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焊接接頭需要做熱處理
下列焊接接頭應進行焊後熱處理:
(1)壁厚>30mm的碳鋼管子與管件。版
(2)壁厚>32mm的碳素鋼壓力權容器。
(3)壁厚>28mm的普通低合金鋼壓力容器。
(4)耐熱鋼管子與管件(一定條件下,另有規定的除外)。
(5)經焊接工藝評定需進行熱處理的焊件。
B. 什麼種類管道焊後需要熱處理
壓力管道。
其中常見的濕H2S應力腐蝕環境(就是採用碳鋼抗HIC或SSC的場合),碳鋼與不銹鋼用於鹼液環境,碳鋼用於氨水環境等,無論厚度是否滿足本文表1的要求,均需焊後熱處理,以減小焊接殘余應力,避免應力腐蝕。
對容易產生焊接延遲裂紋的鋼材,焊後應及時進行熱處理。其中容易產生焊接延遲裂紋的鋼材主要是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主要有15MnVR,15MnNbR、13MnMoNbR等,在壓力管道領域均不常見。
(2)什麼電焊接需要熱處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焊接管道時應避免雨、雪、大風等不利天氣,如必須在風速超過8m/s或雨雪天氣條件下施工時,須採取搭防風雨棚等有效防護措施;焊區環境溫度低於-20℃時,應預熱焊口,余熱溫度在100~200℃,長度在200~250mm。
2、管材壁厚大於5mm時,應對管端焊口部位鏟坡口,如用氣焊加工管道坡口,須清除坡口表面的氧化層,並磨平凹凸不平處。
3、焊接前須對坡口及其內外表面進行清理,包括管道邊緣100mm范圍內的泥垢、油、漆、銹、毛剌等,收工前應在管道(公眾號:泵管家)兩端設臨時盲板。
4、焊接時禁止強行對口,以減少內應力,防止出現裂紋。
C. 什麼情況下鋼結構焊接需要預熱和熱處理
普通碳鋼在環境溫度低於零下5攝氏度時,需預熱;低合金鋼在0度,高合金鋼回在答5度;對於厚度超過30mm的碳鋼焊接時也需要預熱,低合金鋼和高合金鋼厚度預熱范圍一般是根據材質定的。熱處理一般是消除內應力的,一般板材越厚內應力越大,所以厚度超過30的低碳鋼需要熱處理,至於低,高等合金鋼也是根據材質定的。
D. 焊接接頭的熱處理目的是什麼哪些焊接的焊件不需要熱處理
焊後熱處理是把焊件整體或局部(焊接接頭)均勻地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冷卻的過程。通過焊後熱處理可以達到下述目的:
其一,改善焊接接頭的組織和性能,使淬硬區軟化,降低硬度,提高沖擊韌性和蠕變極限,防止焊接結構的脆性坡破壞。
其二,使焊接殘余應力鬆弛,防止產生延遲裂紋,提高焊件的可靠性和壽命。
其三,提高焊件接頭的抗腐蝕性能。
焊後熱處理常用的方法有高溫回火、正火及提高鉻鎳不銹鋼耐腐蝕性能的固熔處理。
焊後回火可以消除焊接殘余應力、穩定組織,同時可使焊縫和熱影響區中的氫及時逸出。對於強度較高、淬硬傾向較大的焊接接頭,焊後回火還能起到提高塑性和韌性的作用。
正火用來改善鋼的組織、細化晶粒和均勻化學成分,從而提高焊接接頭的各種機械性能。
固熔處理是將鉻鎳不銹鋼加熱至920-1150C,並以較快的速度冷卻,從而消除晶間腐蝕,使焊接接頭耐腐蝕性能提高,固熔處理一般是整體均勻加熱,而不採用局部加熱方法。
為了消除焊接殘余應力,改善焊接接頭或整個焊接結構的性能,最有效的措施是對焊件進行焊後熱處理,焊後熱處理方法熱處理規范,應根據結構材料、焊縫化學成分和焊件的用途來選擇。
在300C以下的回火稱為低溫回火。低溫回火適用於預先經過淬為和回為的具有較高硬度構件的焊後熱處理。其目的是防上產生裂紋。低溫回火不能降底原有的硬度,不能改善加工性能,不會引起結構的變形,也不能防止結構在使用中發生變形。
將碳鋼和低合金鋼在400C左右回火,稱為中溫回火。回火溫度為500-650C,稱為高溫回火。高溫回火和中溫回火,主要用來提高焊接接頭的沖擊韌性和消除焊接殘余應力,也可以降低焊縫硬度,改善機械加工性能。
高溫回火和中溫回火時,其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形,對於精加工後的結構不宜採用。單一的中溫回火只適用於工地拼裝的大型普通低碳鋼容器的組裝焊縫,可以達到部分消除殘余應力和去氫的目的。
對於重要結構,要求提高焊接接頭的塑性和韌性時,必須採用先正火隨後立即高溫回火的熱處理方法,既能消除內應力和改善接頭組織,又能提高接頭的韌性和疲勞強度。
焊接結構幾種常用材料的焊後熱處理規范見表。焊後熱處理保溫時間,一般根據板厚按表確定,但最短不小於30分鍾,最長不應超過3小時。
E. 電焊需要熱處理么
需要。
補焊部位要求耐磨,可進行表面淬火。簡單的表面淬火方法有火焰加熱表面淬火和接觸電熱表面淬火法,要求較高的有感應加熱表面淬火法。表面淬火後可有效地提高表面耐磨性。
以下情況都需要熱處理:
(1)鋁在空氣中及焊接時極易氧化,生成的氧化鋁(Al2O3)熔點高、非常穩定,不易去除。阻礙母材的熔化和熔合,氧化膜的比重大,不易浮出表面,易生成夾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欠。鋁材的表面氧化膜和吸附大量的水分,易使焊縫產生氣孔。焊接前應採用化學或機械方法進行嚴格表面清理,清除其表面氧化膜。在焊接過程加強保護,防止其氧化。鎢極氬弧焊時,選用交流電源,通過「陰極清理」作用,去除氧化膜。氣焊時,採用去除氧化膜的焊劑。在厚板焊接時,可加大焊接熱量,例如,氦弧熱量大,利用氦氣或氬氦混合氣體保護,或者採用大規范的熔化極氣體保護焊,在直流正接情況下,可不需要「陰極清理」。
(2)鋁及鋁合金的熱導率和比熱容均約為碳素鋼和低合金鋼的兩倍多。鋁的熱導率則是奧氏體不銹鋼的十幾倍。在焊接過程中,大量的熱量能被迅速傳導到基體金屬內部,因而焊接鋁及鋁合金時,能量除消耗於熔化金屬熔池外,還要有更多的熱量無謂消耗於金屬其他部位,這種無用能量的消耗要比鋼的焊接更為顯著,為了獲得高質量的焊接接頭,應當盡量採用能量集中、功率大的能源,有時也可採用預熱等工藝措施。
(3)鋁及鋁合金的線膨脹系數約為碳素鋼和低合金鋼的兩倍。鋁凝固時的體積收縮率較大,焊件的變形和應力較大,因此,需採取預防焊接變形的措施。鋁焊接熔池凝固時容易產生縮孔、縮松、熱裂紋及較高的內應力。生產中可採用調整焊絲成分與焊接工藝的措施防止熱裂紋的產生。在耐蝕性允許的情況下,可採用鋁硅合金焊絲焊接除鋁鎂合金之外的鋁合金。在鋁硅合金中含硅0.5%時熱裂傾向較大,隨著硅含量增加,合金結晶溫度范圍變小,流動性顯著提高,收縮率下降,熱裂傾向也相應減小。根據生產經驗,當含硅5%~6%時可不產生熱裂,因而採用SAlSi條(硅含量4.5%~6%)焊絲會有更好的抗裂性。
(4)鋁對光、熱的反射能力較強,固、液轉態時,沒有明顯的色澤變化,焊接操作時判斷難。高溫鋁強度很低,支撐熔池困難,容易焊穿。
(5)鋁及鋁合金在液態能溶解大量的氫,固態幾乎不溶解氫。在焊接熔池凝固和快速冷卻的過程中,氫來不及溢出,極易形成氫氣孔。弧柱氣氛中的水分、焊接材料及母材表面氧化膜吸附的水分,都是焊縫中氫氣的重要來源。因此,對氫的來源要嚴格控制,以防止氣孔的形成。
(6)合金元素易蒸發、燒損,使焊縫性能下降。
(7)母材基體金屬如為變形強化或固溶時效強化時,焊接熱會使熱影響區的強度下降。
(8) 鋁為面心立方晶格,沒有同素異構體,加熱與冷卻過程中沒有相變,焊縫晶粒易粗大,不能通過相變來細化晶粒。
F. 焊縫為什麼要進行熱處理
1、熱來處理的概念
把金屬加熱自到給定溫度並保持一段時間,然後選定速度和方法使之冷卻以得到所需要的顯微組織和性能的操作工藝,被稱為熱處理。施工中的熱處理一般是指焊接接頭(熱影響區)的熱處理。焊接接頭(熱影響區)的熱處理的過程就是把焊接接頭均勻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溫,然後冷卻的過程。
2、熱處理的意義
焊接接頭的熱處理能防止焊接部位的脆性破壞、延遲裂紋、應力腐蝕和氫氣腐蝕等。經過正確的熱處理,可以使焊接殘余應力鬆弛,淬硬區軟化,也可以改善組織,降低含氫量,提高耐腐蝕性、沖擊韌性,蠕變極限等。但如果焊接接頭熱處理不當,反而會使接頭的性能下降。
G. 哪些鋼材需要焊後熱處理
熱處理一來般是消除內應力的。低合金源鋼和高合金鋼厚度預熱范圍一般是根據材質定的,
所以厚度超過30的低碳鋼需要熱處理,一般板材越厚內應力越大;
低合金鋼在0度,需預熱;
對於厚度超過30mm的碳鋼焊接時也需要預熱.
H. 什麼樣的材料焊接後需要進行熱處理
焊接抄後需要進行熱處理的材料: 10#、襲20#、20G、20ANTI-HCI, 16Mn、16MnR, 09MnNiD, 15CrMo、15CrMoG。
焊後為改善焊接接頭的顯微組織和性能或消除焊接殘余應力而進行的熱處理,稱為焊後熱處理。焊接接頭的焊後熱處理作用是:
(1)降低殘余應力。
(2)調整焊接接頭機械性能。
(3)改善焊縫金屬熱影響區金相組織。
焊後消除應力熱處理的作用如下:
(1)降低或消除由於焊接而產生的殘余焊接應力。
(z)降低熱影響區硬度。
(3)降低焊縫中的擴散氫含量。
(4)提高焊接接頭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頭沖擊韌性和斷裂韌性。
(6)提高抗應力腐蝕能力。
(7)提高組織穩定性。
I. 什麼管道需要焊後熱處理
一般情況下有應力腐蝕的管道及其他對消除殘余應力有嚴格要求的管道,易產生焊接延遲裂紋的鋼材應進行焊後熱處理,可參照GB50316
附錄G,GB20801.4的9.2條和GB150第10.4條及業主相關文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