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焊接管道的加強防腐需要做什麼處理
直埋管道加強級防腐處理怎麼處理:
一、普通級消防管道防腐做法:先塗一層底漆,再塗三層面漆。
二、加強級消防管道防腐做法:先塗一層底漆,再塗面漆,再加玻璃布,後再塗面漆,裹一層玻璃布,最後再塗兩層面漆 。
三、特加強級消防管道防腐做法:先塗一層底漆,再塗面漆,裹一層玻璃布,再塗面漆,裹一層玻璃布,再塗面漆,裹一層玻璃布,後再塗兩層面漆。
管道、管道支架等鋼結構均採用噴砂方式除銹。
噴砂除銹時,安排在防腐工場集中噴砂除銹,其除銹質量等級為 Sa2.5 級,為保證除銹質量等級,噴射磨料材質為石英砂,含水率小於 1% ,粒度要求全部通過 7 篩號, 20 篩號篩餘量不小於 40% ,不通過 45 篩號。
噴砂時在噴射角度、噴槍移速和噴距都須符合要求,保證噴砂表面較為一致的表面粗糙度,既增加塗層附著力,又保證表面平整度。
B) 機械除銹。
安裝好的焊縫部位的除銹採用砂輪機機械動力除銹方式,要求除銹等級達到 St3 級。
4.1.2.2 底漆和纏玻璃布前的面漆
a) 防腐的環氧煤瀝青油漆施工根據現場條件採用刷塗的方式。
b) 鋼材除銹經檢查合格後塗刷底漆和面漆,塗漆時盡可能留出鋼材裝配的焊縫位置,預留長度約為 150mm ,以免焊接時難以清根,影響焊接質量。
c) 對於鋼材表面坑塵程度較大(> 2mm 以上),尚應拌制膩子將其補平。
d) 環氧煤瀝青漆混合配製好拌勻後將其熟化 15 ~ 30min ,並在 4 小時內用完。
e) 底漆表干後固化前塗刷第一道面漆,面漆實干後固化前塗刷第二道面漆。施工時,往往在工序流程上是連續的,因此需要特別注意油漆的塗裝間隔時間,保證塗裝間隔在最小和最大塗裝間隔之間。現場施工時,要根據塗料的性能和天氣條件確定塗裝的間隔時間。
f) 如果油漆復塗間隔太長,則需要將油漆表面用砂布或砂輪打毛後再塗刷後道漆。
g) 鋼材噴砂合格後應立即塗刷底漆,因此,應同時注意粉塵對塗漆的影響,塗漆時盡可能遠離噴砂區域或暫停噴砂施工。
h) 環氧煤瀝青漆作業應按隨貨所到的材料說明書和規范要求進行操作。
i) 油漆作業施工用具應干凈,使用過程中的清理和用完後處理應適當。
j) 塗刷時,層間縱橫交錯,每層往復進行。塗漆的時間間隔應符合塗料的技術要求,漆膜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漆膜在乾燥過程中,應保持周圍環境清潔,防止漆膜表面受污。
4.1.2.3 纏繞玻璃布
a) 玻璃布的纏繞應在第二道面漆塗刷後立即進行。加強級環氧煤瀝青防腐按要求纏繞一層玻璃布。
b) 纏繞玻璃布時要求壓邊時搭邊 15 ~ 25mm ,接頭處搭頭 100 ~ 150mm 。
c) 纏布時如果出現鼓泡,應用小刀將其割破,然後擠出泡內空氣,抹平表面。
d) 整個玻璃布的纏繞應表面均勻平整。
4.1.2.4 面漆塗刷
a) 玻璃布纏好後立即塗刷後道面漆。纏布後的面漆塗刷兩道。
b) 面漆塗刷時一定要保證塗層滿布,不允許出現漏塗、針孔現象。
c) 塗層就保證將玻璃布完全覆蓋浸透。
4.1.2.5 乾燥與保養
管道防腐完成後讓其靜置自行乾燥,至少保持 8h 不能移動,使其不受淋雨、泡水,實干後方可運輸。
4.1.2.6 管道防腐層的補傷和補口
管道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對管道防腐層的損傷,管道安裝完成並驗收合格後,還需要對管道防腐層進行補口補傷。
a) 補傷時鋼材表面的銹漬採用砂輪機除銹或手工除銹,其除銹等級要達到 St3 級以上。
b) 補口補傷部位因其量小復雜,操作不便,檢查人員易於疏忽,施工人員尤其要注意自覺保證質量。
c) 管道的防腐補口補傷所採用的防腐層應與相鄰管道的防腐層相一致。新防腐層與舊防腐層的接茬呈階梯式,介面處須搭接。搭接至少保持在 50mm 以上。
2. 20#鋼天然氣管道需要焊後熱處理嗎如果不需要,原因是什麼,新手,感謝各位
20鋼的焊接性能很好,燃氣管道的壓力也不高,一般不用做熱處理
3. 剛焊接好的燃氣鋼管採用潑水冷卻有什麼危害
撥水就是淬火工藝,工件在一種介質中冷卻,如水淬、油淬。優點是操作簡單,易於實現機械化,應用廣
泛。缺點是在水中淬火應力大,工件容易變形開裂;在油中淬火,冷卻速度小,淬透直徑
小,大型工件不易淬透。
4. 天然氣無縫鋼管焊接完成後為什麼要進行無損探傷,要是不進行無損探傷,會有什麼後果
無損探傷的目的是探測鋼管內部的裂紋、砂眼、漏焊或焊接缺陷。這些瑕疵的存在有可能造成通氣時產生泄漏或爆管,污染環境、引起火災甚至爆炸。
5. 為什麼管子焊接後都要做熱處理
管子焊接後抄應該做熱處理:
我們國家的鋼管分冷軋有縫鋼管和熱軋無縫鋼管。對於輸送氣體或液體的有縫鋼管要承受一定的壓力,所以必須消除冷軋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焊接焊縫過程中,因局部過熱也會引起管子變形和產生收縮應力,所以焊接後要回火熱處理,消除內部應力,以便管道能承受一定的壓力。『
6. 天然氣管道焊接焊接技術要求。
具體如下:
1、根焊打底
管道在焊接之前要使用特殊的坡口機根據要求嚴格規范加工出V型坡口,然後對坡口的兩端進行除銹,使用外對口器管線組對,完成之後用電加熱帶對他預熱,在他完成預熱之後才能進行根焊,根焊要使用RMD,然後選擇METALLOY 80N1的金屬粉芯焊絲進行打底。
這樣可以使根焊的焊縫均勻,從而預防焊穿。根焊焊接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提前對試板試焊進行測試,檢查氬氣裡面有沒有摻雜雜質;在焊接的時候要使用防風棚,以便於預防因為刮風而導致的焊接質量;
在焊接之前進行的預熱必須要達到規定的溫度,禁止出現焊接出現裂紋;反復檢查焊接質量,及時熱焊。
2、熱焊和填充焊接
填充以及熱焊要使用自保護葯芯半自動焊接方法。採用E81T8-G 焊絲:隨時清理由於底層焊接之後存留的飛濺物以及熔渣等等,尤其要注意介面處;
還要注意底層焊縫接頭以及中層焊縫接頭的距離不能低於0.1cm;焊縫的厚度要保持在0.3-0.5cm之間;及時發現問題、反復檢查工作、及時清理殘留雜質這些都要做到位。
3、蓋面焊接
蓋面同樣使用自保護葯芯半自動焊接方法,選用 E81T8-G 焊絲:焊縫的外觀要光滑,顏色要盡可能的接近於管道的顏色,並且要保持過渡自然,爭取做到天衣無縫,給人渾然一體的視覺感受;焊縫的寬度要大於坡口兩側大約0.2cm,高度大約是在0.15-0.25cm之間;
蓋面表層出現的殘留物體要及時進行處理,使用合適的方法做好蓋面的防腐工作以及保溫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禁止發生侵蝕破壞的現象,從而提升焊接的質量;
在冬季施工之後,要對焊道進行保溫,禁止他有裂紋出現;在焊接施工結束之後,質檢人員要嚴格根據要求對外觀進行檢查,如果發現問題就要及時的進行處理。
4、記錄工作
焊接管道的時候,焊接的技術人員不僅要根據需求嚴格遵守焊接工藝指導書實施焊接工藝,還要隨時記錄好相關的數據。比如說,電焊的電壓、電流、每層焊縫使用的材質、焊前的預熱和焊後的熱處理等。
常見焊接缺陷、形成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1、咬邊缺陷:由於焊接參數選擇不當,或操作方法不正確,在沿著焊道的母材部位燒熔形成的溝槽或凹陷。咬邊不僅減弱了焊接接頭強度,而且因應力集中容易引發裂紋。
形成原因:在最後蓋面焊接時,由於操作不當,或焊接電流過大,電弧過長,在焊縫與母材交接處形成母材缺口或未填滿的現象,易造成應力集中或母材強度降低。預防措施:選擇正確的焊接電流和焊接速度,電弧不能拉得太長,保持運條均勻。
2、未熔合缺陷:焊接時,焊道與母材之間或焊道與焊道之間未完全熔化。形成原因:焊接速度快而焊接電流小,焊接熱輸入太低;電弧指向偏斜,坡口側壁有銹垢及污物,層間清理不徹底,使得焊材與母材間未很好熔合。
預防措施:正確選擇焊接工藝參數,焊接熱輸入,精心操作,加強層間的清理等,提高焊工操作技術水平。
3、氣孔缺陷:焊接時,熔池中的氣體在凝固時未能逸出而殘下來所形成的空穴。形成原因:焊件表面和坡口處有油、銹、水分等污物存在,熔解在熔池的氣體,在熔池冷卻過程中,因氣體熔解度急劇降低,來不及析出殘留在固體金屬內形成的。
液態鐵水有氣體,氣體沒有逸出,在焊道形成後,在焊道中有空洞,就稱氣孔。預防措施:加強焊前處理。焊前仔細清理焊件表面鐵銹、油污、水分;按規定烘乾焊條、焊劑。在天氣濕度過大或下雨天,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氣孔產生。
4、夾渣缺陷:焊後殘留在焊縫中的熔渣。在焊縫形成過程中,焊渣未能及時浮出,夾在焊道中(操作與環境溫度影響)。形成原因:焊接工藝參數不合適,使熔池溫度低,冷卻快,渣不易漂出;焊前清理不凈或層間清理不徹底。
預防措施:選用合適的坡口角度和合理的焊接工藝參數,使熔池存在的時間不要太短。焊接操作要平穩,焊條擺動的方式要有利於熔渣上浮。仔細清理坡口邊緣及焊絲表面油污。多層焊時要注意將前道焊縫的熔渣清理干凈後,再焊下一道(層)焊縫。
5、未焊透缺陷:焊接時,焊接接頭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現象,主要存在於焊縫根部。形成原因:主要有未留間隙或間隙過小、坡口角度過小、鈍邊過大,以及焊接電流過小,焊接速度過快,或焊接電壓太低,以及操作問題。
但焊縫間隙過大,焊縫內道上部易產生焊瘤,內道下部易產生內凹。GB50236-98 焊接規范對內焊道、外焊道蓋面的高度都有規定。焊接間隙在保證焊接質量的前提下,宜小不宜大,這樣做既可以保證質量,又可提高焊接效率。
預防措施:正確選用和加工坡口尺寸,保證必須的焊接間隙,正確選用焊接電流、電壓和焊接速度,認真操作,仔細地清理層間或母材邊緣的氧化物和熔渣等。
7. 管道焊接後是先進行熱處理還是先探傷
1、一般情況下,無損檢測安排在焊接完成並外觀檢查合格後進行;
2、有延遲裂紋的焊縫應在焊接完成24h後進行無損檢測;
3、有再熱裂紋傾向的焊縫,無損檢測應在焊縫熱處理後進行;(意思就是無再熱裂紋傾向的焊縫,且需要進行熱處理的焊縫,可以先進行外觀檢查後再進行無損檢測,最後進行熱處理)
8. 什麼種類管道焊後需要熱處理
壓力管道。
其中常見的濕H2S應力腐蝕環境(就是採用碳鋼抗HIC或SSC的場合),碳鋼與不銹鋼用於鹼液環境,碳鋼用於氨水環境等,無論厚度是否滿足本文表1的要求,均需焊後熱處理,以減小焊接殘余應力,避免應力腐蝕。
對容易產生焊接延遲裂紋的鋼材,焊後應及時進行熱處理。其中容易產生焊接延遲裂紋的鋼材主要是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主要有15MnVR,15MnNbR、13MnMoNbR等,在壓力管道領域均不常見。
(8)燃氣鋼管焊接完成後需做什麼處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焊接管道時應避免雨、雪、大風等不利天氣,如必須在風速超過8m/s或雨雪天氣條件下施工時,須採取搭防風雨棚等有效防護措施;焊區環境溫度低於-20℃時,應預熱焊口,余熱溫度在100~200℃,長度在200~250mm。
2、管材壁厚大於5mm時,應對管端焊口部位鏟坡口,如用氣焊加工管道坡口,須清除坡口表面的氧化層,並磨平凹凸不平處。
3、焊接前須對坡口及其內外表面進行清理,包括管道邊緣100mm范圍內的泥垢、油、漆、銹、毛剌等,收工前應在管道(公眾號:泵管家)兩端設臨時盲板。
4、焊接時禁止強行對口,以減少內應力,防止出現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