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焊接工藝 > 16錳鋼的焊接性如何

16錳鋼的焊接性如何

發布時間:2023-09-05 19:58:42

Ⅰ 16錳鋼材質的錳鋼板用506焊條焊接牢固嗎

16Mn鋼屬於碳錳鋼,碳的含量在0.16%左右,合金含量較少,焊接性良好,焊時一般選用E50型焊條,506焊條焊接16錳鋼很合適。

Ⅱ 16Mn鋼的焊接性怎樣,應注意什麼

16Mn鋼低合金結構鋼,焊接性能非常的好,一般用TIG用是J50焊絲,手弧焊用J506、J507、J422等焊條焊接。

范圍
本工藝標准適用於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中鋼結構製作與安裝手工電弧焊焊接工程。
施工准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電焊條:其型號按設計要求選用,必須有質量證明書。按要求施焊前經過烘焙。嚴禁使用葯皮脫落、焊芯生銹的焊條。設計無規定時,焊接Q235鋼時宜選用E43系列碳鋼結構焊條;焊接16Mn鋼時宜選用 E50系列低合金結構鋼焊條;焊接重要結構時宜採用低氫型焊條(鹼性焊條)。按說明書的要求烘焙後,放入保溫桶內,隨用隨取。酸性焊條與鹼性焊條不準混雜使用。
2.1.2 引弧板:用坡口連接時需用弧板,弧板材質和坡口型式應與焊件相同。
2.1.3 主要機具:電焊機(交、直流)、焊把線、焊鉗、面罩、小錘、焊條烘箱、焊條保溫桶、鋼絲刷、石棉布、測溫計等。
2.2 作業條件
2.2.1 熟悉圖紙,做焊接工藝技術交底。 2.2.2 施焊前應檢查焊工合格證有效期限,應證明焊工所能承擔的焊接工作。
2.2.3 現場供電應符合焊接用電要求。
2.2.4 環境溫度低於0℃,對預熱,後熱溫度應根據工藝試驗確定。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作業准備 → 電弧焊接 (平焊、立焊、橫焊、仰焊) → 焊縫檢查
3.2 鋼結構電弧焊接:
3.2.1 平焊
3.2.1.1 選擇合適的焊接工藝,焊條直徑,焊接電流,焊接速度,焊接電弧長度等,通過焊接工藝試驗驗證。
3.2.1.2 清理焊口:焊前檢查坡口、組裝間隙是否符合要求,定位焊是否牢固,焊縫周圍不得有油污、銹物。
3.2.1.3 烘焙焊條應符合規定的溫度與時間,從烘箱中取出的焊條,放在焊條保溫桶內,隨用隨取。
3.2.1.4 焊接電流:根據焊件厚度、焊接層次、焊條型號、直徑、焊工熟練程度等因素,選擇適宜的焊接電流。
3.2.1.5 引弧:角焊縫起落弧點應在焊縫端部,宜大於10mm,不應隨便打弧,打火引弧後應立即將焊條從焊縫區拉開,使焊條與構件間保持2~4mm間隙產生電弧。對接焊縫及對接和角接組合焊縫,在焊縫兩端設引弧板和引出板,必須在引弧板上引弧後再焊到焊縫區,中途接頭則應在焊縫接頭前方15~20mm處打火引弧,將焊件預熱後再將焊條退回到焊縫起始處,把熔池填滿到要求的厚度後,方可向前施焊。
3.2.1.6 焊接速度:要求等速焊接,保證焊縫厚度、寬度均勻一致,從面罩內看熔池中鐵水與熔渣保持等距離(2~3mm)
3.2.1.7 焊接電弧長度:根據焊條型號不同而確定,一般要求電弧長度穩定不變,酸性焊條一般為3~4mm,鹼性焊條一般為2~3mm為宜。
3.2.1.8 焊接角度:根據兩焊件的厚度確定,焊接角度有兩個萬面,一是焊條與焊接前進方向的夾角為60~75°;二是焊條與焊接左右夾角有兩種情況,當焊件厚度相等時,焊條與焊件夾角均為 45°;當焊件厚度不等時,焊條與較厚焊件一側夾角應大於焊條與較薄焊件一側夾角。
3.2.1.9 收弧:每條焊縫焊到末尾,應將弧坑填滿後,往焊接方向相反的方向帶弧,使弧坑甩在焊道里邊,以防弧坑咬肉。焊接完畢,應採用氣割切除弧板,並修磨平整,不許用錘擊落。
3.2.1.10 清渣:整條焊縫焊完後清除熔渣,經焊工自檢(包括外觀及焊縫尺寸等)確無問題後,方可轉移地點繼續焊接。
3.2.2 立焊:基本操作工藝過程與平焊相同,但應注意下述問題:
3.2.2.1 在相同條件下,焊接電源比平焊電流小10%~15%。
3.2.2.2 採用短弧焊接,弧長一般為2~3mm。
3.2.2.3 焊條角度根據焊件厚度確定。兩焊件厚度相等,焊條與焊條左右方向夾角均為45°;兩焊件厚度不等時,焊條與較厚焊件一側的夾角應大於較薄一側的夾角。焊條應與垂直面形成60°~80°角,使電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
3.2.2.4 收弧:當焊到末尾,採用排弧法將弧坑填滿,把電弧移至熔池中央停弧。嚴禁使弧坑甩在一邊。為了防止咬肉,應壓低電弧變換焊條角度,使焊條與焊件垂直或由弧稍向下吹。
3.2.3 橫焊:基本與平焊相同,焊接電流比同條件平焊的電流小10%~15%,電弧長2~4mm。焊條的角度,橫焊時焊條應向下傾斜,其角度為70°~80°,防止鐵水下墜。根據兩焊件的厚度不同,可適當調整焊條角度,焊條與焊接前進方向為70°~90°。
3.2.4 仰焊:基本與立焊、橫焊相同,其焊條與焊件的夾角和焊件厚度有關,焊條與焊接方向成70°~80°角,宜用小電流、短弧焊接。
3.3 冬期低溫焊接:
3.3.1 在環境溫度低於0℃條件下進行電弧焊時,除遵守常溫焊接的有關規定外,應調整焊接工藝參數,使焊縫和熱影響區緩慢冷卻。風力超過4級,應採取擋風措施;焊後未冷卻的接頭,應避免碰到冰雪。
3.3.2 鋼結構為防止焊接裂紋,應預熱、預熱以控制層間溫度。當工作地點溫度在0℃以下時,應進行工藝試驗,以確定適當的預熱,後熱溫度。
質量標准
4.1 保證項目
4.1.1 焊接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應檢查質量證明書及烘焙記錄。
4.1.2 焊工必須經考試合格,檢查焊工相應施焊條件的合格證及考核日期。
4.1.3 Ⅰ、Ⅱ級焊縫必須經探傷檢驗,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檢查焊縫探傷報告。
4.1.4 焊縫表面Ⅰ、Ⅱ級焊縫不得有裂紋、焊瘤、燒穿、弧坑等缺陷。Ⅱ級焊縫不得有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等缺陷,且Ⅰ級焊縫不得有咬邊、未焊滿等缺陷。
4.2 基本項目
4.2.1 焊縫外觀:焊縫外形均勻,焊道與焊道、焊道與基本金屬之間過渡平滑,焊渣和飛濺物清除干凈。
4.2.2 表面氣孔:Ⅰ、Ⅱ級焊縫不允許;Ⅲ級焊縫每50mm長度焊縫內允許直徑≤0.4t;且≤3mm氣孔2個;氣孔間距≤6倍孔徑。
4.2.3 咬邊:Ⅰ級焊縫不允許。
Ⅱ級焊縫:咬邊深度≤0.05t,且≤0.5mm,連續長度≤100mm,且兩側咬邊總長≤10%焊縫長度。
Ⅲ級焊縫:咬邊深度≤0.lt,且≤lmm。
注;t為連接處較薄的板厚。
4.3 允許偏差項目
焊縫余高 b<20 0.5~2 0.5~2.5 0.5~3.5
1 對接焊縫 (mm) b≥20 0.5~3 0.5~3.5 0~3.5 用 <0.1t且 <0.1t且 <0.1t且 焊 大於2.0 不大於2.0 不大於3.0 焊角尺寸 hf≤6 0~+1.5 縫 2 角焊縫 (mm) hf>6 0~+3 量 焊縫余高 hf≤6 0~+1.5 規 (mm) hf>6 0~+3 檢 3 組合焊縫 T形接頭,十字接頭、角接頭 >t/4 查 焊角尺寸 起重量≥50t,中級工作制吊車梁T形接頭 t/2且≯10
註:b為焊縫寬度,t為連接處較薄的板厚,hf為焊角尺寸。
成品保護
5.1 焊後不準撞砸接頭,不準往剛焊完的鋼材上澆水。低溫下應採取緩冷措施。
5.2 不準隨意在焊縫外母材上引弧。
5.3 各種構件校正好之後方可施焊,並不得隨意移動墊鐵和卡具,以防造成構件尺寸偏差。隱蔽部位的焊縫必須辦理完隱蔽驗收手續後,方可進行下道隱蔽工序。
5.4 低溫焊接不準立即清渣,應等焊縫降溫後進行。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尺寸超出允許偏差:對焊縫長寬、寬度、厚度不足,中心線偏移,彎折等偏差,應嚴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對位置尺寸,合格後方准焊接,焊接時精心操作。

6.2 焊縫裂紋:為防止裂紋產生,應選擇適合的焊接工藝參數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電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縫接頭應搭10~15mm,焊接中木允許搬動、敲擊焊件。

6.3 表面氣孔:焊條按規定的溫度和時間進行烘焙,焊接區域必須清理干凈,焊接過程中選擇適當的焊接電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氣體完全逸出。
6.4 焊縫夾渣:多層施焊應層層將焊渣清除干凈,操作中應運條正確,弧長適當。注意熔渣的流動方向,採用鹼性焊條時,上須使熔渣留在熔渣後面。
質量記錄

Ⅲ 硼鋼和16錳鋼焊接採用什麼焊條焊接

硼鋼和16錳鋼焊接採用16Mn焊條焊接。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16Mn焊條的焊接性能較好,能夠滿足硼鋼和16錳鋼的焊接需求,硼鋼是一種高強度拍賀鋼材,其硬度較高,焊接時易產生裂紋,而16Mn焊褲世條的焊接熱影響區較小,能夠減少焊接時的熱應力和變形,從而減少焊接裂紋的產生,硼鋼和16錳鋼都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脆性,焊接時易產生冷裂紋,而16Mn焊條的襲純派焊接溫度較高,能夠減少冷裂紋的產生。

Ⅳ 16錳鋼屬於什麼材料

16錳鋼屬於屬於碳錳鋼材料,為鋼材中的一種材質。其碳的含量在0.16%左右,屈服點等於343MPa(強度級別屬於343MPa級)。由於16Mn鋼的合金含量較少,焊接性良好,故在低溫下(如冬季露天作業)或在大剛性、大厚度結構上焊接時,為防止出現冷裂紋,需採取預熱措施。

16錳鋼屬於屬於碳錳鋼材料,為鋼材中的一種材質。其碳的含量在0.16%左右,屈服點等於343MPa(強度級別屬於343MPa級)。由於16Mn鋼的合金含量較少,焊接性良好,故在低溫下(如冬季露天作業)或在大剛性、大厚度結構上焊接時,為防止出現冷裂紋,需採取預熱措施。

Ⅳ 16Mn鋼的焊接性和焊接工藝分別是什麼啊

16Mn的焊接性:碳當量較低、強度不高,具有良好的塑性、韌性及焊接性,焊接熱影響區淬硬傾向稍大於低碳鋼。焊接熔合區具有明顯的化學和物理不均勻性,組織性能突變是焊接接頭中最薄弱的部分,脆性斷裂和焊接裂紋易在該區域產生和發展,特別是高強度鋼的焊接時,問題最為突出。即會出現以下問題:(1)冷裂紋和熱裂紋預防措施:需要採用控制線能量,降低含氫量,預熱和及時焊後熱處理措施,以防止冷裂紋的產生。減小母材在焊縫中的融合比,增大焊縫形狀系數,(即焊縫寬度與厚度比)有利於防止焊縫金屬的熱裂紋。(2)粗晶區脆化:熱影響區中被加熱到1100℃以上的粗晶區是焊接接頭的薄弱區,如果熱輸入過大可能使粗晶區脆化。預防措施:對於含碳量較少的鋼,應較少的鋼,應選用較小的焊接線能量對含碳量偏離的熱軋鋼焊接線能量要適用,對於含有碳,氮化物形成元素的正火鋼應選用較小的焊接線能量。(3)熱應變脆化預防措施:在鋼中加入氮化物形成元素,可以降低應變脆化傾向,退火處理也可大幅度地恢復韌性,降低熱應變脆化。(4)層狀撕裂預防措施:在滿足產品使用要求前提下選用強度級別低的焊接材料或採用預熱及降氫等措施,有利於防止撕裂的發生。焊接工藝要點:焊接材料的選擇主要工藝要求及措施①要求焊縫與母材等強度的焊件,選用相應強度級別的焊絲。②不要求等強度的焊件,可選用強度略低的焊絲,以提高塑性和韌性。③盡量選用低氫型焊條,對強度級別低的低合金鋼,非動載荷件,可選用酸性焊條。④當板厚增加,鋼性變大時,應提高預熱溫度。⑤在環境溫度小於0℃時,工件應預熱至(100~150℃)。由於夾套筒體的材料為低合金鋼(16MnR),所以根據其主要工藝要求可選擇焊絲H10MnSi或H08MnA。選擇焊接氣體為二氧化碳保護氣體。坡口選擇原則按具體接頭情況來看。焊接方法選擇嘛,常用的焊接方法都沒問題。

Ⅵ 分析16Mn 的焊接性

低合金結構鋼的焊接性分析
16Mn和15MnV均屬於低合金結構鋼中的熱軋鋼,這類鋼價格便宜,而且具有滿意的綜合力學性能和加工工藝性能,首先來分析一下這類鋼的焊接性,焊接性通常變現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焊接引起的各種缺陷,對這類鋼來說主要是各類裂紋問題;二是焊接時材料性能的變化,對這類鋼來說主要是脆化問題。
一. 裂紋問題
(1) 熱裂紋:熱軋鋼一般含碳量較低,而含錳量較高,因此它們Mn/S比較大,具有良好的抗熱裂性能。正常情況下焊縫中不會出現熱裂紋,但當材料成分不合格或有嚴重偏析,使碳、硫含量偏高,Mn/S比偏低,易出現熱裂紋。錳在鋼種可與硫形成硫化錳,減少了硫的有害影響,增強了鋼的抗熱裂性能。
(2) 冷裂紋:鋼材冷裂紋主要取決於鋼材的淬硬傾向,而剛才的淬硬傾向又主要取決於它的化學成分。熱軋鋼由於含有少量合金元素,其碳當量比低碳鋼碳當量略高些,所以這種鋼淬硬傾向比低碳鋼要大些,而且隨鋼材強度級別的提高,合金元素的增加,它的淬硬傾向逐漸增大,應根據接頭形式和鋼材厚度來調整線能量、預熱和後熱溫度,以控制熱影響區的冷卻速度,同時降低焊縫金屬的含氫量等措施,防止冷裂紋的產生。
(3) 再熱裂紋:從鋼材的化學成分考慮,由於熱軋鋼中不含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因此對再熱裂紋不敏感,而且還可以通過提高預熱溫度和焊後立即後熱等措施來防止再熱裂紋的產生。
二. 脆化問題
(1) 過熱區脆化:熱軋鋼焊接時近縫區中被加熱到100℃以上粗晶區,易產生晶粒長大現象,是焊接接頭中塑性最差的部位,往往會承受不住應力的作用而破壞。防止過熱區脆化的措施是提高冷卻速度,尤其是提高奧氏體最小穩定性范圍內的冷卻速度,縮短在這一溫度區間停留時間,減少或防止奧氏體組織的出現,以提高鋼的沖擊韌度,而且為防止過熱區粗晶脆化,也不宜採用過大線能量。
(2) 熱應變脆化:熱應變脆化是由於焊接過程中熱應力產生塑性變形使位錯增殖,同時誘發氮碳原子快速擴散聚集在位錯區,出現熱應變脆化。16Mn和15MnV這兩類鋼具有一定得熱應變脆化傾向,焊接時消除熱應變脆化的有效措施是焊後退火處理。
低合金結構鋼的焊接工藝
1.焊前准備:
(1)焊接坡口形式的設計應避免採用焊不透或局部焊透的坡口,還要盡量減少焊縫的橫截面積,以降低接頭的殘余應力,同時也可減少焊接材料的消耗量。
(2)坡口加工採用熱切割時應注意防止母材邊緣會形成一定深度的淬硬層,這種低塑性的淬硬層往往成為冷加工的開裂源。
(3)焊前必須消除焊接區鋼板表面的水分,坡口表面的氧化皮、銹斑、油脂以及其他污物。
(4)焊接材料在使用前應按生產廠推薦的規范進行烘乾。
(5)裝配定位焊縫必須採用與正式焊縫同一類型的焊條。
2.焊接線能量的選擇:線能量的參數是指焊接電流、電弧電壓和焊接速度。低合金結構鋼焊接時,線能量參數除要保證接頭的熔透性和焊縫成型外,還要考慮其對接頭性能的影響。焊接含碳量低的熱軋鋼以及含碳量偏下限的16Mn鋼時,對焊接線能量沒有嚴格的限制,但從提高過熱區塑性和韌性考慮還是採用偏小線能量更為有利;當焊接含碳量偏高的16Mn鋼時,為降低淬硬傾向,防止冷裂紋產生,焊接時線能量應偏大些。
3.預熱、後熱及熱處理
(1)預熱:焊接低合金結構鋼時,焊前預熱時防止接頭冷裂,改善接頭組織性能,減小焊接應力的重要工藝措施。焊前預熱的有利作用還在於:①改變了焊接過程的熱循環,降低焊接接頭各區高溫轉變和低溫轉變溫度區間的冷卻速度,避免或減少了淬硬組織的形成;②減少焊接區的溫度梯度,降低了焊接接頭的內應力,並使之較均勻地分布;③擴大了焊接區的溫度場,使焊接接頭在較寬的區域內處於塑性狀態,減弱了焊接應力的不利影響;④延長了焊接區在100℃以上溫度的停留時間,有利於氫從焊縫金屬中逸出。預熱溫度的確定,隨鋼材碳當量、板厚、結構的拘束度的增加而增加,環境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2)後熱及熱處理:後熱是指焊接結束後將焊件或整條焊縫立即加熱到150~250℃溫度范圍內,並保持一段時間,這種工藝簡稱後熱。其作用在於首先是降低了接頭低溫轉變區的冷卻速度,其效果比預熱更顯著,其次是延長了接頭在100℃以上溫度區間的停留時間,使焊縫金屬中的氫有充分時間向外擴散。在寒風金屬氫擴散階段,從根本上消除了導致冷裂紋形成的力學因素。後熱的溫度和時間,取決於被焊鋼的冷裂敏感性,焊接材料的含氫量和接頭的拘束度。後熱溫度愈高,保溫時間愈長,去氫效果愈明顯。
去氫處理是將焊件在焊後立即加熱到300~400℃溫度並保溫一段時間,可加速焊接接頭氫的擴散逸出。氫的排除程度取決於加熱溫度和時間,溫度高保溫時間可短一些,溫度低去氫時間就要加長。生產中消氫處理的溫度為300~400℃,消氫時間為1~2小時。
消除應力處理是將焊件均勻地以一定的速度加熱到AC1點以下足夠高的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後隨爐均勻地冷卻到300~400℃,最後將工件移到爐外空冷。低合金結構鋼焊後消除應力處理的目的有以下幾點:①消除焊縫金屬中的氫,提高焊接接頭的抗裂性和韌性;②降低焊接接頭中的參與應力;③改善焊縫及熱影響區組織,使淬硬組織經受回火處理而提高接頭各區的韌性;④穩定了低合金耐熱鋼焊縫及熱影響區的碳化物,提高了接頭的高溫持久強度;⑤降低了焊縫及熱影響區的硬度,易於切削加工。
以上知識是我做畢業論文時找的一些資料,由於條件有限,只找到以上資料,希望對你能有所幫組。

閱讀全文

與16錳鋼的焊接性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生說他是鋼鐵直男怎麼會 瀏覽:710
機器焊接引腳為什麼是彎的 瀏覽:943
bn300代表鋼管什麼規格 瀏覽:590
淮安富士康模具工資多少 瀏覽:387
鋼材里csc是什麼 瀏覽:910
天正暖通向下彎頭怎麼畫 瀏覽:408
2520不銹鋼用什麼焊條 瀏覽:436
rc鋼管DN125外徑多少 瀏覽:764
窗戶護欄長度怎麼算 瀏覽:131
玻璃鋼管道補漏用什麼好 瀏覽:836
廣聯達怎麼畫圓形鋼筋 瀏覽:563
nc加工不銹鋼用什麼刀 瀏覽:174
窗戶護欄怎麼延長出去 瀏覽:889
土建鋼材水泥佔多少比例 瀏覽:554
鎖定鋼板固定還叫什麼 瀏覽:120
管方酵素 瀏覽:103
內蒙古包頭鋼鐵廠有哪些 瀏覽:528
對焊閥門管號是什麼意思 瀏覽:719
鋼管接頭在什麼位置好 瀏覽:148
鋼筋籠加工怎麼防銹蝕 瀏覽: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