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焊接工字型截面的軸心壓桿須做哪幾方面驗算
摘要 型鋼梁截面應滿足梁的強度、剛度、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四個要求,其中強度包括抗彎、抗剪、局部壓應力和折算應力。由於型鋼截面的翼緣和腹板等板件常有足夠的厚度,一般不必驗算局部穩定,無很大孔洞削弱時一般也不必驗算剪應力。局部壓應力和折算應力只在有較大集中荷載或支座反力時計算。
② 設計一焊接工字形截面軸心受壓柱兩端鉸支情況有什麼影響
從公式可得:Plj=πEI/L02。L0為壓桿的計算長度;兩端固定、兩端鉸支的壓桿的計算長度依次為 0.5L、L,兩端固定的壓桿的臨界力是兩端鉸支的4倍,因此兩端固定的壓桿的臨界力是200kN。9927
③ 焊接工字形截面梁高度時應考慮哪些限制條件
首先應考慮到生產工藝的需要來布置柱網,在滿足工藝生產條件下盡量滿足建築模數規格,以便使非標准件最少。比如在輕鋼廠房裡屋面檁條或大型屋面板的供料尺寸等;在結構上,鋼梁的跨度、截面尺寸要盡量接近大多數(普遍性),以便容易滿足承載能力及穩定性需要,以及正常使用要求,使符合規范;且便於製作、安裝。例如鋼梁的間距太大,一般標准Z形、C形的檁條不夠長,截面不夠高等;鋼梁的跨度太大,就要求焊接H型鋼截面高,局部穩定性計算及措施等,都增加了預制和安裝的困難等等。
④ 設計焊接組合截面工字形應考慮哪三項高度要求,分別有什麼決定
一、剪力牆設計中的基本概念 1.剪力牆高和寬尺寸較大但厚度較小,幾何特徵像板,受力形態接近於柱,而與柱的區別主要是其長度與厚度的比值,當比值小於或等於4時可按柱設計,當牆肢長與肢寬之比略大於4或略小於4時可視為為異形柱,按雙向受壓構件設計。 2.剪力牆結構中,牆是一平面構件,它承受沿其平面作用的水平剪力和彎矩外,還承擔豎向壓力;在軸力,彎矩,剪力的復合狀態下工作,其受水平力作用下似一底部嵌固於基礎上的懸臂深梁。在地震作用或風載下剪力牆除需滿足剛度強度要求外,還必須滿足非彈性變形反復循環下的延性、能量耗散和控制結構裂而不倒的要求:牆肢必須能防止牆體發生脆性剪切破壞,因此注意盡量將剪力牆設計成延性彎曲型。 3.實際工程中剪力牆分為整體牆和聯肢牆:整體牆如一般房屋端的山牆、魚骨式結構片牆及小開洞牆。整體牆受力如同豎向懸臂,當剪力牆牆肢較長時,在力作用下法向應力呈線性分布,破壞形態似偏心受壓柱,配筋應盡量將豎向鋼筋布置在牆肢兩端;為防止剪切破壞,提高延性應將底部截面的組合設計內力適當提高或加大配筋率;為避免斜壓破壞牆肢不能過小也不宜過長,以防止截面應力相差過大。聯肢牆是由連梁連接起來的剪力牆,但因一般連梁的剛度比牆肢剛度小得多,牆肢單獨作用顯著,連梁中部出現反彎點要注意牆肢軸壓比限值。 壁式框架:當剪力牆開洞過大時形成寬梁、寬柱組成的短牆肢,構件形成兩端帶有剛域的變截面桿件,在內力作用下許多牆肢將出現反彎點,牆已類似框架的受力特點,因此計算和構造應按近似框架結構考慮。綜上所述,設計剪力牆時,應根據各型牆體的特點,不同的受力特徵,牆體內力分布狀態並結合其破壞形態,合理地考慮設計配筋和構造措施。 4.牆的設計計算是考慮水平和豎向作用下進行結構整體分析,求得內力後按偏壓或偏拉進行正截面承載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驗算。當受較大集中荷載作用時再增加對局部受壓承載力驗算。在剪力牆承載力計算中,對帶翼牆的計算寬度按以下情況取其小值:即①剪力牆之間的間距;②門窗洞口之間的翼緣寬度;③牆肢總高度的1/10;④剪力牆厚度加兩側翼牆厚度各6倍的長度。 5.為了保證牆體的穩定性及便於施工,使牆有較好的承載力和地震作用下耗散能力,規范要求一、二級抗震牆時牆的厚度應≥160mm,底部加強區宜≥200mm,三、四級抗震等級時應≥140mm,豎向鋼筋應盡量配置於約束邊緣。 以上所述的剪力牆設計中的概念問題可能絕大部分設計人員都懂,但實際應用到工程設計中,施工圖紙表達出來的東西有時則存在很大差別,追究原因,許多是與具體的構造處理有關,因此造成牆的截面和配筋差別大不合理。 二、剪力牆的邊緣構造 1.結構試驗表明矩形截面剪力牆的延性比工字形或槽形截面剪力牆差;計算分析表明增加牆肢截面兩端的翼緣能顯著提高牆的延性;因此在矩形牆兩端設約束邊緣構件不但能較顯著地提高牆體的延性,還能防止剪力牆發生水平剪切滑動提高抗剪能力。從89規范開始在剪力牆中提出了暗柱、端柱、翼牆(柱)、轉角牆(柱),也就是目前規范中的約束邊緣構件或構造邊緣構件的抗震措施。 2.對規范的不同理解往往產生了五花八門的設計。有人將每一軸線的牆理解為一片牆僅在端牆設暗柱,有人將凡是拐角或洞口邊都設暗柱,而即使是公開發表出版的權威參考書或設計手冊對暗柱(翼牆柱)的截面取值也出現了以下三種不同尺寸,因此造成配筋的差別很大,甚至相同的資料由於出版的時間不同,對規范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3.從2002年開始實施的建築結構規范,根據結構類型及受力狀況,對剪力牆兩端及洞口兩側的加強邊緣,按牆肢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牆肢軸壓比的界線及加強部位要求分為約束邊緣構件和構造邊緣構件兩類。「抗規」GB50011-2001規定抗震牆結構、部分框支抗震牆中落地剪力牆當一、二級抗震時底部加強部位及相鄰的上一層均應按要求設置約束邊緣構件;但對於一般抗震牆結構(除部分框支牆外)當滿足牆肢軸壓比限值界線值時可按規定設置構造邊緣構件。「抗規」未明確框架-剪力牆結構中的剪力牆需設置約束邊緣構件時抗震牆的抗震等級和軸壓比界限值;但根據混凝土規范11.7.14條筆者理解框架-剪力牆不受一、二抗震等級限制,凡底部加強區及其上一層當不滿足軸壓比限界時則均應設約束邊緣構件。綜合分析「抗規」、「砼規」和「高規「設計約束邊緣構件時,框剪結構、框支結構 三。剪力牆結構的厚度和配筋問題 1. 根據抗震規范6.1.2條規定,8度地震區剪力牆結構的抗震等級至少應為二級;按6.4.1條要求剪力牆底 部加強部位牆厚一、二級抗震等級時不宜小於200mm,且不小於層高的1/16,其他部位不小於160mm,當牆端頭無翼牆或暗柱時不應小於層高的1/12.以上規定目的是為防止因牆體平面外剛度過小,穩定性差,容易在偏心荷載作用下壓屈失穩,但這些規定對於八度地震區的多層及低高層剪力牆結構顯得不夠合理。例如5~15層的剪力牆結構,一般牆肢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軸壓比都小於0.2,電算結果牆體往往只需要構造配筋,但只因底部功能要求3.9m層高,牆厚就得240mm,若業主要求室內視野開闊,不設外縱牆,橫牆朝外端頭不允許帶翼牆或端柱時,當層高3>5~4.2m時,則牆厚需要320~350mm,顯然不合理。所以像這樣的特殊情況的低多層建築不應要求扣規范,而通過採用概念設計分析,控制牆肢軸壓比,進行牆體截面條件、強度和穩定性驗算並在構造上適當加強暗柱或配筋,保證其整體性連接等措施,是可以使牆厚減小的。 2. 牆體的配筋率,目前在「砼規」11.7.11條文強制規定在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剪力牆中,豎向和水平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均不應小於0.25%;部分框支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的配筋率不應小於0.3%;這配筋率比其在80年代前的配筋率)。07~0.1%要大多了,和國外的配筋率0.1~0.25%的高者基本接軌,這在高層或者較長的剪力牆結構中應該是合理的,但對於低矮、短小的剪力牆值得探討。牆的水平分布筋是為橫向抗剪以防止牆體在斜裂縫出現後發生脆性剪切破壞,同時起到抵抗溫度應力防止砼出現裂縫,設計中當建築物較高較長或框剪結構時配筋宜適當增加,特別在連梁部位或溫度、剛度變化等敏感部位宜適當增加。但對於矮、短的房屋,其水平筋的配筋率是否適當減小值得探討。牆的豎向鋼筋主要起抗彎作用,目前在一些多層低高層剪力牆中電算結果多為構造配筋;但配筋時所取的配筋率有人往往扣除了約束邊緣構件或構造邊緣構件中的鋼筋,筆者認為豎向最小配筋率應該包括邊緣構件中的鋼筋,牆肢的豎向配筋原則也應該盡量將鋼筋布置在牆端部邊緣區並保證鋼筋間距≦300mm,也應該注意防止豎筋過多使牆的抗彎強度大於抗剪強度,對抗震不利。 四、剪力牆結構的超長問題 1. 混凝土規范9.1.1條規定現澆混凝土剪力牆結構的溫度伸縮縫最大間距當在室內或土中時為45m,露天時為30m;而現澆框架剪力牆或框架核心筒結構的伸縮縫間距可取45~55m.規范的這一規定顯然與現今建築的體量越來越大但功能又要求不設縫發生矛盾;因此目前許多工程中的伸縮縫間距都突破了規范的規定,也造成了設計人員在設計中遇到超長結構時的膽量越來越大。筆者認為今後當剪力牆結構超長時,應該慎重處理為好,過長時應該盡量設置溫度伸縮縫,宜較嚴格遵守規范規定的限值,理由如下: ①剪力牆結構剛度大,受溫差影響大,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產生的變形大,牆體對樓面、屋面產生的約束也大;當結構發生收縮變形時比其他結構易出現裂縫。一些未超長的剪力牆結構產生牆體或樓面裂縫,其主要原因就在此。 ②剪力牆結構多用於商品住房和公寓,使用狀況復雜,一旦私人購買的房子出現裂縫,雖然沒有安全問題,但處理起來問題多,難度大,社會影響大。 ③混凝土結構受溫度或收縮徐變的影響與眾多因素有關;而體型龐大的剪力牆房屋往往形狀復雜,混凝土收縮大,約束應力積聚也大,施工工藝及管理也難控制,環境影響使用變化難於判斷,因此更難於解決混凝土收縮變形時,在受約束條件下引起拉應力而保證不出現裂縫。 ④目前混凝土的收縮量不斷增大,已由80年代的一般收縮量300με上升到400με以上,因此使混凝土用量大的剪力牆產生裂縫的因素在增大。 ⑤目前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大部分工程要趕工加班,質量難保證,為趕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普遍增大,使混凝土收縮量增大,加上由於混凝土強度的提高,使彈性模量增加將引起更大的約束拉應力產生,使結構出現裂縫的因素增多。 ⑥普遍使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為了泵送,增大水泥用量,減少了中粗骨料含量和骨料粒徑,加上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送料時的不良因素影響等都加大了結構收縮量,增加產生裂縫的因素。綜上所述,今後在處理超長結構時,特別是處理超長的剪力牆結構時要特別慎重;
⑤ 為什麼鋼梁的截面採用工字形而不採用實心矩形截面
節省材料,同樣的材料抗彎截面系數更大
⑥ 鋼材工字形截面HD250×125×6×9各個數據表示什麼意思
H鋼:
高度250mm;
寬度125mm
立板厚6mm
上下橫板厚:9mm
一般「上下橫板」比「立板」要厚些。
⑦ 為什麼梁做成工字形截面
1 、混凝土薄腹梁,腹板比較薄的工字型截面,就容易因正應力與剪應力合成的主拉應力過大,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極限,發生腹板斜裂縫,至今沒有很好解決。這話樓主說的很正確;
2、對於混凝土材料的梁式構件,工字型截面的應用,並無多大效益,因為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太低。作為工字型截面的混凝土梁式構件,僅用在中、小型構件(如空心樓板)中;
3、鋼材則是勻值材料,基本上是各向同性,雖然腹板上的剪應力相當的大,合成的主拉應力,仍然是鋼材抗拉(強項)在對付著的。
4、工字型截面形狀型鋼的研究,已經超過數百年,多少前輩付出的心血,早已讓我們高枕無憂,本人也在無憂人之列,很少關注樓主問題,一時也拿不出更有說服力的道理來對答。就此,抱歉!
⑧ 焊接工字型截面組合梁的強度驗算都包括哪些內容
焊接工字型梁一般為受彎構件,在驗算其強度時,應驗算主平面內的抗彎強度和主平面內的抗剪強度。計算公式見附件。
⑨ 什麼叫等截面焊接工字型
等截面是相對於變截面而言的,變截面就是構件兩端截面尺寸不一樣
⑩ 2. 焊接工字形截面梁腹板配置橫向加勁肋的目的是()。
2. 焊接工字形截面梁腹板配置橫向加勁肋的目的是
A. 提高梁的抗彎剛度
B. 提高梁的抗剪強度
C. 提高梁的整體穩定性
D. 提高梁的局部穩定性
標准答案(D. 提高梁的局部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