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A335、P22怎樣焊接需要保護氣嗎
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質量控制點及技術要求
P22工藝管線焊接
1、工藝簡介
本次工藝管線中的A691 2.25CR、A335 P22的主要介質為裂解氣,其設計最高壓力0.55MP、工作溫度260℃。其規格主要為φ914.4×19.05、φ762×25.4、φ323.9×46.8及少量其它規格管線。焊接時採用與母材化成分和力學性能相應的焊材(焊絲為TIG-R40 、焊條為R407)進行氬電聯焊,即氬弧焊打底(打底時管內充氬保護)、手工電弧焊填充蓋面相接合的焊接方法,並採取嚴格的焊前預熱、後熱和焊後熱處理工藝。對於厚度小於5mm的管採用全氬弧焊,焊前不預熱、焊後不熱處理,但應嚴格遵守焊後後熱工藝。
2、焊接工藝特點
2.1珠光體耐熱鋼,屬低合金鋼,其焊接性能與低碳調質鋼相近似。焊接的主要問題是冷裂紋,再熱裂統紋和回火脆性。
2.2 過大的熱輸入會增加焊接應力和變形,使熱影響區的過熱程度大,晶粒粗化,晶界的結合能力降低,接頭韌性下降等缺點。因而焊接操作時應盡可能的採用多道焊和窄焊道,不擺動或小幅度擺動電弧。在保證焊透和融合良好的條件下採用小電流和窄焊道焊接,焊道的寬度以不超過焊絲、焊條直徑的三倍為宜。
2.3焊接前應用磨光機除盡焊接坡口表面及其兩側氧化皮和熔渣,並磨平凹凸不平處。處理完後應仔細進行外觀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分層、夾渣等缺陷
2.4管線焊件對中後,應均勻點焊,點焊採用非工藝性點焊,即所點焊的焊縫只是臨時點固,正式焊接時將點焊處用砂輪機磨掉。
3、焊前預熱
3.1 爐管和管件施焊前,採用電加熱進行預熱。用電加熱時,預熱升溫應緩慢且均勻,防止局部過熱。預熱溫度的測量,宜採用熱電偶和紅外線測溫議,測點應均勻分布,每管至少兩處。
3.2 預熱范圍應以對口中心線為基準兩側各不小於100mm的區域。加熱區以外的100mm以外的范圍內,應予以保溫。
3.3 碳鋼與鉻鉬鋼、鉻鉬鋼與奧氏體鋼組成的焊接接頭,僅預熱鉻鉬鋼一側。P22鋼預熱溫度為220~300℃,當焊接環境溫度小於0℃時,預熱溫度取上限;鎢極氬弧焊打底時,焊前預熱溫度取下限。
4、焊接
4.1 爐管及管件的焊接,應採用多層多道接方法。詳見工藝作業指導書。
4.2 焊接鉻鉬鋼材質的焊口時,當達到預熱溫度後,應立即進行底層的焊接,且應一次連續焊完。氬弧焊打底時,管內應充氬氣保護。對於彎頭及短管,可用與管直徑大小相當的石棉板或硬紙板堵住兩端,外纏膠布密封。一端插入膠管通入保護用氬氣,另一端開一個直徑約10㎜小孔以排氣和泄壓,用膠布密封。打底前密封焊口。開始焊接時打開排氣孔,開大流量沖氣1~2min,然後密封排氣孔,撕開一小段膠布開始焊接。收口時應注意打開排氣孔。焊接過程中避免經常撕開密封膠布觀察打底焊道,以免空氣進入。充填和蓋面焊時,管內仍應充4~6個流量氬氣保護。對於較長管焊縫,在離焊口兩端約150㎜處用鐵絲纏緊的棉紗頭密封,焊接完成後從管兩端抽出棉紗頭。對於不宜採用上述方法進行密封的固定口,可以在組對前用水溶紙塞入管內進行密封,用小銅管從焊縫坡口處充氣。焊接過程中應注意,每次打磨完接頭,宜先充氣約1分鍾後方能繼續施焊。對於DN600及其以上大管,氬弧焊打底時可不進行背面氣體充氬保護,當焊接完畢後人進管內將氧化層打磨干凈
4.3 底層焊道完成後,應立即進行下一層的焊接,且應連續焊完。如中斷焊接,應立即進行溫度為300~350℃、時間為5min的後熱處理,然後保溫緩冷至室溫。再焊接時應對焊縫進行檢查,確認無裂紋等缺陷後方可按原焊接工藝規程繼續進行焊接。
4.4 多層焊接時,層間溫度應等於或略高於預熱溫度。每層焊縫接頭處應錯開。
4.5 焊接時應在坡口內引弧,嚴禁在非焊接部位引弧。鉻鉬鋼爐管及管個表面不得有電弧擦傷等缺陷。焊接完或中間中斷焊接時應採取溫度為300~350℃、時間為15-30min的後熱處理,然後保溫緩冷(保溫寬度不小於350mm)至室溫。再次焊接時應重新預熱,預熱要求見3.3。(違返此條者重罰)
5、焊接檢驗和焊後返修
5.1 焊接完畢對焊縫均應進行目測或用放大鏡進行外觀檢查,其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a、焊縫的外形尺寸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焊縫與母材應圓滑過渡;
b、焊縫和熱影響區表面不應有裂紋、氣孔、弧坑和肉眼可見的夾渣等缺陷。
C、焊縫表面不允許咬邊,否則,應進行修磨或補焊,焊補處應修磨,使之平滑過渡。經修磨部位的爐管壁厚不應小於設計要求的厚度。
5.2 對接焊縫應在24小時後進行100%RT無損檢測。檢測應符合JB4730—94《鋼制壓力容器無損檢測》的規定,合格等級Ⅱ級。
5.3 不合格的焊縫必須進行返修。同一部位的返修一次不合格時,由焊接技術員指定焊工進行返修,經過兩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縫,如需再進行返修,應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批准後,方可實施。返修結束,應將焊縫返修次數、部位和無損檢測等結果記入焊縫返修記錄中,返修後仍應按原規定方法進行檢測。
6焊後熱處理
無損檢測完後進行熱處理和硬度測試,具體見熱處理熱技術交底單。
7 質量保證措施
7.1 凡參加本工程施工的焊工都應該按(勞人鍋)[2002]號鍋爐壓力容器焊工考試規則進行考試,並取得相應施焊項目的合格證。焊工應全面掌握各部位的焊接程序及要求。
7.2 焊接完畢請及時按要求做好自檢記錄
7.3施工用焊條須按要求烘乾,由專人負責並作記錄,每個焊工領取焊條要辦領用登記手續,並用焊條保溫筒裝好。在焊接時隨取隨用,對四小時用不完的焊條要退回給焊條烘焙員。當用氬弧焊打底時,預先應用手工或機械方法除去焊絲表面的鐵銹、油污直至露出金屬光澤。
7.4焊縫焊完後立即去除渣皮、飛濺物,清理干凈焊縫表面,發現有缺陷要及時補焊好後打磨平整。並及時做好焊縫自檢、互檢記錄。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未熔和、氣孔、凹陷、夾渣及熔和性飛濺等缺陷。爐管焊接時不允許咬邊。
7.5在下列任何一種焊接環境,均應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否則不得進行焊接:
a、雨天或雪天;
b、 手工焊時,風速超過8m/s,鎢極氬弧焊和氣體保護焊時,風速超過2.2m/s;
c、焊接溫度低於0℃;
d、大氣相對濕度超過90%。
8、焊接完後及時自檢並做好自檢記錄
Ⅱ 氬弧焊槍膠管斷了怎麼對接
這種事我常遇見:最好是用鎢針夾放在中間,然後用電膠布包好。
Ⅲ 不銹鋼管怎麼與膠管連接
不銹鋼給水管可以採用管螺紋聯結、法蘭聯結、焊接等方法。 傳統的版螺紋檢測方法是利用權螺紋量規進行接觸或利用萬能工具顯微鏡進行人工測量,工作量大,工作效效率規的低,測量結果易受人為影響。在接觸式測量中,螺紋量規易磨損
Ⅳ 膠管斷了有什麼方法可以補好
高壓膠管的應急搶修方法: 1.粘補法 當液壓系統的壓力在25-8.0MPa之間的橡膠軟管破裂時,可採取粘補法:將軟管破裂處周圍擦試干凈;在軟管破裂處塗上「厭氧」膠、「環氧樹脂」膠、「801」膠或「502」膠中的一種(塗膠的長度約為破裂部位長度的2-3倍);用膠布或帆布條疊壓式地纏繞塗膠處4-5層(每層都應塗上膠);將纏繞膠布劃帆布條的兩端打成死結;待其凝固15-20min後即可使用。 2.捆綁法捆綁法適用於壓力在16MPa以下的橡膠軟管破裂的應急搶修。具體方法是:將軟管破裂處塗上前述工程機械常用膠中的一種;用寬度為破裂部位長度2-3倍的耐油膠皮纏繞塗膠處2-3層(每層都應塗上膠);用12號鐵絲將纏繞好的耐油膠皮捆綁好;待其凝固。 3.接骨法由於外力的作用(彈片擊穿、擠壓破裂)或系統過載導致橡膠軟管破裂部位較大或即將折斷時,可採取接骨法:將軟管破裂處擦試干凈並切除破裂部位;將自製的鋼質「接骨」插入被切斷的軟管中(情況特別緊急時,也可用外徑與軟管骨徑相同的鋼管當「接骨」);用自製的鋼板卡子將軟管和「接骨」卡緊(情況特別緊急時,可用8號鐵絲替代自製的鋼板卡子);將接好的軟管清洗干凈後即可使用。 4.改製法由於液壓系統中各橡膠軟管的管接頭各有差異,同時高壓或超高壓破裂軟管不宜採用「粘補法」、「捆綁法」或「接骨法」,據此,可採取改製法:鋸下破裂軟管的管接頭;找一承壓能力和長度與破裂軟管近似的替代軟管,並鋸下其管接頭;將破裂軟管的管接頭的角度焊接在替代軟管上;將焊接好的軟管清洗干凈後即可使用。
Ⅳ 高壓油管怎樣焊接不容易漏油
不要帶圧補焊,要將油排空並採取防火措施後才能施工。
可以採用電焊回或氣焊焊補。使用與答管材材質相匹配的焊條。氣焊可以用黃銅焊絲焊補。
電焊用3.2焊條。電流110~150視不同的焊接位置而定,焊得不均勻,容易虛焊和焊得不飽滿是操作不熟練,電琉過小造成的。
空曠處的大囗經管也可以用加抱箍方式解決,不用補焊。
高壓油管用途
油管由鋼絲纏繞骨架層和內外耐油、耐腐蝕合成橡膠組成高壓,用於工程機械液壓油管、海底天燃氣、石油、灌溉、鋼廠、化工廠等介質的輸送。
分類:高壓鋼絲編織膠管、高壓鋼絲纏繞膠管、大口徑高壓膠管、鋼絲(纖維)增強尼龍彈性體樹脂管、鋼絲增強軟、超高壓軟管、耐高溫軟管、聚氨酯膠管。
結構:高壓油管由鋼絲纏繞骨架層和內外耐油橡膠、耐腐蝕合成橡膠、耐風化特種橡膠組成。
用途:用於挖掘機、裝載機、側翻車、液壓助力、液壓支架、水泥輸送管、農業灌溉膠管、工程機械液壓油管、海底天燃氣輸送、石油運輸。
Ⅵ 鋼絲管骨架PE怎麼焊接
必須用電熔,管子承插面必須去氧化。焊接電源電壓必須穩定,不然影響焊接質量。鋼絲網骨架塑料(聚乙烯)復合管的連接較常用的是管件電熱熔連接。
管件電熱熔連接需要專用電熔焊機、管件焊接參數和熟練操作人員,一般都是專業安裝隊伍。除了管件電熱熔連接,還有使用較少的哈夫瓦(法蘭)撐管緊固連接。
可根據要求製作大口徑(φ102mm以下)和小口徑(φ6mm以上)鋼判山稿絲編織蒸汽膠管,高溫高壓膠管及φ13mm以上各規格夾布蒸汽膠管,超高溫(260℃)耐腐蝕高壓聚四氟乙烯唯核軟管。
(6)怎麼焊接膠管擴展閱讀:
焊接過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區域,熔池冷卻凝固後便形成材料之間的連接。這一過程中,通常還需要施加壓力。
在熔焊的過程中,如果大氣與高溫的熔池直接接觸的話,大氣中的氧就會氧化金屬和各種合金元素。大氣中的氮、水蒸汽等進入熔池,還會在隨後冷卻過程中在焊縫中形成氣孔、夾渣、裂紋等缺陷,惡化焊縫的質量和性能。
焊接是一個局部的迅速加熱和冷卻過程,焊接區由於受到四周工件本體的拘束而不能自由膨脹和收縮,冷卻後在焊件中便產生焊接應力和變形。重要產品焊後都需要消除焊接應力,矯正焊接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