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焊接時的材料需要清理嗎
需要。
補焊部位要求耐磨,可進行表面淬火。簡單的表面淬火方法有火焰加熱表面淬火和接觸電熱表面淬火法,要求較高的有感應加熱表面淬火法。表面淬火後可有效地提高表面耐磨性。
以下情況都需要熱處理:
(1)鋁在空氣中及焊接時極易氧化,生成的氧化鋁(Al2O3)熔點高、非常穩定,不易去除。阻礙母材的熔化和熔合,氧化膜的比重大,不易浮出表面,易生成夾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欠。鋁材的表面氧化膜和吸附大量的水分,易使焊縫產生氣孔。焊接前應採用化學或機械方法進行嚴格表面清理,清除其表面氧化膜。在焊接過程加強保護,防止其氧化。鎢極氬弧焊時,選用交流電源,通過「陰極清理」作用,去除氧化膜。氣焊時,採用去除氧化膜的焊劑。在厚板焊接時,可加大焊接熱量,例如,氦弧熱量大,利用氦氣或氬氦混合氣體保護,或者採用大規范的熔化極氣體保護焊,在直流正接情況下,可不需要「陰極清理」。
(2)鋁及鋁合金的熱導率和比熱容均約為碳素鋼和低合金鋼的兩倍多。鋁的熱導率則是奧氏體不銹鋼的十幾倍。在焊接過程中,大量的熱量能被迅速傳導到基體金屬內部,因而焊接鋁及鋁合金時,能量除消耗於熔化金屬熔池外,還要有更多的熱量無謂消耗於金屬其他部位,這種無用能量的消耗要比鋼的焊接更為顯著,為了獲得高質量的焊接接頭,應當盡量採用能量集中、功率大的能源,有時也可採用預熱等工藝措施。
(3)鋁及鋁合金的線膨脹系數約為碳素鋼和低合金鋼的兩倍。鋁凝固時的體積收縮率較大,焊件的變形和應力較大,因此,需採取預防焊接變形的措施。鋁焊接熔池凝固時容易產生縮孔、縮松、熱裂紋及較高的內應力。生產中可採用調整焊絲成分與焊接工藝的措施防止熱裂紋的產生。在耐蝕性允許的情況下,可採用鋁硅合金焊絲焊接除鋁鎂合金之外的鋁合金。在鋁硅合金中含硅0.5%時熱裂傾向較大,隨著硅含量增加,合金結晶溫度范圍變小,流動性顯著提高,收縮率下降,熱裂傾向也相應減小。根據生產經驗,當含硅5%~6%時可不產生熱裂,因而採用SAlSi條(硅含量4.5%~6%)焊絲會有更好的抗裂性。
B. 焊接接頭的熱處理目的是什麼哪些焊接的焊件不需要熱處理
焊後熱處理是把焊件整體或局部(焊接接頭)均勻地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後冷卻的過程。通過焊後熱處理可以達到下述目的:
其一,改善焊接接頭的組織和性能,使淬硬區軟化,降低硬度,提高沖擊韌性和蠕變極限,防止焊接結構的脆性坡破壞。
其二,使焊接殘余應力鬆弛,防止產生延遲裂紋,提高焊件的可靠性和壽命。
其三,提高焊件接頭的抗腐蝕性能。
焊後熱處理常用的方法有高溫回火、正火及提高鉻鎳不銹鋼耐腐蝕性能的固熔處理。
焊後回火可以消除焊接殘余應力、穩定組織,同時可使焊縫和熱影響區中的氫及時逸出。對於強度較高、淬硬傾向較大的焊接接頭,焊後回火還能起到提高塑性和韌性的作用。
正火用來改善鋼的組織、細化晶粒和均勻化學成分,從而提高焊接接頭的各種機械性能。
固熔處理是將鉻鎳不銹鋼加熱至920-1150C,並以較快的速度冷卻,從而消除晶間腐蝕,使焊接接頭耐腐蝕性能提高,固熔處理一般是整體均勻加熱,而不採用局部加熱方法。
為了消除焊接殘余應力,改善焊接接頭或整個焊接結構的性能,最有效的措施是對焊件進行焊後熱處理,焊後熱處理方法熱處理規范,應根據結構材料、焊縫化學成分和焊件的用途來選擇。
在300C以下的回火稱為低溫回火。低溫回火適用於預先經過淬為和回為的具有較高硬度構件的焊後熱處理。其目的是防上產生裂紋。低溫回火不能降底原有的硬度,不能改善加工性能,不會引起結構的變形,也不能防止結構在使用中發生變形。
將碳鋼和低合金鋼在400C左右回火,稱為中溫回火。回火溫度為500-650C,稱為高溫回火。高溫回火和中溫回火,主要用來提高焊接接頭的沖擊韌性和消除焊接殘余應力,也可以降低焊縫硬度,改善機械加工性能。
高溫回火和中溫回火時,其結構可能會發生變形,對於精加工後的結構不宜採用。單一的中溫回火只適用於工地拼裝的大型普通低碳鋼容器的組裝焊縫,可以達到部分消除殘余應力和去氫的目的。
對於重要結構,要求提高焊接接頭的塑性和韌性時,必須採用先正火隨後立即高溫回火的熱處理方法,既能消除內應力和改善接頭組織,又能提高接頭的韌性和疲勞強度。
焊接結構幾種常用材料的焊後熱處理規范見表。焊後熱處理保溫時間,一般根據板厚按表確定,但最短不小於30分鍾,最長不應超過3小時。
C. tpep防腐後焊接處怎麼防腐
1、用角磨機將管子焊接接頭處裸露的毛刺、焊渣、銹斑、殘余塗層等清理干凈,直至表面光滑達到ST3級。
2、焊接接頭兩側的坡口應打磨干凈,每側聚乙烯層的打磨寬度應控制在10~15cm(含坡口)以內,不得損壞塗層使基體外露。
3、用刷子把雜物清理干凈,一定要清理干凈,否則會影響修補層的粘結力。
4、如果維修區域有濕氣或濕氣,必須在預處理前採取乾燥措施。
5、預處理與塗底漆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得超過30分鍾。如果預處理後的零件在間隔期間再次受到污染,則必須重新進行預處理。
1、將兩組分和稀釋劑按比例混合均勻。
2、用刷子在管道連接的外露部分刷底漆。刷塗厚度應覆蓋基材。一般厚度120~150um。不允許露出基材或超過厚度。
3、溝槽外露的環氧塗層應塗底漆,但聚乙烯層不應塗底漆。
4、底漆表面乾燥後,可纏繞熱縮套管。如果底漆表面乾燥緩慢,可用電燈泡加速表面乾燥,不能用火烤加速,否則會損壞漆膜,影響附著力。
5、建議焊後進行外補。焊接余熱能保證預處理在露點以上,加速底漆表面乾燥。但應在焊接處溫度低於80℃時施工。
6、刷完底漆後,用稀釋劑清洗刷子,准備下次使用。
1、漆膜表面乾燥後,應立即將熱縮套管包好,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0分鍾。
2、熱縮套管的寬度應保證纏繞後兩側粗糙部分能完全覆蓋。一般來說,控制厚度應大於鋼管外露部分寬度加上兩側粗化寬度5~10cm。
3、取下熱縮套上的薄膜或牛皮紙,用烤槍的火焰在熱收縮套一端10~15cm范圍內加熱熱熔膠面,確保邊角受熱均勻。
4、當熱熔膠變軟變亮時,立即停止加熱,然後將熔化的熱熔膠的一側壓在接頭上。熱縮套管應完全覆蓋兩側的粗糙區域,並將熱縮套管從中心線向兩側滾動,以驅除粘合區域的氣泡並固定。防止加熱過度,否則會損壞熱熔膠層,影響粘合力。
5、將熱縮套管纏繞在管道上。纏繞時一定要擰緊,並使熱縮套管的中心線與管接頭間隙平行。
6、然後將熱縮套管另一端的熱熔膠層烘烤10~15cm,使之柔軟光亮,然後與前端快速粘貼搭接,搭接長度應大於8cm。
質量要求:
1、熱縮套管表面應光滑,無皺紋和氣泡,表面無炭化、碳化現象。
2、熱縮套管與環焊縫及原坡口防腐層連接緊密,無縫隙。
3、熱縮套管與PE塗層搭接不小於10cm,環向搭接不小於8cm。
4、冷卻後,熱熔膠應在熱縮套管的兩個邊緣均勻溢出。
D. 焊接接頭再熱裂紋產生原因、措施及方法!
近年來,特種設備上低合金高強材料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這與鍋爐壓力容器高溫高壓的工況有關。但特種設備在製造過程中,往往發現焊縫在熱處理後發現裂紋,特別如2.25Cr-1Mo、13MoNiMoR等材料,這引起了製造廠的注意。
01
焊接接頭中裂紋的種類很多
結晶裂紋: 焊接熔池凝固結晶時,在液相與固相並存的溫度區間,由於結晶偏析和收縮應力應變的作用,焊縫金屬沿一次結晶晶界形成的裂紋。
此類裂紋只發生在焊縫中(包括弧坑)。
液化裂紋: 焊接過程中,在焊接熱循環峰值溫度作用下,在多層焊縫的層間金屬與母材近縫區金屬中,由於晶間金屬/受熱重新熔化,在一定的收縮應力作用下,沿奧氏體晶界開裂的現象,有的文獻稱為「熱撕裂」。
高溫低塑性裂紋: 在液相結晶完成以後,焊接接頭金屬從材料的塑性恢復溫度開始冷卻,對於某些特殊的材料,當冷卻到一定的溫度范圍時,由於應變速率和某些冶金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塑性下降,導致焊接接頭金屬沿晶界開裂。
一般發生在比液化裂紋的部位距熔合線更遠一些的熱影響區。
再熱裂紋: 焊接後,在消除殘余應力熱處理或不經任何熱處理的焊件,處於一定溫度下服役的過程中,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沿奧氏體晶界發展的裂紋。
事實上,再熱裂紋是低合金高強鋼焊接性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特別是某些含有較多碳化物形成元素如 Cr、Mo、V,並可產生沉澱碳化物的低合金高強鋼和熱強鋼厚板焊縫中,往往就會在焊後消除應力熱處理過程中產生再熱裂紋。
處理這些缺陷既費工又費時,對生產帶來很大影響。下面就再熱裂紋的形成機理和製造過程中的預防措施及檢驗方法進行簡析。
02
再熱裂紋的機理
再熱裂紋的形成,簡單來說就是晶內由於強化強度很大而晶界強度較弱,在焊後熱處理時,應力鬆弛時的形變集中加在了晶界上,一旦晶界應變超出了晶界的強度極限時,會導致沿晶界開裂產生裂紋。
(1)再熱裂紋形成的內因 焊接時,熔合線附近的熱影響區被加熱到1200℃左右,尤其是厚板多次被加熱後,晶粒粗大,而在冷卻時強碳化物析出較慢。
同樣在埋弧焊時,由於線能量較大,焊縫中間的晶粒也較粗大,在隨後的SR處理(480~680℃)過程中,碳化物(V4C3、NbC、MoC等)在晶內彌散沉澱,從而強化了晶內(晶內熱強性好),使熱處理時,應力鬆弛時的應變集中載入在晶界上;
晶粒粗大,使承載應變的晶界數銳減,同樣應變單位晶界應變數大大增加;
另外,在焊後SR處理時,低熔點雜質及B、Sb、Sn、As等微量元素偏析於晶界,減弱了晶界的塑性,應變超過晶界的塑性極限就形成開裂。
(2)再熱裂紋形成的外因 上面簡述了再熱裂紋的內因,但要產生再熱裂紋還需要外因的存在,外因的產生應該從焊接殘余應力和膨脹應力兩個部分來考慮。
焊後消應力熱處理時,焊接殘余應力通過鬆弛蠕變變形得以降低,當材料的變形難以滿足這種變形要求時,就會產生裂紋。
在焊接區,低熔點化合物、偏析及粗晶脆化區的存在,由於晶界強度、韌性不足,不能抵抗蠕變膨脹變形而產生裂紋失效。
蠕變變形 ,實際上是一個受熱膨脹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產生膨脹拉應力,來抵消一部分焊接過程中產生的壓應力,當冷卻收縮時產生收縮力來抵消部分焊接過程中產生的拉應力,從而使應力峰值降低。
因此,在焊接區內微缺陷氣孔、夾渣等應力集中區,當膨脹力與該區應力疊加後產生高峰值的拉應力,峰值大於材料的強度值時,原來維持不失效的平衡將被打破而產生裂紋。
這些應力集中的區域應力分布的狀態很復雜,受厚度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受周圍是否有接管等拘束的不同而不同。
比如,該種缺陷處於V型坡口焊接時的下部,這些缺陷受的是拉應力,處於上方時,受的是壓應力。這也是很多再熱裂紋多存在於焊接區的根部的原因。
復合堆焊過渡層由於是異種鋼的焊接,組織非常復雜,又處於拉應力的區域,故產生的再熱裂紋的傾向也是很大的。
預防措施: 從再熱裂紋的形成機理原因分析,預防的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嚴格控制原材料: 在原材料的采購上,鋼中的Cr、Mo、V、Nb、Ti、B等強碳化物形成元素,對再熱裂紋形成有很大影響,需嚴格控制,還有能形成硫磷共晶物的 S、P 含量,采購焊接材料時也要有同樣的要求,這樣的措施是解決產生再熱裂紋內因的較為有效的措施之一。
選擇熱裂紋敏感性低的焊接材料(嚴格控制S、P、 V、Nb等元素含量),焊縫金屬強度取下限。
制定合理的焊接規范:
① 盡可能地降低焊接線能量,控制預熱層間溫度。這兩者決定了焊縫金屬的冷卻條件,焊縫區顯微組織有很大影響。
一般來講,採用小線能量多道多層並適當提高焊縫區的冷卻速度,有助於改善顯微組織、提高沖擊韌性、防止熱裂紋產生是有利的。
但過低的層間溫度,將不利於氫的逸出,有產生冷裂紋的危險,因此控製冷卻速度,獲取細化的晶粒應著重考慮從控制線能量的大小上著手。
② 採取適當的預熱措施。採取適當的預熱措施,可以軟化淬硬層的硬度、提高韌性、提高抗裂性。
控制焊接過程,減少微小缺陷量:
認真執行焊接規范,減少微小缺陷,減少熔敷金屬量,採用窄間隙焊也是控制再熱裂紋的有效措施。
通過上面的論述,這些微小缺陷,不超標的缺陷,由於是應力集中點,因此,在熱處理釋放應力過程中,有應力疊加的原因,造成再熱裂紋。因此,控制這些缺陷也是必要的。
控制焊接殘余應力:
焊接殘余應力在熱處理蠕變膨脹力作用下,特別是在應力疊加為拉應力的情況下,焊縫中的應力集中點,碳化物產生的沉澱硬化區後晶界的薄弱環節,抵抗不了應變造成開裂。
因此在熱處理前,減小殘余應力的手段也能減少再熱裂紋的產生。
①採用半道中間熱處理。
②採用高頻超聲波沖擊法。
這兩種手段都能有效地減少焊接殘余應力。
焊後熱處理:
在焊後熱處理過程中,控制升溫以及降溫的速度,以較緩慢均勻地膨脹、收縮,減小再熱裂紋的產生。
03
檢驗檢測鑒別缺陷的方法
一般使用的表面探傷只能指定有無缺陷,要能確定缺陷產生的真正原因還需要用下列方法進行檢驗:
復型金相法: 復型金相法常用於現場的非破壞檢驗。當工件處於振動或部位窄小時,可用復型金相法。
製取的復型易長期保存,且能在試驗室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分析和拍照。用大工件金相檢查儀與復型金相法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04
被檢部位表面試樣制備
復型材料可用1~2mm厚的有機玻璃片,也可用醋酸纖維或硝酸纖維薄膜(AC紙)。有機溶劑可用氯仿、丙酮、醋酸乙脂等。
先將薄膜按所需大小截成小塊。操作時,在已制備好的試樣表面上滴加適量的有機溶劑,並迅速覆蓋有機玻璃片或薄膜,用手指或膠皮輕輕壓緊,使其間的氣泡逸出。待其充分乾燥後,即可取下,進行觀察、拍照。
為了增加組織襯度,被檢表面浸蝕可略深一些,或在有機溶劑中加入適量著色劑。
05
用大工件金相檢查儀微觀檢驗
微觀檢驗包括浸蝕前的檢驗及浸蝕後的檢驗:浸前主要檢查試樣有無裂紋、非金屬夾雜物及制樣過程中所引起的缺陷;浸蝕後,主要檢驗試樣的顯微組織。
觀察時,一般先用顯微鏡的75~100倍觀察低倍組織全貌。需觀察細微的組織時,再選用適宜的高倍率。
06
管道和部件的微觀檢驗
a 鑒別材料中非金屬夾雜物、顯微裂紋的類型,觀察其形態和分布,測量其數量和大小。
b 鑒別被檢件顯微組織的組成,各種組織的形貌、分布和數量。對晶粒度、帶狀組織、非金屬夾雜物、魏氏組織、球化組織、脫碳層等作出評定。
c 鑒別組織特徵,判定熱處理工藝狀態,必要時為重新制定熱處理工藝提供依據。
d 鑒別以上缺陷與所檢裂紋之間有無關聯等。
由於再熱裂紋不是在焊接過程產生,而是在熱處理或運行時產生的,因此再熱裂紋有一定的隱蔽性,進而出現事故具有不可預見性,進而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必須在特種設備的前期設計、製造、檢驗等各環節預先考慮到再熱裂紋的出現。
E. 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的鋼板焊接時注意什麼
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的鋼板一般都是珠光體耐熱鋼。
一、珠光體耐熱鋼焊接的特殊要求
1、典型鋼種及成分:
(1)、金元素總含量一般不超過5%~7%,正火後得到珠光體組織,在500℃~600℃ 時具有良好的熱強性,冷加工、熱加工和焊接性能也良好,價格比較便宜。因此這種鋼被廣泛地應用於製造蒸汽動力發電設備,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鉻鉬鋼和鉻鉬釩鋼。這類鋼的含Cr量—般為0.5%~9%,含Mo量—般為0.5%~1%。隨著Cr和Mo含量的增加,這類鋼的高溫強度、抗氧化性能和抗硫化物腐蝕性能也隨之提高。另外,這類鋼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V、W、Ti、Nb等,可進一步提高熱強性。常用珠光體耐熱鋼及其化學成分如表
(2)、珠光體耐熱鋼的主要焊接性問題
與低碳調質高強鋼很相似,HAZ硬化、冷裂、軟化、再熱裂紋、回火脆化現象。
1)、焊接接頭產生冷裂紋:
珠光體耐熱鋼焊接過程中最常見的焊接缺陷之一就是在熱影響區的粗晶區產生冷裂紋,在實際生產中,為了防止冷裂紋的出現,一般都採用焊前預熱、控制層間溫度、焊後去氫處理、改善組織狀態以及減小和消除應力等處理方法。
2)、焊縫中產生熱裂紋:
在實際生產中應用的珠光體耐熱鋼,很少在熱影響區產生熱裂紋,而多數在焊縫中產牛,特別是弧坑處。熱裂紋的產生與珠光體耐熱鋼的凝固溫度區間的大小有直接關系。凝固溫度區間越大產生熱裂紋的傾向就越大;反之,產生熱裂紋的傾向就越小。這種熱裂紋的產生部位一般都在柱狀晶的交界處。出為柱狀晶交界處往往是焊縫液相金屬的最後凝固位置.也是雜質和低熔點共晶物的富集部位。研究表明,合金元素S、C、P、Cu和Ni等能促進熱裂紋的產今,而Mn和Ca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熱裂紋的產生。
3)、熱影響區的再熱裂紋:
這類鋼中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Cr、Mo、V、Ti、Nb等,它們都是強烈碳化物形成元素,會增加鋼的再熱裂紋敏感性。再熱裂紋的產生部位一般都在工件較厚的地方。所以,在厚板結構的焊接過程中,當焊縫焊到一定厚度後,先進行—次中間消除應力熱處理,有利於防止再熱裂紋的產生。
4)、回火脆化現象:
Cr-Mn鋼產生回火脆化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在回火脆化溫度范圍內長期加熱後,雜質元素P、As、Sn和Sb等在晶界上偏析而引起的晶界脆化現象,此外與促進回火脆化元素Mn和Si也有—定關系。因此,對基休金屬來說,嚴格控制有害雜質元素的含量,同時降低Mn和Si含量是解決脆化的有效措施。
二、珠光休耐熱鋼焊接工藝特點
1、熱和層間溫度的控制:
預熱和層間溫度的控制是防止珠光體耐熱鋼產生冷裂紋的一種比較有效的工藝措施。一般情況下,珠光體耐熱鋼的預熱溫度和層間溫度應控制在150~350℃之間。
2、焊接方法:
焊接生產中最常用的兩種焊接方法是鎢極氬弧焊封底手工電弧焊蓋面和埋弧自動焊。
3、焊後回火處理:
珠光體耐熱鋼一般情況下是經過熱處理後供貨使用的,針對這些鋼種焊後大多數要進行高溫回火處理。
4、焊接材料的選擇:
珠光體耐熱鋼長期處於高溫、高壓條件下工作,對接頭的質量的要求較高,無論是常溫機械性能,還是高溫性能、抗氧化性及組織穩定性等方面都應滿足產品運行的技術要求。因此焊接材料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焊接材料的選擇應力求焊縫金屬成分和機械性能與母材相匹配。如果焊縫金屬成分與母材成分相差很大時,其接頭長期在高溫下工作或經焊後熱處理,因成分不均勺,有些元素將發生擴散,結果導致接頭的持久強度明顯降低。但在實際焊接生產中,為了防止焊縫金屬熱裂紋,焊縫金屬的含碳量一般要比母材金屬低—些(但一般不低於0.07%),此時的焊縫金屬性能有時要低於母材,但若焊接材料選擇適當,焊縫金屬的性能是完全能與母材相匹配的。另外,在焊補缺陷或者焊後不能進行熱處理的情況下,還可以選用奧氏體鋼焊條,這樣可以防止冷裂紋的產生。但這種接頭長期在高溫下工作會導致焊縫金屬的相脆性。
三、珠光體耐熱鋼的焊接工藝
高溫下具有足夠的強度和抗氧化性的鋼稱為耐熱鋼,以Cr、Mo為主要合金元素的低合金耐熱鋼,基體組織是珠光體(或珠光體+鐵素體)稱為珠光體耐熱鋼,常用鋼號有15CrMo、12CrMoV、12Cr2MoWVTiB、14MnMov、18MnMoNb、13MnNiMoNb。
由於珠光體耐熱鋼中含有一定量的Cr、Mo和其它一些合金元素,所以熱影響區會產生硬脆的馬氏體組織,低溫焊接或焊接剛性較大的結構時,易形成冷裂紋。因此在焊接時應採取以下幾項工藝措施:
⑴預熱 預熱是焊接珠光體耐熱鋼的重要工藝措施。為了確保焊接質量,不論在定位焊或正式施焊過程中,焊件都應預熱並保持為80~150℃用氬弧焊打底和CO2氣體保護焊時,可以降低預熱溫度或不預熱。
⑵焊後緩冷 焊後應立即用石棉布覆蓋焊縫及熱影響區,使其緩慢冷卻。
⑶焊後熱處理 焊後應立即進行高溫回火,防止產生延遲裂紋、消除應力和改善組織。焊後熱處理溫度應避免在350~500℃溫度區間內進行,因珠光體耐熱鋼在該溫度區間內有強烈的加火脆性現象。
四、幾種常用珠光體耐熱鋼的焊後熱處理溫度見表11。
表11 珠光體耐熱鋼焊後熱處理溫度
鋼 號 需熱處理厚度(mm) 焊後高溫回火溫度(℃)
15CrMo >6 680~700
12Cr1MoV >10 720~760
20CrMo 任何厚度 720~760
12Cr2MoWVB 任何厚度 760~780
12Cr3MoVSiTiB 任何厚度 740~780
五、珠光體耐熱鋼焊接時,如何正確地選用焊接材料
總的原則是根據化學成分的要求,即熔敷金屬的化學成分應與母材相當來選用焊接材料。
珠光體耐熱鋼焊接材料的選用
鋼 號 手 弧 焊 埋 弧 焊 氣體保護焊
焊條牌號 焊條型號 焊絲與焊劑匹配 焊絲牌號
15CrMo R307 E5515-B2 H08CrMoA+IIJ350 H08CrMnSiMo
12CrMoV R317 E5515-B2-V H08CrMoV+HJ350 H08CrMnSiMoV
Cr2Mo R40 E6015-B3 H08Cr3MoMnA+hJ350 H08Cr3MoMnSi
12CrMoWV-TiB R347 E5515-B3-V WBH08Cr2MoWVNbB+HJ250 H08Cr2MnWVNbB
14MnMoV J606 E6015-D1 H08Mn2MoA+HJ350 H08Mn2SiMo
18MnMo J606 E6015-D1 H08Mn2MoA+HJ350 H08Mn2SiMo
13MnNiMoNb J607Ni E 6015G H08Mn2NiMo+HJ350 H08Mn2NiMoSi
原則上,各種金屬都能進行焊接,但金屬本身固有的基本性能,還不能直接表明它在焊接時會出現什麼問題以及焊接後接頭性能是否能滿足使用要求,所以,金屬材料對焊接加工的適應性用焊接性來衡量。
以上是關於珠光體耐熱鋼的所以資料希望你看完後應該對其有所了解了吧,對於你在今後的焊接中能有所幫助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