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渣壓力焊具體一層一根接一個還是有米數限制啊
每根鋼筋每層都要接,因為這樣才能施工 ,不可能一根鋼筋9米接一個,那樣的話上層頂板還未施工就把鋼筋豎起來,不現實。也就是說柱子里的一根鋼筋,有幾層樓就要有幾個接頭,我是干監理的。而且小於十四的鋼筋不能使用電閘壓力焊
B. 10MM厚度板用二保焊接,中間間距應留多少
建議採用開坡口方式焊接,根部間隙2-3mm左右。焊絲直徑大的,可以適當加大間隙,終焊端間隙要比始焊端大2mm左右;否則焊到後面就收縮到無間隙了。
C. 多層多道焊的焊接技巧如焊接角度等
焊條電弧焊V型坡口板平位置對接單面焊雙面成型操作法
1 焊前准備
1.1鋼板 16Mn, 16MnR 300 ×125×12
1.2 焊條 E5015(J507)
1.3 單面坡口角度+1
1.4 修磨 試板坡口面及靠近坡口邊緣上下兩側5~10毫米露出金屬光澤,坡口面平直。坡口面如果向上凸,相當於增加了鈍邊電弧不易擊穿,背面焊不透。坡口面如果向下凹,效果相反,背面下漏過多,有可能超出余高0~3毫米的技術要求。不留鈍邊,且焊前必須用銼刀修去刃口處的毛邊,因為砂輪機修磨坡口面時,刃口處變得極為銳利,其效果相當於擴大了間隙。
1.5 間隙 裝配間隙前端3毫米,後端3.5~4毫米。如果焊速較快,間隙小些,反之間隙大些。
1.6 定位焊 定位點必須位於距兩端10毫米以內位置,先點反面,翻過來再點正面,正面點定之前作好大約3度的反變形,錯邊量不大於1毫米。
2 焊接規范
2.1 打底 3.2焊條 焊接電流80~100A
2.2 填充 4.0焊條 焊接電流155~165A(3.2焊條則為120~130A)
2.3 蓋面 4.0焊條 焊接電流 150~160A(3.2焊條減去10~15%)
3 焊接操作 打底焊
3.1 引弧 引弧及收弧定位點都應磨出斜坡。引弧後兩邊擺動,待兩側鋼板溫度上升並一致後,再進入正式焊道,焊條下壓擊穿坡口。注意,這時能聽道擊穿的聲音。另外,第一弧(焊條第一次移動到正式焊道上)一定要擊穿坡口,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背面焊縫成型,如果第一弧不能擊穿破開口,依靠電弧熱量慢慢熔化破口,就會形成開始段熔透不足。
3.2 運條 鋸齒形行進,兩邊稍許停頓,如果背面焊道兩側出現咬邊,說明停頓時間不足,施焊時不應有明顯的熔孔。如果有明顯的熔孔出現,則背面焊縫容易超高或產生焊熘。弧拄區的2/3用於保護熔池,1/3用於擊穿焊道坡口。擺動間距以液態金屬跟上為准。液態金屬跟上電弧,才能向前移動焊條。
3.3 收弧 向焊好的焊道一側慢慢後拉焊條,邊拉邊提高,直至電弧熄滅。讓收弧處的金屬緩慢冷卻,防止急冷導致冷縮孔產生,一旦產生了冷縮孔,必須將其磨掉,否則X射線檢測不合格。
3.4 接頭 接頭分為熱接法和冷接法兩種。熱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接頭難度大,其操作要領是,在前一根焊條的收弧口尚未完全冷卻時,立即換好焊條並將電弧從弧坑前端向後10~15毫米處引燃,起弧後不馬上進入焊道坡口,而是兩邊擺動預熱並向前施焊,焊至弧坑前端,進入焊道坡口根部後,聽到擊穿聲,稍作停頓即可正常施焊 。冷接法要先用砂輪機把弧坑前沿磨出斜坡,操作方法與熱接法基本相同,使用冷接法可以獲得更優良的背面成型。
4、焊接操作 填充焊
填充焊之前,先將打底焊縫的熔渣和飛濺清除干凈,接頭處修磨平整。注意,不允許修磨正式焊道,只能修磨接頭。填充焊時焊條兩邊擺動,在兩端稍許停頓,注意不要破壞坡口邊緣,否則蓋面時失去基準線,蓋面焊縫不易平直。最後一層填充的高度一定要在距表面1.0~1.5毫米處,為蓋面留下合適的空間。
5、焊接操作 蓋面焊
鹼性焊條起弧容易出氣孔,接頭時不應在收弧處引弧施焊,應在距離收弧處前方20毫米或更遠處的下層焊縫上起弧,然後將電弧後退至收弧處,沿接頭弧坑邊緣施焊半圈,再正常地向前焊接。
6、焊接檢驗
6.1 焊縫寬度:坡口寬度+每邊2毫米;
6.2 余高:焊縫正面0~3毫米,高低誤差不大於1.5毫米;焊縫背面0~3毫米,高低誤差不大於3.0毫米;
6.3 咬邊:咬邊深度大於0.5毫米或者咬邊深度小於0.5毫米,累計長度若超過板長的15%,判為不合格。
6.4 變形:變形小於3度為合格。
6.5 其他:焊道出現氣孔、夾渣、未焊透、未熔合、裂縫、焊熘以及明顯的斷道、不直;均不允許。
6.6 射線檢測:應達到GB3323-93Ⅱ級標准。
6.7 彎曲試驗:正彎2試件,背彎2試件。或者側彎4試件;彎曲角度為180度。彎曲裂縫不超過3毫米。
7、注意事項:焊條頭允許40~45毫米,打底焊條必須經過挑選,端頭要用銼刀磨光,稍微露出金屬,電弧容易引燃,不要用焊條亂敲工件,以免打落葯皮,焊條粘連熄弧,影響焊接質量。
D. 對焊接接頭位置的設置有哪些要求
焊接接頭位置應符合以下要求:
(1)左右股單元軌節鎖定焊接頭相錯量不宜超過100mm。
(2)由道岔前端和轍叉跟端接頭焊縫確定的道岔全長偏差不得超過±20mm。
(3)鋁熱焊焊縫距承軌台邊緣不得小於100mm。
(4)單元軌節起止點不應設置在不同軌道結構過渡段或不同線下基礎過渡段范圍。
E. 對接焊縫間距在1cm左右是否符合規范
是否符合規范,與你的WPS相關呀。
根據NBT47014,根部間隙一個次要因素,,你只需要重新編制預焊接工藝規程即可。
從圖可以看出,站在專業角度,的確焊接很困難。
F. 球罐採用多層多焊道時,每層焊道引弧點宜一次錯開25~50mm
多層多道焊時,引弧點每層焊道要錯開25mm左右,主要的原因:1、避免接頭集中在一起引回起缺陷疊加;2、避免答接頭處應力集中;3、接頭時便於操作;4、便於焊縫消除引弧處產生的未融合等缺陷。5、避免接頭過高。
具體操作如下:1、先焊的焊縫或底層的焊縫要比較長,依次後焊的焊縫要錯開25mm。2、環形焊縫接頭時,要重疊5-10mm,將接頭接好。3、有條件要將引弧點5-10mm處理掉,保證接頭熔合良好。
G. 請問一下 怎麼焊好氣保焊、這個有什麼注意事項和一些竅門 多層多道焊怎麼焊 急
二層焊時,第一層採用較大的焊接電流,二保焊焊槍與垂直板夾角減小 並指向偏離根部 2㎜~3㎜。第二層焊道焊接電流應減小。焊槍指向第一道的凹坑處,並採用左焊法。兩層焊適合用於焊腳尺寸為8㎜~12㎜。
要求焊腳更大時,應採用三層以上焊道(多層多道焊)。焊槍角度與指向應保證得到等焊腳及光滑均勻的焊道為宜。
多層多道焊接注意事項:
1、控制好焊接電流,特別是當電流太小時容易夾渣。因此,焊接時電流要稍大點。
2、不運條或少運條,以減少變形。
3、每道焊縫焊完後,必須認真清理焊渣,以減少焊縫的焊接缺陷。
(7)多層多道焊接頭間隔多少擴展閱讀:
電焊技巧:
1、保持焊條的乾燥。
2、風大的天氣,潮濕的天氣盡量減少焊接。
3、短弧焊接。
4、角度是關鍵。不同厚度的材料焊接,在較厚的材料上停留稍長一點。
5、薄的要點焊,厚的要打坡口,一層層的焊出來。想焊的均勻美觀,就要你的手穩不穩.
電焊的方式: 平焊、立焊、仰焊
相關知識:
1、氬弧焊電弧溫度一般介於等離子電弧和手工電弧焊電弧之間,電弧溫度為9000-10000K,等離子弧為16000-32000K,手工電弧為5000-6000K。
熔化極氬弧焊電弧溫度為10000-14000K,氧乙炔焰為3100-3200K 主要是焊接粉塵造成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電焊弧光造成眼睛近視;噪音造成聽力下降。
2、電焊是工件和焊條接電源的不同極(正極或負極),焊條與工件瞬間接觸使空氣電離產生電弧,電弧具有很高的溫度,約5000-6000K,使工件表面熔化形成熔池,焊條金屬熔化後塗敷在工件表面形成冶金結合 。
3、「氧炔焰」是指乙炔(乙炔俗稱電石氣,是用碳化鈣跟水反應而產生的)在氧氣中燃燒的火焰,其反應文字表達式為:乙炔、氧氣、二氧化碳、水。在此反應中放出大量的熱,使氧炔焰的溫度可達3000℃以上, 鋼鐵接觸到氧炔焰很快就會熔化。
H. 焊接氬弧焊的多層焊接方法是什麼
多層焊屬於焊縫縫隙深度達到一定程度時使用多層多道焊焊接具體焊接方法:1)送絲:分內填絲和外填絲。
外填絲可以用於打底和填充,是用較大的電流,其焊絲頭在坡口正面,左手捏焊絲,不斷送進熔池進行焊接,其坡口間隙要求較小或沒有間隙。
內填絲只能用於打底焊,是用左手拇指、食指或中指配合送絲動作,小指和無名指夾住焊絲控制方向,其焊絲則緊貼坡口內側鈍邊處,與鈍邊一起熔化進行焊接,要求坡口間隙大於焊絲直徑,是板材的話可以將焊絲彎成弧形。
(2)運焊把,分為搖把和拖把。
搖把是把焊嘴咀稍用力壓在焊縫上面,手臂大幅度搖動進行焊接。其優點因為焊嘴壓在焊縫上,焊把在運行過程非常穩定,所以焊縫保護好,質量好,外觀成形非常漂亮,產品合格率高,特別是焊仰焊非常方便,焊接不銹鋼時可以得到非常漂亮的外觀的顏色。其缺點是學起來很難,因手臂搖動幅度大,所以無法在有障礙處施焊。
拖把是焊嘴輕輕靠或不靠在焊縫上面,右手小指或無名指也是靠或不靠在工件上,手臂擺動小,拖著焊把進行焊接。其優點是容易學會,適應性好,其缺點是成形和質量沒搖把好,特別是仰焊沒搖把方便施焊,焊不銹鋼時很難得到理想的顏色和成形。
(3)引弧
引弧一般採用引弧器(高頻振盪器或高頻脈沖發生器),鎢極與焊件不接觸引燃電弧,沒有引弧器時採用接觸引弧(多用於工地安裝,特別高空安裝),可用紫銅或石墨放在焊件坡口上引弧,但此法比較麻煩,使用較少,一般用焊絲輕輕一劃,使焊件和鎢極直接短路又快速斷開而引燃電弧。
(4)焊接
電弧引燃後要在焊件開始的地方預熱3—5秒,形成熔池後開始送絲。焊接時,焊絲焊槍角度要合適,焊絲送入要均勻。焊槍向前移動要平穩、左右擺動是二邊稍慢,中間稍快。要密切注意熔池的變化,池熔池變大、焊縫變寬或出現下凹時,要加快焊速或重新調小焊接電流。當熔池熔合不好和送絲有送不動的感覺時,要降低焊接速度或加大焊接電流,如果是打底焊目光的注意力應集中在坡口的二側鈍邊處,眼角的餘光在縫的反面,注意其餘高的變化。
(5)收弧
如果直接收弧很容易產生縮孔,如果是有引弧器的焊槍要斷續收弧或調到適當的收弧電流慢收弧,如是沒有引弧器焊機則緩將電弧引到坡口的一邊,不要產生收縮孔,如產生收縮孔要打磨干凈後方可施焊。 • 收弧如果是在接頭處時,應先將待接頭處打磨成斜口,待接頭處充分熔化後再向前焊10—20mm再緩慢收弧,不可產生縮孔。在生產中經常看見接頭不打磨成斜口,直接加長接頭處焊接時間進行接頭,這是很不好的習慣,這樣接頭處容易產生內凹、接頭未熔合和反面脫節影響成形美觀,如是高合金材料還很容易產生裂紋。
I. 什麼是多層多道焊接 這東西是什麼概念啊
當焊接焊腳尺寸大於10mm的焊縫時,如果採用多層焊,則由於焊縫表面較寬,坡度較大,熔化金屬容易下垂,給操作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在實際生產中都採用多層多道焊。
焊腳尺寸為10~12mm時,一般用兩層三道來完成。焊第一層(第一道)時,可採用較小直徑的焊條及較大焊接電流,用直線形運條法,收尾與多層焊的第一層相同。焊完後將熔渣清除干凈。
焊第二道焊縫時,應覆蓋不小於第一層焊縫的2/3,焊條與水平板的角度要稍大些(圖2中a),一般為45°~55°,以使熔化金屬與水平板很好熔合。
焊條與焊接方向的夾角仍為65°~80°,用斜圓圈形或反鋸齒形運條,運條速度除了在圖2-9中的c點、e點上不需停留之外,其他都一樣。焊接時應注意熔化金屬與水平板要很好熔合焊接第三道焊縫時,應覆蓋第二道焊縫的1/3~1/2。
焊條與水平板的角度為40°~45°,角度太大易產生焊腳下偏現象。一般採用直線形運條法,焊接速度要均勻,不宜太慢,因為速度慢了容易產生焊瘤,使焊縫成形不美觀。
(9)多層多道焊接頭間隔多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當第二道焊縫覆蓋第一層大於2/3時,在焊接第三道時可採用直線往復運條法,以避免第三道焊縫過高。如果第二道覆蓋第一道太少時,第三道焊接時可採用斜圓圈運條法,運條時在垂直板上要稍作停留,以防止咬邊,這樣就能彌補由於第二道覆蓋過少而產生的焊腳下偏現象。
如果焊接焊腳尺寸大於12mm以上的焊件時,可採用三層六道、四層十道來完成,如圖3所示。焊腳尺寸越大,焊接層數、道數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