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不銹鋼結構件焊接後在時效處理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不銹來鋼結構件焊接後自在時效處理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看你具體是哪種不銹鋼,如果奧氏體不銹鋼的結構件消除焊接應力的話,溫度應在850℃以上,且應快冷(奧氏體不銹鋼在475~850℃加熱時,會產生晶間腐蝕),如果怕變形的話,一可以採用300~350℃,不過應延長保溫時間;如果是馬氏體不銹鋼的話,消應力溫度溫度一般低於該材質回火溫度20℃左右。在熱處理時一定要使用母材相對應的淬火介質,甚至是冷卻速度更慢的淬火介質,因為如果第一步的均勻化退火沒做好,焊縫熔合線位置特別容易開裂;如果強度上沒有要求,則使用A不銹鋼焊材進行焊接,焊後去應力回火,這樣的處理可以很有效的防止開裂,但強度上焊縫和熱影響區均比母材差。
『貳』 什麼叫焊後熱處理,焊後消除應力熱處理
焊後為改善焊接接頭的顯微組織和性能或消除焊接殘余應力而進行的熱處理,稱為焊後熱處理。焊接接頭的焊後熱處理作用是:
(1)降低殘余應力。
(2)調整焊接接頭機械性能。
(3)改善焊縫金屬熱影響區金相組織。
焊後消除應力熱處理的作用如下:
(1)降低或消除由於焊接而產生的殘余焊接應力。
(z)降低熱影響區硬度。
(3)降低焊縫中的擴散氫含量。
(4)提高焊接接頭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頭沖擊韌性和斷裂韌性。
(6)提高抗應力腐蝕能力。
(7)提高組織穩定性。
『叄』 焊接結構件在什麼情況下需要焊後熱處理
申請退全款是可以的,但是這個倒是沒有額外賠償的說法的...你能做的也只是能給他差評而已
『肆』 鋼結構焊前預熱和焊後熱處理什麼情況下需要做
預熱:計算碳當量,碳當量在0.45到0.6之間,局部預熱或100-150度預熱,碳當量大於專0.6,必須預熱,且預熱溫屬度一般200度以上,對於碳當量小於0.45的鋼材,當厚度大於25毫米是也要預熱。這是焊接方面,在熱處理角度來講,預熱有去氫和減少熱應力的產生兩方面作用,因為之後還要去應力退火,所以不細說了。去氫就是使氫擴散或逸出,減少細微孔的數量,增加工件抗裂能力或裂紋產生的可能。
焊後去應力退火,PWHT,去除焊接後工件的殘余應力,提高工件穩定性。焊接時會在焊接部位產生熱應力,這一步是去除殘余應力的步驟不可省略。有時也叫回火(不規范的稱呼)。
以上2種都是提高焊接質量的方法。
『伍』 焊接結構中一般會產生焊接殘余應力;容易導致產生延遲裂紋;因此重要的焊接結構在焊接後應該怎麼處理
『陸』 重要的焊接結構焊後,應該進行消除應力退火處理,以()防止產生裂紋
消除焊接殘余應力,避免產生再熱裂紋。
『柒』 焊縫的預熱,後熱和焊後熱處理是什麼(特別是後熱是什麼意思)
預熱是焊前將坡口及坡口兩端100mm區域加熱到預定溫度的工序,主要用來降低焊縫的冷專卻速度和焊接應力,屬一般用於厚板或淬硬傾向較大的材料。
後熱是指焊接後立即對焊件的全部進行加熱或保溫,使其緩冷的工藝措施。
後熱的目的是降低焊接接頭特別是熱影響區中擴散氫的含量,所以又稱去氫處理,是焊接某些低合金結構鋼預防產生延遲裂紋的重要工藝措施,後熱溫度一般為200~350℃,時間不少於30分。
焊接時,為保證焊接質量而選定的諸物理量(例如,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速度、線能量等)的總稱為焊接工藝參數。工藝參數對焊縫形狀的影響如下:
焊接電流當其它條件不變時,增加焊接電流,焊縫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縫寬度則幾乎保持不變(或略有增加)。
電弧電壓當其它條件不變時,電弧電壓增大,焊縫寬度顯著增加,而焊縫厚度和余高略有減少焊接速度當其它條件不變時,焊接速度增加,焊縫寬度、焊縫厚度和余高都減少。
『捌』 對於焊接結構,經什麼處理後,能改善焊接接頭性能
高溫回火:
即將焊件放在熱處理爐內加熱到一定溫度(Ac1以下)和保溫一定時間,利用材料在高溫下屈服極限的降低,使內應力高的地方產生塑性流動,彈性變形逐漸減少,塑性變形逐漸增加而使應力降低。焊後熱處理對金屬抗拉強度、蠕變極限的影響與熱處理的溫度和保溫時間有關。焊後熱處理對焊縫金屬沖擊韌性的影響隨鋼種不同而不同
『玖』 焊接後要退火嗎
焊接之後是否進行退火熱處理是分情況的:
標准要求:GB/ASME/ISO等標准都有不同熱處理要求,標准裡面根據不同的情況(比如是否承壓)不同的厚度、不同的材質,提出熱處理制度情況,所以需要看你的產品根據是什麼標准製造
根據焊接結構:如果你的產品復雜、或厚度較厚,結構應力較大,建議進行退火進行穩定結構
根據後續工序:如果需要軟化,後續進行機加,那麼就需要進行退火熱處理
如需要改善性能或微觀組織時,需要進行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