紋的根本原因是產生裂紋的內部誘因和必須的應力有兩點。
3、防治措施
⑴嚴格按照規程和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准備各種焊接條件;
⑵提高焊接操作技能,熟練掌握使用的焊接方法;
⑶採取合理的焊接順序等措施,減少焊接應力等。
4、治理措施
⑴針對每種產生裂紋的具體原因採取相應的對策;
⑵對已經產生裂紋的焊接接頭,採取挖補措施處理。
十一、焊縫表面不清理或清理不幹凈,電弧擦傷焊件
1、現象
焊縫焊接完畢,焊接接頭表面葯皮、飛濺物不清理或清理不幹凈,留有葯皮或飛濺物;焊接施工過程中不注意,電弧擦傷管壁等焊件造成弧疤。
2、原因分析
⑴焊工責任心不強,質量意識差;
⑵焊接工器具准備不全或有缺陷。
3、防治措施
⑴焊接前檢查工器具,准備齊全並且正常;
⑵加強技術交底,增強焊工責任心,提高質量意識。
4、治理措施
⑴制定防範措施並嚴格執行;
⑵加大現場監督檢查力度,嚴格驗收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十二、支吊架等T型焊接接頭焊縫不包角
1、現象
T型焊接接頭不包角焊接。
2、原因分析
⑴技術人員交底不清楚或未交底;
⑵施焊焊工經驗不足或質量意識差,對其危害認識不夠。
3、防治措施
⑴焊接施工前進行技術交底,明確焊接質量;
⑵焊工嚴格按照質量標准施焊。
4、治理措施
⑴加強技術交底,提高焊工的質量意識並認識其中的危害性;
⑵加強過程監督和焊接驗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十三、焊接變形
1、現象
焊接變形因焊件的不同而表現為翹起、角變形、彎曲變形、波浪變形等多種型式。
2、原因分析
造成焊接變形的原因有:裝配順序不合理、強力對口、焊接組有收縮自由度小、焊接順序不合理等。
3、防治措施
⑴施焊前制定嚴格的焊接工藝措施,確定好裝配順序、焊接順序、焊接方向、焊接方法、焊接規范、焊接線能量等;
⑵焊前進行技術交底,焊工嚴格按照措施施工;
⑶適當利用反變形法。
4、治理措施
⑴嚴格按照措施施工;
⑵焊接技術人員在現場指導焊接;
⑶發現問題及時採取必要措施
⑧ 焊接件上面有粗糙度要求,但是我沒有留餘量
焊接的工件是否進行二次機加工,應根據工藝要求由設計確定,如果工件經焊接後可直接安裝,並且能滿足工藝要求,設計者就不會要求進行再次的機加工,若外面直接噴漆後看不出,不歪不斜應該是可以的。
⑨ 焊條焊接後余留多少合適
想不損傷焊鉗,而又節約焊條,那你就剩40mm就行了,主要還是看你的操作方法
⑩ 不銹鋼焊接收縮有多大,對接餘量放多少
多厚的板。我一般2.0的板我放1-2毫米主要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