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的焊接性能是什麼
焊接性能主要指鋼材的可焊性,也就是鋼材之間通過焊接方法連接在一起的結合性能,是鋼材固有的焊接特性。焊接過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區域,熔池冷卻凝固後便形成材料之間的連接。這一過程中,通常還需要施加壓力。望採納?謝謝!
㈡ 鋼材材質與焊條、焊絲是如何匹配的
焊條焊絲的材質,要與母材接近或者稍高,可焊性要好。
對於承受靜載荷或一般載荷的工件或版結構,權通常按焊縫與母材等強的原則選用焊條,即要求焊縫與母材抗拉強度相等或相近。根據工件或焊接結構的工作條件和特點來選用焊條。
如在焊接承受動載荷或沖擊載荷的工件時,應選用熔敷金屬沖擊韌性較高的鹼性焊條,而在焊接一般結構時,則可選用酸性焊條。在特殊環境下工作的焊接結構,如耐腐蝕、高溫或低溫等,為了保證使用性能,應根據熔敷金屬與母材性能相同或相近原則選用焊條。
(2)425鋼材焊接性如何擴展閱讀:
焊條的使用
1、焊條在使用前,一般要烘乾,酸性焊條視受潮情況在75~1500c 烘乾1~ 2h;鹼性低氫型結構鋼焊條應在350~ 4000C烘乾1~2h。烘乾的焊條應放在100~ 1500C保溫箱(筒)內,隨用隨取,使用時注意保持乾燥。
2、低氫型焊條一般在常溫下超過4小時,應重新烘乾,重復次數不宜超過三次。
3、焊條烘乾時應作記錄,記錄上應有牌號、批號、溫度和時間等內容。
4、在焊條烘乾期間,應有專門負責的技術人員,負責對操作過程進行檢查和核對,每批焊條不得少於一次,並在操作記錄上簽名。
㈢ 鋼筋的可焊接性如何評定
一、鋼筋的可焊性
國際標准ISO6935—2(1991)碳當量定義為:
Ceq=C+Mn/6+(Cr+V+Mo)/5
+(Cu+Ni)/15
式中:C、Mn、Cr、V、Mo、Cu和Ni分別為百分含量。一般控制Ceq≤0.50。
另一可焊性指標為焊接裂紋敏感性PCM:
PCM=C+Si/20+Mn/20+Cu/20+Ni/60+Cr/20+Mo/15+V/10+5B
當代鋼結構的焊接仍是鋼連接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鋼材焊接性能是抗震鋼材的重要指標之一。而降低碳是提高可焊性的重要措施。由於碳降低而引起強度的損失則由鋼的微合金化的強化或更有效的低碳組織得到補償。
二、焊接性,是指金屬材料在採用一定的焊接工藝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規范及焊接結構形式等條件下,獲得優良焊接接頭的難易程度。
㈣ 什麼鋼材強度高焊接性能又好
1.什麼鋼材來強度高焊接性能又自好:
鋼材有很多種的焊接性能好不好這要看碳當量的。
國際焊接學會推薦的碳當量公式CE(IIW):
CE(IIW)=C+Mn/6+(Cr+Mo+V)/5+(Ni+Cu)/15(%)
(式中的元素符號均表示該元素的質量分數,下同。)
該式主要適用於中、高強度的非調質低合金高強度鋼(σb=500~900 MPa。當板厚小於20 mm,CE(IIW)<0.40%時,鋼材淬硬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預熱;CE(IIW)=0.40%~0.60%,特別當大於0.5%時,鋼材易於淬硬,焊接前需預熱。
2.鋼材一般分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屬製品四大類。鋼材是鋼錠、鋼坯或鋼材通過壓力加工製成的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鋼材加工都是通過壓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鋼(坯、錠等)產生塑性變形。根據鋼材加工溫度不同,可以分為冷加工和熱加工兩種。
㈤ 怎樣簡單的判斷鋼鐵材料的焊接性能
簡單的來判斷鋼鐵材料的焊源接性能就是通過碳當量公式計算出當前鋼材碳當量,然後判斷焊接性的好壞。
碳鋼及合金結構鋼的碳當量經驗公式
C當量=[C+Mn/6+(Cr+Mo+V)/5+(Ni+Cu)/15]*100%
式中:C、Mn、Cr、Mo、V、Ni、Cu為鋼中該元素含量
焊接性的Ce(碳當量)評估
CE≤0.4%焊接性好;
當CE=0.4~0.6%焊接性稍差,焊前需適當預熱;
當CE≥0.6%焊接性較差,屬難焊材料,需採用較高的預熱溫度和嚴格的工藝方法;
鋼材中氧、氫、氮、硫、磷屬有害元素,同樣影響焊接性能。
㈥ 45號鋼和40cr能焊接嗎誰的焊接性能好些
40cr和45號鋼能焊接。可採用J507焊條焊接。
J507是低氫鈉型焊條,它是一種鹼性焊條,可以焊接結構鋼材中典型的Q235、Q245R、Q345R等鋼材,其抗拉強度相對於E4315普通焊條大得多,所以一般焊接受力較大或受動載荷的鋼結構。
J507焊條直徑從2.5mm到6.0mm不等,可以進行全位置焊接,焊接時選用直流焊機,極性為反接。當然如果在野外只有交流焊機的情況下也可以用交流焊機,但是電流需要開得大些。
焊接的方法:按其工藝過程的特點分有熔焊,壓焊和釺焊三大類.
1、釺焊是使用比工件熔點低的金屬材料作釺料,將工件和釺料加熱到高於釺料熔點、低於工件熔點的溫度,利用液態釺料潤濕工件,填充介面間隙並與工件實現原子間的相互擴散,從而實現焊接的方法。
2、熔焊是在焊接過程中將工件介面加熱至熔化狀態,不加壓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熔焊時,熱源將待焊兩工件介面處迅速加熱熔化,形成熔池。熔池隨熱源向前移動,冷卻後形成連續焊縫而將兩工件連接成為一體。
3、壓焊是在加壓條件下,使兩工件在固態下實現原子間結合,又稱固態焊接。常用的壓焊工藝是電阻對焊,當電流通過兩工件的連接端時,該處因電阻很大而溫度上升,當加熱至塑性狀態時,在軸向壓力作用下連接成為一體。
㈦ 鋼材的焊接特性受什麼影響
1、材料包括母材和焊接材料。與母材有關的影響因素有母材的化學成分,冶煉軋制狀態、熱處理狀態、組織狀態和力學性能等,其中尤以化學成分影響最大。
2、化學成分是鋼材焊接性的主要影響因素。如果鋼材只是依靠合金元素實現固溶強化,焊接過程中就容易使焊縫金屬及熱影響區與母材有良好的匹配性能。如果鋼材為較復雜的合金系,並通過熱處理、變形加工等方式實現固溶強化,則不易獲得與母材完全匹配的焊縫金屬或接頭
3、鋼的冶煉方法、軋制工藝及熱處理狀態等,對焊接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近年來研發的各種CF鋼(抗裂鋼)、TMCP鋼(控軋鋼)等,就是通過精煉提純、控制軋制工藝等手段,以使其焊接性有重大改善。
4、焊接材料直接參與焊接過程一系列化學冶金反應,決定著焊縫金屬的成分、組織和缺欠的形成。如果選擇的焊接材料與母材匹配不當,不僅不能獲得滿足使用要求的接頭,還會引起裂紋等缺欠的產生和脆化等力學性能的變化,所以正確選用焊接材料是保證獲得優質焊接接頭的重要冶金條件。
(7)425鋼材焊接性如何擴展閱讀:
工藝條件因素
工藝條件因素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參數、預熱、後熱及焊後熱處理等。它們對焊接性的影響,首先在於諸如其焊接熱源的特點,功率密度、功率大小等,它們直接決定接頭的溫度場和熱循環的各種參數,例如熱輸入的大小、高溫停留時間、相變區的冷卻速度,從而對焊縫及熱影響區范圍的大小、組織性能和產生缺欠的敏感性等有明顯的影響。
其次是諸工藝方面的因素決定了熔池和近縫區的保護方式及冶金條件,例如熔渣保護、渣、氣聯合保護等都會影響冶金過程;採用焊前預熱和焊後緩冷可降低接頭的冷卻速度,有利於降低接頭的淬硬傾向和裂紋敏感性;選擇合理的焊接順序可以改善結構的拘束程度和應力狀態。
㈧ 鋼材q425和20#的區別
是Q235吧。
20#是優抄質碳素結襲構鋼,含碳量0.17%~0.24%,冷變形塑性高,焊接性能好,切削加工性能好,用於受力不大而韌性較高的地方。
Q235是碳素結構鋼,含碳量0.12%~0.20%,有一定的強度,良好的韌性和鑄造性。易於沖壓和焊接,用於一般機械零件,也用於建築,橋梁等焊接結構件。
㈨ 鋼材的焊接性主要取決於什麼
一般來說是含碳量影響金屬的可焊性:
普通名字
碳含量
應用
可焊性
工業純鐵
最大回0.03%
鍍鋅和深度引長
非常好答
低碳鋼
最大0.15%
焊條,各種形狀的板,
非常好
低碳鋼
0.15%-0.30%
各種結構形狀的板和條
好
中碳鋼
0.30%-0.50%
機器零部件
中等(預熱且經常要求後熱)
高碳鋼
0.50%-1.00%
彈簧,模具,鐵軌
低(沒有適當的預和後熱很難焊接)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像硫、鉻等…一般情況下鐵基金屬你就記住含碳量影響且隨含碳量增高,可焊性降低就可以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