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工焊接工藝的流程准備有哪些
手工焊接的工藝流程步驟:
1、操作前檢查
(1)每天上班前3-5分鍾把電烙鐵插頭插入規定的插座上,檢查烙鐵是否發熱,如發覺不熱,先檢查插座是否插好,如插好,若還不發熱,應立即向管理員匯報,不能自隨意拆開烙鐵,更不能用手直接接觸烙鐵頭.
(2)已經氧化凹凸不平的或帶鉤的烙鐵頭應更新的:1、可以保證良好的熱傳導效果;
2、保證被焊接物的品質。如果換上新的烙鐵嘴,受熱後應將保養漆擦掉,立即加上錫保養。烙鐵的清洗要在焊錫作業前實施,如果5分鍾以上不使用烙鐵,需關閉電源。海綿要清洗干凈不幹凈的海綿中含有金屬顆粒,或含硫的海綿都會損壞烙鐵頭。
(3)檢查吸錫海綿是否有水和清潔,若沒水,請加入適量的水(適量是指把海綿按到常態的一半厚時有水滲出,具體操作為:濕度要求海綿全部濕潤後,握在手掌心,五指自然合攏即可),海綿要清洗干凈,不幹凈的海綿中含有金屬顆粒,或含硫的海綿都會損壞烙鐵頭。
(4)人體與烙鐵是否可靠接地,用萬用表交流檔測試烙鐵頭和地線之間的電壓,要求小於5V,否則不能使用。
(5)保證焊接人員戴防靜電手腕、絕緣手套、防靜電工作服。
(6)要熟悉所焊印製電路板的裝配圖,並按圖紙配料檢查元器件型號、規格及數量是否符合圖紙上的要求。
2、焊接步驟
1) 加熱焊件 電烙鐵的焊接溫度由實際使用情況決定。一般來說以焊接一個錫點的時
間限制在4秒最為合適。焊接時烙鐵頭與印製電路板成45°角,電烙鐵頭頂住焊盤和元器件引腳然後給元器件引腳和焊盤均勻預熱。
2) 移入焊錫絲。焊錫絲從元器件腳和烙鐵接觸面處引入,焊錫絲應靠在元器件腳與
烙鐵頭之間。
3) 移開焊錫。當焊錫絲熔化(要掌握進錫速度)焊錫散滿整個焊盤時,即可以45°
角方向拿開焊錫絲。
4) 移開電烙鐵。焊錫絲拿開後,烙鐵繼續放在焊盤上持續1~2秒,當焊錫只有輕
微煙霧冒出時,即可拿開烙鐵,拿開烙鐵時,不要過於迅速或用力往上挑,以免濺落錫珠、錫點、或使焊錫點拉尖等,同時要保證被焊元器件在焊錫凝固之前不要移動或受到震動,否則極易造成焊點結構疏鬆、虛焊等現象。
要獲得良好的焊接質量必須嚴格的按上述四步驟操作。
2. 焊接鑄鐵件的工藝流程。
鑄鐵焊接工藝
鑄鐵件的焊接工藝一般分為熱焊、半熱焊、冷焊三種工藝,不同的焊接工藝選用的焊接材料各不相同。
鑄鐵熱焊工藝是將鑄鐵件整體或局部預熱至600~700℃,並在焊接過程中保持溫度,焊後趁紅熱狀態覆蓋石棉粉或其他保溫材料,緩慢冷卻,有利於石墨析出。熱焊方法的優點是降低焊縫與母材的溫差,從而降低焊接接頭應力水平,有利於防止裂紋產生,避免產生白口及淬硬組織。
鑄鐵半熱焊工藝是將鑄鐵件整體或局部預熱到300~400℃,並在焊接過程中保持溫度。半熱焊方法改善了施工條件,降低了焊接成本,但焊縫抗裂性能下降。
鑄鐵冷焊工藝一般焊前不進行預熱,當環境溫度較低或焊接拘束較大時,焊前可以預熱100~150℃,鑄鐵件冷焊時往往要採用特殊的焊接材料和必要的工藝措施。
鑄鐵焊條焊補球墨鑄鐵件
鑄鐵焊條,Z117低氫型,直流,高釩鋼,用於鑄鐵缺陷的焊補,如汽車缸體、機架齒輪箱等,也可焊補高強度鑄件及球墨鑄鐵件,焊件不進行預熱,焊後可以進行切削加工,但加工性能不如Z508、Z308和Z408。
Z208是低碳鋼芯、強石墨化型葯皮的鑄鐵電焊條,焊縫在緩冷時可變成灰口鑄鐵,抗裂性能較差。可交直流兩用,價格低廉。用途: 用於焊補灰口鑄鐵的缺陷。
Z238是低碳鋼芯、強石墨化型葯皮的球墨鑄鐵焊條,由於加入一定量的球墨化劑,使熔敷金屬中的石墨在受冷過程中呈球狀析出,可交直流兩用。用途: 用於焊補球墨鑄鐵件。
Z308是純鎳焊芯、強還原性石墨型葯皮的鑄鐵焊條,施焊時,焊件可不預熱,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加工性能。鎳價格昂貴,應該在其它焊條不能滿足時才可選用。交直流兩用。用途: 用於鑄鐵薄件及加工面的補焊,如發動機座、機床導軌、齒輪座等重要灰口鑄鐵件。
Z408是鎳鐵合金焊芯,強還原性石墨葯皮的鑄鐵焊條,具有強度高、塑性好、線膨脹系數低等特點。抗裂性對灰口鑄鐵與Z308差不多,但對球墨鑄鐵則比Z308強,對含磷量高(0.2%P)的鑄鐵,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切削加工性能比Z308和Z508稍差。用於常溫或稍經預熱(至200℃左右)灰口鑄鐵及球墨鑄鐵的焊接。交直流兩用。用途: 適用於重要高強度灰口鑄件及球墨鑄件的補焊。如汽缸、發動機座、齒輪、軋輥等。
Z508是鎳銅合金(蒙乃爾)焊芯,強還原性石墨葯皮的鑄鐵焊條。其工藝性能及切削加工性能都接近Z308,但由於收縮率較大,抗裂性較差。焊接接頭強度較低,所以不宜用於受力部位的焊接,可用於常溫或低溫預熱(至300℃左右)的灰口鑄鐵的焊接。交直流兩用。用途: 用於強度要求不高的灰口鑄件的焊補。
Z268是低碳鋼芯、強石墨化型葯皮的球墨鑄鐵焊條,由於加入一定量的球墨化劑,使熔敷金屬中的石墨在受冷過程中呈球狀析出,可交直流兩用。用途: 用於焊補球墨鑄鐵件。
3. 焊接材料領用工藝怎麼寫
材料領用還要工藝,你們單位人拉屎都要工藝嗎?跟工藝挨不上邊啊。領導腦子讓他媽母驢踢了。
4. 12cr5mo焊接工藝流程
12CrMo合金鋼是耐熱鋼.用直流焊機,一般採用熱307或熱207焊條,或同類焊絲,厚度大於10mm時需預熱至200度,焊後熱處理採用電加熱板,加熱至600至700度保溫措施要好.
12Cr1MoV焊接工藝要求
1. 坡口制備
a) 焊接接頭形式和坡口尺寸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對接焊縫坡口。
b) 坡口加工可採用機械加工或自動、半自動氣割或等離子切割方法制備。若採用自動、半自動切割加工,應將坡口表面打磨平整並露出金屬光澤。
c) 切割後必須將切口表面的氧化物、熔渣及飛濺物清理干凈,並將不平處修理平整。
d) 焊縫坡口應保持平整,坡口及邊緣20mm內母材應無裂紋、夾層、夾渣、毛刺等缺陷。
e) 焊件組裝前,坡口表面及每側應將水、油、漆、污垢、銹、氧化皮等雜物清理干凈,直至露出金屬光澤,清理范圍為:
對接焊縫 20~30mm
角焊縫 焊腳尺寸K+10~20mm
f) 工藝參數:
焊接方法:CO2氣體保護焊
焊絲直徑φ1.2mm,焊絲牌號ER55-B2-MnV
CO2氣體純度99.5%,
電流220A~260A,電壓23V~29V,氣體流量15L/min。
2. 焊件組裝
a) 焊件組裝局部間隙不得超過3mm,嚴禁在接頭間隙中填塞焊條頭、鐵塊等雜物。
b) 焊件組裝坡口及整體尺寸符合要求後,才能對焊縫進行定位焊。
3. 焊前預熱
a) 對於板厚≥13mm的焊件,焊前須進行預熱,預熱溫度為200~250℃,預熱時加熱寬度每側應不少於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於100mm。
b) 對需預熱的焊件,定位焊縫、臨時焊縫和加固焊縫等均應預熱,且應適當提高預熱溫度;焊接過程中斷後再次焊接前,仍必須預熱。
4. 定位焊
a) 定位焊所用焊接材料、焊接工藝和對焊工技術條件的要求應與正式焊接時相同。
b) 定位焊縫厚度通常為4~6mm,長度為30~60mm,間距不超過400mm。
c) 定位焊的引弧和熄弧應在坡口內進行。定位焊縫起頭和收尾處不能過陡,應斜坡過渡,必要時可進行修磨。定位焊後應立即檢查定位焊縫的質量,如有缺陷應立即清除,重新進行定位焊。
5. 引弧板、引出板
a) 對接焊縫焊接時應設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引弧板和引出板的材質應和焊件相同,坡口形式應與被焊焊縫相同。埋弧焊用引弧板和引出板尺寸一般應不小於50×100mm。
b) 嚴禁在焊縫以外的母材上隨意試焊和引弧。
c) 焊接完成後,應用機械加工、碳弧氣刨或氣割方法去除引弧板和引出板,並修磨平整,嚴禁損傷母材,嚴禁用錘擊落引弧板和引出板。
6. 焊接
a) 焊接作業區域在出現以下情況時,應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方可施焊。
1) 風速大於2m/s;
2) 相對濕度大於90%;
3) 環境溫度低於10℃。
b) 焊件施焊應按焊接工藝要求嚴格控制焊接規范參數,焊接電流不得大於規定值。
c) 對要求預熱的焊件多層多道焊時,應保持層間溫度不低於規定預熱溫度的下限值,且不超過400℃。
d) 施焊中,應注意接頭與收弧的質量,收弧時應將熔池填滿,層間接頭應錯開30mm以上,多層多道焊,每道焊縫焊完,應用砂輪機或鋼絲刷將焊渣、飛濺等雜物清理干凈(尤其中間接頭和坡口邊緣),經自檢合格後方可焊接次層。
e) 除第一層和最後一層焊縫外,允許對中間各層焊道進行錘擊法消除應力處理。
f) 雙面焊縫,應採用機械加工或碳弧氣刨清根。對於厚度較大的板,清根前,非清根側焊縫的焊接量不宜少於3層,清根後應顯露出打底的焊縫金屬,碳弧氣刨清根後應修磨刨槽,除去滲碳層。
g) 因被電弧擦傷處的弧坑需進行修磨,使其均勻過渡到母材表面,修磨的深度應不大於該部位鋼材厚度的5%且不大於2mm,否則應予以焊補。
h) 焊接完畢後,焊工應將焊縫表面的飛濺、熔渣等仔細清理干凈,並檢查外觀質量,必要時進行局部返修。
7. 焊後保溫處理
a) 對於板厚≥13mm的焊縫,焊後必須進行保溫處理。
b) 保溫應在焊縫未冷卻至250℃前進行。
c) 保溫時間應不低於30min。
5. 焊接車間的工藝流程
首先要看你是什麼什麼行業的焊接,譬如說:電力、化工、壓力容器和最基本的機回械行業。工藝流答程也各有不同,但是基本流程大致為:下料(有的地方又分為切割、整形、剪切等)→組裝(包括基本的焊接裝配、鈑金製作)→產品焊接(這種焊接是分層的,很多情況下要和組裝工序交替數次)→焊後處理(包括焊後的熱處理、失效、清理等)。這只是一個粗略的流程,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歡迎各位指點!!
6. 簡述一次焊接工藝的工藝流程
簡述一次焊接工藝的工藝流程,
簡述手工錫焊的五步操作基本步驟
焊接五步法:
1. 准備施焊:准備好焊錫絲和烙鐵。此時特別強調的施烙鐵頭部要保持干凈,即可以沾上焊錫(俗稱吃錫)。
2. 加熱焊件:將烙鐵接觸焊接點,注意首先要保持烙鐵加熱焊件各部分,例如印製板上引線和焊盤都使之受熱,其次要注意讓烙鐵頭的扁平部分(較大部分)接觸熱容量較大的焊件,烙鐵頭的側面或邊緣部分接觸熱容量較小的焊件,以保持焊件均勻受熱。
3. 熔化焊料:當焊件加熱到能熔化焊料的溫度後將焊絲置於焊點,焊料開始熔化並潤濕焊點。
4. 移開焊錫:當熔化一定量的焊錫後將焊錫絲移開。
5. 移開烙鐵:當焊錫完全潤濕焊點後移開烙鐵,注意移開烙鐵的方向應該是大致45°的方向。
上述過程,對一般焊點而言大約二,三秒鍾。對於熱容量較小的焊點,例如印製電路板上的小焊盤,有時用三步法概括操作方法,即將上述步驟2,3合為一步,4,5合為一步。
7. 焊接工藝的流程
根據材質選焊機,焊材(焊劑,焊條,焊絲),根據焊機及焊材選擇焊接電流大小,接頭形狀,坡口大小,度數等等,焊前對材質清潔,焊條保溫。焊接方法的選擇(平焊,立焊,仰焊等等),焊接速度的制定,焊後去渣及其他一些應力處理
8. 試述焊接結構生產的一般工藝流程
焊接結構的一般工藝流程是:原材料檢驗→劃線→下料→組對→焊接→檢驗→塗裝或轉下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