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洞洞板怎麼用
1、初步確定電源、地線的布局
電源貫穿電路始終,合理的電源布局對簡化電路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某些洞洞板布置有貫穿整塊板子的銅箔,應將其用作電源線和地線;如果無此類銅箔,你也需要對電源線、地線的布局有個初步的規劃。
2、善於利用元器件的引腳
洞洞板的焊接需要大量的跨接、跳線等,不要急於剪斷元器件多餘的引腳,有時候直接跨接到周圍待連接的元器件引腳上會事半功倍。另外,本著節約材料的目的,可以把剪斷的元器件引腳收集起來作為跳線用材料。
3、善於設置跳線
特別要強調這一點,多設置跳線不僅可以簡化連線,而且要美觀得多。
焊接注意事項:
因為數字電路和單片機電路以晶元為主,電路較規則;而模擬電路和分立電路往往較不規則。分立元件的引腳常常需要連接多根線,這時如果有多個焊盤連在一起就要方便一些。當然這並不絕對,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選擇自己用起來比較順手的就好。
很多初學者焊的板子很不穩定,容易短路或斷路。除了布局不夠合理和焊工不良等因素外,缺乏技巧是造成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掌握一些技巧可以使電路反映到實物硬體的復雜程度大大降低,減少飛線的數量,讓電路更加穩定。
㈡ 電子專業焊接實際操作的交叉怎麼弄
一、手工焊接
就是工人一手拿著電烙鐵一手拿著裁切好的線材進行焊接的方式。這是最原始的焊接方法,效率比較低下,而且會浪費掉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質量無法保證。因此在講究效率的今天,這種生產方式逐漸的被淘汰。
二、機器焊接
1、採用單台自動焊錫機進行焊接
其方法就是採用目前的自動焊錫機來進行焊接,我們事先做好工裝夾具,把USB固定到夾具上,然後連同夾具一起放到自動焊錫機上進行焊接,一個夾具上可以擺放多種產品的,這樣一個人基本上可以操作一台機器的。其特點就是焊接品質比較好,產量也可以,大概能做到1秒鍾左右焊接一個點。
2、採用多頭自動焊錫機進行焊接
其方法是用一台PLC同時控制4個到8個烙鐵頭同時焊接,這樣就能保證焊接一個點就能出來一個或是兩個產品。前提是也要事先把產品夾具做好,前段要有很多人來排線的。其特點就是焊接速度快,焊接品質高,能大幅度的節省人力。
3、採用熱壓的方式進行焊接
所謂熱壓,就是我們常見的熱壓機那種形式的,是個頭同時下來,一次性把四個焊點給焊接好。目前這種方式使用的人也有,但是還不是很成熟,主要是焊接產品質量沒辦法保證,次品率比較高。其特點就是一次性投入小,焊接快,但是次品率比較高。
㈢ 是把元件直接按電路原理圖焊在洞洞板上嗎如果不是,該怎麼辦哪位高手知道,請詳細說明,謝謝!
學習或是電路實驗可以把元件直接焊到洞洞板上,在焊之前最好先對元件位置和走線進行布局,這樣方便焊接和調試。正規做法是設計出PCB板圖,請PCB加工商給做出電路板
㈣ 需要在洞洞板上焊接,可是找到的晶元都是貼片封裝的,很少有雙列直插的,怎麼辦啊
1: 盡量復找貼片元件引腳間距大些制的,如1.27MM以上的.
2: 如果是16腳的那種.你只能先固定前後左右上下4個腳焊在板上, 其它的腳用細的引線(導線裡面的一到二根)焊出來. 焊出來後放到別的焊盤孔上面再進行線路焊接.
貼片的封裝只有這種辦法了.
以後買晶元要註明是DIP(雙列的)就不會有錯. 你要買成SOP的就只能是貼片了.
㈤ 洞洞板怎麼焊接比較容易一些,又不容易短路
導線穿過去以後再焊。板子上的孔不要上錫,導線焊接部位要上點錫,然內後把導線伸進板子的容孔里,烙鐵頭上也補一點錫,最後烙鐵頭碰一下就焊上去了。
烙鐵的溫度不宜過高,錫線上邊本來是有助焊劑的,溫度高了助焊劑容易損耗掉,造成不粘錫現象。當然,也有一些板子的銅箔做得不是很好,比較難上錫,也可以在焊點上加點助焊劑,焊完以後用洗板水洗一下就可以了。
㈥ 洞洞板焊接板子固定方法,翻過來連線一直不穩定,板子搖搖晃晃的,有什麼工具可以輔助固定嗎最好不要影
如果你是要固定板子的話,台鉗可以幫助你完成這個任務,這是一種固定在桌子上的夾具。
當然你不差錢的話也可以找一些專用的夾子,名字我忘了,就是一小檯子帶夾子的東西,可能還帶放大鏡和燈。
其實最方便的還是無視這些晃動,反正洞洞板本身就夠丑了,焊歪點也沒什麼。
(要不把板子兩側用書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