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辨別藏銀的真偽呢
藏銀是西藏、尼泊爾生產一種含銀較少的合金,主要成份包括鎳、銅等。
按照歷史定義是含銀大約30%以上的一種合金,但是現在市場上的藏銀,大部分含銀量僅20%左右。
藏銀製品的民族工藝才是主要買點。
泰銀,概念上就是925純銀,只是一種特殊工藝的特殊稱呼,而有些人偷換概念把一些仿古合金的稱謂泰銀,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偽造白銀一般是用紅銅、黃銅、白銅、鉛、錫、鋁等 製造的,其特點是: 紅銅質:外表紫紅色,茬口黑紅色,生綠綉。黃銅質:外表黃色,茬口豆綠色,生綠綉。 白銅質:外表灰白色,茬口磚灰色,生綠綉。 鉛質:灰藍色,質軟,用指甲可劃出道痕。錫質:銀白色,質軟,用指甲可劃出道痕。 鋁質:白灰色,體質較軟而輕。
純銀即標准純銀,一種含92.5%的銀與銅或其它金屬的合金,市面上有很多925銀飾品,即是指其92.5%的含量。
純銀飾品做工來看,確實比藏銀飾品要精緻一些,且鑲的石頭大都是真正的松石、紅珊瑚等,石頭的品質較好,其亮度也比藏銀要強一些,藏銀相較之下,更顯古樸原始一些,純銀飾品當然也比藏銀貴很多啦。
手鐲、三色銅戒指是藏族同胞最喜愛的配飾之一,所謂三色銅,即指由白銅、黃銅、紅銅三種不同顏色的銅精心打制而成。
⑵ 藏銀酒壼漏水能用普通絲焊嗎我的藏銀酒壺漏能用普通焊絲焊嗎
藏銀是白銅(銅鎳合金)的雅稱,傳統上的藏銀為百分之三十銀加上百分之七十的銅。
因為銀銅合金熔點高於銀,所以可以用低熔點的焊絲焊接
⑶ 藏銀飾品巧保養 如何清洗有技巧
藏銀是我國西藏地區及鄰近國家尼泊爾生產出來的一種含銀較少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鎳、銅等。很多去西藏旅遊的人們總喜歡買上一兩件特色的藏銀飾品,不過,藏銀真的是銀嗎,對它的清洗保養又有什麼技巧呢? 按照普遍的定義,藏銀是含銀大約百分之30以上的一種合金,即30%銀+70%銅,但這終歸理論上的一種定義,在我們市場上實際常見的藏銀飾品中,藏銀幾乎是不含銀的,它只是白銅合金居多的工藝品,是白銅(銅鎳合金)的雅稱,甚至很多已被白銅所替代。 藏銀是一種名稱,其實是一種合金,在藏族人那裡說來,藏銀其實就是白銅。可以把藏銀理解成銀的合金,一般來說真正藏銀的含銀量都在10%-30%之間,因為藏銀的提煉都是在沒有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的,所以無法高度提純,所以當藏人拿著藏飾品對你真誠地說是真正的銀子時,請別懷疑他們的誠信!藏銀製品的民族工藝才是主要買點。 1、清洗光面的銀飾品時,先擠少量牙膏到手中,加少許水揉出豐富的泡沫,輕柔飾品,用軟布擦試直至光亮,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用布擦乾。 2、清洗做舊或者帶紋路的飾品時,先擠少量牙膏到手中,加少許水揉出豐富的泡沫,輕柔飾品,可以適當的用軟質的小刷子輕刷,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用布擦乾。 3、清洗銀鏈時,可以找一個小塑料袋,把銀飾放入,然後擠少量牙膏到手中,加少許水揉出豐富的泡沫,把帶泡沫的牙膏水倒入袋中,反復揉搓,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用布擦乾。
⑷ 如何恢復藏銀的光量度
1.用酒精或碳酸鈉擦拭,效果很好。
2.用棉花蘸點白醋擦拭,黑色的硫化銀便溶於酯酸中,或用隔夜茶浸泡。銀飾品再次呈現光澤。
⑸ 沒焊接的銀戒是不是假的
色澤
銀首飾多呈微帶黃的銀白色,呈柔和的金屬光澤。因易氧化,時間久了,色澤會變成暗的黃白色。
掂重
銀的密度為 10.53克/立方厘米。比鉑金、黃金小,用手掂無墜手感。鋼針可以劃出痕跡,也可以折彎。用這種方法可以和鉑金、K白金或仿銀的德銀首飾相區別。
酸試
銀遇任何酸都會變色,甚至溶解。如果在銀首飾的內側滴上一滴濃鹽酸,會立即生成白色苔蘚狀的氯化銀沉澱。而其它貴金屬則無此現象。
聲韻
標准銀首飾落地後聲音沉悶,不彈跳,不滾動。
925銀:是指含銀92.5%的銀,在國際標准上被公認為純銀標准。100%的銀較軟,製作時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銀飾,而且比較容易「氧化」,俗稱「變色」
素銀:行業上把沒有外鍍白金(即白銠,行業上稱白金)的925銀稱為「素銀」。素銀在空氣中比較容易氧化。市面上出售的925銀有很大比例的產品為了降底成本,都是素銀。鍍金後可延緩銀在氧化或硫化情況下變黃變黑。
泰銀:泰國特產,標准也是925的銀含量。外表缺乏光亮度,追求一種「古」「舊」的「古銀」效果。比起925銀外鍍白金的銀飾,由於大眾基礎不夠廣泛,相對925銀來講,價格要較底一些。
藏銀:一般不含銀的成分,是白銅(銅鎳合金)的雅稱,傳統上的藏銀為30%銀加上70%的銅,但即便是這樣傳統工藝的「藏銀」,市場上也已見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銅替代。
⑹ 藏銀如果斷了可以拿焊錫焊接沒嗎
可以拿錫基的M51焊絲焊接,配合M51-F的助焊劑焊接使用即可,用那種小液化氣噴槍加熱焊接
⑺ 什麼是藏銀
藏銀,按照歷史定義是含銀大約30以上的一種合金,但是現在市場上的藏銀,幾乎不含銀。只是白銅合金的工藝品。泰銀,概念上就是925純銀,只是一種特殊工藝的特殊稱呼,而有些人偷換概念把一些仿古合金的稱謂泰銀,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925純銀其實是指含銀量92.5%的銀質品。925代表銀的純度。這是銀器的最高純度,就正如999黃金的純度一樣。 因為足銀過於柔軟並且容易氧化,所以自從tiffany公司開創925銀以來,925銀就被國際公認為純銀。
銀是一種活躍的金屬,容易與空氣中的硫起化學反應,使銀器變黑。因此佩帶時盡量少與空氣接觸,不宜在化學氣體濃的場所佩帶。接觸硫磺香皂後,必須馬上揩乾。汗水中的氯化物對銀亦有影響。
銀與金不能同配戴,會導致銀變黃。 當然,即使不同時配載,時間久了,銀飾還是會氧化變色,無論是電鍍了還是沒有電鍍!
原色的,拋光表面的,最簡單。用擦銀布擦拭就可以了。無拋光表面有縫隙的,用洗銀水清洗就可以了。
電鍍過表面的,要用軟布擦拭,並且避免接觸化學性物品(比如沐浴液體,皂液,化學試劑,香水等)因為電鍍層非常薄,粗糙布的擦拭和化學性物品的損傷,都會影響表面的光亮。
無論是何種材質的飾品
,MM們最好在洗澡,睡覺的時候都要取下存放於乾燥的地方。純銀是極易變色的金屬,當然更應如此:)
原色純銀保證不會過敏,但是電鍍過白金或者其他貴金屬的,就無法保證了。藏銀是通行於西藏地區和尼泊爾一帶的一種飾品銀,一般由30%的銀和70%銅合成。但因含銀量少,價值低,近年所謂藏銀多為白銅和錫的合金,其實不再含銀。
基本簡介藏銀是一種名稱,其實是一種合金,在藏族人那裡說來,藏銀其實就是白銅。藏銀是白銅(銅鎳合金)的雅稱,藏銀傳統上的藏銀為百分之三十銀加上百分之七十的銅。因為含銀量還是太低,所以現在市場上已經見不到了,以完全白銅替代。原料來源藏銀的含銀量比較低,在解放前西藏很貧窮落後,銀很少。為了避免鹼性腐蝕就把銀加在別的金屬裡面,時間長了就成了一種工藝了。[2] [編輯本段]製作工藝純銀飾品做工來看,確實比藏銀飾品要精緻一些,且鑲的石頭大都是真正的松石、紅珊瑚等,石頭的品質較好,其亮度也比藏銀要強一些,藏銀相較之下,更顯古樸原始一些,純銀飾品當然也比藏銀貴很多啦。 手鐲、三色銅戒指是藏族同胞最喜愛的配飾之一,所謂三色銅,即指由白銅、黃銅、紅銅三種不同顏色的銅精心打制而成。[2] [編輯本段]選購方法1、提起藏銀鑲石製成的飾品,很多人都認為是來自西藏,這實在是被藏銀這個稱呼所誤導了。實仿藏銀戒指際上,藏銀指的是純度不高的銀。藏銀中混有其他的金屬,硬度比較高,可以在上面雕刻復雜的圖案,因而印度、尼泊爾等中東地區的手工製作飾品多採用藏銀。在購買藏銀製作的飾品時要分辨 藏銀的真假其實也不難。真的藏銀飾品雕刻的圖案精細清晰,銀飾的反射光澤亮麗;假的藏銀飾品圖案雕刻則顯得比較模糊,銀飾的反射光澤暗淡、幾乎不可見。2、此類異域風格的飾品一般會鑲石,這些石頭都是純天然的,然而市面上總會出現許多的仿造品,要如何分辨呢?真的石頭一般顯得比較通透晶瑩、光澤好;而仿造的石頭則顯得暗淡無光,光線下顏色平實,沒有通透感。[3] [編輯本段]銀飾品的區別925銀:是指含銀92.5%的銀,在國際標准上被公認為純銀標准。100%的銀較軟,製作時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銀飾,而且比較容易氧化,俗稱變色 素銀:925銀外鍍外鍍白銠(行業上稱白金),能夠最大可能的延緩銀在氧化或硫化情況下變黃變黑的特性。行業上把沒有外鍍白金的925銀稱為素銀,素銀在空氣中比較容易氧化。現在市面上出售的925銀有很大比例的產品為了降底成本,都是素銀。泰銀:泰國特產
,標准也是925的銀含量。外表缺乏光亮度,追求一種古舊的古銀效果。比起925銀外鍍白金的銀飾,由於大眾基礎不夠廣泛,相對925銀來講,價格要較底一些。藏銀:一般不含銀的成分,是白銅(銅鎳合金)的雅稱,傳統上的藏銀為30%銀加上70%的銅,但即便是這樣傳統工藝的藏銀,現在市場上也已見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銅替代。[4] [編輯本段]銀飾品的保養遠離一些化學品,譬如酸性和鹼性較強的物質或者香水。擦藏銀的布如有輕微的變色情況,用軟布沾牙膏輕輕擦拭即可光亮如新。也可使用擦銀布,一擦如新,隨時隨地,方便快捷,還有保護層,使銀飾不用變黑變暗。不能沾水哦,可反復使用。[4]
⑻ 藏銀手鐲斷了能修好嗎
只有兩個辦法,就是熔掉從新塑一個!還有就是找師傅焊接起來不過會有一點點痕跡的!
⑼ 藏銀是用什麼焊接的
答:有專用的銀焊絲,買來焊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