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軍事問題啊!~海軍的戰艦問題!~
第一條,海軍部隊的出現時間比坦克·早得多,當時人類的冶煉水平和工業能力無法實現使用金屬造船,第一艘全金屬戰艦的出現時間應該在19世紀中後期,而第一輛坦克的出現時間則是在20時間初。
第二條,都是鋼鐵或者其他金屬合金建造的,鋼板並不是很厚(就算是核潛艇的耐壓殼也就是幾個厘米厚),除了焊接以外也可以使用螺栓鉚接(二戰的戰艦由於當時焊接工藝不完善基本上都是鉚接)航空母艦的鋼板不一定比坦克的好,航母的鋼板是一種結構件對強度要求較高,而坦克鋼板是裝甲對硬度要求較高(其實現代坦克之所以防護性能大大強於二戰坦克,並不是鋼板好,而是因為在兩層鋼板間夾有二氧化硅陶瓷,配合使用能有效削弱穿甲彈和破甲彈的威力)
艦船的鋼板事實·上不是很厚,因為牽扯到漂浮的問題,二戰的戰列艦貌似裝甲很厚,但其實真正的裝甲面積很小,只在側舷水線附近,戰列甲板,炮塔和指揮塔附近才有厚裝甲,很多地方尤其是上層建築和側舷水面以上基本上沒有裝甲保護。。。事實上戰艦根本不怕被打上幾個窟窿(前提是窟窿別太大),因為戰艦的水密隔艙劃分非常細致,出幾個窟窿根本無傷大雅,而且海軍官兵都受過專門的損管補漏訓練也有相關裝備,小洞很快就能補好。就算補不好了,而且大量水密隔艙被破壞,戰艦的抽水灌水系統很完善,可以有效防止沉沒和傾覆
對於你的補充問題,過去甲板確實是要鋪上一層木地板的,因為過去戰艦上面人員很多,而且內部空間緊張,甲板是重要的人員移動通道,鋪上木地板一方面方便人員走動,一方面在被擊中以後也易於修復,而且碎片的殺傷力也比鋼鐵要小
2. 潛艇的外殼有多厚 哈哈 是什麼做的
暈,哪有那麼厚啊,美國最新的弗吉尼亞級潛艇,採用單層外殼結構,它的鋼制外殼厚度只有50到70毫米,就這么薄,原因很簡單,現在的焊接技術在保證焊接質量的前提下,最多隻能焊接100毫米厚的鋼板。
所以這就對鋼材的質量提出很高的要求,也是美國潛艇裝載武器多,但是體積卻比俄羅斯潛艇小的主要原因;
俄羅斯的潛艇普遍採用雙層殼體結構,外層非耐壓殼是小於30毫米厚度的鋼板,內層耐壓殼也是80毫米左右的鋼板,早期蘇聯因為鋼材質量不過關,所以S級和阿爾法級都用100毫米左右厚度的鈦合金做內殼,但是加工繁瑣,造價高昂,實屬迫不得已,現在這種技術早就已經淘汰了,潛艇都是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