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高壓無縫鋼管液壓試驗壓力最高20MPAGB 5310和GB 6479都是如此規定的。
水壓試驗壓力應以能考核承壓部件的強度,暴露其缺陷,但又不損害承壓部件為佳。通常規定,承壓部件在水壓試驗壓力下的薄膜應力不得超過材料在試驗溫度下屈服極限的90%。具體水壓試驗的壓力規定如下:
(1)壓力容器、單個鍋筒和整裝出廠的焊制鍋爐,試驗壓力可選擇。
(2)集箱和其他類似的部件,應該用1.5倍的工作壓力進行水壓試驗。
(3)對接焊接的受熱面管子及其他受壓管件,應逐根逐件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元件工作壓力的2倍。工地組裝的受熱面管子、管道的焊接接頭可與本體同時進行水壓試驗。
水壓試驗應在無損探傷合格和熱處理以後進行,試驗程序如下:
(1)試驗前,各連接部件的緊固螺栓必須裝配齊全,並將兩個量程相同、經過校正的壓力表裝在試驗裝置上便於觀察的地方。
(2)試驗現場應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停止與試驗無關的工作,疏散與試驗無關的人員。
(3)將鍋爐、壓力容器充滿水後,用頂部的放氣閥排凈內部的氣體。檢查外表面是否乾燥。
(4)緩慢升壓至最高工作壓力,確認無泄漏後繼續升壓到規定的試驗壓力。焊接的鍋爐應在試驗壓力下保持5分鍾;壓力容器根據容積大小保壓10~30分鍾。然後降至最高工作壓力下進行檢查。檢查期間壓力應保持不變。
水壓試驗的合格標準是:
(1)壓力容器水壓試驗後,無滲漏、無可見的異常變形,試驗過程中無異常的響聲,則認為水壓試驗合格。
(2)鍋爐水壓試驗時,在受壓元件金屬壁和焊縫上沒有水珠和水霧;脹口處,在降到工作壓力後不滴水珠;水壓試驗後,沒有發生殘余變形。符合上述情況的,則認為水壓試驗合格。
⑵ 海底管道的焊接工藝
1、 在水中進行的焊接。這種焊接最初應用於海難救撈和艦船水線以下部位的應急搶修。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海洋石油開采,需要興建海底油庫、敷設輸油管道,組裝採油平台等,水下焊接技術得到發展(見彩圖[水下焊接])。水下焊可分為濕法焊、干法焊和局部干法焊3類。
2、 濕法焊 直接在水中進行焊接。主要採用手工電弧焊。水下焊焊條葯皮外表塗防水層,在熔化過程中放出大量氣體排開焊接電弧周圍的水使焊接過程穩定。水下電弧氣氛中含氫量高,水對焊接接頭的冷卻作用劇烈,接頭容易產生硬脆現象和氫裂。在一般情況下接頭強度和塑性分別約為陸上焊接時的80%和50%,只適用於水中非受力金屬結構件的安裝、維修和應急修補。
3、干法焊 把焊接部位和焊工密封在一個排除水的壓力艙內,在氣相環境中進行焊接。干法焊接分為高壓干法焊接和大氣壓干法焊接。主要使用手工電弧焊、鎢極惰性氣體保護電弧焊。接頭性能可與陸地焊接接頭性能相等。水下干法焊因設備復雜、造價昂貴、並受工件形狀和尺寸限制,一般只限於高質量構件的焊接。
4、局部干法焊 主要採用氣體保護半自動焊,在焊接部位進行排水,造成一個局部氣相區,使焊接過程穩定(見圖[局部干法水下焊])。局部干法焊接的接頭質量優於濕法焊接,且不需要大型設施,適應性也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