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路板的測試方法
1、針床法
這種方法由帶有彈簧的探針連接到電路板上的每一個檢測點。彈簧使每個探針具有100 - 200g 的壓力,以保證每個檢測點接觸良好,這樣的探針排列在一起被稱為"針床"。在檢測軟體的控制下,可以對檢測點和檢測信號進行編程,檢測者可以獲知所有測試點的信息。
實際上只有那些需要測試的測試點的探針是安裝了的。盡管使用針床測試法可能同時在電路板的兩面進行檢測,當設計電路板時,還是應該使所有的檢測點在電路板的焊接面。針床測試儀設備昂貴,且很難維修。針頭依據其具體應用選不同排列的探針。
一種基本的通用柵格處理器由一個鑽孔的板子構成,其上插針的中心間距為100 、75 或50mil。插針起探針的作用,並利用電路板上的電連接器或節點進行直接的機械連接。如果電路板上的焊盤與測試柵格相配,那麼按照規范打孔的聚醋薄膜就會被放置在柵格和電路板之間,以便於設計特定的探測。
連續性檢測是通過訪問網格的末端點(已被定義為焊盤的x-y 坐標)實現的。既然電路板上的每一個網路都進行連續性檢測。這樣,一個獨立的檢測就完成了。然而,探針的接近程度限制了針床測試法的效能。
2、觀測
電路板體積小,結構復雜,因此對電路板的觀察也必須用到專業的觀測儀器。一般的,我們採用攜帶型視頻顯微鏡來觀察電路板的結構,通過視頻顯微攝像頭,可以清晰從顯微鏡看到非常直觀的電路板的顯微結構。通過這種方式,比較容易進行電路板的設計和檢測。
3、飛針測試
飛針測試儀不依賴於安裝在夾具或支架上的插腳圖案。基於這種系統,兩個或更多的探針安裝在x-y 平面上可自由移動的微小磁頭上,測試點由CADI Gerber 數據直接控制。雙探針能在彼此相距4mil 的范圍內移動。探針能夠獨立地移動,並且沒有真正的限定它們彼此靠近的程度。
帶有兩個可來回移動的臂狀物的測試儀是以電容的測量為基礎的。將電路板緊壓著放在一塊金屬板上的絕緣層上,作為電容器的另一個金屬板。假如在線路之間有一條短路,電容將比在一個確定的點上大。如果有一條斷路,電容將變小。
(1)焊接電路板完成後怎麼檢查擴展閱讀
分類
1、單面板
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導線則集中在另一面上。因為導線只出現在其中一面,所以這種PCB叫作單面板(Single-sided)。因為單面板在設計線路上有許多嚴格的限制(因為只有一面,布線間不能交叉而必須繞獨自的路徑),所以只有早期的電路才使用這類的板子。
2、雙面板
這種電路板的兩面都有布線,不過要用上兩面的導線,必須要在兩面間有適當的電路連接才行。這種電路間的「橋梁」叫做導孔(via)。導孔是在PCB上,充滿或塗上金屬的小洞,它可以與兩面的導線相連接。
因為雙面板的面積比單面板大了一倍,雙面板解決了單面板中因為布線交錯的難點(可以通過導孔通到另一面),它更適合用在比單面板更復雜的電路上。
3、多層板
為了增加可以布線的面積,多層板用上了更多單或雙面的布線板。用一塊雙面作內層、二塊單面作外層或二塊雙面作內層、二塊單面作外層的印刷線路板,通過定位系統及絕緣粘結材料交替在一起且導電圖形按設計要求進行互連的印刷線路板就成為四層、六層印刷電路板了,也稱為多層印刷線路板。
板子的層數並不代表有幾層獨立的布線層,在特殊情況下會加入空層來控制板厚,通常層數都是偶數,並且包含最外側的兩層。大部分的主機板都是4到8層的結構,不過技術上理論可以做到近100層的PCB板。
大型的超級計算機大多使用相當多層的主機板,不過因為這類計算機已經可以用許多普通計算機的集群代替,超多層板已經漸漸不被使用了。因為PCB中的各層都緊密的結合,一般不太容易看出實際數目,不過如果仔細觀察主機板,還是可以看出來。
『貳』 單片機硬體測試是怎麼弄的,就是硬體做好之後,要怎麼檢查焊接是對的
1.焊完後先目測有沒有明顯焊錯的地方,如元件極性焊反、線路短路等;
2.對照原理圖檢查線路,可以根據原理圖的線路用萬用表測量線路的連通性;
3.通電測試功能,如果功能都正常,基本就測試合格。
『叄』 電路板焊接的注意事項
1、拿到PCB裸板後首先應進行外觀檢查,看是否存在短路、斷路等問題,然後熟悉開發板原理圖,將原理圖與PCB絲印層進行對照,避免原理圖與PCB不符。
2、PCB焊接所需物料准備齊全後,應將元器件分類,可按照尺寸大小將所有元器件分為幾類,便於後續焊接。需要列印一份齊全的物料明細表。在焊接過程中,沒焊接完一項,則用筆將相應選項劃掉,這樣便於後續焊接操作。
焊接之前應採取戴靜電環等防靜電措施,避免靜電對元器件造成傷害。焊接所需設備准備齊全後,應保證烙鐵頭的干凈整潔。初次焊接推薦選用平角的焊烙鐵,在進行諸如0603式封裝元器件焊接時烙鐵能更好的接觸焊盤,便於焊接。當然,對於高手來說,這個並不是問題。
3、挑選元器件進行焊接時,應按照元器件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順序進行焊接。以免焊接好的較大元器件給較小元器件的焊接帶來不便。優先焊接集成電路晶元。
4、進行集成電路晶元的焊接之前需保證晶元放置方向的正確無誤。對於晶元絲印層,一般長方形焊盤表示開始的引腳。焊接時應先固定晶元一個引腳,對元器件的位置進行微調後固定晶元對角引腳,使元器件被准確連接位置上後進行焊接。
5、貼片陶瓷電容、穩壓電路中穩壓二極體無正負極之分,發光二極體、鉭電容與電解電容則需區分正負極。對於電容及二極體元器件,一般有顯著標識的一端應為負。
在貼片式LED的封裝中,沿著燈的方向為正-負方向。對於絲印標識為二極體電路圖封裝元器件中,有豎線一端應放置二極體負極端。
6、焊接過程中應及時記錄發現的PCB設計問題,比如安裝干涉、焊盤大小設計不正確、元器件封裝錯誤等等,以備後續改進。
7、焊接完畢後應使用放大鏡查看焊點,檢查是否有虛焊及短路等情況。
8、電路板焊接工作完成後,應使用酒精等清洗劑對電路板表面進行清洗,防止電路板表面附著的鐵屑使電路短路,同時也可使電路板更為清潔美觀。
(3)焊接電路板完成後怎麼檢查擴展閱讀
影響印刷電路板可焊性的因素主要有:
(1)焊料的成份和被焊料的性質。 焊料是焊接化學處理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由含有助焊劑的化學材料組成,常用的低熔點共熔金屬為Sn-Pb或Sn-Pb-Ag。
其中雜質含量要有一定的 分比控制,以防雜質產生的氧化物被助焊劑溶解。焊劑的功能是通過傳遞熱量,去除銹蝕來幫助焊料潤濕被焊板電路表面。一般採用白松香和異丙醇溶劑。
(2)焊 接溫度和金屬板表面清潔程度也會影響可焊性。溫度過高,則焊料擴散速度加快,此時具有很高的活性,會使電路板和焊料溶融表面迅速氧化,產生焊接缺陷,電路 板表面受污染也會影響可焊性從而產生缺陷,這些缺陷包括錫珠、錫球、開路、光澤度不好等。
『肆』 PCB板是什麼,怎樣檢驗
看看怎樣解密PCB文件圖?
PCB抄板,或者說抄板克隆,是PCB 反向技術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PCB抄板就是對一塊從機器上拆下的PCB板進行拆分,把拆下的元器件製作成BOM清單,剩下的空板則經計算機掃描和抄板軟體處理還原成PCB電子版圖及PCB原理圖的過程。
在這一抄板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每一個步驟都將影響到最後的PCB電子版圖及原理圖的效果。在長期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多層PCB抄板以及含有激光孔、盲孔、埋孔的高端PCB抄板中,掃描工藝與軟體技術是兩個影響最後效果的重要因素。實踐證明,先進掃描工藝與領先軟體技術的完美結合,能夠保證PCB文件圖、原理圖與原板PCB文件的絕對一致。
一、掃描工藝
在PCB抄板流程中,PCB掃描無疑是所有工序的第一個步驟。拿到一塊完好的PCB板,首先就必須經計算機掃描,備份相關的參數及原始的PCB版圖。
拆板之後,拿到拆分的PCB光板,正式進入抄板階段,最先要做的也是掃描,以存儲和記錄PCB圖像。這里要提到一點的是,為保證掃描後PCB板上相關參數的清晰可見,在掃描之前,應該先將PCB板表面的污漬和殘余錫清除。
由於PCB抄板涉及到一個抄板精度的問題,對於手機板等精度要求較高的電路板,要抄出高精度的PCB版圖,在掃描工藝中,就需要對掃描儀進行准確的數值選擇和設定,首先確保原始掃描圖像的精度。可以說,抄板的精度主要取決於原始的掃描精度。
在這里,有必要引入一個DPI的概念,DPI的意義是每英寸多少個點。也就是說掃描出來的圖象上每兩個點之間的距離就是1000/DPI,單位mil。那麼,在手機板抄板中,PCB掃描時將DPI設定為1000,圖象上兩點之間的距離是1000/1000=1mil,也就是說這時的精度是1mil。
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掃描圖片精度越高,圖片就太大,對硬體要求也就越高,所以在DPI設置上,需要根據原板的具體情況來設定,確保抄板流程接下來的步驟能夠發揮最佳的效果。
二、軟體技術
PCB原板經掃描後,根據原始圖像,就需要藉助PCB抄板軟體來完成文件圖。
在軟體類型上,我們擁有功能完善的抄板軟體,這很重要,因為軟體的選擇能夠反映在最後導出的PCB電子版圖和由此推出的原理圖上。
選擇好功能完善的軟體之後,為保證效果的完美,對於雙層板和多層板的抄板,技術上也應該具備豐富的經驗和熟練的技巧。由於同一張雙層或者多層的PCB板,孔在同一個位置,只是線路連接不同,那麼,在抄板軟體中描繪原板的布線規則時,把雙層板已經抄出的頂層的PCB文件疊在另一層的掃描圖像上,兩者的過孔重疊,再設置成頂層線路和絲印不顯示,根據過孔位置描繪出另一層的線路,這樣,導出的PCB文件就包含了雙面板的兩面資料。
多層板同理,只是需要在描出表層PCB文件圖之後用砂紙打磨掉表層,使內層走線規則暴露出來,然後藉助抄板軟體以同樣的技巧方式抄出即可。
先進的掃描工藝,加上成熟的軟體操作技巧,嚴格按照抄板工藝流程進行,你會發現,導出的PCB文件圖或者說PCB 電子版圖,在布線規則、過孔位置、線路走向等等參數上將與PCB原板保持一致。而相反的,中間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不論是掃描工藝上的精度設定,還是抄板軟體對走線規則與功能模塊的判定和描繪,都將影響最後的PCB文件圖的效果。
三、檢測文件圖
對於完成的文件圖,為確保規范,最後一步還應該對其進行測試。一種雙面板文件圖的檢測方法是用激光列印機將表面兩層文件圖列印到透明膠片上,然後用膠片與原板進行比較,檢驗其是否一致。測試還應該包括對PCB板的電子技術性能的測試,確保其與原板功能一致。
『伍』 PCB板焊接元件後,如何測試
首先這塊板子是不是你自己設計的,如果是,直接上電量電壓是否正常,板上原件是否有發熱。再就是做一個測試程序,讓所有的外設跑起來一遍,最後是ESD測試。所有通過你就可以做成產生品了。
『陸』 電路板焊接的質量如何檢驗和判定
(一)焊點的質量要求:
對焊點的質量要求,應該包括它包括良好的電氣接觸、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光潔整齊的外觀三個方面,保證焊點質量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必須避免虛焊。
(1) 插件元件焊接可接受性要求:
引腳凸出:單面板引腳伸出焊盤最大不超過2.3mm;最小不低於0.5 mm。對於厚度超過2.3mm的通孔板(雙面板),引腳長度已確定的元件(如IC、插座),引腳凸出是允許不可辨識的。
通孔的垂直填充:
焊錫的垂直填充須達孔深度的75%,即板厚的3/4;焊接面引腳和孔壁潤濕至少270°。
焊錫對通孔和非支撐孔焊盤的覆蓋面積須≥75%。
(2) 貼片(矩形或方形)元件焊接可接受性要求:
1.貼片元件位置的歪斜或偏移的允收標準是:不超過其元件或焊盤寬度(其中較小者)的1/2,且不可違反最小電氣間隙。
2.末端焊點寬度最小為元件可焊端寬度的50%或焊盤寬度的50%,其中較小者。
3.最小焊點高度為焊錫厚度加可焊端高度的25%或0.5 mm,其中較小者。
(3) 扁平焊片引腳焊接可接受性要求:
1.扁平焊片引腳偏移的允收標準是:不超過其元碼櫻件或焊盤寬度(其中較小者)的25%,不違反最小電氣間隙。
2.末端焊點寬度最小為元件引腳可焊端寬度的75%。
3.最小焊點高度為正常潤濕。
(二)焊接質量的檢驗方法:
⑴目視檢查
目視檢查就是從外觀上檢查焊接質量是否合格,也就是從外觀上評價焊點有什麼缺陷。
目視檢查的主要內容有:
是否有漏焊,即應該焊接的焊點沒有焊上;
焊點的光澤好不好;
焊點的焊料足不足;
焊點的周圍是否有殘留的焊劑;
有沒有連焊、焊盤有滑脫落;
焊點有沒有裂紋;
焊點是不是凹凸不平;焊點是否有拉尖現象。
⑵手觸檢查
手觸檢查和行主要是指觸摸元器件時,是否松動、焊接不牢的現象。用鑷子夾住元器件引線,輕輕拉動時,有無松動現象。焊點在搖動時,上面的焊錫是否脫落現象。
⑶通電檢查
在外觀檢查結束以後診斷連線無誤,才可進行通電檢查,這是檢驗電路性能的關鍵。如果不經過嚴格的外觀檢查,通電檢查不僅困難較多,而且有可能損壞設備儀器,造成安全事故。例如電源連線虛焊,那麼通電時就會發現設備加不上電,當然無法檢查。
通電檢查可以發現許多微小的缺陷,例如用目測觀察不到的電路橋接,但對於為內部虛焊的隱患就不容易遲棚叢覺察。所以根本的問題還是要提高焊接操作的技藝水平,不能把問題留給檢驗工作去完成。